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 福建 福州 350004)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吴晓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 福建 福州 35000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为一名女性小说家,将短篇小说中运用的现实主义写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描述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生活,关注女性命运,探索女性如何摆脱卑微地位,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争取平等的生活成为凯瑟琳作品的灵魂。作品中体现的女权主义为在婚姻关系或者其他社会关系中,男性和女性要形成心灵上的契合,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双方都抛弃传统的性别角色,并形成一致的人生观。凯瑟琳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逐渐成熟是其生活的年代以及个人生活痛苦经历的共同结果。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因语言讽刺、犀利及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而被誉为"女性主义先驱"。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短篇小说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著名的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短篇小说家,她的现代短篇小说作品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她的作品体现了她出色的写作技巧以及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这些方面引起了评论家的高度关注。但他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她的创作中有关女性的主题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她的短篇小说中,从她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到她对追求女性解放所作出的积极探索,无一不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的一个中产家庭,她“喜怒无常,愤愤不平,有一种使大人感到窘迫的锐利目光”,“她会用那双敏锐的褐色眼睛凝视着他们,观察着他们,然后在别人面前把他们毫不留情地评论一番”(安东尼·阿尔伯斯著,冯洁音译,1996:14)。
在此之前,英国小说以长篇为主,到十九世纪末,短篇小说“始终只是作为长篇小说家的副产品而存在”(候维瑞,2001:416)。曾经有评论家指出“在英国创作的文学中,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最接近契科夫的短篇作品”(Martin S.Day,1964:402)。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独到的创新使这种艺术文体获得了社会认可,并使它成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11年,曼斯菲尔德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德国一个膳宿公寓里》。这部小说集有力地鞭笞了德国中上层阶级的势利、虚伪、狂妄自大的丑陋嘴脸,语言风格讽刺、幽默。1918年,她的第二部小说《序曲》出版。1920年,成功奠定她成为最杰出的英国短篇小说家的小说集《幸福》问世了,它的出版标志着她成功树立了自己短篇小说女王的地位。接下来的两年,曼斯菲尔德陆续出版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如《航行》、《陌生人》等。1922年出版的《园会集》也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好评。1923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因肺结核逝世。她去世后出版了《鸽巢集》(1923)、《稚气集》(1924)、《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日记》(1927)和《书信集》(1928)等四部短篇小说集。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她短暂的35年生涯中,凭借自身苦难的生活经历,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眼光和超脱的灵气以及对创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为当时短篇小说的领军人物。她引导了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并确立了短篇小说这种艺术文体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2.1 女性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其归纳起来就是一场反对性别歧视,追求社会上男女平等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曼斯菲尔德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29年发表的文章—《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抨击了社会常见的性别歧视现象,她提到“一个女人如果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弗吉尼亚·伍尔芙著,王还译,1989:2)。
女性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并在二十世纪早期达到高潮。当时选举权逐渐成为女权主义者诉求的中心内容(Margaret Walters著,朱刚,麻晓蓉译,2013:230)。这个时代的新女性为了争取妇女选举权组织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同时也创造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妇女运动发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苏醒及其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该时期的妇女深切感受到拥有选举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于是她们成立了大批女权机构,女性杂志和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第三阶段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国际女权运动被称为“后女权主义”。这个时期的理论由激进转向温和,并将重心放在现实微观理论及实践,它旨在颠覆女性主义存在的基础,被认为是女权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新模式。
2.2 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她在伦敦求学期间,经历了争取选举权的女性运动的高潮,使她萌生了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她痛苦的情感经历让她认识到在父权社会,女性要想过上自由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1918年,曼斯菲尔德与主编默里结婚,这段婚姻让她经常感到孤独无助,遭人遗弃。当时,在婚姻关系上,妻子隶属于丈夫,她们如同被剥夺了公民权的罪犯一样生活。
