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春,秦程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大学生“理论自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何小春,秦程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理论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理论自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大学生头脑。有效推进这一工作,关键是要创新与拓展实施路径:既要在教学主渠道融入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又要着力拓展学科渗透和实践教育的途径,努力深化大学生对科学理论体系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还要在日常生活世界、校园媒体建设中陶冶、强化,以达到相辅相成、合力育人的理想效果。
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武装;实现路径
“理论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下中国政治语境中,其核心要义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大学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是落实国家意志、确保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又是其思想发展、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作为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理论自信”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自发生成,它离不开对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因而,培育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关键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大学生头脑。有效推进这一工作,需要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全面分析、综合考量影响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诸环节、各因素,着力创新与拓展“理论自信”教育的实施过程及途径,既要在融入教学主渠道中将理论体系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又要着力拓展学科渗透和实践教育的途径,努力深化大学生对科学理论体系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还要在日常生活世界、校园媒体建设中陶冶和强化,以达到相辅相成、合力育人的理想效果。
“理论自信”是建立在科学认知上的精神信念,是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而“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不能自发地产生于广大群众的精神世界”,要实现由自发向自觉、由理论向行动的转变,必须坚持灌输的原理,将这种理论“从外面灌输进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必须依托一定的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才能实现理论入心入脑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中而系统进行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灌输的核心课程,要切实有效地推进“三进”工作,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实施教学体系创新计划,确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而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完整转化。
(一)优化教学内容,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实践性为基础,整体性为突出标志,民族性与时代性、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2]。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逻辑建构上,一方面,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和整合四门课程,树立四门课程一体化的宏观视野,在理论武装的总体目标观照下研究各门课程作为子目标的具体任务及在教学内容上“重点选择”的原则、思路和布局,形成“一线贯穿、多维展开”、既有分工又相互衔接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问题,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脉络。另一方面,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立足当代中国实践,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内在需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充分体现到教学内容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和国内发展大势,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创新思想是新起点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南[3],应当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贯穿于教学之中,以求达到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目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在教学内容体系设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创新性转化成为影响“理论自信”教育效果的关键瓶颈。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在深入研究把握当代大学生对理论信息的接受习惯与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方法的现代转换,经验方法的科学转换,单一方法的综合转换,以切实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具体可以综合采用以下类型的教学策略:一是实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通过授课教师集体攻关,梳理出教材内容的基本理论内核并整合为若干专题。以《基础》课为例,该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逻辑主线,以解决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的问题为着力点,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旨归,我们基于对时代背景、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大学时代的生活之境、世俗时代的信仰之思、全球时代的兴国之魂、多元时代的价值之选、功利时代的德行之道、自由时代的法治之路六个专题。在每个专题中,把教材的理论主题、学生的成长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强调问题意识,注重理论推导,突出思想引领,这种兼顾理论深度、思想高度与生活厚度的教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升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功效。二是在开展专题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应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理论比照、情境模拟、思维导图、社会调研和多媒体辅助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愿意学—学得进—用得上—更加愿意学”的良性循环效果。
(三)优化教学话语,在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上下功夫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直接透过教学语言理解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作为教学过程中用来交流、描述、解释、宣传、灌输、说服的言语符号系统,是传递思想理论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经验”与“中国道路”的理论概括和逻辑提升,具有高度抽象化、高度系统化的理论特征,“要把这一学理形态的理论内容转化成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4]然而,在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对教材文本简单复述、把理论当教条来生硬灌输的现象,“其话语体系中充斥着‘一定要、必须、应该、贯彻、落实……’等程式化、结论性语言”[5],其本质与“文件话语”“官方话语”无异。由于说教式、命令式、灌输式的色彩浓厚,往往给学生留下“老调重弹”“讲大道理”的刻板、僵化印象,难以引起他们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深层关注和思考。有调查表明,“其实学生们对‘大道理’反感,并非由于道理上不接受,而只是对这套话语系统反感。”[6]因此,要增进理论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就必须转换话语范式,用契合当代大学生“口味”和需要的言说方式展开教育。即聚焦学生的可领会性和可接受性,善于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新鲜话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话语、从理论成果中引入经典话语,从相关学科中借鉴学术话语,采用问题式导入、生活化阐述、形象化表达、平等式对话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来分析理论、阐发理论、传播理论,以此改变“大道理”盛气凌人却又晦涩难懂的面目,还其“放射着理性的普照之光”的本真形象。
课堂是高校对广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也是高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进而提升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最重要阵地。一方面,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引导的重要使命,是推进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干渠道和主要课堂;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教材进课堂’,并非‘只要’进入思政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性的学科课程都具有阐释理论体系的内容空间和教育责任。”[7]因此,各类课程都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基于自身的课程性质,从不同的论域、角度或层面展开、深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7],使之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学习始终,确保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广大学生所理性认知和接受。
