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身内自然人化

2017-04-13 10:07张建云
关键词:客体感性本质

张建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哲学动态

审美与身内自然人化

张建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美、审美在调节整理身内自然性、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审美能缓和、疏导人的原始情欲,使人成为情感主体;审美欣赏能超越现实生活的界限,引人进入理想的、无限丰富的世界;审美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再创造活动,因而人在审美中实现了主体自觉。审美既升华了人的身内自然的物欲性、个体性,又消解了单纯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人的压抑,实现了感性与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动物性与文化性等的和谐统一,使人获得真正的完整而全面的自由。

审美;身内自然性;人化

人的身内自然即内在自然,主要是指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及通过直接占有满足需要的方式,具有个体性、物欲性和直接功利性。身内自然人化,即人作为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客体即身内自然之中,在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超越身内自然的物欲性、个体性和直接功利性,使其获得文化性,使人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体。美在调节整理身内自然性、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后物欲时代,美、审美对于人的发展更是具有独特而无法被取代的重大价值。

一、美的来源与本质

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回到主客体对象性实践活动中来。人先天具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吃喝等客观性需要迫使人通过劳动创造的方式,改造客体对象,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能力、知识、经验、理想等对象化在客体中,同时客体的属性和规律也内化在主体的本质力量中。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创造出劳动成果,通过占有、享受这个成果,满足自身需要。至此,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矛盾获得了初步解决,主体目的性与客体规律性实现了初步统一。在此基础上,人在占有、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反思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并从劳动成果、人工自然中感受、体验自身的本质力量,这就是欣赏。人对劳动创造成果的反思和欣赏,与人的意识的形成、思维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人具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才具有了主体意识,才能把自身的劳动创造过程和成果作为思考的对象,把改造了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形式作为把握的对象,才有了反思和欣赏。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反思和欣赏越来越成为人把握世界的重要一环。“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还需要精神的欣赏,达到对对象化了的自身的本质力量的情感上的体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主体只有在对物质的占有、拥有中达到美的享受,使欣赏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实现主客体的全面的统一。”[1]这种全面的统一,不仅表现为人的需要获得满足,而且表现为需要满足而带来的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就是说,主体摆脱了客体作为异己力量与自身的矛盾对立之后,淡化了主体与客体矛盾对立的紧张心境,摆脱了主客对立给主体带来的压抑和焦虑,因而欣赏表现为主体的身心愉悦、快乐、幸福和自由感。由此我们说,人与创造成果之间、主体与人工自然之间,由占有关系发展为欣赏的关系,人就超越了对物的直接占有,达到了对物的全面享受,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人对物的全面享受,表明主客体的统一关系由现实形态的统一发展为情感形态的统一,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的统一。“这种全面统一的最高表现就是美。主客体的情感的、欣赏的关系,也就是美的关系,欣赏的对象就是美,欣赏的实质是对美的享受。”[1]342

因此我们说,美是关系性范畴,而不是一个实体性范畴。美体现了主体与客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理想与现实的全面统一,这就是美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美之所以体现主体与客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理想与现实的全面统一,就在于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实现的,即美以真和善为前提。没有对客体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就不能成功地改造对象客体、获得满足需要的产品;没有对产品的占有和享受,也就无法实现主客体的统一。美不同于真,真所追求的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实现对客体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因而真所实现的是人与对象的观念的统一。美不同于善,善所追求的是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的实现,是主体运用真、运用知识实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因此善是通过实践,实现主客体在实在形态上的统一。而美则是主客体在观念形态和实在形态的统一的基础上,主体“与表现在对象化的客体中的自身本质的统一”[1]350。也就是说,美是人与自身的统一,是主体对满足自身需要的客体中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反思、体验和欣赏。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一种现实自由状态,是人的存在的最高境界。

二、审美对身内自然人化的作用和意义

身内自然具有个体性、物欲性,因而具有自发性、有限性。审美对超越身内自然性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缓和、疏导人的原始情欲,使人成为情感主体

