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

2017-04-13 07:32:45陈媛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经济学效率

陈媛(川北医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

陈媛(川北医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教育改革的深化对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希望能够有效改善英语教学中资源利用率低、课程设置比不合理的情况,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经过长时间的教育研究实践发现,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语言经济学知识,加强对教学管理方式的改进,能够促使公共英语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得到明显增强, 切实提升英语教学效率。本文从语言经济学入手, 对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公共英语教学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

语言经济学 公共英语 教学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社会要求各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素养,能够将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时可以尝试引入语言经济学思想,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对各项教学措施进行调整,进而有效借助效益理论、效用理论以及费用理论等加强教学管理,促使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得到显著地提升。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其最初由加州大学研究所提出,指出语言除了具备最为基本的信息传递媒介功能外,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经济学属性,在经济信息的获取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经济学理论从提出之初到现在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以F.Vaillancourt 在这方面提出的研究观点为代表,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认为对语言的学习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人力资本、人才资本的投资,并且在投资后所获得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研究者则认为语言研究中的人力资本主要表现在母语的学习和第二语言的学习方面,是一个人不断获取新知识,培养自身新技能的基础。此外,语言经济学理论在研究中尝试对外语学习方面体现出的经济学因素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认为对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经济投资活动,并且这种投资活动必然会获得一定的积极效益[1]。由此可见,相较于社会发展方面的特定规律和属性,语言教学所具有的预期价值能够更为真实、快速的表现出来,换言之,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当人才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能够满足特定领域的要求时,就必然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语言教学的价值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凸显。由此分析,将语言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促使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得到相应的凸显,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学低效现状

从语言经济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必须重点关注成本和效益的比例问题,进而逐步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下英语教师探索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但是实质上教学效率低下问题仍然相对明显,严重限制了公共英语教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低效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比例存在不合理现象,即学生在中小学教育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到大学阶段已经经受了9-12年的英语学习,但进入到大学阶段后英语基础却仍然相对薄弱,大学公共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部分英语基础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顺利过渡到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同时,高校为了保证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公共英语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设施、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甚至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2]。从这些情况看,我国教育领域在英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家庭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对教学产出进行全面分析,公共英语教学收效却仍然不够理想。调查显示,高校中仅有12%左右的学生认为经过公共英语学习自身英语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而4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身英语综合素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其他43%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能力没有提升,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能力较之于刚入校时反而有所下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公共英语学习,不仅没有掌握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甚至英语基本交际能力也严重不足,对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可见,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低效、投入和产出不合理情况仍然存在,严重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开展。

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经济学理论中,一个商品只有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才能够逐步实现最大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这一经济学规律却丧失了其应用价值,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总是无法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英语教学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凸显,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英语教学在提升学生社会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

我国英语教育存在明显的应试驱动性特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一直面临着考试的压力,特别是大学时期,学生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四六级英语考试却仍然像紧箍咒一样禁锢着学生,促使学生不得不按照四六级考试的标准进行英语学习,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驱动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以及学习内容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获得四六级考试证书从而顺利毕业,教师无法真正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不能有效增强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性,促使有限的教育投入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3]。同时,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异性大,高校为了保证公共英语教学可以兼顾所有学生的情况,在开设部分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设置部分与中学阶段重复的教学内容,对英语基础较好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可见,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在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现象较为明显,不利于英语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公共英语教育存在应用目标缺位现象

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承认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实质上就是对英语教育使用价值的明确,而英语教育的最大使用价值就是能够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对专业英语信息的交流。但是我国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英语教学存在错误的定位,将大学英语当做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并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通用语言教育,对英语语言的应用价值相对忽视,严重影响了英语教育价值的凸显。具体来说,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在目标定位方面就将“探究如何使当下的外语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未来就业服务”作为基本的目标,但是实质上,开展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辅助的英语教学活动并没有错,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未来工作中是否会使用英语、需要使用书面交际还是口语交际英语,都是无法预判的,这就导致英语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相对偏低,学生英语学习的应用目的并不明确,不仅限制了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英语教育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影响

当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问题也受到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一般为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学历背景以英语语言研究和英美文学研究为主,虽然自身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却缺乏丰富的执教经验和成熟的执教能力,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英语教育的教育性,英语教学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4]。甚至在这一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部分英语教师在白天开设公共英语课程,闲暇时间则进行英语语言学研究,工作重心放置到科研方面,对英语教育相对忽视,导致学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的师资投入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效率和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从语言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首先,教师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多层次学习需求,以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进而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好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其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应该尽量实现与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保证公共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的专业发展而服务。如针对学校计算机专业、机电专业、通信专业、数学专业、农科专业等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分别开设Computer professional English、Engineering English、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Mathematics Professional English、Agricultural English等,保证学生能够接受更为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英语教学质量的强化提供相应的保障。最后,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科学素养加以培养,保证公共英语教师能够满足各专业公共英语教学需求,对学生实施较为科学的专业教育和指导,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低效现象还普遍存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严重限制了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所以新时期要想探索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改革措施,就应该借助语言经济学思想对影响英语教学效率的原因进行充分分析,进而在明确低效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为公共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

【责任编辑:何东】

[1]蔡基刚.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2):86-92.

[2]王琤钱激扬.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EAP教学研究——以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英语桥”为鉴[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5):155-158.

[3]王艳.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看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90-97.

[4]王立非,李琳.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之二[J].山东外语教学,2014(3):8-13.

G64

A

1008-8784(2017)01-104-3

2016-5-20

陈媛(1984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川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经济学效率
简明经济学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经济学的优雅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