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的神幻象征及其知识分子之死

2017-04-13 13:26程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废都魔幻贾平凹

程华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废都”的神幻象征及其知识分子之死

程华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鬼神文化、神幻物象弥漫在《废都》的字里行间,这样的魔幻想象与“废都”文化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庄之蝶形象生成的文化场域。埙乐和牛的象征,庄之蝶与四个女性的关系,指向的都是知识分子建设自我精神世界的问题。贾平凹溯本追源,从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呼唤知识分子要突破重围,重返历史主体的地位。

贾平凹;《废都》;神幻象征

《废都》之前的商州系列小说也弥漫着神幻因素,这是贾平凹地域文化意识的表现。神幻叙事从《太白山记》直至《废都》,在贾氏作品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彰显地域风俗到借崇鬼信巫风俗来寄意,贾氏作品中的神幻因素已经具有了神幻象征的意义。

一、“废都”及其弥漫其中的神幻因素

《废都》之前,贾平凹创作了宏阔而庞大的商州艺术世界,奠基着这座艺术大厦的是始于《商州初录》中的地域民间资源,地域文化意识也深深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在商州艺术世界中,地域文化资源最初以风俗志的形式渗透在作品中。其后的商州系列悲情小说和山匪传奇小说中,民间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审美品格[1]。这种审美品格首先表现在作者的文化立场上,作品中自觉渗透民间文化资源,是文化寻根的姿态,以此区别于主流文学的历史反思;其次,地域文化资源与作品故事与人物水乳交融,借地域文化彰显人性的复杂与矛盾;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太白山记》,秦楚文化交融背景下衍生出的鬼神灵异事件基本代替了贾氏早期作品中悠远神秘的地域风情和民俗,鬼神文化不仅凸显了作品叙事的神秘因素,鬼神文化本身具有的人鬼神的变异现象,有利于营造一个似真实幻、似幻实真的超越现实的魔幻世界,强化了作者的写意趋向。

就贾平凹的创作而言,我们不可能想象其先有了《太白山记》,而后才有《商州初录》,《商州初录》中关于人与狼的充满野情与神秘的故事是对商州地域风情与文化的呈现,写实倾向浓厚;而《太白山记》中的神秘故事,就完全是一种寄托,以神鬼文化躯壳去表达自我情怀,这是作者艺术认知的成熟。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延续是一种历史意识,就文学艺术而言,“只有在一种艺术的历史演变背景下,才能感受到美学价值”[2],正是因为有着庞大的商州艺术世界的积淀,特别是《太白山记》中真幻难分的“魔幻”体验。《废都》中的魔幻叙事才找到了其创作的基础。《废都》中的文化背景是古长安,但作者并未实写长安文化(汉唐文化)的魅力,而是借助长安文化,营造出一个具有中国神奇魔幻特色的文化场域,模糊了时空背景,寄寓着作者的文学想象。庄之蝶的性情演绎,在这样充满浓郁鬼神文化气息的时空背景下,也才具有了丰富的寓意。在《废都》的阅读体验中,一方面是具有浓郁鬼神文化特色的文化场域的营造,一方面是庄之蝶的性情演绎,文化与人性在这里达到了水乳交融,两者缺一不可,庄之蝶的性情只有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才能有极度地发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庄之蝶则真正沦为了“人间禽兽”。

贾氏《废都》中充满魔幻的文化场域,其作品中人鬼神一体的存在现实,是《太白山记》以来的文学遗风,是作者自觉追求的一种文学形态。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中,有大量关于商州农村生活的民俗记录,民间生活里,原本就有浓厚的“信巫鬼,重淫祀”的巫楚遗风,崇神、信巫、畏鬼,本是民间的生活形态。“其生活形态也培育了一种精神气质,当小说中大量书写了这些,它就弥漫于故事之中,产生独特的一种味道。”[3]在《废都》的文化场域中,也是百鬼狰狞,大有将商州民间巫鬼文化挪移到《废都》中的架势,目的也是营造似幻似真的魔幻氛围。在小说中,作者笔下的牛老太太,就如同从商州民间世界走来,行为怪异,伏暑天气要关着门,晚上要睡到棺材里,能形容鬼的面目,喜欢和死人聊天。在牛老太太的世界里,无所谓阴阳分隔。牛老太太类似于原始生活中的巫师,人鬼神的世界因此而打通。类似这类形象,在贾氏《废都》之后的作品,比如《秦腔》中的引生,《古炉》中的狗尿苔,这样本身具有神幻气息的人物,连通着巫祝遗风,有助于全篇神秘性文化氛围的营造。

