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平县龙湖学校 曹振明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文/和平县龙湖学校 曹振明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也是个性丰富的能动主体。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构建新知的过程;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学生学习数学才是有效的;想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通过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的本质就在于学生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我们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主要原因是自主学习是引导学生会学、主动地学、创新地学的过程,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深入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探索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学生多问。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课堂教学才能收到真正的成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利用 (或类比)已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认知冲突,引导他们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交流进行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这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阅读一则北京过去三天的天气预报,然后提问:同学们能发现每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吗?怎么计算呢?在这个减法算式里出现了减负数的情况,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得出矛盾的计算结果,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准确找出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探究尝试是构建自主式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活动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活动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方式之一,更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数学教材出发,有效组织学习探索活动,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为了有效地构建出自主式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我要求学生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究: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②在已知的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这样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请举例说明。③在已知的四边形中,其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请证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和尝试,在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进而确保学生在自主式的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和流,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解决问题这一目的。这种做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计算方法,我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再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有的小组是先用去分母把方程组化,简整理后用加减消元法求得解答的;有的学生是把原方程组化简整理后用的是代入消元法求得解答的;有的学生运用换元法,等等。这样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和创造的火花,使学生明白 “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从而不甘落后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策略。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单纯的灌输转向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由 “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下放手中的权力,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