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水娟
《粤剑编》及其历史地理学价值探析
邓水娟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00)
《粤剑编》是一部关于明中叶广东地区自然环境、政治时事、风土人情、物产分布等情况的地理类杂记,虽其篇幅简短,但涉及内容丰富,为研究明代中期广东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经济地理以及历史疾病地理等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文献价值,可为研究明代中期广东历史文化提供一个新视野。
《粤剑编》;历史地理;广东
随着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以及唐宋时期士大夫特别是贬谪官员对岭南地区的儒化教育,岭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且愈益受到外界的关注。而时至明代,由于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岭南地区在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士大夫阶层对其地的认知亦更为深刻。许多被贬于岭南的文人骚客和奉命出使岭南的官员,他们或在路经岭南的途中或在岭南的长期生活过程中,被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俗景观所吸引,从而对之进行考察及记录。明朝王临亨的《粤剑编》便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之一。
《粤剑编》的写作契机源于万历二十九年间(1601)王临亨“虑囚岭南”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主要记载了广东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物产分布以及外夷在澳门的活动等情况。《粤剑编》乃王氏实地考察与亲身闻见的实录,所载较为真实可靠,正如王安鼎为其题序时所言:“非目之所见,迹之所历与身之所接者,弗纪,志实也。”[1]52所以,此书对于研究明代广东地区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此书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却较少得到学界关注,很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
王临亨,字止之,号致奄,江苏昆山人,生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卒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性沉敏,多深湛之思,遇事宽大,喜通脱,不屑争咫尺之赢自快。”[2]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西安知县,调海盐。后“谳狱如神,擢刑部主事。恤刑。广东故事,减大辟不得过百人,临亨平反二百余人。”[3]《粤剑编》是王临亨出使广东审核案件途中,据其所见所闻撰写的。
《粤剑编》凡编四卷,分八类,即志古迹、志名胜、志时事、志土风、志物产、志艺术、志外夷以及志游览。因作者自称“虽无陆贾千金装,亦可当其百金剑矣。因以粤剑名编。”[1]51遂以为书名。此书“初刻于万历年间,郑振铎先生辑印《玄览堂从书》,搜集了元、明以来秘集三百余种,《粤剑编》收在续集。”[1]点校说明2凌毅便以此为底本进行点校。《粤剑编》虽然篇幅简短,但其所记之事、物真实且详备,为研究明中叶广东地区的政治时事、社会习俗、山川物产等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且得到不少学者关注。谢国桢在《明清笔记谈丛》中便提及此书可为明代对外贸易以及中西交通的研究提供参考[4]。
《粤剑编》是一本关于明中叶广东地区自然环境、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物产分布等情况的地理类杂记,它虽不是严格的史志类丛书,但作者的求真态度使这部杂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的文献价值,将有利于我们从人地互动关系的新视野来进一步了解广东。《粤剑编》的历史地理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自然地理方面
1.对地形地貌的记载
