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言式口语传播话轮交接

2017-04-13 09:56张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践

张杨

摘 要:群言式谈话节目是谈话节目的一种形式,这类节目的确是考验主持人水平的绝佳类型。作为节目推进的主导和“发动机”,主持人担负组织谈话、调动现场气氛、引导话题朝着预定方向深入的重任,“话轮”交接尤为重要。什么是话论,如何在节目中获取、保持、传递话论,在实践过程中对于群言式节目中话论交接如何准备,文章将结合案例进行阐释。

关键词:群言式;话论;准备;实践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249-02

一、前言

群言式口语,简而言之,是指多人讨论与辩论。群言式谈话节目则是谈话节目的一种形式,指节目限定在一个固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群言式的讨论。这类节目参与人数较多,信息的交流范围广,即兴性强,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人际传播的语境,①是考验主持人水平的绝佳类型。众所周知的这类节目典型有:《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等。

在群言式节目中,主持人担负组织谈话、调动现场气氛、引导话题朝着预定方向深入的重任。主持人和嘉宾的话语除了互相以对方为言谈对象之外,往往还以观众为对象,这样能更好地传递受众所感兴趣的信息。为了信息传递更为准确,主持人在进行表达的时候,不仅仅要做到“信息共享”,更会努力做到认知共识和愉悦共鸣,这都对主持人的“语言功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语言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同时也要传递情感和态度。

口语表达的基础是语言简单、准确、优美,对谈话场中的每一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话轮”交接显得尤为重要。②话轮交接(turn-talking)又称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参与会话的各方依次利用发言的机会说出一个有一个话轮,推动会话的发展,这就是话轮交接。③对于群言式节目来说,在会话过程中,一个参与者在一次发言机会中说出的一番话就是一个话轮。话轮交接如果巧妙与自然,便能够提升节目品质,所以,话轮交接成为专业主持人一个重要的技巧。

二、话轮交接要求

(一)获取话轮

主持人是会话的组织者,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他可以为了节目的需要在任何时候获取话轮。另一方面,主持人不是会话主要信息的提供者,不应过于频繁打断嘉宾发言从而获取话轮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话轮接应时,要把握住前一个话轮的语锋,随时按照节目的进程,接住并且甩走。把握对方语锋,接住话轮,是“话轮交接”的关键。这要求主持人要善于倾听,真正地听明白对方的意图,巧妙地进行话轮转换。当然,主持人也不必拘泥于必须听对方将话说完,如果感觉时机得当,主持人也可以在别人发言时适当插话,但是要注意,切忌急急忙忙“抢话”说,而是要用自然生动的语言将话题带回自己预设的轨道。

在《新闻1+1》2009年3月4日,关于当年两会名为《越身边越全国》的节目当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白岩松:王岐山当时当市长的时候,曾经跟我们有一次小范围的对话,探讨北京市文化发展。没有想到我说了三点很怪异的。

主持人:很雷?

白岩松:对……我建议北京多辟出一些地方,让大家可以涂鸦。国外很多城市都给年轻人滑板、涂鸦等等,我认为那是年轻人有活力的地方,而北京很少。

主持人:你这个观点也雷了人家一下。

白岩松:对,我就看周围人的眼光一直在持续。

在以上这段对话当中,主持人的话非常简洁也是看似随意的,但是却很好地获得了话轮,在不断推进节目的进程,而且巧妙而不漏痕迹。

(二)保持话轮

在话轮开始之后,要将其一直保持在一个自然生动的状态,就一定要做到真说真听真感受,主持人应当是沉浸在一种与人交流的状态当中,作为交流的主导者而存在,一定要避免假聊、背词。在笔者接触访谈节目伊始,面对镜头容易紧张,容易出现背词的现象,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要改变这样“非专业”的状况,就应注重自己的心理调节,集中精力并且放松心态,要乐于去参与到节目的交流当中。假如说话者语速过慢,停顿时间过长,呼吁冗长、重复,保持话轮的信号不够明确,其他谈话人应及时进行补充帮衬,这样才能使一个谈话场进行下去。

例如,云南卫视《新看点》节目中《主播新鲜看》板块,由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三人一组,围绕一个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拿一期《士兵突击》这期节目来说,从节目一开始,作为主控的主持人在说开场白的时候就以一种极快的语速在进行,这使得本就比较紧张的参与评论的两位主持人语速更快,三位新主播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呼应,这样的节目只能是自己做得費劲,观众看得费劲。

(三)传递话轮

在谈话场中,主持人、嘉宾合作才是话语的有力保障。因为,不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如果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或者为了突出自己而不断给他人出难题,那么一期节目是无法正常进行,顺利完成的。

来看凤凰卫视1月16日《锵锵三人行—茅台酒》文字实录节选:

许子东:而且我告诉你,中国的酒吧跟西方也不一样,人家的晚上夜场进去是不找位的,找了位子没意思了,所以他们喜欢拿酒倒出来搭讪,新认识人。中国人一定要有一个位,连酒吧都要包一个台。

窦文涛:许老师这个我早就有体会,吃牛肉的跟吃猪肉的真是不一样,他们不累,我累。

许子东:他们就站来站去。

马家辉:而且站在那边每次讲重复的话,你跟这个人讲完5分钟,转头许老师过来,又说How are you......非常累。

许子东:还是我们的饭局好。

窦文涛:我们是讲舒服,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倒着,《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从上述谈话实录可以看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对话像极了日常人际交流,然而随意当中主持人穿针引线的目的性也很明确,表现在主持人不失时机地传递着话轮,接住嘉宾的语言并且甩出,而且不断在驾驭节目进程。

三、工作中话轮交接体会

(一)扎实的准备工作

要拥有敏锐的思维,拥有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话轮接应能力离不开敏锐的思维,但灵感不会光顾毫无准备的头脑,灵感的产生与认识的积累、整理有密切的联系。主持人在进行谈话时,同样是“积累和整理”即“准备”的结果,一是广义的知识积累和丰厚的底蕴,二是完备的案头工作,即对话题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可以用《播音创作基础》当中的“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来总结。“功夫在诗外”,广义备稿才是决定主持人能否自如流畅驾驭谈话场的关键。如果因为案头工作不到位而导致话场失控,那将是最为低级的失误。

(二)不断学习,增加内涵

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有如今更加通俗的一种说法,那就是“五子登科”:帽子、牌子、嗓子、样子、脑子。其中,脑子是最重要的。在工作当中能够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需要主持人时刻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在与不同行业嘉宾进行对话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至少具备对话的资格,不会因为自身素质太差,而完全失去了话语权,成为了节目当中读稿的机器。

(三)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

播音主持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如不多把握机会参与实践,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注释:

①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6.

②黄理兵.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轮交接[J].现代语文,2009(02).

③Levinson.S.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