《废都》中神幻氛围弥漫其中,作品开篇即写了三处奇异的物象和天象。一是古历六月初七的中午,天上出现了四个太阳;二是那盆取自杨贵妃坟丘的土里长出的奇花,没下花种,却极尽娇美,其三是孕璜寺的智禅大师看见雷声中“有七条彩虹交错射在半空”。这些神幻物象如同牛老太太的神神叨叨,都带有魔幻的色彩,陈汉云认为不论是四个太阳还是四朵花,都与书中人物相应对,四个太阳应对西京城里的四大文人,花开四朵又莫名凋谢互映书中四个女人的悲剧命运[4]。贾氏借助神幻的变异,传达着现代性的思考。“人间不易表达的存在,借着神异的事物为之,就多了展现的纬度。”[5]

鬼神文化、神幻物象弥漫在《废都》的字里行间,这样的魔幻想象与“废都”文化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庄之蝶形象生成的文化场域。《废都》的故事发生在西京城里,西京城恰与贾平凹生活着的城市西安相对应,这是一个凝聚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城市。在贾氏的另一篇作品《老西安》中,就隐约传达了作者与这个城市的知遇情结。写作《废都》之时的贾氏已在西安这座城市呆了20年,老西安的文化、韵味、气度影响着贾氏的精神气质。贾氏对这个城市喜爱之极,甚至在《废都》中还原了古西安的街巷名称,“尚德路、教场门、四府街、骡马市、端履门;大有巷、竹笆市、炭市街、后宰门、马场子、双仁府、北院门、含光路、朱雀路、马道巷。”[6]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北迁或南移,西安在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速了旧城改造,传统的东西在没落。贾平凹感受到这种没落,不论是心神向往的汉唐风气,历史的遗迹,还是渗透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民俗,都在商品经济现代大潮中,显得无奈而无力。“废都”浅近的寓意里包含着在当代背景下有深厚历史文化韵味和历史遗迹的老城的衰落和消亡。在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冲撞中,传统的消失和没落是历史的必然,这在小说里是通过破旧的古城墙以及回环在古墙上空幽怨的埙音传递出来的。

“埙声的描写在《废都》中看似传统的烘托之法,实则也是一种神幻的手法。”“埙声幽怨呜咽,如泣如诉,传达了一种悲凉的基调”[4]。埙的悲凉与贾氏感受中的长安城里的文化的没落是一致的,埙声与“废都”互为表里,都之废,废在文化,曾经的苍茫大气、雄浑厚重已然如历史的陈迹,只留下幽怨哀鸣的余音。

鬼神文化、魔幻想象以及古音弥漫的埙乐,还有呈现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有关“古寺重建、天书自观、鬼神仙佛、谶纬宿命、气功巫医”[7]56等非同寻常的人间物事,共同营造出“废都”这样一个充满神幻的文化氛围。这样弥漫着百鬼狰狞的“废都”,也是贾氏笔下庄之蝶的文化生存环境。如不能体味这样一个文化环境,就不能真正渗入到贾氏在逐渐式微的传统文化衰亡与消失背景下的精神焦灼与内心冲撞。“作为具有开放美学观念的作家,贾氏从审美的角度创造了艺术化的神秘之境。”[8]把巫鬼文化、魔幻想象当作一根水银柱,测试出世纪之交,处于转型期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样貌和精神状态,使他的小说透发出动人的美学之光。

二、“废都”的神幻象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重燃民间鬼魅之火,形成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典型性叙事的“鬼魅叙事”,陈忠实在《白鹿原》中用“托梦”“借体还魂”和“化蝶”等魔幻手法表现白灵和小娥的死,“苏童、莫言、林白、王安忆及余华,也都曾搬神弄鬼。新中国的土地自诩无神也无鬼,何以魑魅魍魉总是挥之不去?”[9]新时期以后出现的魔幻叙事或鬼魅叙事,大多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有关,贾氏在其商州系列小说中的魔幻叙事,也不外乎通过在作品中渗透鬼神文化,凸现、强化人物性格,或者用来营造古老神秘的氛围,渲染民族或地域的特色,加重乡土气息。《废都》中的神幻叙事,则形成了一个如上所叙的文化场域,“废都”以及弥漫在“废都”周围的巫鬼、神幻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场域,具有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与《废都》中庄之蝶的人生故事形成对应。从文化到人性,文化背景、神幻叙事与人性挖掘紧密相连,这样的文学探索和思考,让我们看到,贾氏的《废都》,并不像论家所言的,是当代的《金瓶梅》,是厚重的、独特的、充满着文化象征的严肃小说。

