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佳蕙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浅析安徽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白佳蕙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省自古以来就有着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提起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地方戏曲自然榜上有名。安徽省的戏曲艺术丰富多彩,比如家喻户晓的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青阳腔”“花鼓戏”等,上述戏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均给自己的艺术剧种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各地政府都把传承和保护其戏曲艺术列为其紧要的文化重任。本文对安徽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际性的解决对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地方戏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在现代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很多传统文化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那些以往处于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去其影响力,因此各国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国政府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为了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并保护自己的地方文化,安徽政府也在竭力进行本土文化的保护。安徽地方戏曲已经积淀了很长的时期,其内涵丰富,种类多样,例如最早在明朝沿江一带产生的傩戏,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包括之后的“青阳腔”和“徽州腔”,在岳西和潜山地区一直有着延续至今的影响力。安徽吸取艺术根植于百姓,享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受到大众的喜爱。
当地政府积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去保护安徽地方戏曲,然而目前安徽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结起来大致如下:
1.1 各界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很多民众都理解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全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话题,也只是很晚的事情。以往来讲,不少政府部门都没有提起对传统戏曲艺术保护的重视,导致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化文明不断冲击,安徽戏曲的精通群体越来越少,整个戏曲的丰富性和观赏性也逐渐弱化,最终导致戏曲步入濒危的地步。
1.2 自身艺术形式的限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社会不断朝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这种趋势带来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经常受到摩登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正在一点点消磨、减弱地方戏曲原有的娱乐和教化作用[1]。不难发现,当今的年轻一代更喜欢充满活力的流行歌舞,而不是传统戏曲。他们不但不能理解戏曲的表演程式,也不会对其紧拉慢唱的表演方式感兴趣,因此很难对戏曲的审美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长此以往,地方戏曲的受众就只存在于那些老一辈群众,新生代观众不再喜欢传统戏曲,也不再有心对其进行传承。
1.3 前期投入不足
安徽地方戏曲的前期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其后续的发展。以往安徽地方戏曲剧团成员的工资福利,全靠政府拨款。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区的文艺演出团体的拨款都实行了差额供给,这种支持方式让一些规模不大的戏剧团体的发展极其受限。就安徽地方戏曲的组建形式来讲,首先是专业戏剧团体,这些戏剧团都是体制内的,其次是一些民间自发组建的草台班子。后来,受商品经济对市场的冲击,不少原来生存状况尚好的剧团开始出现发展瓶颈。这些难题的出现也正体现了安徽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窘境。
1.4 观众审美需求转变
目前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诸多文化都有着“快餐”性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安徽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显出陈旧,并赶不上社会的节奏。由于每个时代都具备属于这个时代的既定艺术门类以及对应的观众,因此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更多的观众喜欢的还是那些快节奏、娱乐化程度高的文艺作品。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追求较之以前有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反封建”、“反传统”的单一主题,也不再想去接触那些简单无味的庭伦理故事,相反,年轻一代的现代人则更喜欢体验更高层次、更具感官刺激的艺术文化作品[2]。
此外,个性化审美已经占据了主流。目前的观众并不对那些过去的“英雄崇拜”感兴趣,也不喜欢在文艺作品里强调“大无畏集体主义”,而是偏向于丰富的内容和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例如,目前的很多农民也走出了家门,去大城市做了很多和工业、商业相关的事务,身为农民的他们在其思维和眼界上得到了一些拓展,与之对应地,其娱乐方面也多了很多选择。但是,随着现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往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已经给大家形成了落后的印象。加之地方戏曲通常节奏缓慢,架构封闭,主题也不够丰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地方戏曲在保护和传承上面临失传的危险。
安徽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戏曲濒危的现实状况下,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保护安徽传统戏曲艺术,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考虑:
