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的教学价值与指导

2017-04-12 20:58孙存建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新课程教材

孙存建

(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中学 222200)

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的教学价值与指导

孙存建

(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中学 222200)

新课程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老师讲,课后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中的课前自主预习已经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适当的学生预习任务和环节,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前需不需要进行预习这个传统话题再次成为了广大老师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初中数学教学到底需不需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数学的课前预习有什么学习价值,一直是学生和老师担心的问题.都害怕学生不会预习,担心数学教学不需要预习而搞学生预习耽误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的教学价值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受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影响,许多老师对数学教学安排课前预习有担心.有的老师认为讲授新知前学生不需要进行预习,原因有两种:一方面,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他们会基本上弄懂要教学的内容,导致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学习新的教学内容的冲动,害怕学生的课前预习会影响学生学习新课的情绪;另一方面,有的老师考虑到预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程度,也会影响教师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的预习,不是简单的把新学习的内容看看,把要学的内容看看,而是在预习中学会思维,学会解题方法.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教学中,学生对不等式缺乏认识,在教学前,就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先提前预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解题的主要步骤,让学生在预习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在出示例题后紧跟着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完后认真去做,它既能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便于课堂教学抓住重点及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课前预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能通过预习去认识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在上课前对教学要求就能够有明确的了解.知道学什么,应该理解什么内容.如果不去预习那只能靠上课时去重新开始.就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失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和过程.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

预习是一次很好的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但预习只是简单的探究过程,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听课,精力自然就会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听课时,目的就会明确、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主动.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

2.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做到课堂上学习心中有数

通过预习,对新课内容心中有数,课堂笔记就可以抓住讲授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选择地加以记录.不预习,听课时不知道哪些是书上有的,哪些是老师补充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关键,忙着听,忙着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录音机”式的笔记,除了能锻炼笔记的能力外,丝毫无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学生课前数学预习的主要方法与指导

中学数学教学的学生预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只有很好地安排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1.数学学习的预习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要求,预习任务必须具体化.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和学生有效交流的保证,为了避免预习无目地笼统看书,我们应通过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导学案要体现教材的知识脉络,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完成预先设置的问题,注意问题的灵活性;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难点;要有温故而知新的功能;设置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

一是预习导学案.教师精心设计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将“读、思、练”结合起来.“读”即“读教材”;“思”即思考例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以及这样解的原因和所用到的旧知识,并对教材中所设置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练”即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一些习题中解决新问题,从而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

二是组织好预习学习小组,结对帮扶.组建预习互助小组.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优生带头,以优帮困”的方法,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进行预习,从而调动学优生的预习积极性,增强学困生的预习自信心.

数学学习并不是教会学生学会作题就可以的,关键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审题和解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关系,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但对七年级的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预习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有选择地学习课本的知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体系性.新课的知识总是或多或少地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法上经常是以旧引新.

2.数学预习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计划.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自学能力就是独立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自学能力呢?首先,自学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如,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同学阅读的速度快,对所阅读的内容分析概括的既准确又全面.有些同学则不然,不仅阅读速度慢而且回答问题时抓不住要领.前者是有自学能力的同学,他们的学习速度快、掌握知识所用的时间短、学习质量高.后者则是不具备自学能力的同学,结果相反.其次,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既包括以老师指导传授为主的上课环节,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以自学为主的环节.因此,同学们在校学习虽然不以自学为主,但是自学是同学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预习、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学习环节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学习质量,必须提高自学能力.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多少年来,中学的数学教学一直是上课老师讲,学生课后做习题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自主探究一直没有很好的发挥.中学的数学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的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预习就是很好的自己学习的机会,就是很好的主动探究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学生预习,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

[1]李白茹,谈数学学法——预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1).

[2]李常旺,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预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2(05).

2017-07-01

孙存建(1984-),男,江苏灌云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G632

A

1008-0333(2017)32-0029-02

李克柏]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