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战略性国际化平台建设研究

2017-04-13 08:21翟鹤
大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战略研究平台建设国际化

翟鹤

[摘 要]建设符合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既是自上而下国家层面教育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也是自下而上高校层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实所需。制定国际化战略的首要前提是高校领导层达成共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保障是全体教职员工的统一认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从建设思路、内涵建设、引智平台建设、国际特色校园、服务国家战略五个维度为学校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提出了战略性方向性指导。

[关键词]国际化;平台建设;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82-02

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趋势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育和大学的国际化为地方高校创建了国际交往平台,生成新型国际教育市场。大量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学生交流互访项目、来华留学生项目的开展,使跨国校际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国各个办学层次的大学基本上都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并将国际化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制定国际化战略的首要前提是高校领导层达成共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保障是全体教职员工的统一认识。由于目前我国教育指导部门缺乏对高校国际化战略执行情况的监督,各高校国际化工作的历程及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化建设机制和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本文属于《国际化专业标准教育学院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研究》课题(ZDJY 2015-T14)的子课题《高校战略性国际化平台建设研究》,拟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经验,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微观视角,拟从建设思路、内涵建设、引智平台建设、国际特色校园、服务国家战略五个维度为学校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提出了战略性方向性指导。

一、学院国际化基础

高校学院国际化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已存在多年的学院,其国际化是伴随学校发展及社会进步,不断发展起来的;第二种是学校根据本身发展需求新设立单位、学院,所有都要从零开始,但起点比较高。这两种国际化的基础不同在于前者有着比较多的积累,但也有着比较大的惯性;后者有着更大创新空间,但需要做好科学顶层的设计。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学院属于后一种情况,是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增大计划应运而生的。

教育部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创新国家、人才的服务。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培养社会所需的重视创新、懂得管理、强大实践,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前沿以及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关一定工程设计开发及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可以更好地实现上述培养的目标,学校专门制订了高等工程师学院具体的实施计划。作为一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学校,其从建设之后就非常重视国际化平台的建设工作,由教学计划、学生增多到课程改革等多方面构建起国际化的平台。

二、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思路

明确国际化平台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确定服务对象。在院校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院校类型所呈现出的国家化发展模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构建明确的指导目标。因此,在现阶段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的背景下,可以按照《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進行合作平台的建设。在国家化发展平台构建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国家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研究及分析,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优化原有的监测管理机制,从而为高校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提供稳定支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前身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与三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在职业教育领域成果显著,已经成功打造了“中德职教”品牌。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后,定位于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将探索和建立天津海河职业教育园区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以适应和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需求,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三、高校国际化平台内涵建设

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实际上是指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科技大学,虽然其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化的院校,这主要是因为其师资团队构建国际化。在香港科技大学,有90%的教师是欧美博士,他们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设计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有效促进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这也就是该校进入国际一流高校行列的基本原因。因此可以看出,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在校期间的海外经历、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等,都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带动高校的其他工作的显著进步。

在大学运行的过程中,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教师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院校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学生文化交流,还是教师学术交流都需要自下至上全体师生的参与。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当前各学院、教师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平衡,也就为院校的国际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四、引智平台建设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简称“引智”,是指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和工作,并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合作交流研究会议的召开,引进高层次的教育人才队伍,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稳定创新,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背景下的独特地位,强化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校引智环境中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稳定运行。所以,在现阶段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建设引智平台,并将其作为高校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从而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引进外国智力工作是高校外事部门的重要工作的构建,是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加强前沿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引智工作应强调效益,使学校切实在学术研究(学术效益)、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获得效益,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五、打造特色国际校园

自2013年起,天津市教委大力推动留学生教育工作,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始招收来自以东南亚为主的学历教育留学生,实施语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英文讲授的特色培养模式。同时,与德国职业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初步建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认可的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吸引短期留学生到校学习、实践和交流,这对于推动国际化校园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和三国政府职业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我国首个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的留学生培养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留学生培养方面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托外语、经贸类专业,开设涉外旅游、中国商务等专业,扩大学历留学生规模和国别,服务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建设项目;二是面向东南亚澜湄国家高校实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职业教育资源输出;三是借助现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国际合作机构,深化引进国外课程资源建设。

六、服务国家战略

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人才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因此,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门人才的培养,解决科研中的技术限制问题。高校可以针对社会的发展现状,建立特色化的专业,例如,建立农、林、水等专业性的教育部门,通过这些特色教育专业的构建,可以拉近高校与行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行业的运行模式,认识行业的优势,从而使高校在发展中形成特色化的专业运行理念,促进高校与国际化院校的接轨。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戰略化的发展目标,要求在院校发展中,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区域运行现状的分析,进行动态化管理机制的调整,扩大应用型、适应型以及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空间,从而使高校人才的培养满足服务国家的基本策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措施,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构建国际交流与平台体系, 提升国际合作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满足行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

七、结语

建设符合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既是自上而下国家层面教育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也是自下而上高校层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实所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创设良好的国际化运行管理模式,全面引进外籍优秀教师以及高水平的留学生,通过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以及对评估标准等内容的分析,优化高校的运行管理模式,从而为高校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程华东,余斌.行业特色高校应积极创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新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9(4).

[2] 郑华均.实施国际化战略,扎实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J].高教与经济,2012(9).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战略研究平台建设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