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全世界路过

2017-04-13 20:04殷雪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

殷雪萍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习作教材的儿童化解读,用教学序列的修订、诗意命题的确立、儿童游戏的介入等方式,改造和开发已有的习作教材,使教材与儿童经验相连,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样式,从而使习作课堂成为亲近儿童经验、生长儿童经验的摇篮。

【关键词】儿童经验 小学习作教学 教材开发

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专家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由此可见,教材不仅仅是学生手中的一本教科书。通过对教材的多元解读,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改造和开发教材。而“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则是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他们所拥有的文化品性等。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笔者通过对习作教材的儿童化解读,尝试用教学序列的修订、诗意命题的确立、儿童游戏的介入等方式,改造和开发已有的习作教材,使教材与儿童经验相连,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样式,从而使习作课堂成为亲近儿童经验、生长儿童经验的摇篮。

一、序的修订,习作教材的生活化改造

儿童现有的经验和教材是“一个现实的起点和终点”。儿童经验中包含着学科知识中的事实与真理,儿童具有学科知识所要培养的态度、动机与兴趣,教材也不是儿童经验以外的东西,只有与经验相联系的教材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继续改造。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国标本语文习作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与儿童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如:国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作文就安排了《春游建议书》。事实上,学校刚开学,一般多是二月份,还是冬天,景点的春色学生根本无法回忆与描写。因此,学生也没有现实的需要去积极地设想和建议。一个远离儿童生活实际的习作教材,怎么能勾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怎能指引学生写好作文呢?为了使习作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对所使用的国标本教材的写作序列进行了大胆的调整,使习作教学基于儿童生活。如: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中,我们根据新学期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许多新老师这一生活经历,将原有的写秋景的作文,调序为《教室里来了新老师》这一内容(见表1)。在这里,儿童的现实生活,就是作文教学的大纲,就是我们改造作文教材的依据,这就使课堂实现了儿童习作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再生长。

二、诗意命题,习作教材的文化创生

诗性逻辑是儿童文化的主要特征。“儿童完好地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人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笔者顺应儿童文化的诗性逻辑,试图通过诗意命题的确立,呼唤儿童身上的文化基因,使他们的作文呈现出儿童生命的本真。

诗意命题语言诗化,设计别致;诗意命题的内容开放宽阔,贴近学生的生活,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写作对象。比如在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笔者确立了这样的作文命题: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在观察中发现了某种动物或植物的秘密;在实验中发现了某种奇妙的现象;在学习中发现了某种新的解题方法……请你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作文……教师用如诗的语言,开启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一次的作文,有学生写《我发现一棵奇怪的树》。她从对校园内一棵同株异花的桃树外形的描写起笔,着墨她与小伙伴生出的种种猜测,然后写为寻找正确答案而探究科学原理的过程,写得活泼生动,充满童趣。在这里,我们看到,儿童与诗意相遇,写作的过程即变成了探索的过程。在诗意命题创造的唯美境界中,儿童的诗性逻辑奇迹般地被唤醒,学生愉快、自由地进行创作,作文教学实现了对儿童文化的回归。

三、介入游戏,习作教材的儿童化演绎

Bob Hughes认为游戏是人们同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接触的过程,童年是一段要穿过陌生境地的旅途,儿童是这段旅途中的游客,而游戏是他们进行探索发现的工具。可见,游戏作为满足儿童心理需要的活动,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习作教学中,游戏,作为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因与课程的紧密结合,成为教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次三年级的写人作文教学中,笔者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尝试通过一个名为“猜猜我是谁”的集体游戏,形象展现教材的深度内涵。笔者事先在班级中物色了两位相貌最有特点的学生。上课前,教师先将他们的画像分别画在小黑板上。上课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全班要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谁。老师在小黑板上分别画了我们班两位同学的画像,我们的任务是猜出他们是谁。你们愿意玩吗?”全班同学一听作文课上玩游戏,自然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在学生雀跃不已之时,教师出示了其中一位学生的画像。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他们自然能猜出画像中的人是谁(因为教师把学生的某一外貌特点画得很夸张)。第二位同学也被大家毫不费勁地猜中了。游戏做到这里,教师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猜对的呢?”游戏过后,学生变得很兴奋,全然忘了今天是作文课,他们完全沉醉于游戏中,接着与教师做“游戏”。有的学生说:“因为明明的耳朵是班里最大的,像弥勒佛的大耳朵,很有福相。”有的学生说:“红红的嘴唇是女生中最红的。她刚来上学那会儿,同学们还以为她是涂了口红呢。后来才知道那是天生的。这样的嘴唇让红红显得很漂亮……”此刻,学生的言语创造激情在游戏创设的活动状态下被激活了。游戏,让学生忘记了这是一节作文课,学科的技术符号被巧妙地遮盖了,或是被模糊了。这正如英国心理学家D·W.威尼科特所说,游戏为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桥梁。学生保持着游戏的精神,他们主动调集所有的经验,曾经的、当下的、期待的……言语如汩汩清泉,自然流淌。因为延续了游戏的快乐,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冲动,这种冲动便“激动着他,逼迫着他,使他不能不提起笔来……”此刻,书面的语言表达变得不再困难,它成了记录创作冲动的主动行为,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实现了引导学生主动写作、“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想。

布贝尔说:“教育就是无止境的相遇。”那么,课堂就应该是教师、教材与儿童相遇的地方。在这里,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化、儿童的需要就是儿童的经验。它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是教师、教材与儿童相遇的地方。而教材则成为一种媒介,让习作教学在与儿童世界相遇的过程中,成为实施儿童教育的美丽起点。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基于CBI理念的《财经英语》教材开发研究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会展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思考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