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2017-04-12 17:59:5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过程

张 斌

(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225600)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组织有效的探究教学活动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强调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并辅以阅读教材,参看录像等直观手段,教师设疑提问,最后通过实验、讨论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教学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实际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不断开发和增加想像力、创造力.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的束缚,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是在探索和发现的心理,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创设丰富、有效的物理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所谓良好的开端,我认为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的这样一种状态. 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或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新问题,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边确实存在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可以提出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舍去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以及电学中的“点电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物理过程模型化.如:力学中的落体模型、简谐运动模型、弹性碰撞模型、类碰撞模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能量的变化;电学中的带电质点在电场、磁场中运动模型;热学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势能的变化等等都是物理过程的模型化.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进行抽象简化为相应的物理过程模型,然后利用相关模型的物理规律和公式,以便于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4.合理利用实例教学及实验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如物体运动、电磁现象等.物理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随时随地都有,笔者在讲惯性这一知识点时,就以坐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往前倾为例,描述惯性的存在和分析牛顿惯性定律.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师可以将之储备起来,作为课堂上的例子进行讲授,以便于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7803米每二次方秒,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这个值是怎么来的,甚至对这个值持怀疑态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通过单摆实验来测得重力加速度,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还掌握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动手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进行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激发生成,进行有效训练拓展,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物理教学的质量才可能有效地提高.

[1]冯小妞.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才智,2010(32).

[2] 张志德.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9):15.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过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