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未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方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定义为“一种发现存在于每一种可行事例中说服当时的能力”[1]。他认为修辞演讲的过程,就是劝说听众,让受众因演说者的修辞力量,形成有利于演说者的评判,或认同或采纳演说者的观点,甚至被劝说采取某种行动。过程本质在于利用各种修辞资源和手段,最大程度地去劝说影响受众。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说服人有三种核心方式:人品诉求(ethos)、情感诉求(pathos)和理性诉求(logos)。为大众所接受的一个译本是身份/人格组合。演讲者如能直接或间接向受众展现自己的某种品格,善良,坚强,平易近人等,能更好的达到劝说目的。演讲者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与积极的人格组合能优化演说效果。此外,修辞人格在演讲中表现为一种双边交际,演讲者的修辞过程可激发受众对演说者人格的判断,那么修辞过程中构思布局,文体或技巧,也会对修辞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奥巴马开学演讲(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和力克胡哲的演讲做为两个范本进行比较其异同,其对象都是针对学生,本文旨在讨论两位身份地位迥异的演讲者如何利用自身修辞资源和修辞手段去演说,以达到其演说的劝说目的。
一篇演说最多只能由序论、提出、证明和结束语四部分构成。为了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演讲者在这种双向交流中趋向选取更多与听众共同感兴趣的或与听众“求同”“去异”来应合受众。只有遵从受众的意见,我们就能表现出和他们一体的“征象”。
修辞学的统一理论认为,演讲者有必要建立起与受众共同的基础,如共同经历,共同情感等[2]。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是演说者惯用的开篇技巧,可获得认同和好感,为下文奠定情感基础。
奥巴马没有以美国式问候 “How are you doing?”之类开始,而是:“I am here with student……. And I am just so glad that all could join us today. ”他在演讲开始放弃总统特殊身份地位这样特殊修辞资源,将自己视为听众中的一员,从总统的位置走到学生群体中,立即反客为主,为他接下来的演说建立一个亲民的修辞情景:他并非“携势”而论,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演讲,学生听众接纳认同观点不是迫于修辞者权势地位,而是修辞者的真实人格。
力克胡哲的问候方式是:“My name is Nick Vujicic and it’s a pleasure to be with you.”开篇致辞简洁,他同样融于大家,将自己定位为没有特别身份的客人。这种对双方关系的预设,奠定了良好互动的修辞情景,接下来演讲辞的建构与解构,无论激起听众敬佩或者同情,都可被视作修辞者和受众间平等的互动。
在提出观点证明这个核心环节,修辞者须迎合受众的特殊性,如年龄,社会地位,个性,心境,阅历等。受众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修辞者是否采取认同或施压来达到演讲目的。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时刻情感会压倒理性。两个演说者的听众都是年纪十几岁的学生,他们都放弃使用大量的理性诉求完成证明这个演说环节,而是更多的展示自身的人品和情感诉求,来唤起听众的内心共鸣。这是根据听众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特别设定。
结束语可以劝说听者对自己产生好感,夸大或缩小影响,调动受众激情和唤起受众记忆。受众对劝说成功与否有决定权,修辞者须通过修辞手段去影响他们,结束语是最后一搏。
奥巴马结束时说“God bless you. God bless America.”美国历任总统就职演说便会用到这句,正式而官方,表诚意祝福,非常契合总统身份。而力克胡哲的“Don’t give up”,鼓励学生用爱和不放弃来面对人生来结束演说,口吻语重心长跟开场白的轻松幽默形成对比。两者经过了大量的论证后,均在结束语亮出自己特殊身份,这种隐形的身份/人格组合力量显得合情合理,受众此时会自发地认同修辞者,身份地位的修辞优势此时达到最优化。此外,两者的结束语都简单明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有效劝说并引起听众的思考。
一个成功的演讲者,须心知肚明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讲些什么,该怎样讲。合适而恰当的演说风格关乎演讲成功与否,太繁缛或太简略,或者有失身份和分寸的都不合适。
西方早期现代修辞理论家乔治坎·贝尔[3]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修辞学理论对身份的强调而采用的“身份/人格组合”[4]。奥巴马和力克胡哲则分别利用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或主或宾定位,展示自己的不同人格,携“势”而论。如奥巴马让大家坐下,足见奥巴马虽是放低姿态和架势来走亲民路线,但这个客人仍比主人更有“势”。而力克胡哲大起篇章,将自己的遭遇以自嘲方式来与大家分享,是让大家尽快全方位感受到他作为年轻人的活力,乐观和韧性。奥巴马自总统身份的光环优势,而力克胡哲也是携带不证自明的励志气势。