(一)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理论自信”培育中的引导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虽然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旨趣,但其课程内容大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基石之上,蕴含着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流思想文化、塑造先进价值观念的重要功能。当前,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信”教育功能,必须着力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课堂上‘失声’”[8]的不协调不适应现象。无疑,这种不协调不适应现象与“理论自信”的价值诉求相去甚远,其结果必然造成一些学生的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因此,要使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理论自信”中的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和充分彰显,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指导,严格相关教材管理,确保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的“在场”和“发声”。同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要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着力提高理论宣传教育的主动性,把“理论自信”培育工作作为一项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主动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9]
(二)充分发挥其他专业课程在“理论自信”教育中的辅助功能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课程也是以理论形态开展对学生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因为任何课程在本质上都是社会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承载着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它们内在地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效和价值,影响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贯穿和渗透的程度。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高校存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把专业课单纯看成传授知识课的现象,甚至在一些课堂上有意无意地传播错误思想观点、渲染不良社会情绪的“逆德育”“反德育”现象也绝非鲜见。为此,必须认识到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所有学科都应该始终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理论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与合理切入点,有机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以实现理论认知渠道的全面扩展。
“理论自信不能建立在良好愿望或主观需求的基础之上。”[10]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开展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题中之义和重要环节。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神实质,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实践。
(一)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和根本原则。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判断思想的正误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早在1887年,恩格斯曾针对一些德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向美国工人生硬灌输的问题,深刻指出:“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工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1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理论自信”培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宣传上,而是要向实践活动领域延伸。“理论自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最重要地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观点去审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基本精神内化为思想素质,外化为实践行动,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活动载体的建设和有效利用,能够为深化大学生对理论体系的真切感悟,促进大学生对理论体系的情感共鸣,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同时也为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提高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提供重要契机。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缺少实践环节、理论脱离实际”仍是当下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理论自信”教育的重要变量。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能吸引人的最有效途径首先是组织实践活动,其次是借助各种媒体自学”,但是目前高校实践活动的组织状况及效果离学生们的预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受访者反映他们只是偶尔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形式常常限于听报告、实地参观、志愿服务等。在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上也不够高,不少学生认为“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12]。可见,注重实践环节的探索与提升,推进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发展和创新,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新需求、新期待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活动平台
当前,要破解“理论自信”培育活动的开展方式不灵活、学生满意程度偏低等问题,必须着力拓展实践教育空间,丰富实践活动形式,构建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维联动”的实践活动平台,以提升实践育人的整合效果。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围绕一些热点话题、重点事件展开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题研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理论体系的理解;校园实践活动重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阶段性的中心工作、重要纪念活动等举办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学术讲座、形势政策报告等;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艺创作活动,把理论精髓融入诗歌、散文、图片、视频、微博、微电影、歌舞、话剧等文化作品之中,以生动鲜活、直观形象的方式解读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使最新理论成果真正深入当代青年学生的头脑与心灵;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广泛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基地实践、理论宣讲等活动,以深化对科学理论的感性认知,促进对科学理论的情感体验,提升对科学理论的践行水平;虚拟实践活动主要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开展虚拟体验、虚拟创作、网上调研、学术沙龙等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深化对理论体系的掌握和运用。
(三)建立多层面的实践育人机制
针对长期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不明确、机制不健全、评价不科学、经费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其良性运作的保障,以确保其科学化实施和规范化运行。首先,在宏观层面,应充分认识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意义,把大学生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建立“统筹性”的领导负责机制、“协同性”的组织管理机制、“专项性”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实践教育环节提供切实的领导保障、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其次,在中观层面,要构建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实践环节的过程监控和督导,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或过于随意。最后,在微观层面,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引导教师在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中确立实践性思维,注重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规律,以提高实践环节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实践素质和技能培训,包括指导学生如何具体进行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以及自我实践,使其在生动鲜活的实践场景中充分感受理论体系的内在价值,进而内化为思想素养,外化为行动能力。
“理论自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坚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发挥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理论自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创设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氛围。