审美之所以能整理、协调、净化人的原始情绪情感,就在于审美对象、艺术作品通过意象形式使原始情绪情感成为外在于人的对象,而人自己成为观察他们的主体。由此,原始情绪情感的外在性消失了,而成为人可以把控的对象,人不再盲目地受原始情绪情感的控制,从中摆脱出来,因而获得了自由。黑格尔在谈到艺术的目的时指出:“艺术对于情欲的这种粗野性和未经驯服的暴力首先就起着缓和的作用,因为艺术把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所感所行化为意象摆在他面前,使他可以看到。尽管艺术仅限于把情欲的图形摆在他面前,让他去观照,尽管那图形是奉承他的,那里面也还是有一种缓和的力量,至少是它使当事人因此意识到他不借这种图形就意识不到的他自己的直接存在。”[3]借助于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人就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原始情绪情感,观察到自己的冲动和意向,自己原来本是和这些一体的,并受它们驱使,但是借助于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人就可以看到它们是作为对象和自己对立的,而人则是可以把控它们的主体。由此,审美对象、艺术作品通过意象使人解脱了感性的压力,“用慈祥的手替人解去自然的束缚。”[3]61

从审美过程来说,审美想象赋予审美情感以相应的形式。内在欲望、原始情感最初都是散乱的,缺少意向性,而审美想象给予它一个表象,使它获得了一个形式,使散乱的欲望、情绪得到形式的整理和剪裁,就变得清晰了,得到了扩展和抒发。更重要的是,审美理解以理性的姿态渗入审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规范想象的任意自由,使它具有统一、规律和秩序;另一方面,调节审美情感的散乱,使它从盲目冲动走向有意向的情感。需要强调的是,审美理解规范、调节审美活动的根据是社会性的理性,从根本上说,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类千百万年来积淀的生产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社会规范、制度等,通过审美理解渗透进审美活动中,从而使审美成为渗透着理性的情感活动,是情理的相互交融。

从审美的表现形态来说,优美、崇高、滑稽等对人的原始情欲具有整理、协调等作用。优美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示出来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形式上呈现为和谐、平静与稳定,它能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愉快。崇高是以形式上的严重斗争痕迹显示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崇高所表达的宏伟气势与粗犷形式,引发主体产生一种激荡奋起、自强不息的情感。滑稽、悲剧、幽默等对人的情感的调节也都是如此,“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4],从而激起人的昂扬之感,增强精神气概,使人充满勇气和豪情,更加积极地生活和奋斗。凡是支持情感和充实情感的东西,都使人感到愉快,感到人之为人的幸福。“当审美媒介唤起审美经验、引发自由快乐的时候,便把个体感性欲望、冲动、情绪、能力召唤起来,纳入审美形式秩序之中,接受审美形式秩序(理性的渗透与呈现)的规范、引导、净化,从而得到节制、塑造,走向审美境界。”[5]经过整理和协调,内在情感的杂乱无章、混沌不清等自发的状态就变得有条不紊、清晰明快起来,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智慧,人也就超越了盲目自在、被情欲控制的自然状态,上升为自觉自为的主体状态。

(二)审美欣赏超越现实生活的界限,引人进入理想的、无限丰富的世界

审美欣赏作为一种审美经验活动,是多种心理机能如兴趣、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共同参与其中的活动。审美欣赏始于审美感官对审美客体的直观观照,表现为审美客体的形式引起了主体感知的反映。这其中,必然有情感参与,渗透一定的联想、想象和理解等因素。进而,审美直观进入到对审美对象的领悟和品味,由对象的外观形式进入到对象的内在意蕴,这一过程是凭借主体的想象、理解来实现的,想象使审美主体获得了自身情感的新意象,理解则使审美突出了理性因素。

