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习作内容 搞活写作指导

2017-04-12 23:25:54高洪山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闹元宵习作小学生

高洪山

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时“无话可写”,作文题一出,有的照抄人家习作,有的勉强写出枯燥无味的语句。众人皆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注重从丰富小学生写作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习作。

一、贴近生活,写出真情

根据农村小学生实际以及本地风俗习惯,可指导学生写熟悉的现实生活。如:农历正月十五农村有“闹元宵”的习俗,预先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观察思考:“闹元宵”的情景、传说与蕴含的道理,再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参加活动。“闹”前,他们向爷爷奶奶问这问那;“闹”时,他们仔细观察热闹场面。由于感知印象深刻,学生写出的《正月半闹元宵》生动具体,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中盛晔行的习作还登在了《荷韵彩贝》报上。

乡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之源,如:包粽子、捉迷藏、打雪仗、放风筝等,只要从中挖掘并加以指导,不愁学生写不出好文章。

二、开展活动,写出乐趣

爱玩,是每个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寓习作训练于有趣的活动之中,其效果更佳。例如,教完“抓住重点,细致描写”的读写例话后,指导学生玩“画嘴”的游戏,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习作指导时着重抓住:(1)同桌间互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2)哪一部分是重点,应怎样细致描写?指导他们抓住“一个同学画到头向外,脸红……一个同学画到额角上,自乐……一个同学观察细致画对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一步步接近并达到了教学目的。有机地结合活动内容进行习作指导,这是我的“愉快作文”教学的一个尝试,它使小学生由畏惧作文变为喜爱作文,学生张悦的习作还获得了“金星杯”一等奖,并被收入《全国小学生作文荟萃》一书。

三、开设说“事”,写出实感

小学生视野窄,阅历浅,有意识地观察社会生活的意识弱。针对这种情况,我开设一周一节说“事”课,预先布置观察任务,每学期每个学生说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说给其他学生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写作内容,符合从说到写的作文原则。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经历的大都是凡人小事,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凡人小事中寻找闪光点,挖掘写作素材。一次说事课上,陈欣同学讲述了自己早晨上学捡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之事,我结合“注意文章的细节”,启发学生如何从细节入手,反映人物美好的心灵,并且进行生动形象的角色表演。学生苗青的作文《雷锋叔叔指引我》曾获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天池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四、增加积累,写出精彩

语言材料的“仓库”需要经常“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学生之间可以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起来。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如说故事大赛、比比谁摘抄的好词好句多、名言名著大比拼、朗诵演讲等。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准确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好比画家在平淡无奇的水墨画上增添了多种色彩,瞬间便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被吸引。许多学生的作文亮点多多,颇有文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做了有心人,丰富了学生习作内容,再加上指导得法,学生整体习作水平提高较快,先后有20多篇习作在全国各种作文报刊上发表。

总之,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激发兴趣,有效训练,不断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闹元宵习作小学生
猜灯谜闹元宵
闹元宵
环球时报(2023-02-06)2023-02-06 17:18:15
闹元宵
张灯结彩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12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