2.1 地方戏曲都市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整个国内市场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我国各地区地方戏曲都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安徽地方戏曲也不例外。为了让地方文化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处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以考虑将地方戏曲文化进行“都市化”处理。即,把原有的传统戏曲内容加入都市现代化的相关元素,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去进行艺术改造[3]。这种趋势实际上是文化想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不断挖掘传统地方戏曲的自身魅力和优点,让传统戏曲在当今社会“走出去”,不但可以承载传统文化,还可以在世界舞台上让众人了解中国。
同时,在进行传统戏曲文化都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们也必须进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所有的戏曲都适合都市化,也不是所有的都市化行为都意味着抛弃传统,我们要因地而异,不能因为都市化,就抛弃了传统文化原有的精华,那样的做法是不提倡的。
2.2 自我提升与及时创新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是会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时代内涵,戏曲也不例外。地方戏曲艺术在整个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会不断变化,改变其形式和内容。只有这样,一种文化艺术才能不断创新、成熟。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不竭源泉,因此,如果安徽地方戏曲艺术完全沿用原生态的表演模式,不接受新鲜艺术元素的融合其生命力和持久性很难得到维持。所以,安徽的地方戏曲想要发展的更好,就要一直进行更新和创造,让他能够不断适应处于变化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谋求长久的发展进步[4]。
然而,创新也并不是所有的戏剧都能够顺利进行。举例子来说,像安徽的地方戏曲里面一种比较小众的“泗州戏”,本身其受众就不多,而且其内容也不够丰富,这类戏剧的创新前景就会很受限制[5]。因此,考虑到地方戏曲自己的地域局限和其内容局限,不能一味强求同样程度的创新,对于那些内容简单、受众很少的小剧种,应该把握好其实际情况,不强求每个内容都进行颠覆性的创新,而是进行循序渐进的、一点一滴的改进,让这类小戏剧不落后于社会大环境即可。像泗州戏,其演出形式、演员素质、表演技巧、传统剧目等领域都是其改革对象,但是不一定要完全把这些内容一次性改掉,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不断创作新剧本。因此,安徽地方戏剧艺术如果想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大胆创新,靠内容取胜,把瞬息万变的社会融入艺术之中,让观众能从艺术里面领悟出和他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讯息来。
2.3 加强与其它剧种的交流合作
处在当下这个环境,地方传统戏曲文艺的传承面临危险,面对这种日渐萎缩的市场,安徽的地方文艺负责人应该积极像其他剧种学习传承经验,并把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发扬和采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成本,还能够在其他剧种成功演出之后,利用其巨大的社会宣传效应,达到对自己的剧种的推广作用,自己的剧种就引起了外界相关人士的注意。特别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注视和鼓励。地域特色一直都是安徽地方戏曲的一大亮点,整个安徽的戏曲艺术中都带有当地的传统居民、事物、语言的印记,戏曲的内容也是满载了当地百姓的悠久历史。所以,想要更好地传承安徽戏曲,我们应该在文化部门的规划下广泛吸取其他领域戏曲的经验,互通有无,融合发展[6]。
2.4 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
政府应该作为文艺传承的最坚实力量而存在。当地政府应该在某一种戏剧比较流行的地带进行戏曲演出的组织工作,给当地的剧组进行资金或者设备上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必须把培养地方戏曲继承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去实施,而不是一味进行物质支持。地方戏曲作为一种特色文艺,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身份证”,当地政府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源对外进行宣传。比方说,风阳花鼓戏、安庆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已经不单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早已形成了当地政府对外宣传该地区的一个“标杆”。因此,当地政府和文化艺术不应该是一种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文化和政府能够和谐相处,其发展和传承才可以得到更大力度的保障。
无论是安徽地方戏曲,还是中国其他地区的各类戏剧艺术门类,这些都是祖国无限珍贵的瑰宝,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熏陶和享受,更传承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近年来,安徽省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遇到了瓶颈,不少小戏种面临失传。但是,随着当今世界各国愈发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我国更多的文化工作人员开始着手保护地方戏剧,安徽戏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和建设。地方戏曲是各地方百姓长期精神生活的重要积累,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情结,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地方戏曲能够被更大力地传承与保护,中华文化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1]刘玉龙.试论安徽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58-60.
[2]李荣.安徽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泗州戏为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7):147-148.
[3]张朗.安庆市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7.
[4]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15.
[5]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 119-125.
[6]Hyojung Cho.Fermentation of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interpretation of kimchi in museums[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013,Vol.28(2):209-227.
J825
A
2095-7327(2017)-04-0167-02
白佳蕙(1983.11—),女,回族,安徽阜阳人,就职于合肥师范学院,助教,声乐表演硕士,从事声乐表演、声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