“广东北依南岭,南濒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腹部倾斜。”[5]全境多丘陵山地。在《粤剑编》中,作者虽没有直接描述广东全境地形地貌,但书中志古迹、志名胜以及志游览这三部分所记之山峰,或山间之景,明显地突出粤东粤北多山地的特点。作者常提到的梅岭、莲花诸峰、峡山等,皆位于粤东粤北。又卷之一“志名胜”中所记载“韶州而下三十里曰大回龙山,又二十里曰小回龙山……又百里得一山,峭壁千尺……余问长年此山何名,对曰‘举目皆山,此宁有名?’”“举目皆山”与在卷之二“志土风”中所提到的“南雄多山少田”都是粤北山地地势的真实写照。此外,对韶关著名的丹霞山也做了详细的记载,“至韶州而山始秀拔,稜稜石骨,若云兴霞蔚,令人作殊异观矣。其最奇绝处,山无论大小,只是一石,不繇凑合。余上所纪,三山皆然,以为甚异,遂属之楮颖,后所见悉类是。”[1]61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出韶关丹霞山“若云兴霞蔚”的表征,也反映了其面积之广。此书不仅是记载丹霞地貌现象及其特征较早的记录,为研究丹霞地貌及其地理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而且也为现代广东地区以丹霞地貌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历史资源。
2.对气候的认识
对于广东气候特点的认识,王临亨更多是通过观察该地的物候现象来分析的。卷之二“志土风”中提到“粤中时候最早,桃李之属,皆以冬稍发花。惟菊花独迟,至仲冬始放。应是阳和早回,故群芳先春而吐,炎蒸难散,故金英后秋而开也。”他注意到广东地区物候现象与其他地区不一致,并且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因为广东春季回暖较早,秋天变凉较迟,常年气候相对暖和,因此群芳才会先春而吐,金英才会后秋而开。此外,为了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还将广东南雄的物候与江西庐陵的物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在我国岭南地区的气候要相对温暖,这实际上是对于纬度地带性差异的一种模糊意识,所以才有“庾岭梅花,南枝先放”的记载。这些不但体现了明代人们对气候与物候关系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也为研究明代中叶广东气候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以物候的变化来反映一个地域的气候波动是研究古代气候变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王临亨还注意到广东南与北、沿海与内陆气候的区域性差异,“沿海多飓风而无霜雪,南、韶之间,稍有风雪。”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广东沿海地区多飓风,气候相对温暖,无霜雪,而粤北地区则相对寒冷。“高州地最凉,故古名高凉。高凉东北连端州,西南接雷阳。端、雷地具毒热,而雷阳尤甚。”较之相邻端州与雷阳气候的毒热,高州却相对凉爽,这也是广东气候区域性差异的又一体现。这些不但反映了广东区域气候的差异性,也为我们了解明代中叶广东气候特征以及研究广东气候变迁提供了史料依据。
3.对动植物资源分布的记载
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东,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加之,具有多种类型地貌组合,使得广东成为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区域,自古以来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粤剑编》中“志物产”提及了广东许多动植物的特点及其分布。在植物方面,最具地方特色的椰子树、葵树、桄榔树以及榔树,“以上四种大略相类,皆高五六丈,下本不大,上肢不小。”其中,槟榔树多产于高州雷州一带。在动物方面,王临亨的记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象与棕熊。“野生亚洲象目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3个地区。”[6]然《粤剑编》中却记载有“象,产安南,廉之钦州与安南界亦多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明代,广西南部也是大象活动范围,这就为研究明代野生象分布范围提供了史料依据。棕熊,别名“人熊”,根据侯万儒与胡锦矗在《我国熊类资源现状》的统计,现今棕熊在我国的分布仅集中于东北、西南以及西北部分地区,未见于岭南地区[7]。周跃云从各种地方志的记载中论证了“历史时期粤西南及粤东北山地棕熊的分布是较多的”[8],《粤剑编》中“人熊,嗜人目睛,深山中有之”的记载更是佐证了周跃云的观点。棕熊的消失与广东大面积森林的消失成正比关系,这就为我们研究棕熊的迁徙及广东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二)历史文化地理方面
1.对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的认识
岭南一直远离儒家文化中心,纵使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儒家文化不断南输,然因其地理位置、民族特性等因素,即使到了明代,岭南地区的开发程度仍然不高,因此广东地区的民俗、信仰崇拜等还很大程度保留自己的特色,从《粤剑编》的记载中可见一斑。卷之二“志土风”中所载“粤俗贺寿不贺齐年,而贺齐年之后一年”。广东人贺寿不贺齐年这一习俗在当今广东很多地方仍保留着。据《粤剑编》记载,明时广东人信仰繁杂,石头、木、城隍、道教、鬼神等都是信仰的对象。明代以前外地人都认为岭南人“尚鬼神,好淫祀”,对其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然而到明代这种态度有所改观,“志称粤俗尚鬼神,好淫祀,病不服药,惟巫是信,因询所奉何神,问人有疾病,惟祷于大士及祀城隍以祈福;行旅祈安,则祷于汉寿亭侯。如此安得惟淫?以上二事,贤于吾乡远甚。”[1]77“安得惟淫”体现了时至明代中叶广东地区淫祀之风减少,“贤于吾乡”更是一种对广东信仰认同之感,说明岭南地区与中心地带文化观念的隔阂在缩减中。