(一)综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一种思想、理论或学说能否在社会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有效地发挥其现实影响力,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媒介和手段。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中曾说过:“报刊就其使命而言,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掌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13]在这里,马克思十分形象地论述了作为传播媒介的报刊在舆论宣传中的“耳目”与“喉舌”作用。毛泽东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社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政策……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都能知道。”[14]在当今信息时代,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大众传媒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功能优势能够扩大一种思想文化信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思想文化信息被大众所掌握的强有力的推手。高校要有效推进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各种传媒载体的作用,切实把各种传媒载体的特殊优势展现出来,并把各种媒介载体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对理论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普及的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
近年来,随着传播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即时传播而又高度互动的新媒介不断涌现、迅速普及,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认识社会提供了更便捷、更及时、更广泛的渠道,并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性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传播媒介的选择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当代青年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和偏好,除了依靠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等传播方式外,还应更多地采用以数字式、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新技术、新媒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传媒技术和手段,实现理论传播的视觉化、具象化、网络化,使广大学生易于触及与接受。
(二)有效发挥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比其他传播媒介,纸质媒介是透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递信息,其特点在于可以重复阅读,挖掘内容实质更有深度,同时,信息容量大,可信度高,适合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学生群体阅读。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权威性报纸杂志(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的征订工作;另一方面要着力办好本校的校报及其他内部刊物。大学校报、校园自办刊物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宣传工具。校报要重点刊登具有舆论引导作用、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学校改革发展成就、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记录学校先进人物事迹等方面内容的文章;校园自办刊物应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相关的理论、人物、著作,开办专栏深入解读、阐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等现代立体传媒的理论宣教作用
广播、电影、电视的传播特点在于声像并茂,视听兼容,生动可感,具有形式上活、艺术性强、感染力大、受众面广的优势。这种直观、具体、可感的传播形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能有效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热情,在无形中提升理论体系的传播效果。《百家讲坛》通过电视荧屏解读经典著作,评点历史故事,受到广大青年的热捧,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即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理论武装工作,要善于借鉴和运用现代传媒优势来推动理论体系的传播,增强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具体而言,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广播电视的管理,努力繁荣节目创作,不断提高节目品质,使节目既能紧扣党政热点、国情民生热点,又能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精神文化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观看以党史国情、改革开放为题材的纪录片、故事片,向学生展示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威力。通过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反映和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以实现理论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让广大学生在享受艺术的精神满足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理论体系的传播。
(四)大力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理论传播作用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自主性等技术特征,在推动理论传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要充分利用广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偏爱和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增强主动介入网络时空的意识和能力,创造性地开展最新理论成果的网络传播工作,切实解决新媒体背景下思想理论教育“跟不上、堵不住、抓不实”的现实问题。首先,要立足校园网站打造一批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旨归的思想理论教育网站,加强理论教育的网上内容建设,及时发布最新理论成果,推出通俗理论读物,开设理论网络课堂,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上论坛、网上讲座开展理论宣讲和政策解读,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供方便;其次,要加强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交流平台建设,配备专门的网络宣传人员向师生定期推送电子报刊、校园信息,切实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最后,要构建集教育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虚拟社区,利用虚拟社区强大的交互性功能优势,设置紧扣时代发展热点和学生关注焦点的议程和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理论的认识由差异到理解、由分歧到共识的跨越和转化。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
[2]袁银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85.
[3]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4-28.
[4]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138-146.
[5]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013(6):95-100.
[6]毕玉才.用“大白话”讲“大道理”[N].光明日报,2010-06-18(3).
[7]沈壮海.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基础和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6):30-33.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9]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2.
[10]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5-1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7.
[12]蒋庆哲,田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0-131.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234.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Theoretical Confidence”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Path Selections He Xiaochun,Qin Chengjie
(CollegeofMarxism,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Guangdong525000)
“Theoretical confidence”isan importantcontent in Xi Jinping’s“four confidences”.The basic task of college students’theoretical confidence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irmindswith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ideas,thoughts and strategies for governance proposed by Xi Jinp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job,it isnecessary to innovate and exp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Teachers should teach profoundly and flexibly the theory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eanwhile,practicaleducation needsexpanding to popularize the subjectso as to arouse the students’cognition and resonation of the theories.It isalso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in students’campus lifeby constructing campusmedia toachieve idealeffects.
theoreticalconfidence;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program;realizing path
G410
A
1674-5450(2017)02-0038-06
【责任编辑:张立新 责任校对:赵 践】
2016-11-17
广东省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YB033);广东省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MYZX20162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6YMK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10016)
何小春,男,湖南新邵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