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飞,谢文亮,陈辉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走出职业倦怠
赵少飞1,谢文亮2,陈辉1
(1.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090;2.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320)
针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角度分析了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了科技青年编辑走出职业倦怠的途径.科技期刊青年应编辑应提高自我认同度,提升社会认可度,辩证认识学术期刊改革.在数字化出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在出版行业中大有可为.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倦怠;自我认同;社会认可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最早提出,以此解释在助人行业中最易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投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友好的态度和逐渐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1].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求编辑服务于作者、读者和审稿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助人行业.徐志武在对我国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研究中发现,网络编辑满意度和报纸编辑满意度较高,次之是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满意度最低[2].该调查研究客观上反映出期刊编辑较之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目前,已有部分文献对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1,3-4].文献[1]分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文献[3]针对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疲劳原因及缓解对策进行了讨论,文献[4]研究了高校科技期刊中年女性编辑所面临的职业困境及自我的突破.青年编辑是期刊编辑部的主力军,是期刊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一旦青年编辑出现职业倦怠,轻则造成文稿编排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青年编辑人员流失,严重影响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研究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与解决途径,对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献[5]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文献[6]提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当提升正能量.以上文献对数字出版形式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所面临的职业倦怠原因及突破职业倦怠的途径探讨较少,本文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角度介绍所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介绍青年编辑走出职业倦怠的途径,以期为同仁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年龄,将35岁以下的编辑称为青年编辑,35~50岁左右的编辑称为中年编辑[4].青年编辑主要为“80后”和“90后”,与其他年龄段编辑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1)学历高,专业知识较深.随着学术期刊的发展,编辑学历层次有了很大提升,青年编辑大多具有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有着较深专业的知识背景,较高的外语水平及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2)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青年编辑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技术和生产模式层出不穷.青年编辑也因此得益于此,思维比较发散,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大多数青年编辑初入编辑行业,急迫希望在工作中证明自己,将编辑工作作出亮点,并得到领导重视.
(4)物质生活压力较大.青年编辑普遍面临房价,医疗及下一代教育等多重压力,城市生活成本与青年编辑收入相比形成巨大反差.
2.1自我认同度低
首先,科技期刊的稿件质量普遍偏低.由于国内目前的评价机制及科技期刊的客观办刊水平,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不仅难以吸引国际优秀的稿件,甚至对本土科学家的优秀稿件也缺乏吸引力[7].以2013年数据为例,2013年SCI收录我国科技论文20多万篇,占了11.9%,位居世界第二,但其中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是发表在国外的期刊[8].从事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大多具备了较深的专业知识.但是长期面对低水平的稿件,自身的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发挥,知识储备得不到有效提升,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负面情绪.
其次,由于编辑的工作性质,日常需要做大量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工作,尤其是科技期刊,图表、单位、公式、正斜体、参考文献等部分极易出错,编辑过程极为琐碎,耗费了编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所付出心血的稿件产生广泛学术影响,编辑亦会觉得辛苦工作有所回报,但现实情况并不尽然.与科技期刊强国相比,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近年的发展速度也比较慢,处在一个低水平慢速发展的阶段[9].很多科技期刊的文章引用次数较少甚至从没有被引用过,严重影响了青年编辑对工作价值的认同.
再次,青年编辑多具备硕士以上学位,从事编辑工作若干年后,与其他优势行业同期毕业的同学朋友相比,容易产生落差.同时,编辑行业薪资水平普遍较低,且编辑任务繁重,也容易使青年编辑产生心理失衡,降低对自我的认同度.
最后,青年编辑正处于自己身体素质的顶峰时期,但由于常年伏案工作,长期面对电脑,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干眼症、肥胖、脂肪巧、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编辑的心理健康,容易对编辑工作产生倦怠甚至抗拒.
2.2社会认可度低
科技期刊编辑处于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从事策划、组稿、初审、编校、发行等一系列编辑活动,是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更是产品质量的“把关人”.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编辑行业出现越来越不被社会认可的倾向.
首先,外界对编辑工作的印象多为文字的修修补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编辑缺少尊重和认可.编辑的工作具有内隐性,经过编辑加工的论文反映的是作者的成绩,编辑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彰显.