2.对民性、民风的考察
关于明代粤人民性,王临亨多次提到“粤人喜为盗”的特性。如卷之二“志风土”便有直接记载:“百粤之民,喜为盗,见利如膻,杀人如饴,其天性也。”王临亨到广东主要是审理案件,“粤人喜于为盗”是他从各种犯罪案件分析总结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关于民风,在“志风土”中王临亨集中对广州奢侈之风进行记载,“穗城人富而俗侈,设席宴客,日费二三十金。常有荡子以一千金买一顽童者,虽希有之事,其奢淫亦可概见矣。”
3.对建筑景观的记述
“广城多砌蠔壳为墙垣,园亭间用之亦颇雅。”[1]75广东的建筑,多用蠔壳作为建筑材料,这与广东濒临海洋,盛产生蚝有关。此外,“韶州、清远二城,女墙之上尽施瓦房,以便守埤者。天下有事,此曹庶不苦风雨哉。余以为天下城垣,当要害处,悉应如此。”[1]74韶关与清远两地因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而与其他地方的城墙有所不同。这为研究明代广东地区建筑景观特点以及变化提供了史料依据。
4.对名胜古迹的记载
对广东地区名胜古迹的记载是《粤剑编》的主要内容之一,卷之一“志古迹”与“志名胜”,专门对广东地区名胜古迹进行记载。因其记叙主要集中于粤中、粤北一带,基本没有涉及到粤西地区,因此关于这一带的古迹记载是比较详备的。王临亨不但对古迹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也对古迹的历史由来以及变化进行了考察。“罗浮道士邓守安,余惠州东门外合江渡口做浮桥,以铁销石矴,连四十舟为之,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做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榜曰西新桥。东坡先生施犀带,颖滨先生、史夫人出内赐金钱以助厥工。东坡先生有两桥诗以纪之。今东新桥之制无改于旧,西新桥不过如常,一石梁,内筑石堤以捍湖水而已,似不若宋时之壮观也。”苏东坡所主持修建的这座桥,就是今天著名的位于惠州的苏堤。这里不但记载了当时修建的情况,也提出了宋明之间桥的差异变化。对名胜古迹的记载不但为我们研究明代名胜古迹分布提供了史料支撑,也为人们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引导。
(三)历史经济地理方面
1.对矿产、海产、水产资源的分布以及特点的记载
卷之三“志物产”这部分涉及到矿产、海产、水产等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的记载。从这一条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明代广东已开发了黄金、英石、端砚等矿产资源,特别是金矿,在广东分布很广,“电白、石城二县沙碛间产金……排沙拣之,往往见宝……余后驻清远,闻亦有之。想产金之地多,有司畏中贵骚动民间,秘不敢言耳。”可见人们当时就知道该地有丰富的金矿分布。这些记载不仅是我们了解当时本地资源状况的重要记录,而且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工业探矿提供有用的线索。广东濒临大海,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的开采由来已久,其中主要集中在珍珠的开采。“珠,产廉郡东南大海中。冬春开采,夏秋辍事。”此外,卷之二“志时事”的记载中,常出现因为“盗珠”或因珍珠开采而引发的案件,在体现珍珠的珍贵之余,也从侧面反映了明代国家加强对广东珍珠开采的控制。水产也偶有记载,“沙螺,即西施舌。沿海具有之,味亦平平。”“石蠏,出崖州临川水中。初采之,颇软,出水则坚如石矣。”
2.关于农业经济情况的记载
卷之二“志风土”中对广东农业的相关记载,是研究明代广东农业经济情况的有用史料。“余初入粤,问其乡岁事,云高、雷之间岁三熟,惠、潮之间岁二熟。”到明代,广东农作物的复种制度是两熟或三熟,这主要与广东低纬度、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有关。然而纵使复种次数多,但因其生产技术落后,不善治田,其岁收仍然不高。“初以牛耕,下种后,悉听之于天,农夫只问刈获矣耳……惜不驱吾乡终岁勤动之民以治粤田,必有可观者。”从这里可以看出,到了明代,广东地区的土地与气候条件虽具有很好的农业生产潜力,然而其生产技术与农田管理方法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仍然低于他处。此外,又因为地理位置、交通不利等因素,粤西地区“米谷最贱”。
(四)历史疾病地理方面
