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孟晨
弘扬大学精神 厚植大学文化
于孟晨
大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不但服务于社会,还可以引领社会。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基于此,研讨大学文化,阐释大学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教育
1.大学精神催生大学文化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学同样也需要精神,它来源于文化,一切都寄托于每一个机体里人的实践与创造。作为高等院校,我们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但把知识技能、创新意识传授给他们,更为其成长成才打上精神烙印,让学生成为大学文化的代言、大学精神的细胞。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与物质的有形资源紧密关联,因难以具象,方显弥足珍贵。但也正因如此,则其具有化为无限与永恒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并不只在大学之中,它可随着分布在五湖四海的、深受其塑造的学子的流动而广为传播,从而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文化聚合发展动力
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古丝路为依托,借助丝绸之路悠久丰厚的文化内涵,致力于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诗性气质,似乎是对千载以前诗歌丝路的召唤。
我们处在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秦篆汉赋,瑰丽唐诗,都需要认真汲取应用,也要依仗媒体大力宣传。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有唐一代路网密集,逵衢纵横,唐人或游牧边塞,或漫游内域,形成一个诗意郁勃的文人行旅圈。文人在道路上把酒言欢,挥泪送别,触景生情,抒怀言志,无不形诸文咏,正如刘禹锡所言:“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诗篇络绎,丝绸之路堪称是诗歌之路。就当下传媒场景而言,充分聚合媒体之力,既能够传承大学精神,也可以浓郁“诗性”般的大学文化。
顺应国家顶级战略机遇,致力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依托于独特军工优势背景,做好民参军、军寓民的军民融合。厚植大学精神,应用媒体之力,把握宣传工作的主旋律,培养广大学生的文化话语权的论述能力。
1.加强道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道德教育涉及学生的心灵塑造、品格培育、行为养成。要发挥多种媒体作用,突出对“公序良俗”媒体报道的考量。通过教育,促使学生踏踏实实修好道德,学会劳动、勤俭;学会感恩、助人;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
2.加强包容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物流和信息流的共生发展。当下是互联网的春秋战国时期,“互联网+”是“新经济”腾飞的羽翼。网络天下,包罗万象,“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节奏快,效率高。面对多元复杂的现象,更应该展现一种格局和胸襟,借助媒体之力,加强包容教育。
3.加强感恩教育
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往往是最快乐的人。这就必须要改进和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感谢师长,感念社会,感恩天地。聚合媒体之力加强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养成谦虚进取、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心灵,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感恩教育需要以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润物无声”,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媒介充分展示“微时代”的力量。
4.加强勇气教育
勇气能使压在石下的嫩苗破土而出,勇气能使雏鹰翱翔天空,勇气更能演绎教育的真谛。公元前221年,秦国在广袤的西北,在纷乱的战国时代,用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励精图治,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彰显了气吞山河的气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天,在竞争不断加剧的语境中,媒体更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弱化对“高富帅”的聚焦,客观报道平凡者的拼搏和成长,加强勇气教育,再谱“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5.加强传承教育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之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化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利用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进而充盈我们的精神家园。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大力弘扬,也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6.加强技能教育
大学是思想活跃的地方,也是创造力充沛的地方,济济多士,英才辈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对于大学而言,学生技能教育可以借力媒体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确保起到实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助报刊杂志、新闻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传播事实的同时传播一种价值高标、文化力量,来引导大学生从正确的方向思考社会现状和政治格局,发挥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的作用。聚合媒体之力,弘扬大学精神,厚植大学文化,努力实现陕西高校文化建设的“追赶超越”。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