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审美想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审美感知所提供的形式、表象要真正成为审美意象,还必须要经过审美联想、想象,使物理形式变成审美对象,“审美想象遵循接近、类似、对比等联想律,以表象为基元,融合理解与情感,对表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意象,一个审美想象世界。”[5]272审美想象通过夸张、变形、拟人、浓缩、抽象等方式和手段,创造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形象。因此,创造性是审美想象的最本质特性,它可以突破现实的种种限制,将原来的表象自由综合制作,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新意象。由此,审美必然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特点,现实所不能的,想象都可能;现实没有的,想象都可以有。在想象世界中,人们可以超越任何时空界限、一切因果关系;在想象世界中,现实的一切界限都消失了。因此,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想象,人们获得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更加广阔的虚拟时空,一个理想境界,一个可能的意义世界。而这个想象的世界总是表达着人的愿望和理想,表达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人们总是对照理想世界来回顾、反思现实世界,批判现实生活的不足,从而获得超越现实生活的力量。

审美欣赏对人的身内自然人化的意义在于,审美欣赏超越现实生活的当下性和有限性,使人获得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完满的人生。身内自然具有个体性、物欲性,局限于有限的个体和有限的物质欲求中,因此,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就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带有“铁笼”的性质:一方面,现实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理性规范下生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外在于人的对人的身内自然性的约束和控制;另一方面,现实的人还受到时代发展、生产力状况、社会关系及个人经历等限制,因而人的精神体验和潜能发挥也受到限制,人的真实的现实生活是有限的、枯燥的、烦琐的、乏味的。审美欣赏使人们在审美的世界里摆脱了外在规范、既有知识等必然性的限定和束缚,通过想象去经历他人的际遇和命运,去体验个体人生中无法遇到的矛盾冲突,去感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景观和意象。由此,有限的现实生活就进入到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人就会获得了进一步超越现实的潜能和力量。

(三)审美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再创造活动,人在审美中实现了主体自觉

审美活动不同于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在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中,客体始终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而存在,要获得活动的成功,主体必须遵循客体的属性和规律。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不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相反,它只有依赖于主体意识、依赖于审美经验才能成为审美对象。离开主体,离开审美的人,审美对象是不存在的。“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2]124-125审美对象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是人化的自然,其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是有意味的形式。而从审美主体来说,审美表现为个体的感性活动,由于个性不同,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感受也不一样。

在审美活动中,客体不是作为异于主体的力量而与主体相对立,而是融合于主体而与主体相统一;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仅仅是美被主体所接受的关系,而且,“不论客体的美丑,凡是引得起关注和兴趣的对象,对于构成对象自身的各别因素的感觉,总不免有所选择,所以才引得起美感。”[6]艺术作品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愉快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审美对象,而且还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供审美主体发挥创造的空间和平台。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越是如此,例如那些千古流传的经典名作。同一幅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心境状态都会对人物那不易捕捉的内心状态充满想象,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意象,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同一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7]杜夫海纳说的是很有意味的:“人们可以认为,通过审美对象,仍然是人在向他自己打招呼,而根本不是世界在向人打招呼。”[8]

因此,我们说,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了内在的主体,一个绝对的主体,一个完全的主体。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外在限定的主体,一个全凭个人爱好和兴趣而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主人”,是为了自己并出于自身的意愿、兴趣和爱好而去从事活动的。这样,人的活动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苦役,也是享受。

三、审美的超越与自由的全面实现

审美超越性体现在它对人的自身内在矛盾的合理解决。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是对象的客观自在性与主体内在需要的矛盾。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主体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获得满足主体需要的产品,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从而获得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自由。在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活动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社会规范的强制性与个体主体的目的的矛盾,个体通过遵守规范、达到主体目的而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从而获得了社会中的自由。在这两种活动中,主体获得的自由都是人身自由,即外在的形式上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主体同时获得了精神自由。如果主体还受身内自然性的制约和控制,受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驱使,那就说明人还是盲目的身内自然性的奴隶,还没有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人,人还不是真正的主体,还没有获得全面的自由。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才能真正超越主客体的对立,在自然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基础上,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体,实现全面自由。

