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222200)
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视角下的深层探究
高 峰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222200)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视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其最终目的.分层教学便于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分层管理和分层评价.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究
进一步强化教师整体素质,正确认识分层教学是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客观依据.受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多数学校往往对升学率更为看重,致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格外关注,而对于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也容易造成忽略.而这一现象更是当前国内初中数学教育中尤为显著的弊病所在.然而,伴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大力开展,初中教学开始逐渐向着民主化方向转变,且对应试教育体制中的各种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
作为基于素质体制下新兴教学方法的分层教学法而言,更是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存有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就实际来看,当前各院校初中教师对分层教学仍未能做到充分的认知和掌握,特别是对于分层练习、分层指导以及分层评价三个层面上,多数教师对其的理解仍不够充分,致使无法将其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在大力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对素质教育给予同等的关注,确保全体师生可以真切的认识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如此,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分层教学方法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施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大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该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分层次教学可以强化师生沟通,掌握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起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还可以起到降低师生陌生感,拉近彼此距离的作用,借助师生间和谐、融洽的氛围,便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详情愈加充分.譬如,面对一道多元方程组类型的题目:解方程组x+2y-z=-5,2x-y+z=-2,x-2y+2z=8.教师在讲授这一题型时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思考,并将解题思路写在黑板上,如此不仅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在多元方程组知识点的掌握方面的了解.师生间沟通与交流的加强,使得教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也愈发准确和充分,对后续的分层教学,以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施以不同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分层授课.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把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分成不同的教学要求去安排教学.对优生以引导为主,对中等学生是以基本能力为教学要求,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后进生必须基本上按照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要求.对优秀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教学中以对中等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一般采用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如在学习初中代数第三册函数的第二节内容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基本学习内容;对中等学生就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基本内容和有一定难度的基本练习;对成绩好的学生就要求他们能自主探究,达到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
2.分层练习.分层练习是初中分层次教学的关键和体现.只有分从此按排学生数学练习,才上真正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去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关键,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就要按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搞一刀切,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可以把练习和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数学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就要求他们只做基本知识的基础练习,是对全体学生公共要求的必做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做好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地做些综合性练习.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给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评价.分层评价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要求.分层评价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评价 .
初中数学教学的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实施按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通常把学生按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在教学中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和指导,对学习结果实行分层评价.其中重点是分层次安排学生数学练习.分层练习具体来说就是针对数学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从而实现对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提升.由于学生无论是基础方面,亦或是能力方面均存有不同的差异性,所以在练习时需要因人而异,设定不同的练习目标.针对基础相较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设定的练习题应以强化和巩固基础为主.比如题目:“假设a与-2互为倒数,求a”.这一题目所涉及的是倒数概念,属于数学基础知识部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尝试多做该类型的题目,此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完全掌握.而相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理想的学生来说,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是教师关注的重心,其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对基础部分掌握得更加牢靠,另一方面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性、帮扶性.
比如在解“求方程5/x=3/(x-2)的解”题型时,共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求解该方程,二是判断未知数x的取值范围.然而绝多数学生往往只关注其一,而忽略其二,致使结果往往过于片面.该类题型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再者,就分层指导来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活动是关键点.比如在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时,针对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可出一些相对基础的题目,如计算24/(1/3-1/8-1/6)、(-1/30)/(1/3-1/5-1/10+1/15)类题型,借助对这类题型的练习帮助成绩不甚理想学生更熟练、更牢靠地掌握基础知识.而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教师可在比赛设定难度系数较大的综合型题目,如在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的前提下,x的绝对值是5,求x2-(a+b+cd)x+(a+b)2008+(-cd)2009的值.这类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可以达到对成绩优秀学生综合能力水平提升的目的.分层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具体来说就是针对表现不甚理想的学生给予所需的鼓励,使其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称赞,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分层管理和分层评价.教师通过上述三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将分层教学方法融汇到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1]梁玉新,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35).
[2]汤家林,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初探[J].安徽教育,2000(03).
2017-07-01
高峰(1980-),男,江苏灌云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G632
A
1008-0333(2017)32-0028-02
李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