《废都》讲述的是关于西京城和庄之蝶的故事,如同《浮躁》讲述的是一条州河和金狗的故事,贾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从来都不是单线索讲述现实的故事,现实的故事背后都有深厚的寓意。“我无论写什么题材,都是我营建我虚构世界的一种载体,载体之上的虚构世界才是我的本真。”[10]496《废都》围绕庄之蝶在西京城的生活故事展开,基本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除了充斥着种种神鬼氛围的城市背景之外,这里上演着颓废堕落的社会世相,诸如“毒不死人的农药,名作家的风月官司,庸市长的政绩努力,危墙塌死了顺子娘,王主任强奸了设计员,清虚庵监院打了胎,潼关工人性虐待老婆,还有与主人性交的小保姆,吸大烟的败家子,神道道的文史馆研究员。”[7]66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充满神幻的寓意和象征。在小说中,庄之蝶曾在赵京五的家里给药厂黄厂长题过一幅对联,上联即是“百鬼狰狞上帝无言”[11]91,柳月第一次去庄之蝶家里,在其客厅的墙上看到主人书写的四个大字“上帝无言”,由此可见庄之蝶对此联的钟情。“百鬼狰狞,上帝无言”可对应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和“废都”的关系,“百鬼狰狞”是现实的“废都”背景,“上帝无言”指向《废都》中的神幻象征。神幻象征主要表现在庄之蝶和“废都”的关系上:一是庄之蝶从历史悠远的埙乐中和“废都”保持精神的维系;一是庄之蝶借“牛”这个天外之眼来重看现实的“废都”。

“周敏在城墙头吹动了埙,声音沉缓悠长,呜呜如夜风临窗,古墓鬼哭,人和牛都听得有些森寒,却又喜欢着听”[11]55这恰恰表明庄之蝶所钟情的是逐渐式微的传统文化精神,庄是一个活在当下,精神世界却“向后看”的文人,背负着太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庄子蝶热爱埙乐,埙乐中透出的是悲怆的调子,这样的情感和情调,决定了他在现代社会里无所适从。埙音中透出的个人情感世界的悲凉,预示着庄之蝶对自己处境和身份的迷惘,对自身命运和个人出路的未可名状。如果说埙乐指向的是庄之蝶的精神世界,联系着古老的长安历史文化,传递的是庄之蝶的精神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无所适从的话;牛则隐喻着对现代社会的理性思考。

“在这个世界上,除牛之外都是狰狞,无言的只有上帝和牛。”[11]56牛对人的生存处境充满着哲学的思考:人类的现状是可怜的。商业文明的过度发展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寄身的大自然,而且加深了人类的异化。“废都”世界中的人们被各自的欲望充斥着,变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贾氏笔下的牛并非莫言笔下撒欢的、充满蓬勃生命力的牛,更像一个看透人世的清醒的哲人或智者:“社会的文明毕竟要使人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走向毁灭。”[11]56-57时代车轮滚动向前,传统的一切,包括文化,都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消失、衰亡,生态危机使得新发展的城市满目疮痍。牛对现代社会的理性思考,在贾氏2000年后的《怀念狼》《带灯》等作品中表现更为深刻。这头牛最终被剥皮,成为西京古城文化节牛皮鼓的一部分。牛的悲剧结局与出走之后的庄之蝶的无奈与悲怆如出一辙。牛与埙乐类似,成为联系庄之蝶精神世界的另一个象征性意象。

