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铸福
摘要:经济全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为时代趋势,这其中,高校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不同价值观冲击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特别是在90后为主体的高校校园,学生的网络依赖极其明显,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保证党的绝对领导是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如何正确处理不同价值观的关系,是摆在高校政治教育部门面前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目前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政治教育;党的领导;建议
高校历来是理论工作的前沿阵地,不同思想、价值观在高校形成聚集,特别是在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与时代变化和学生群体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乎着高校教育的大局,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让高校学生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一历史任务充满着各种困难。社会变革带来的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在新时期体现得更加显著,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变化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强高校所有成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1]。
党的绝对领导,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更是如此。高校应该成为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广大高校群体,鉴于网络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伴随而来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会被不良信息带偏,已经有不少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对于信息甄别的欠缺,让不少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境外敌对势力的利用,为国家造成损失。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起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那个艰难时期对于高校学生最为重要的认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在为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我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科体系的建立让中国高校开始有能力与国外高校进行竞争,这是具有歷史意义的。
但是随着高校发展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却在发展过程中,并未与之相匹配,甚至在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得到高校与学生自身的重视,所以就出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使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脱离了教育的范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会使高校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也不利于素质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践行党的重大方针的重要工作
各大高校都有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优秀成员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这是我党的后备力量的储备。党的工作都是通过党组织开展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办好高校,促进高校群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站在全党的层面上,可以发现,保障党在思想领域的绝对领导也是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重大决策,并不是凭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的决定,体现的是全党的智慧,通过民主表决做出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样的决策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为党的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各项工作也只能在这种的意识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展,所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是实现各项方针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高校党组织党员的重要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的优秀学生参加,奉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时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提升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出色的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动员广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识大局,做大事,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责任感,维护党的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很好的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学安排中的地位,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完善思想政治的认知,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素质有力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发展矛盾层出不穷,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就会受到新旧思想差异的影响,在面对不同的价值观冲突的时候,他们大多会手足无措,失去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如果高校自身不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容易走向歧途。高校培养学生,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还需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让他们平稳过度走出一系列的思想危机。这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达成的目标,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总是会充斥着各种思潮,这种思潮很具有诱导性和破坏力,能够摧毁一些立场不坚定的个体,特别是在现阶段,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面对的世界,不仅包括现实世界,还包括了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不确定性,让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其思想更具有波动性,这是以往都不曾遇到的。高校作为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是重要的先进思想的宣传平台,也是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互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桥梁,甚至可以认为,高校承载着与世界沟通的重任,而我们如何让学生具备优秀的行为素质,是高校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2]。
高校的扩招以及大众教育理念的普及,让更多贫苦的乡村优秀学生进入校园,享受高等教育,但是与之到来的就是心理层面的困扰会是这类群体最大的问题。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学习困难、自卑心理等问题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成为不安定的因素。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还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政治素质,把党的工作任务内化在高校工作的行动中,以此来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同时,政治教育还具有稳定人心的作用,当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自我约束力很弱,已经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会导致众多的不良后果,这是高校教育者最不愿看到的,如何让这类学生重新建立起对未来的信心,这是非常关键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身边的例子去督促他们,加强对这类群体的思想变化的监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素质教育也是为我党进行治国理政服务的重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素质教育的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本质在于通过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走向职业岗位提供条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大众。在完成必要的学习和见习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应该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过程当中。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学生懂政治,明确国家的发展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作为工作的归宿,其次,也是党建的一部分,党的纪律是不容侵犯的,任何违犯了党的纪律都需要根据党的纪律进行严惩,以净化党内的政治环境。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挑战精神,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永远都是关键词。在互联网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会更加凸显,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范畴,更是对党外宣传的突破口。网情舆情监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另一个新的尝试领域。前文提到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加强党的领导,那么在新时期,对网情舆情进行有效监控是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题中之义,在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大多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会受到道德的制约,但是在网络世界里,道德的约束力远远没有那么强,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会发布一些不当言论,甚至其中一些言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或者国家的形象,这不仅是素质的问题,更是涉及到了政治。我党在面对互联网的变化,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舆情监控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几点建议
(一) 高校需要加强阵地意识
党的绝对领导首先就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引导,中国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是否能够长期坚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稳定程度,如果一个国家其主流的社会意识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其后果可想而知。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宣传阵地,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狠、抓得准,找准问题,各个击破。高校自身需要增强政治意识,以大局为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并认真领会党的有关文件,在对内对外宣传时,需要着力引导积极的意识形态在校园内传播,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党的峥嵘岁月以及党在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传递给高校学生,牢牢抓住宣传党的时机。
(二) 党的宣传方式需要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包括广大高校学生都依赖于碎片化的信息,并且这类信息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在党的宣传方式上,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这里就会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这类宣传有受众会响应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政治教育工作要保证党的绝对领导,那么在覆盖范围上看,首先就需要突破形式和范围。思想政治宣传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中,有大量事实说明,大学生对政治、毛概等课程的反应是不热烈的,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党和国家,而是他们认为这种工作方式或者学习方式很枯燥,无法调动积极性。那么,此时的宣传工作就应该寻求突破,让学生并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在手机APP或者微信就能不断学习到党的最新政策,以及党在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波澜。这种形式是非常大胆的,但确实符合目前青少年群体的行为习惯。其二,就是党的事务是不是与我无关?无疑,党的绝对领导的意义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并且向大家进行说明,我党发展的今天,更加自信、更加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之初就应该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在坚持我党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对我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讨论,以此来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三) 党的绝对领导还体现在理论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而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对理论的解读也都相对过时,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极其空洞的内容,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内容是否足够吸引是教育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原因[3]。在新时期,如果依然沿用十来年前的教材,是非常不合时宜的。理论创新是需要实践来推动的,特别是在这几年,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高级干部都明显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与实际就会有差距。另外,我党在这几年反腐的进程中,打击了不少打老虎,净化了党员干部,这其实也是理论创新的产物,而几年的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民众对于国家未来的好感度也大幅增加。所以在这期间所突破的理论瓶颈,都会给实际管控带来巨大突破,所以理应及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这种通过实际案例就能完全盘活整个教学氛围。而这种题材往往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再是神秘的符号,而是一种依靠。
[参考文献]
[1] 崔雪莲. 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 2015
[2] 赵李宁. 李顺彦.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3]韩丹. 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肇庆 52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