审美是多种心理机能综合活动的产物,它是个体的、感性的,具有自身功利性,即给人以审美自由快乐;同时,它又是社会的、理性的和超实用功利的。在这个过程中,既不是感性压倒理性,也不是理性压倒感性,而是通过理性调节、整理、净化感性欲望中的个体物欲性和直接功利性,理性融合到感性中,同时,又通过感性突破理性中的抽象性和绝对性,感性参与、充实到理性中。因而审美、审美教育活动,既升华了人的身内自然的物欲性、个体性和直接功利性,又消解了单纯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人的压抑,实现了感性与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动物性与文化性等的和谐统一,达到全面自由的境界。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3]147它可以使人从倍受困扰的主体与客体、物欲与满足、个性与社会性、理性与情感等矛盾对立中解放出来,让人感受到人的非凡的主体力量,可以实实在在地摆脱自然(既包括外在自然,更包括身内自然)对于人的限制,使人获得真正的完整而全面的自由。

超越身内自然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客体即身内自然之中,在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超越身内自然的物欲性、个体性、直接功利性,使其获得文化性,使人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体。超越身内的自然性,就是通过提升人的人类性,使人的感性摆脱狭隘的生理本能和物质欲望的限制,使人获得他的全部丰富性,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身内自然的人化,这种解放了的、被人化了的感性,就是自由的感性。只有在自由感性确立的条件下,人才可能超越简单、片面的物欲享受,以及动物式的通过抢夺、直接占有来满足需要的方式,而在更高的、精神的层面达到对对象的全面拥有。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活、对对象化了的人和属人的创造物的感性的占有”,是将“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提升为对物的“享有、拥有”[2]123,因而是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人要实现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或者说客体自然作为对象向人全面敞开,就必须使囿于自然需要的、具有“利己主义性质”的感觉上升为被“解放”了的、自由的感觉,即西方哲学家和美学家所谓的一种超功利的感觉。

从美学的意义上说,超出直接的生理需要或生存需要感觉,即感性的超功利性,是审美对象发生的重要前提。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确证这种超功利的感性的必要性,而在于进一步解释这种超功利的感性是如何实现的。西方思想家看到了美在超越身内自然性上的意义,但是他们往往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脱离人的社会历史性,抽象地谈论人性的完整和人的自由,并把这种完整自由的人性的实现全部归于单纯的美感教育,如席勒等。席勒的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象化的游戏,自由的实现是通过游戏对于他律的消解而实现。这一思路在本质上就是在良好愿望下的一种主观幻影,乌托邦的性质是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从人之为人的实践角度、从人的社会历史性角度,揭示了这种超功利的感性之所以可能的现实途径,那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由的实现条件,通过现实斗争消除异己力量,通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实现人的解放。在这里,自由、人的解放、人道主义、美的规律等最终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义,都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高清海.哲学体系改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4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0.

[4]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2.

[5]杨恩寰.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564.

[6]王朝闻.审美心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23.

[7]鲁迅全集·《绛洞花主》小引(编年版):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26.

[8]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33.

Aesthetics and Natural Humanization of People

Zhang Jianyun
(AcademyofMarxism,Chinese Academyof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

Beautyand aesthetics are ofgreat significance in regulatingthe nature of human body and shaping people’s good mind.Aesthetics can ease,facilitate people’s original lust,and make people become emotional subject;aesthetics appreciation can go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real life,and bring people into the ideal and infinite rich world; aesthetic activities arere-creation activities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and thus in aesthetic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realized.Aesthetics sublimates natural materi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human body,and eliminates the constraint of simple rationality(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rationality)on human,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unification of perception and rationality,individuality and sociality,animal and cultural,and so on,and to make people get real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freedom.

aesthetics;naturalness ofpeople;humanization

B83-0

A

1674-5450(2017)03-0052-05

【责任编辑:张立新 责任校对:赵 颖】

2017-01-14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点课题(myy200813)

张建云,女,辽宁阜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客体感性本质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