其次,在职称评聘过程中,期刊编辑不仅要达到所评职称的要求,还要与学校的部分教师竞争学术成果多寡,学校的指标划分明显偏向于教师科研岗位,编辑岗位处于劣势.以笔者所在高校学报(科技期刊)为例,学报编辑部为学校教辅部门,较少受到学校领导层的关注,处于被边缘化的地带,且办公地点也远离学校本部,与学校各个学院的直接交流甚少.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没有一位编辑由中级职称晋升到高级职称.这虽然跟个人的努力有关,但学校职称评审的指标偏向也具有很大影响.
最后,科技期刊编辑承担着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科研学习的重任,然而在向青年教师甚至研究生约稿过程中,遭到拒绝投稿如同家常便饭,更别提向高级职称研究员约稿.青年编辑在与研究人员地位存在不对称性.
2.3学术期刊改制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国家对学术期刊改制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尤其青年编辑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存在很多困惑甚至恐惧,因此陷入职业倦怠.
首先,在期刊出版行业耕耘若干年的青年编辑,对工作流程及内容已经较为熟悉,但缺乏出版经营经验,改制后对是否需要从事出版经营工作还未可知.
其次,科技期刊一般为事业型单位,多享受事业拨款,改制为企业自负盈亏后,势必需要通过加大发稿量来谋求经济效益,在保证期刊出版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期刊编辑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
最后,对比国外优秀期刊出版集团数字化出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的数字化出版水平仍较低.改制转企后,集约化出版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数字技术在国内科技期刊的应用,但同时要求编辑掌握相应的数字化出版技术,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青年编辑若不适应改制后的工作环境,利用编辑工作的经验去竞争其他优势行业工作也处于劣势.
青年编辑要走出职业倦怠,必须根据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从提高自我认同度,提高社会认可度和辩证认识学术期刊改革方面进行努力,针对性地进行破解.
3.1提高自我认同度
首先,科技期刊挑战和机遇并存.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产业收入规模达4 403.85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占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互联网期刊收入15.8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0.5%[10].数字出版进程不断加速,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还不深入,青年编辑有充分发挥自身接受新事物快,信息技术强优势的空间,掌握最新的数字出版技术,跨界融合,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进程加速发展中发挥作用,完成自我价值实现.
其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客观认识国内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优秀稿件外流,平均影响力低等问题.青年编辑应将这些压力转化动力,准确定位工作目标,从自身寻求突破,满足工作的成就感.以笔者所在学报为例,学报存在硕士研究生稿件占比过高问题.为改善学报作者群分布,笔者多次参加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加入各个年级博士研究生群,并为其提供论文修改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与博士们的接触,成功邀约了多篇稿件.
再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专业能力.编辑学者化的呼声在编辑行业不绝于耳.王英志先生曾指出“学报编辑只有走学者化的道路才有可能掌握编辑的主动权,其编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破格当选2010年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佳青年编辑的《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辑颜莉蓉博士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11].青年编辑应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继续进修深造,发表学术论文,积极申请编辑学会项目和政府相关研究项目资助,并籍此提高出版期刊的品位和质量.与此同时,经过不断积累,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审中也会相应具有一定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最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克服身体的惰性.青年编辑应至少培养一种业余的体育爱好,对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面貌有着明显的作用.正如陈浩元先生所提倡的,科技期刊编辑要学会科学的工作,健康的生活. 3.2提升社会认可度
编辑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低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也有编辑的主观原因.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摒弃默默无闻,甘为人做嫁衣的角色定位,探索自身优势,促进学术交流高效运行,改变编辑行业在社会中的偏见,提升编辑的社会认可度.
首先,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青年编辑应充分利用好该平台,改变被动接收来稿的工作模式,打造复合型的期刊出版服务平台.青年编辑可充分发挥思维敏锐,外语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参加国内国际会议,阅读文献,追踪国内外学术热点.基于先期的调查研究,策划专题栏目,并作为主持人,组织相关学术论坛.