凯瑟琳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想比较单薄,当时的她只看到了社会现实对女性的不公和残忍,但却没有找到寻求真正解放的路径,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婚姻上,这是其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曼斯菲尔德已经不像早期那样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想中,在她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激进的女性形象,她们自强自立,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看法和主见。
表面上看,曼斯菲尔德后期的作品在表达女权主义思想方面不再像前期那么激烈,甚至一些评论家也没有看到隐藏在她后期作品中对女权主义的声讨。然而,曼斯菲尔德并不是将女权主题与作品分离,而是她想将女权观点以更加娴熟,更加成熟的方式表现出来。她所擅长的现代叙事手法在她的文章中运用自如:她们有觉悟,但是这些觉悟却被当时社会所控制,也必须和社会的传统观点一致。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有着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也承受着因为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后果。她在作品中赋予了自己本身对女性自由和解放的理解。因此,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小说中有关女权主义的观点比前期表达得更加激进。
出于艺术家的责任感,她关注社会的苦难;出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和亲身体验,她关注女性的命运。虽然最终没能为作品中受到精神和肉体种种压迫的女性找到一条解放之路,曼斯菲尔德本人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家庭决裂,与传统社会斗争,与世俗观点抗争。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不愧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寻求与当时社会传统观念完全相悖的女性应有的生活,她通过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了只要女性敢于追求梦想,她们的能力和成就绝不在男人之下。正如凯特·富尔布鲁克所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拥有女权主义思想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她在写作中没有把女权主义当政治原则来公开讨论,但是她的女性意识却潜移默化在每部作品中。”(拉曼·塞尔登著,刘象愚译,2000:22)。
例如,在《罗莎蓓尔惊梦记》这部小说中,售货员罗莎蓓尔在一个寒冷的雨夜孤独得呆在简陋的阁楼里,没有朋友,没有多余的钱,她只能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在睡梦中憧憬着幸福生活,和英俊富有的男顾客哈里恋爱。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优美的梦境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微妙地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故事的最后一幕揭示了故事悲剧:罗莎蓓尔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从罗莎蓓尔的微笑,我们见证了当时社会女性的不幸,同时也给故事增加了悲伤的情绪。但在凯瑟琳早期的作品中,她描绘了妇女们生活的艰辛和求职的艰难,并对她们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但却把女性的解放之路理解成依靠男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短篇小说《金丝雀》中,曼斯菲尔德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被世界所漠视的女孩:她内心孤独,为了减轻内心的孤寂与一只金丝雀相依为命。她对这只小鸟用情至深,甚至觉得自己对它唱的每个音符都感同身受。她对它倾诉了自己所有的苦痛和遭遇,小鸟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然而,小鸟终有它死去的一天,于是小说反映了故事背后的悲剧:在资本主义社会,女性被剥夺了抱负和勇气,她们只能从小说里得到一些慰藉。
另外,在被誉为曼斯菲尔德的“新西兰家庭三部曲”之一的《序曲》中,女主人公琳达对来自丈夫的性要求表示出极大的厌恶和恐惧。“只要他别往她身上那么扑过来,别那么大声吼叫,别用那么渴望、爱慕的眼光老盯着她就好了。他太强壮了,她受不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陈良廷,郑启吟等译,1983:323)。她需要的是丈夫对她人格的尊重和两性间精神上的平等,但是丈夫对她内心的漠视使她的生活充满了担忧和畏惧。
而且她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承载着曼斯菲尔德对女性未来希望的人物形象—凯西亚。这个儿童形象出现在《序曲》、《在海湾》、《洋娃娃的房子》等作品中。曼斯菲尔德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潜意识,赋予了她真实的个性。通过作品中凯西亚这个与其他人物形象完全不同的反传统的女性角色,她追忆了自己在童年时期度过的开心、美好的时光,寄托了对姥姥的疼爱的想念,也反映了她希望能够像凯西亚一样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生活。在她身上,寄托着曼斯菲尔德对女性解放的认识、观点和期望。同样,从凯西亚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运动的未来和希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小说中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时期女性的生活,揭示了父权主义对女性的控制和毒害,也为我们揭露了传统社会价值观对那些争取尊严和自我认同感的社会女性的迫害。因此,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研究应不仅限于她的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她的小说中对女性在父权社会遭遇的控诉,也要看到她对呼吁女性为了自由和解放而战所做出的努力。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当之无愧地是“女性主义先驱”。
[1]候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16.
[2]Martin S.Day,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1837 To The Present,Doubleday and Company Inc.,1964:402.
[3]安东尼·阿尔伯斯著,《曼斯菲尔德传》,冯洁音译.东方出版中心,1996:14.
[4]Margaret Walters著,《女性主义简史》,朱刚,麻晓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30.
[5]弗吉尼亚·伍尔芙著:《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三联书店,1989:2.
[6]拉曼·塞尔登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
[7]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陈良廷,郑启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23.
I24
A
2095-7327(2017)-04-0185-02
吴晓(1981—),女,汉族,福州人,就职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翻译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