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的实践与启示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

2017-04-13 17:20杨振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济型德州市德州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的实践与启示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经济型城镇化以经济高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高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德州的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也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土地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半城镇化”等成为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德州的城镇化实践表明经济型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及时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经济发展;城镇化;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之后到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的经济型城镇化和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时期。经济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与政治型城镇化相比较,经济型城镇化阶段的城市建设水平和城镇化率都有跨越式的提升。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相比较,经济型城镇化又因为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这一城镇化模式的不可持续。本文选取山东省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城镇化必须及时由经济型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对经济型城镇化进行了原创性研究,将经济型城市化定义为:以GDP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发展经济生产力的城市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城市经济的改革开放、城市商业与服务功能的全面复兴以及城市建制与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构成了经济型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1]国内还没有其他学者明确提出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但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涉及到了经济型城镇化。段进军、殷悦认为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土地城镇化优先、外生型城镇化模式、投资出口驱动、空间上非均衡、一维经济目标为基本特征。[2]刘铮认为以GDP崇拜为导向的传统城镇化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相违背,这种城镇化一方面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社会管理的不和谐。[3]魏后凯认为,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主要有:片面强调“土地城镇化”,高度消耗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并大量排放“三废”,城镇化的环境代价较大;城乡分割,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和互动融合发展;城镇缺乏特色,城市品位不高,文化缺失。[4]本文认为:经济型城镇化是指在改革开放之后至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这一历史时期内,以经济高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城市,通过高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传统城镇化模式。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1.经济发展以GDP为主导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调整,使我国城镇化从政治型城镇化向经济型城镇化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城市经济或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空前的重视。[5]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高。1978—2003年,我国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上升到116694亿元,25年时间内提高了30多倍,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跃居世界第4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经济高速发展拉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我国农业出现了持续6年的高速增长。建国以来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6]逐渐出现了“离土不离乡”、“自理口粮进城”的就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开始起步。1984年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鼓励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城镇化政策,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土地收益”成为地方政府能掌控的重要财源,也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有了基本保障。1978年全国城市数量为193个,镇的数量为2361个。到2003年全国城市数量增加到660个,镇的数量增加到14539个。1978—2003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5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增长到40.53%,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

3.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代价换取高速城镇化

前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城镇化是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同等巨大的挑战。先行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昭示:城市化的历程意味着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同步伴随着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退化、灾害频发甚至社会动荡和政权的更迭”。[7]我国经济型城镇化存在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突出。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5亿亩,已经逼近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引发了比较严重的人地矛盾。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3)记载,全国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32.2%属于Ⅳ、Ⅴ水质、29.7属于劣Ⅴ水质;75%的重点监测湖库水质低于Ⅳ水质;全国监测的340个城市中,19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区标准。[8]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我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9]我国的资源已不能支撑经济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4.“半城镇化”问题突出

2003年我国农民工数量上升到12247万人。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低端服务业、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工作,每年“候鸟式”在城乡之间迁徙,属于“半城镇化”人口。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任胡鞍钢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在城市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过程,他们在被城市现代化的同时,也推动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10]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的“半城镇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经济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讲话和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时间节点,经济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农村体制改革阶段、城市体制改革阶段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1.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德州城镇化的社会基础

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很多社会政治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市化进程。[11]因此,城镇化的社会基础也是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为了纠正“左倾”错误思想,德州地委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进行了甄别和平反。全区1845名右派分子、32999名 “地富反坏分子”摘掉帽子,1415名原工商者恢复了劳动者身份,对其他案件也实事求是地作了妥善处理。[12]工作重心由“政治挂帅”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德州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的城镇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2.农业生产的恢复奠定了城镇化的物质基础

1978年春,各县市开始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全区有1.8万个生产队实行了“五定一奖”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以县级德州市为例,1979年全市有301个生产队实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农业生产全部取得大丰收。其中,宋官屯大队当年粮棉产量均开创了建国30年来的最高记录,农业总收入比1978年增长72.8%。[13]1980年初,结合德州地区实际,开始全面推开联产计酬到劳、大包干到户、专业承包和经济联合体等联产计酬责任制。1980年县级德州市2.2万亩棉花总产达到364.4万斤,比上年增产272%。按照承包合同兑现奖励,不少社员家庭分到了1000元以上的奖金。[14]到1984年,德州地区的农村家庭基本摆脱了贫困,为城镇化恢复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城市工业改革提高了城市经济的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州地区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指导方针,逐步计划管理体制。企业实行自产自销,以销定产,按规定基数上交利润,超出部分由企业分成的经济责任制。1983年5月,地委、行署制定《关于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到1984年,全区工业企业1699个,比1977年增加了535个,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14466万元,比1977年增加148271万元。[15]