充满神幻的埙乐和牛的顿悟,象征着庄之蝶与“废都”的关系呈现出巨大的悖离,弥漫在“废都”里的埙乐,隐喻着庄的精神世界与发展着的城市文明不能融合,在牛的顿悟和反思中,包含着庄对现代都市的批判。所以说,如果不从庄之蝶传统文化情结的象征中去了解庄之蝶,不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进行文化反思,就不能明白庄之蝶的现代处境。在“废都”这一逐渐陷落的、未来未可辨别的文化场域中,庄之蝶如何突破和挣扎,在“废都”的世界里沉沦还是获得救赎?小说主要通过庄之蝶与四个女性的关系来传达的。

三、“废弃的灵都”

庄之蝶的生活故事从两个方面展开,从身份上来看,他是西京城里的四大文人之一,是著名作家,作家通过作品传达思想,树立社会担当意识,可是作为作家的庄之蝶却没有真正的作品,除了为民营企业家黄厂长写过广告宣传,利用文人身份为市长做过庸俗政治学的文章,再就是替钟唯贤写过情书,庄之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明显缺失,痴迷哀乐的庄之蝶是一个落伍于时代的文人。为了确立其在现代社会的身份和价值,小说长篇幅地写到庄之蝶与四个女人的关系,延续了贾氏文学创作中惯于透过男女两性关系表达文化与人性的主题。

西京城里的庄之蝶文化地位失落,精神找不到归宿,其生活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和几个风骚艳丽的女人们的身体交欢,不论唐宛儿、柳月还是阿灿,其对庄的膜拜类似于身体的献祭。这种献祭,归根到底源于庄之蝶乃西京城里的四大文人之一:

我看得出来,我也感觉到了,你和一般人不一样,你是作家,你需要不停地寻找什么刺激,来激活你的艺术灵感……但你为什么阴郁,即使笑着那阴郁我也看得出来,以至于又为什么能和我走到这一步呢?我猜想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起码暴露了一点,就是你平日的一种性压抑[11]123-124。

唐宛儿对庄之蝶的身体献祭肯定了庄之蝶文化名人的现实地位,庄之蝶对唐宛儿身体的痴迷和崇拜,其实也应和了庄之蝶对名人身份的心理追求,这样,身体的献祭与对身体的沉迷在庄之蝶这里不仅仅是一般知识分子灵与肉的问题,更多的带有一种通过身体和性来传达文化身份、地位以及精神诉求的功能。

在《废都》中,庄与女人的关系简化到只有性而缺少情。贾氏在商州系列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菩萨般的女人没有了,不论是唐宛儿、柳月还是阿灿,都是妖娆风情的,男主人公庄之蝶也不似商州系列小说中的风水先生或逛山,不论是《美穴地》里的柳子言,还是《白朗》里的白朗,其性态度都是压抑的。庄之蝶冲决性压抑,在贾氏的笔下,其对女性身体的痴迷与沉沦是无与伦比的。仅就庄的性取向来分析,牛月清是庄之蝶的妻子,面对妻子的身体,庄之蝶失去了男性的欲望,而面对妻子之外的唐宛儿、柳月和阿灿,庄之蝶表现出的是男性欲望的雄起。性的选择本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如陈晓明等论者认为,性,在这里是一种救赎,是确立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仪式:

妇人说:“你真行的!”庄蝶说:“我行吗?!”妇人说:“我真还没有这么舒服过的,你玩女人玩得真好!”庄之蝶好不自豪,却认真地说:“除过牛月清,你可是我第一个接触的女人,今天简直有些奇怪了,我从没有这么能行过。真的,我和牛月清在一块总是早泄。我只说我完了,不是男人家了呢。”[11]86

其妻之所以不能充当救赎的对象,就在于夫妻关系本是传统文化中最牢不可破的伦理纽带,庄之蝶与唐宛儿、柳月以及阿灿的性意象类似于困兽的反抗,是对传统的违背。庄之蝶形象的价值就在于本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情结的文人,却以类似于困兽般的姿态反抗传统,这是文化上的悖谬,其反抗和挣脱的力量越大,其悲剧的意味越深刻。因而,庄之蝶的矛盾是内在于其文化躯体中的,他越是喜欢哀乐,钟情于传统,他在女性的身体沉沦中就越痛苦,他的反抗姿态就越无意义。

