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虚无感的心理成因

2017-04-13 08:24张丽珠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构价值精神

张丽珠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浅析当代大学生虚无感的心理成因

张丽珠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当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着功利性、泛娱乐性、趋同性、虚无化、异化等特征,虚无成为一小部分“天之骄子”的生命存在方式。现如今虚无主义所带来的危害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关注的话题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着重从学生的生命存在价值去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来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

大学生;虚无感;精神;自我;价值

当前,大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呈现出的总体精神状态欠佳。这一日趋严重的现象社会各界有目共睹,笔者认为这不单单是个社会领域的问题,更应该对此从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心理、人格的深度找到根源,以利于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更贴近人文关怀的教育。

首先,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模式,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同的。从心理健康与否的角度来看,分为这样几类:(1)积极进取且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其中包括在本专业努力学习的学生和放松了专业学习,但有自己奋斗领域的学生。(2)认真学习,争取好成绩,但对未来迷茫。(3)内心空洞,未来迷茫,以游戏、购物等填充时间的人,本文将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虚无状态。

1 .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

首先,虚无的心理土壤里,生长出了怎样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世俗化、娱乐化、趋同化。

1.1 空洞的心灵给“世俗”留足空间

当前大学生处于没有明确理想且理想难以实现的尴尬位置,久之,世俗的评判标准取代了内心的原则,功利的追求占据了整个精神领域。

经济发展的时代,经济效益和工具理性成为人们的处事原则,使得本应该精神、能力多维度发展的学习生活,以情感连结为内核的同学情谊,蒙上了一层世俗、功利的颜色。大学生本就缺乏的理想和信念被这样世俗化、功利化的价值观播下了种子,最终树立起的是功利化有明码标价的职业规划。具有超越性的价值无人问津,这在人格上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的虚无状态。和同学、老师的相处不再是因为志同道合,而是要看这位老师或同学能否在班干部选拔、入党、获奖等于己有利的事上提供帮助;学习专业知识已不再是出于对自我提升的追求,而是取决于是否需要成绩,是否与就业相关等。

原本应丰富多彩,在大学的平台进行价值流通、人格建构、精神提升的大学生们被社会的世俗准则侵蚀出了功利的模子。根源在自己本身没有一个坚固的精神构造,空虚的精神才会被挤压变形。世俗化是空虚感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普遍表现。

1.2 “娱乐化”的生活方式降低精神层次

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兴事物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网络和手机作为工具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巨大的便利,不乏有同学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机软件的平台扩充知识,增长技能,或尝试创业。如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学习自媒体的运作等,这都是值得鼓励的。但以己为主,物为我用的前提是明确自己的志向。

目前的大学里更多的情况是学生沉溺于游戏、综艺节目、电视剧、网购,这几项可以占掉一些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手机不离手的大有人在。而分析学生们日常所看的内容,多为娱乐休闲型为主的综艺节目,这种节目的主要元素是恶搞、享乐、明星参与,观众只能停留在感官上的一时满足和表面上的愉悦。这种“泛娱乐”的生活方式恰恰体现了其精神的空虚。同时以这种五花缭乱和表面的愉悦逃避虚无、空洞的感觉。娱乐最大的“好处”是占据精力、大脑出租,不用面对自己。如果一个人心理上是稳固的、丰富的,他是不害怕和自己相处的,心理的虚无导致大学生害怕面对自己、害怕面对虚无,逃避到娱乐中。娱乐进一步反噬精神,使虚无感加重。

1.3 迷失自我,精神批量复制呈“趋同性”

学生个体的心理空虚最终在普遍层面上造成的可见现象便是大学生们精神状态的趋同性,生活形式的趋同性。

精神上,核心体现是精神追求的模糊化,单一化,趋同化。本来大学生有自身独立的思考能力、判断标准,且有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探索兴趣,在精神追求上,应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反观当下,在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本应充当时代先锋的大学生们反倒自我束缚精神追求而不自知。有精神追求者,不外乎意在凸显自己在思想上的特立独行、高人一等,以收获崇拜目光或找到多金职业为目的,无外乎争强好胜或以世俗价值为是之流。无精神追求者,在大学校园里比比皆是,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在精神上对自己缺乏要求,不进行独立思考,于是身心只能放于流行价值的洪波里。

生活形式上则更易于凸显。没有自己独立的、自我满意并得到价值满足感的生活方式时,大学宿舍里相互模仿,很快享乐、世俗、懒惰的生活模式就会形成。物质化的追求是一种趋同的取向。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学生之间滋生了一种对所谓有格调、高雅生活方式的羡慕。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健康、有利身心、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取向;但分析其价值核心,微醺灯光下,古朴小镇里,手执一杯咖啡,闲看随笔游记,漫想美好生活,就带来一颗懂得美有诗意的心了吗?点一线檀香,慢喝一杯清茗,就参透世界,不再困惑了吗?旅行一趟就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或使你变成一个勇敢的人了吗?当然其中不乏真正在思考,在探索的人,那属于有精神追求的学生。这种价值的内核是淡泊名利、闲适,对于事业有成,精神追求定型的成年人来说,这没有问题,但于大学生,这是一条外表清新的逃避之道。