4.城市规划建设初见成效

1978年德州地区下辖13个县市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委、行署逐步加大了对城区道路、绿化、排水、亮化、公共交通、住宅建设的投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德州市住房和建设局保存的资料,1978到1984年,德州主城区先后新建、改建路、街、巷、胡同163条,铺设沥青路面;新建4座泵站,日排水量5.64万立方米;公建、私建住宅发展迅速,开始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主城区先后建成罗南、富荣、北营3个街坊小区,共建设楼房83幢,总建筑面积9.14万平方米。1978年全区非农业户籍人口27.8万人,1984年达到39.7万人,城市人口得到恢复性增长。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城镇化实践(1984 年10月—1992年1月)

1.工业经济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吸纳能力

1984年7月,在“大上工业,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振兴德州经济”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德州的工业企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以县级德州市为例,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86年增长了121%,年均增长21.9%,是德州建国以来工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6]乡镇企业得到蓬勃发展。1978年全市乡镇企业仅有有348家。到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有3628家,从业人员32310人,固定资产18281万元,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685万元,比197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596倍。[17]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村城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商业体制改革繁荣了城乡市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教师能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知识,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978年以后,德州地区推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为商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各种所有体制的大中型商场和乡镇集贸市场迅速增加。1990年,全市国营商业饮食服务机构达到662家,从业人员14560人,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559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6.7%。集体所有制商业饮食服务机构达到837家,从业人员9377人,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46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02%。[18]

3.城镇化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时期

1984年以后,城市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84—1991年,德州地区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12028.89万元,道路、绿化、亮化、给排水、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广,德州地区住宅建设开始加速。先后建设北园住宅小区、天衢住宅小区、邹李住宅小区等大型住宅小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齐全,群众生活便利。主城区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2万平方米,其中房管局直管公用住宅18万平方米,单位自管职工住宅174万平方米,私人住宅60万平方米。[19]全区非农业人口达到58.8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1倍多。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1.工业化迅速推进

1992德州地区制定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开始在更深层次上推进企业改革。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为适应地改市以后德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快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营,将发展工业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根据德州市统计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公布的数据,当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6.9亿元,人均GDP达到12542元。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46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5.15亿元。德州市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2.农业农村改革逐步深入

1992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开始着手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工作,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开始得到重视。1993年,地委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要抓好“一个基础,两大主题”。“一个基础”,就是粮棉优势要保持和发挥;“两大主题”之一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之二是在发展乡镇企业上搞突破。同时,更加关注农民增收,将农民减负纳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1993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意见》,要严格控制农民承担费用总量。2001年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和社会稳定。同年,德州市实行粮食直补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市场化改革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

1996年德州市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德州市的城市定位确定为:德州市主城区是德州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鲁西北、冀东南的物资集散、交通运输中心,信息枢纽,鲁西北、冀东南两省交界地区的商贸金融中心,市区主要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承载地。[20]1992—2003年,德州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58.56亿元。截至2003年,德州市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49.3万人,城镇人口203.1万人,城镇化率37%,其中主城区城镇化率达到64%。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在全国286个地级市中位列79位。先后获得了“齐鲁杯”山东省优秀城市奖、山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等称号,城市环境列全国城市环境前50强。

三、对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一)对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1.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把城镇化进程归纳为缓慢发展的初期阶段、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和趋于稳定的后期阶段。[21]我国城镇化过程也体现了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低水平和政治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制约,我国城镇化总体上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初期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由政治型向经济型转变,城镇化经过短暂的恢复性增长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1860-1900年美国城市化率从19.8%上升到39.6%,年均增长0.67个百分点。1871-1910年德国城镇化率从36.1%增长到60%,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22]改革开放后的25年中,德州市的城镇化率从 1978年的 6.4%增长到 2003年的23.1%,年均增长0.67个百分点,接近于美国、德国在城镇化中期的增长速度。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德州市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25年来,德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1981年德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50元。2003年德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1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5173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13倍和10倍。[23]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5元,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343元。[24]德州城乡居民生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20世纪初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成果。