庄之蝶企图通过在女性身体上所展现的男性力量,证明和确认自己的文化地位和精神诉求,本就是荒诞的。事实证明,庄之蝶并未给唐宛儿、柳月和阿灿以及牛月清带来福音。四个女人却因与庄之蝶的瓜葛,走向各自的悲剧。庄和唐宛儿东窗事发,和牛月清离婚;在唐宛儿被抓回到自己原来的家后,庄也无力挽救;柳月也因庄之蝶从中做东,嫁作他人妇,从另一个角度说,因为庄之蝶,其命运更为惨淡。在文化废弃,欲望泛滥的“废都”中,庄之蝶靠着几个女人尚且苟活,但当家没了,女人也离开了,庄之蝶游荡在城市间,成为最颓废落魄的城市的幽魂。“当精神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自己头上的天光、无法引导自我超升至神明般的至福境界时,唯一能使灵魂感到‘安妥’的便似乎是向肉体沉沦。”[12]庄之蝶的悲剧并不在于他与社会抗争的失败,而在于他的灵魂的软弱无力、打不起精神,无法战胜自己的劣根性。他越在女性的身体里沉迷,愈传达出其精神的焦虑。这种焦虑带有先天的弱智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缺乏积极的行动能力,影响到庄身上,就是借助女性来适应现实社会,通过女性来实现自己的作为,结果是庄之蝶没有成就这些女人,女人们也没有成就庄之蝶。

作者透过庄之蝶形象表现人与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悖谬,如同贾平凹在《四十岁说》中说道:“人常常是尴尬的生存。我越来越在作品里使人物处于绝境,他们不免有些变态了,我认做不是一种灰色与消极,是对生存尴尬的反动、突破和超脱。”[10]474庄之蝶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传达了贾对现代人精神生存处于绝境的表达。如若小说最后,写到庄之蝶回到了和牛月清的家中,头脑中与唐宛儿诸人的经历不过是一场梦?这样的改变,虽有峰回路转的效果,但却是一种消极的与现实的妥协,在传达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上就没有了现在这样的矛盾与张力,庄之蝶是在绝境中最大化地传达着现代人的生存悖谬的形象。

“废弃的灵都”,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颓废和空虚,在以庄之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身上,不仅仅是指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矛盾冲突等,还传达了人与人所处的文化的悖谬与不相容。作为西京城里的知识分子,其信仰危机和精神颓废,在于失去了其所依存的文化根基,不论是埙乐和牛的象征,还是庄之蝶与四个女性的关系,无不清晰的传达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失去了所倚存的文化根源之后,而新的文化根基又未建立时所面对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庄之蝶是世纪末贾平凹塑造的经典形象,其背后是“知识分子之死”的预告。贾氏透过这一形象,不仅指向的是知识分子如何建设自我精神世界的问题,他溯本追源,从传统和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呼唤知识分子要突破重围,重返历史主体的地位。

[1]程华.贾平凹与商洛文化[J].商洛学院学报,2016,30(1): 1-6.

[2]米兰·昆德拉.帷幕[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6.

[3]贾平凹,李星.关于一个村子的故事和人物[J].上海文学,2011(1):83-86.

[4]孙郁.汪曾祺和贾平凹[J].书城,2011(3):30-35.

[5]陈汉云.《废都》的神幻色彩及其悲剧寓意[J].小说评论,2003(3):71-75.

[6]贾平凹.老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26.

[7]刘斌,王玲.失足的贾平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8]张器友.贾平凹小说中的巫鬼文化现象[J].当代作家评论,1989(4):71-77.

[9]王德威.魂兮归来——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56.

[10]贾平凹.平凹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11]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12]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439.

(责任编辑:李继高)

The Divine and Illusionary Symbol of"Ruined City" and the Death of Intellectuals

CHENG Hua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The ghost culture,the divine and illusionary images filled between the lines of Ruined City.This magical imagination,together with"Ruined City"culture,constitute the cultural field of the Zhuang Zhidie.The symbol of Xun music and catt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ang zhidie and four women,both point to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irit world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s.Going back to the source,Jia Pingwa calls for the breakout and the return to the historical subject status of the intellectuals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

Jia Pingwa;Ruined City;divine and illusionary symbol;death of intellectuals

I206

:A

:1674-0033(2017)01-0001-05

10.13440/j.slxy.1674-0033.2017.01.001

2016-12-1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J059)

程华,女,陕西韩城人,硕士,教授

猜你喜欢
废都魔幻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魔幻与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西安这座城
月迹
陕军东征,殊途同归——浅论《白鹿原》与《废都》
“魔幻”的迷惘
贾平凹小说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