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2017-04-13 17:54陈凤玲
山东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敬畏语文课程生命

陈凤玲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第一时间了解上一秒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发生了什么事。常常在微信里看到这样的一些信息:某年某月某日,家住深圳市龙岗区的15岁男孩新新(化名)在家中用塑料袋蒙头自杀,此前其假借家长名义发短信给老师请假,老师发现后被要求写检讨书;某年某月某日,海安某中学一名初三女生仅仅因为期末考试比第一名少了0.5分而猝然从5楼跳下,最终送医后不治身亡……这些信息里有些还都附有一些血腥的现场图片。毛骨悚然之余,我经常在思考缘何在这些花季少年中生命变得轻如鸿毛,这是多么的悲哀和可惜啊!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珍爱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的首要职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面对这媒体报道的这些充斥耳朵的怪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对待生命教育,我们给了孩子些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对生命意识的渗透?

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為本是万事万物的开端,以人为本就是让人们自主、自信、自强,不断地开发自身资源,让自己发挥无限的潜能,就是让人们认识自身,强调自我,塑造自己,提高主体地位,这说明了人的重要性,说明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些都意在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联系,生命教育在语文中无处不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遵循课程标准,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渗透呢?

一、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从中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语文是大生活。语文教育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方式,而语文教学就是其中的最好的生命教学。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把生命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敢于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

著名的儿童作家冰心奶奶写的《谈生命》这篇课文里,作者曾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这样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生命有着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但最终会归于消亡。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重点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无论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都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积极挑战,敢于在生命长河中战胜困难、直面人生。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关于生命的阐释,我们要好好利用其中的这一些观点,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让他们懂得生命的重要性,珍惜生命。

另外,除了我们现有的语文教材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展视野,领悟生命的内涵。在教学完相关的有关生命的几篇文章后,可让学生到课外去读有关生命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又一次激起对生命的渴望。从而关注自我的生存价值、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二、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还记得在教学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时,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竭力地与恶劣的天气进行斗争时,我不禁对这样的生命肃然起敬。特别是读到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毅然走向死亡这一细节,我瞬间热泪盈眶。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抉择啊!我们常说热爱生命,这既包括热爱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热爱,对一切生灵的热爱。这也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要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做到热爱生命必须先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在我们身边所处的这个社会里,“人生意识”淡薄,人生境界低俗化和浪费生命、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轻生现象严重,暴力、自杀、杀人现象频出不穷。就我们身边也时常可听到关于学生一言不合就打架斗殴,家长唠叨几句就离家出走,老师没收个手机就直接跳楼这样的例子,这都是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导致。

在读到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们都曾被斑羚们那种对生命的渴求与敬畏所感动。动物们尚且如此尊重和敬畏生命,我们主宰万物的人类又有何理由草率轻生呢?《秋天的怀念》里,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废时死亡的感觉曾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但在通过对生与死的一番考量后,最终他选择了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海伦凯勒在《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更是满怀深情地写出了自己在双目失明后再次重获生命的欣喜。史铁生已是一个双腿残废的人,海伦凯勒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他们尚且能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我们的学生有着健全的四肢,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他们也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呢?假如在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解读领悟作品中的情感,让他们认识到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生命的高贵美丽,继而热爱生命。那么,那些刺耳的悲剧就会慢慢远离这些花样的生命。

三、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从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从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达到渗透教育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处处跳动着生命的音符,记录着生命的足迹,闪耀着生命的光芒。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享受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让生命教育渗透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呢?

《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阅读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平等对话,阅读又应该是一种生命体验。在阅读中体验生命,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把自己带到文本之中去,让自己成为文本中的一员参加生命的历程。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揣摩来获得这种生命体验。课堂中我们教师首先应重视以为学生中心、以文本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的对话关系的展开。我们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反思自我,表达自我,在对话中实现与文本所散发的生命精神进行交流相融,从而达到对生命的享受和体验。另外,在语文的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不期而遇的感动。我们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在文本之外以文字为载体,让学生诉说自己生命的经历,传递身边触动心灵的生命感动。因为当心灵的触动与课文阅读达到最高境界的融合时,那么学生就是真正地在体验生命、享受生命。至于教学中,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年代久远的生活场景,学生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其他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生命体验。相信当我们把语文阅读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起来,使学生和作者达到生命交流,那么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也就享受到了生命、体验到了生命的快乐。这样,他们就会一步一步地越发热爱自己的生命,享受自己的生命。

语文教育是一种漫长的过程。语文教育或许教育不了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诗人或作家,但我们有责任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体验生命。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做到遵循人的生命规律,才是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里面所说的以人为本。真心希望在语文教学的渗透下,我们的孩子能获得精神领悟,使生命不再草率。而我在往后的教学生涯中也将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待生命教育我为孩子们做了多少……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冯建军. 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研出版社.2004.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

[5]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龙海二中,福建 龙海 363100)

猜你喜欢
敬畏语文课程生命
一些敬畏
敬畏先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敬畏 果决 笃信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