以上对“虚无感”这种心理感受做了探究,剖析出这一心理问题表现在学习、生活中会是怎样的样态。通过以上分析,不论是世俗化、娱乐化、还是趋同化,这些特点共同的源头是缺乏自我认知与自我认知的勇气。以下将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问题作出分析。

2.“虚无感”的心理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笔者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认为他们的空虚感根源在自我认识这个问题上。

2.1 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依据佛洛依德的理论,人的成长过程需要经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的发现过程,最终人格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得到发展,在“自我”的调节下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有成熟、完整的人格。①自我的建构与自我认识的完成是大学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完成的事情,然而在校生、包括毕业生,真正走好这一步的少之又少。自我认识需要经过“自我追问”、“自我价值建构”、“自我定位”这几步。大学生很少追问人生的意义等终极的问题,想到“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寻而未果时,便选择逃避到娱乐等方式自我麻痹。这等于直接放弃了自我认识、自我建构的机会,没有稳定的自我这个根,自然无法长花长草,内心虚无,各种流行价值、流行行为趁虚而入。第二步是自我的建构。“自我”是建构出来的,是实现出来的,而不是坐而论道空想出来的。输在这一步上的大学生尤为多,进行一定的自我追问后就等着一个所谓“真正的自我”浮出水面,而不是去就自己的特点各方面做出尝试,围绕某些方面进行认真、持续地学习来为自我增砖添瓦。这样的自我无法在多元中滋长、壮大,反而会因为自己的一事无成不断萎缩。接下来的自我定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清楚认知,二是自我与社会的对接,也就是个人的社会化转变。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屡屡失败,无所适从,导致降低自我评价,出现了无意义、虚无的感觉。

“自我”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概念也被大学生们忽视——价值。一个对世界有独立思考的人会面临价值选择的问题,自我-自我选择价值,这是连续的、相辅相成的过程,价值是纷繁的,没有绝对对错的,自我选择什么样的价值,价值反过来塑造自我。自我——价值两者需要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和向上发展的态势中。用这一观点考察当下的大学生,没有独立的自我、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自我和价值也没有产生连结和相互促进。久而久之,无意义、虚空的感觉滋生。

自我——价值这个心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大学生虚空心理的根源性因素。

2.2 自我问题的凸显

大学时期经历着人生的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高中生成为时间相对自由的大学生,很多人大学以前的生活是围绕着一个个学习目标展开的,上了大学缺乏老师给予的明确的目标,这种自由让人无所适从。因为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价值的判断,独立的“自我”人格始终没有发展完善,虚无这种心理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从前被紧凑的生活掩盖了,有了空闲终于爆发。第二次转变是面临职业的选择。对自我定位的偏颇或者说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加之没有深厚的自我价值积淀,就业问题会引起很多同学的焦虑。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对接是另一个虚无感凸显的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专属于当代大学生的问题。如果没有经历过一个自我追寻、自我定位过程,没有完成自我——价值动态平衡的建构,虚无感是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年龄和任何一个时代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更好,鲜有极端事件发生,但这不代表彼时的大学生没有这个问题。就业的分配使他们不需面对自我的拷问,社会价值的单一使他们避免了价值选择问题。而恰恰,他们多有人遵从的是彼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这也是一种世俗化和趋同化。

总之,自我——价值的心理结构建设如果没有完成,虚无感就是始终存在的,区别是潜伏着或显现出来。当今的大学只是因其面临人生的特殊节点与时代的多元化,致使虚无感集中凸显出来了而已。

2.3 形成因素

目前学生从小接受的义务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精神培育这一环;家庭教育中,可能父母本身自己就没有完成好这一心理建构,并且对需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建构这一点是不自觉的。社会中被大力鼓吹,能够进入大学生视野的思想良莠不齐,给学生本就脆薄的价值体系造成更大的混乱、冲击;一些高校的思想教育形式单调,只能走表面过场,无法真正对学生产生触动,进行精神引领。这些是造成当今大学生自我建构不完善、心理空虚的主要外部因素。

3.针对空虚的心理问题对高校教育的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光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让大学生能在多元的价值面前保持一份对自我内心秩序和高尚精神的追求。还要开设生命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引导大学生从经典里汲取建构自我的营养,学会用多元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适应社会。

通过心理上、思想上等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在自我建构上的缺失,以独立的思考引领自己完成这一步。在自我——价值建构这件事上,自我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如马克思所言,“通过反思和批判使自身精神生活具有一种自我修正和超越自身局限的可能性,通过强调自省自律,把‘自力’和‘他力’结合,走内在超越和外在批判相结合的精神生活超越向度之路”。②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想教育的任务是以亲切的态度随时观察、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学生的自我探索路径不走偏。

[1]罗洛·梅.罗洛·梅文集[M].冯川,陈刚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125.

[2]刘宣文,毛华配.意义的追索.青年研究[J].2000(5):36-40.

[3]郭星华.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学术界[J].2000(5):186-195.

[4]姚月红.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当代青年研究[J].2000(6):34-36.

G444

A

2095-7327(2017)-12-0023-02

主持过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船政文化资源在我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项目编号为JBS14320,主持人为张丽珠。

张丽珠(1965.0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思政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建构价值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