3.城镇建设跨越式推进

城镇化是两个力同时作用的结果,一个是农业的推力和农村的释放力;一个是工业的拉力和城市的容纳能力。[25]工业是德州城镇化的主导力量。1992年以来,把工业发展确定为“天字号”工程,坚持“大上工业、上大工业”。到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已发展到1157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8.13亿元。[26]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2003年德州市主城区及各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到达260平方公里。德州市及下辖各县市建设的13个开发区建设成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的主要力量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平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强度不断加大。1986—2003年,仅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到了41.7亿元。[27]这一时期,德州市区的道路、桥梁、排水、自来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城市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各县城驻地的城镇面貌也有很大改观,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5平方公里扩展到10—20平方公里左右,县城的经济聚集功能和人口容纳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

4.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指出,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没有按照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办事,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体,以“摊大饼”式扩大外延为内容,以单纯追求人口的“城镇化率”为标杆的“造城”运动,从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传统“GDP主义”的窠臼,甚至就是旧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28]改革开放以来,德州城镇化也同样存很多问题。首先,作为城镇化基础支撑要素的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大多为传统加工制造业,棉纺织、机械、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化工产业等仍占主体地位。2003年,德州传统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0.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仅为9.9%。低端的工业产业结构决定了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城镇化。第二,土地粗放利用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在“GDP”为导向的政绩观的激励下,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指标,导致一些低质量项目落户全市各个经济技术开放区。有些项目甚至投产不久就关门停产,大量土地和厂房闲置,浪费了土地资源。第三,城镇化“重面子”、“轻里子”,重“生财”、轻“民生”。为了迅速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政府纷纷建设大广场、宽马路、会展中心等政绩工程。在教育、城市污水处理、背街小巷改造、供暖供气供水等关系市民切实生活的事项上,地方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

5.政府主导特色仍然明显

政府主导推进城镇化是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最主要区别。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的相应部门对于城镇、城市的设置、规划、建设选址、土地使用批复、土地性质及调整、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等有着严格的审批和直接决定权。[29]改革开放以来,德州市及下辖各县市区几乎都提出了 “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大上工业、上大工业”、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两大“天字号”工程等经济发展口号。开发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放等都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城镇化的政府主导特色尤为突出。国家级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历程充分说明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主导作用。199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设立,下辖5个乡镇,没有中心城区。到2003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5亿元,与德州市一个中等县的建成区规模和财政收入水平大体持平。11年时间内,在20平方公里的耕地上“冒出”一座新城,创造了一个县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在没有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为德州新增加了一个县的建置。

6.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无奈的选择

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30]因此,我们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委政府,应当领导和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城镇化。但是,社会复杂而现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利益诉求和博弈更加复杂,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诉求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德州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属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区,工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层次低。德州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是一个难题。如果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济南、青岛等特大城市、大城市以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战略,德州没有基本的支撑条件。如果为了保住德州的碧水蓝天而放弃传统工业,那么德州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就会受到限制,政府就无力进行基础上投资和改善民生,长此以往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可。发展高端产业的路径行不通,放弃已有的产业也不可取,在两难的境况下德州不得不选择了一条以粗放的工业化带动粗放的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1.产业发展仍然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国际城镇化的实践证明,产业发展的质量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了产业链条的顶端,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也比较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基本是高耗能、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工业,服务业也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城镇化质量也比较低。国内城镇化的实践也同样证明了这一城镇化基本规律。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产业相对比较高端,其城镇化质量也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除了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以外,多数城市的产业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德州属于山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受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德州的城镇化水平比省内青岛、济南、烟台等城市有较大差距。提高德州城镇化的质量的关键在于德州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实现产业由粗放型低端产业向集约型高端产业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

