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7-04-13 21:00于水强
大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于水强

[摘 要]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加强实践教学是生态学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分析生态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旨在为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态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5-03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与人类和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息息相关。[1]目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培养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完成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3][4]开展实践教学是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耦合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试验场。[5][6][7]林业院校具有深厚的林学背景,如何更好地发挥林业院校特色,推动林业院校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水平,是提高林业院校生态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态学是以生物学、地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一)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应试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年青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不足,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教学,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知识理解留于表面,甚至存在盲区。许多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不科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检查也只针对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及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则很少关注。此外,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人员偏少,一位任课教师要承担1个甚至多个班级的实习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种教学思维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严重短缺,实践教学队伍人员偏少,实践教学过程敷衍化和形式化。这是大学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差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单一课程为依托,自成体系。这种单科的实验实习模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差,学生缺乏宏观、综合的思维训练。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无法将其他学科的实践内容与生态学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同时,以单一课程为依托的实验实习模式还存在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由于实践课隶属于不同的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这造成了各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操作方法的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普通生态学、气象学、林学概论和地学基础等课程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但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多门相关课程后仍无法将生态学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有效耦合。

(三)学生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学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 “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要改变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窘境,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去感受实践学习中的乐趣,这恰恰是实践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们整體上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考核体系及标准不科学、实践内容走马观花、与实际生产管理活动相关性较差,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散漫,对学习大多采取应付的方式。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提出的科学问题不能做深入研究,教学实习更像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演习”或者“旅游参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该环节往往与学生的择业产生严重的冲突。按过去的教学组织模式,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奔波,频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甚至参加试用单位的各类培训,学生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这导致其毕业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及对策

(一)整合、优化野外实习内容,重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应对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撤销或合并专业相近、实习内容重复或类似的野外实习内容, 充实实践内容, 突出实习内容的相互衔接性。笔者所在学校生态学专业新编教学大纲中新增设了一门独立的生态学综合实践课。其目的是解决实践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的问题,解决各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重复,以及时间、资源浪费的问题。将普通生态学、树木学、气象学、土壤学、城市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相关课程的主要实践内容进行综合,实践内容以科学问题及生态系统管理为主导,设置若干实践内容,将多门课程内容串联起来,其中涉及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这样做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当然,就生态学综合实践课而言,如果整合仅局限在生态学专业教师范围内,尚不能满足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多学科师资力量的整合,在实践教学的授课上以生态学专业教师为主,辅以树木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土壤学等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充实管理队伍。这种措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宏观的、综合的、系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生态学及众多辅助学科的知识融合,增强学生对生态学专业多学科交叉的本质内容的理解。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应变学生被动的“填鸭式”实践教学模式为主动的“寻觅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土壤生态学课程,其野外调查及实验时间约占总课程时间的1/2,课程设置4-5个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野外调查实习的内容和地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性。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迫切希望学到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知识。因此,生态学实践教学应该结合现实生产实践,如林场生态系统管理、城市环境问题治理、湿地污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等生产实践内容,聘请相关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到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来,让学生明白生态学实践内容不仅只是存在于理论科研方面,在生态系统及环境管理中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生态学理论和实践可以学以致用,并可能与将来的就业相关,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创新活动,让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申报学校和学院的科研创新基金。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科研活动,能将实践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三)调整或增加野外实践时间及学时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生态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调整或增加生态学实践教学学时及时间对于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毕业论文实践是生态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林农类院校生态与生物类相关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实践内容往往受生物生长的季节性所限制,即通常毕业论文实践时间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季需要。因此,很多毕业论文实践内容由于面临毕业只能草草结束,学生未能理解系统严谨的试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这导致学生轻视毕业论文工作。鉴于这种情况,笔者所在院校在新一轮的大纲修改过程中,已将毕业论文的开始时间提前到三年级下学期,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有一个完整的植物生长季来进行实践,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试验设计、取样、分析及论文写作工作,以保证论文质量。

(四)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投入

转变教育理念,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是提高生态学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教师的晋升体系导致许多大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势。对教师的考核注重科研成果,这样学校和教师个人在科研方面就会投入较多,而投入到教学方面的精力自然会减少。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进行职称评审时引入了教学问题一票否决制,并加强对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抽查。只有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多形式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平台,应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着力加强生态学专业实验室的软硬件和质量内涵建设,通过优化更新实验项目和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大纲体系。应采用双方投入,共同使用和管理的合作模式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可以利用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公共科技场所和教育基地开展生态学实践教学活动。

三、结语

生态学着重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其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卫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学习生态学专业的人数较多,但是缺乏高精尖学者,高端人才短缺,专业人才数量不能满足现状需求。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教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热情,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促进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和高素质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郭欣,刘元芳.制度建设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J].江苏高教,2012(6):95-97.

[3] 梁颖,苏一丹,丁宇.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44-47.

[4] 章家恩,骆世明,秦钟,等.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9(7):1630-1634.

[5] 吴庆标, 赖家业, 庄嘉, 等. 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维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76-77.

[6] 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86-89.

[7] 赵怀宝,史云峰,张燕燕. 地方本科院校生态学专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3(7):171-173.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生态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