其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可考虑提高“出镜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根据自己的编辑学研究,多组织一些编辑学讲座;积极申请政府的出版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评各类奖励荣誉,改变外界对编辑只会文字修补的刻板印象.
再次,青年编辑应利用一切机会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然而,现实中少见编辑能够真正得到公平同等对待的情况.编辑长期以来社会地位偏低,与编辑对社会地位的默许存在重要关系.青年编辑应利用对话主办主管部门,对话新闻出版政府部门等途径,倾诉自己的合法诉求,提升自身社会地位.
最后,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多考虑自己能够为读者,为作者和审稿人提供什么服务,比如如何让读者更方便地接收到刊物信息,如何提高作者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如何让审稿人与作者交流互动,产生思想碰撞的花火.提高编辑的服务能力,既提高了刊物的办刊水平,又得到了读者,作者,审稿人的认可,有利于提升编辑的社会认可度.
3.3辩证认识学术期刊改革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为学术期刊顶层设计了改革程序,即资质认定-体制改革-质量评估-政策扶持[12].学术期刊改革已迫在眉睫,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辩证认识改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即时采用编辑和出版发行分离,集约化数字化发展,学术期刊信息与思想传播的基本功能不会变.学术期刊的本质任务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学术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学术交流需求.高质量的学术产品,离不开期刊编辑的辛勤劳动.学术期刊改革并未削弱编辑在出版流程中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编辑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功能,职能和工作重心发生变化,编辑的专业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其次,深化学术期刊改革为学术期刊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学术期刊深度融合成为可能.科技期刊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建立互联网+科技期刊平台、信息联合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实现双效统一.青年编辑在学术期刊改革中,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海量的信息资源,开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完成编辑职能的转变,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最后,科技期刊在学术期刊改革中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大量低水平的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国内的科技期刊表现未得到学术界认可,另一方面国外的科技期刊收到国内学者的追捧.国内科技期刊目前所处的窘境,固然与评价机制,期刊传播力有关,但科技期刊本身的责任也不容小觑.从这一现状中,可以看出学术期刊在结构性供给方面存在深层次问题,供给与需要存在错位与失衡.科技期刊要抛弃低端,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学术产品供给,加快学术期刊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意味着部分质量较低科技期刊失去生存的空间.科技期刊的良性竞争,可以为青年编辑提供持续的成长动力,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未来,青年编辑应提高自我认同度和社会认可度,辩证认识学术期刊改革,了解编辑职业的发展前景,克服职业倦怠,融入期刊出版工作.正如习近平书记所强调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编辑的努力,青年编辑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王颖.试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6):202-204.
[2]徐志武.我国青年编辑满意度调查[J].出版科学,2016(5):22-29.
[3]谢文亮.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疲劳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75-678.
[4]邹小荣,苗变.困境与突破:高校科技期刊中年女性编辑的职业生涯[J].编辑学报,2015,27(6):600-602.
[5]曾志红.试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4-156.
[6]卢妙清.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当提升正能量[J].编辑学报,2014,26(1):83-85.
[7]伍军红,肖宏.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13,25(5):507-510.
[8]黄河清,韩健,张鲸惊.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数据看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5,24(3):200-204.
[9]夏成锋,林江娇.2007-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8):900-903.
[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十二五”收官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主报告(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16(8):5-10.
[11]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40-343.
[12]洪峻峰.当前学术期刊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3):50-59.
On how to Get out of Professional Burnout for Young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ZHAO Shao-fei1,XIE Wen-liang2,CHEN Hui1
(1.Editorial Office,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90,Guangdong,China; 2.Editorial Office,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Guangdong,China)
The reasons of professional burnout of young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are analyzed,and three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to get out professional burnout.The young editors should improve the degree of self value-approbation and social recognition,dialectically view the reform of the academy journal.The young editors must cherish the belief that in the age of digital publishing,the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have a bright future.
sci-tech journals;young editors;professional burnout;self-value approbation;social recognition
G238%
A%%%
1007-5348(2017)03-0104-05
(责任编辑:邵晓军)
2007-01-04
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资助项目(20140319);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52141035);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92151020).
赵少飞(1985-),男,河北邢台人,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博士;研究方向:编辑学及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电化学方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