历史疾病地理是历史地理学中新兴且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分支。关于古代广东地方疾病的探讨多集中于瘴病以及蛊毒的研究,如马强的《唐宋西南、岭南瘴病地理与知识阶层的认识应对》就探讨了唐宋时期广东是瘴病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并提出“唐宋时期知识阶层经历了以瘴病为主的地方性疾病由恐惧悲观到不懈探索及医学应对转变过程”[9]。但是到了明代,瘴病仍然是困扰粤人的主要地方疾病,《粤剑编》卷之二“志土风”中便有记载,“谚云‘十月小阳春,家家有病人。’南、赣之间尤甚,三岁必盛行一遍。”而且以“黄毛瘴为尤毒”。蛊毒虽然也一直盛行于广东地区,但到了明代此现象却不再出现,“旧传粤人善蛊,今遍问诸郡,皆无之。”关于地方疾病,王临亨还在“志土风”中记载了少被人们注意的“疯病”,“粤人多染疯疾,而雷阳为甚。其始发也,指爪间即不知痛痒,以为病候。”“疯疾”即今麻风病,广东历来是此病的高发区,这主要与广东的气候有关。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气候炎热,瘴气随风弥漫,人们容易被传染。通过《粤剑编》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明代广东地方疾病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地方疾病的历史演变情况。
《粤剑编》虽然篇幅简短,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我们研究明代中期广东地区自然环境、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等提供了重要史料。难能可贵的是,《粤剑编》是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即“非目之所见,迹之所历与身之所接者,弗纪,志实也”的实地考察基础上写成的,所以有别于一般的野史笔记。其所记载的内容的真实性和精确性相对较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了其地理学价值。但由于《粤剑编》篇幅过于短小,许多叙述不够详细。分类体系稍显混乱,有些内容的分类不够确切,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仔细分辨、详加考证。
[1]王临亨.粤剑编[M].凌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张大复.昆山人物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14.
[3]赵宏恩,黄之隽.江南通志[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12
[4]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3-25.
[5]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广东省地图册[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7.
[6]张立. 中国亚洲象现状及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6(11):1-4.
[7]侯万儒,胡锦矗. 我国熊类资源现状[J].生物学通报,1998(8):25-27.
[8]周跃云.中国棕熊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1):79-83.
[9]马强. 唐宋西南、岭南瘴病地理与知识阶层的认识应对[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3):21-29.
Yue Jian Bian and Its Historical Geography Literature Value
DENG Shui-ju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400700, Chongqing, China)
YueJianBian is a kind of geography Miscellanies about Guangdong’s natural environment, political affairs, customs, property distribution and so on in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Although short in length, it is rich i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Guangdong in the period. Based on exploring its literature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vision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Guangdong in the mid - Ming Dynasty.
Yue Jian Bian; historical geography; Guangdong
K9
A
1007-5348(2017)10-0001-04
2017-07-13
邓水娟(1992-),女,广东吴川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地理。
(责任编辑:廖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