亚里士多德认为话语越是自然越具有说服力,听众也会从类似的事物或经历中有所对比[5]。从语言风格来说,奥巴马演说辞总体行文虽尽量采纳非官方的语气,但选词正式,力克胡哲则是语言活泼贴近学生,语篇明显口语化。由于演说者身份地位年龄不同,如要演说达到更好效果,奥巴马语言规劝学生重视自身的教育和责任仍有官方正式的色彩,但力克胡哲无此压力,能以一个年轻非政治人物的身份来走进听众,尽情展示自己的乐观开朗,加强其演说亲和力和感染力。在语言修辞的选择上,两者都选择迎合受众的语言习惯,但仍有自身身份地位的烙印,未失分寸,能体现与其身份地位相统一的真实品格。没有比体现真实更有力度的演讲了,缺失了真诚的演讲,即便修辞华丽,也会是让人触不可及的说教。
奥巴马从学生新学期起床的问题说起,贴近学生,易于导入主题。典型的叙事结构方式切入奥巴马类似童年经历,并巧妙地借母亲之口委婉提出规劝,其评价功能凸显,引导受众接受劝说。"This is no picnic for me either, buster." 他接下来几段开头说了的话也一定程度让学生觉得总统是站在学生角度来理解人的惰性和普通人面临的困难,极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而力克胡哲演讲中戏称自己交通方式是BMW,以一种乐观自嘲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各种能力所不能及和不幸遭遇引入话题,甚至是花费相当篇幅来述说自己的能力超人,演讲开场使用处10处I can。让听众更多感受到他因个人能力而自信,听众很容易关注他所拥有的东西,而忽略其不能。
演说取得成功有两种手段,“非人工的”手段(inartificial proofs)或“人工的”手段( artificial proofs)[6]。在演讲中如能巧妙增加些生动元素,使演讲辞更富于语言节奏感,则更能打动听众,激起听众的正面情绪,往往会使劝说效果事半功倍。许多人会从语音语调,词汇,句式大做文章,去吸引听众,比如亚里士多德崇尚结构紧凑的环形句,明显对比和反衬,听众印象深刻,更易理解和记忆。
奥巴马在转入正题连用两个排比:两个“But I'm here today because……”句式,还有四个 “I've talked about……”句式,充分切入主题,自己此行演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和大家谈谈教育的问题,进而引入到更深一层responsibility责任的问题。而力克胡哲在描述自己所不能的时候连用了3个“I can’t”,并询问听众连用3个“Are you going to believe”排比句式,以及后文让听众亲眼看到用自身摔倒爬起的现实来告诉他要与听众分享内容页是3个“I want you to know”。排比句的规律化节奏性强,易被听众察觉,能起到深刻强调作用,能使演讲字字掷地有声,引起读者内心的震撼和思考。
由此看来两篇演讲均以“迎合” 听众开篇,以认同取得劝说效果,但也不排除,两位身份地位迥异的演说者,通过与其身份地位匹配的,隐晦的语言修辞“施压”来达到劝说效果。
演讲者要获得理想的演讲效果,语言修辞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演讲者如果能透过修辞本身来自然地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听众的兴趣,赢得信任,则需要演讲者在演说过程中根据现场听众的不同心理状况,灵活选择说服方式,来促成良好的演说效果。这基于了解和尊重,对听众来说非常受用。
奥巴马和力克胡哲充分了解所面对听众,在演说中从开场白,到提出观点和证明以及结束,从选词、句式到语篇,都做了充足的设计准备。对于学生受众来说,两个演说者均获得认同在先,没选用过多严肃官方或专业词汇,易于理解接受。语言自然风趣,论据善意的自嘲或以鼓励为主,不以身份地位施压达到劝说目的,而有针对性去调动气氛和迎合现场反应,能体现不同身份也能表现演讲者的真实和诚恳,他们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着实打动了听众,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1] Aristotle. Topics. Trans. W. A. Pickar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Ed. Jonathan Barn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2] Bitzer, L.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968 (1): 1-14.
[3] Foss, Sonja K ect.,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M].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Press, Inc, 2002.
[4] 刘亚猛. 西方修辞学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 束定芳. 亚里士多德与隐喻研究[J]. 外语研究,1996:1-13.
[6] 胡曙中. .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7] Burke, Kenneth.Language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 [M],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ofrnia Press, 1966.
[8] Corbett, Edward P. J& Connors, Robert J., 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