2.发挥比较优势是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途径

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较高的城市大都利用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城镇化策略。北京市发挥作为国家首都的独特比较优势,确立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31]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性大都市。上海市利用其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比较优势,将城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32]上海已成为继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城市之后的全球性城市。青岛市将其“成长坐标”确定为“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胶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33]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自身定位不清晰,没有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体现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地域特色,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镇化困局。《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将德州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冀鲁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以工贸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职能是冀鲁两省交界地区的门户城市、全国公路运输重要枢纽城市、山东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鲁西北重要的化工纺织等制造业基地和德州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4]这一城市定位特色不鲜明,没有展现德州与周边地级城市的独特之处。德州具备明显地方特色的比较优势。工业产业优势在于装备制造、太阳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农业产业优势在于黄河冲积平原产出的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瓜果等优质农产品,文化优势在于齐鲁文化、运河文化和燕赵文化的融合。德州应该借鉴北京、上海、青岛、聊城等城市的发展理念,在突出自身特色上做文章,发挥德州产业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塑造德州的“城市名片”,展现德州城镇化的地域特色。

3.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必须及时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3年德州人均GDP达到10218元,根据钱纳里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划分,城镇化率应该在30%以上。当年德州城镇化率为2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其内在原因是德州经济型城镇化推进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德州工业和服务业产业质量不高。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工业。服务业以餐饮住宿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会计法律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其次,落后的产业导致资电力、燃煤等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质量。第三,土地粗放利用致使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导致城市发展乏力。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实践表明,依靠资源支撑的工业化和粗放型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必须摒弃单纯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的城镇化模式,由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张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新型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拉动力,以农业现代化为推动力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1]刘士林.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文化城市战略[J].文化艺术研究,2010,(2):27.

[2]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8.

[3]刘铮.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中国城镇化传统路径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0.

[4]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

[5]刘士林.新中国的城市化转型及文化城市战略[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29.

[6]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12页.

[7]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3),http: //www.zhb.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201605/P020160 526553278257401.pdf。

[9]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9.

[10]甄月桥.农民工就业心理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

[11]徐学强.中国城市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4页.

[12]中国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德州党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64.

[13]《德州市四十年》编委会编.德州市四十年[M].北京:卓越出版社,1989:296.

[14]《德州市四十年》编委会编.德州市四十年[M].北京:卓越出版社,1989:298.

[15]中共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德州历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98.

[16]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地方史志编制委员会编.德州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7:165-166.

[17]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地方史志编制委员会编.德州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7:264.

[18]中共德州市 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德州历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48.

[19]《德州建设志》编撰委员会.德州建设志[Z].德州:山东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德州2005年第05号,2005:269.

[20]德州市人民政府:《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http://www.dzsghj.gov.cn/n1429282/index.html.

[21]RayM.Northam.UrbanGeography.NewYork:JohnWiley& Sons,1975.

[22]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06、112.

[23]德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德州调查队.德州统计年鉴[Z].德州:山东德州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2013:427.

[24]德州市统计局:《2003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dezhou.gov.cn/n19466299/n19642679/ n19642687/n19642689/n19642769/index.html。

[25]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8.

[26]德州市统计局:《2003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 报 》,http://www.dezhou.gov.cn/n19466299/n19642679/ n19642687/n19642689/n19642769/index.html.

[27]《德州建设志》编撰委员会.德州建设志[Z].德州:山东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德州2005年第05号,2005:107—117.

[28]宋亚平.切莫让城镇化的建设误入歧途[A].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人的城镇化[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5.

[29]李强.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2-73.

[30]《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http://www.gov. cn/test/2012-11/20/content_1061476.htm.

[31]郭金龙.服从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N].《人民日报》,2014-7-28(6).

[32]叶峰等:《上海:开启“全球城市”新征程》,http://news. xinhuanet.com/city/2016-10/27/c_129339855.htm.

[33]朱颖:《国务院批复青岛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未来四大城市定位》,http://news.qingdaonews.com/wap/2016-04/ 18/content_11566698_all.htm.

[34]德州市人民政府:《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http://www.dzsghj.gov.cn/n1429282/c22371007/content. html.

编辑:崔月华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Urbanization in Dezho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Urbanization

YANG Zhensheng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

since 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the urban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Political urbanization,Economic Urban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Althoug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Economic Urbanization and it has promoted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through rapid industrialization,it’s based on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expen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urbanization of Dezhou has made great progress,but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The extensive use of land,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semi urbanization"have become the bottleneck to restri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e practice of urbanization in Dezhou indicates that the economic urbanization is not sustainable,and it must turn to the new urbanization mode guided b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ime.

Economic;development;Urbanization;Enlightenment

F29

A

2095-7327(2017)-03-0073-07

杨振生(1971-),男,山东平原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

猜你喜欢
经济型德州市德州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经济型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改造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