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韵 郝世文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影响略论
周海韵1郝世文2
(1.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100081;2.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太原030012)
民族舞蹈是中华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艺术的结晶。本文从民族舞蹈的六大风格特点入手,简要论述少数民族舞蹈特点及局限性。提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加强保护传统的古老舞种,创造出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的民族舞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舞蹈 影响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的结晶,是一个种类繁多、流传广泛、风格各异的文化集合体。这里的民族舞蹈是广义的民族舞蹈,与学院派的民族民间舞是有所区分的。其包括汉族民间舞蹈和各少数民族舞蹈。中国民族舞蹈是中国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各民族艺术宝库中具有继承和发展意义的主要部分。我国共有56个民族,追溯历史渊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长期休戚与共、互相影响,共同创造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其中也包括优秀的舞蹈艺术。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这些民族都保存了较浓厚的民族特色,且保有舞蹈风格纯朴、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作为民族“根性”文化的多元载体,民族舞蹈都强有力地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典型心态和样式。
二
民族舞蹈有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的风格特点:一是中国民族舞经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二是在民族舞蹈中大多使用道具。如汉族的秧歌里,不同的人物形象手里都拿着与之相适应且符合角色身份的典型道具;不同少数民族有相异的生活习性、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这些都是导致在舞蹈中表达感情之时所使用的道具形态、含义有所差别;由于历史原因,不同地区均有相同的民族聚集。但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生存时,受地理环境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在舞蹈中所使用的道具也有所差异。三是中国民族舞蹈比较重视内容的表达和情绪的抒发。舞蹈本来就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情感艺术,而舞蹈艺术借助于动、植物的情态特征和自然景物的形态变化,例如托物寄情、寓情于景、借物比兴、情景交融,来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有些民族舞蹈也会通过风俗人情、反应社会生活的现实来抒发情感。四是中国民族舞蹈有些表演形式具有即兴性、自然生动的情感表现力。它的表演除了一些礼仪、节日、仪式舞蹈等格外讲究既定的程式之外,多数规范性不强,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意性很大。既有较稳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动作,又能即兴发挥,情之所至而创造,使表演更具有新意。五是中国民族舞蹈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等。例如,傣族舞蹈柔美恬淡,手的动作相对比较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躯干肢体都要求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傣族人民生活在水边,人们爱水,心灵也像水一样清澈、纯净。所以舞蹈当中会出现一些看自己倒影、撩水的动作。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傣族地区孔雀较多。所以,人们把孔雀视为吉祥、美丽、幸福的象征,而常把孔雀作为本民族精神的代表,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1](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13.。六是中国民族舞具有自娱性与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此处不再赘述。
三
审美,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判定标准,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无关对与错、丑与美,只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所限。在中国民族舞蹈当中有很多宗教、原始的成分在里面,现代人对古代的仪式展演、祭祀舞蹈、娱神舞蹈,还有一些当时民间艺人舞蹈的审美认识是有差异的。当代人不在当时那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无法完全理解民族舞蹈为什么审美是这样的。当受到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时,其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审美标准具有导向性,且基本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水平,而民族舞蹈中一些传统东西略显不被世人接受和理解,渐渐地愿意欣赏它的人越来越少,慢慢无人传承这些民族舞蹈。在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蓬勃发展的时期,又借助很多传媒手段让世人迅速地了解,并且人们已然接受了这样的审美标准。因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动作有张力、延伸、质感,时而柔软时而刚劲有力,其表演夸张有度使观众看得回味无穷。然而民族舞蹈更生活一点,有些舞蹈不需要表现节奏很强、夸张舒展的动作,而是很小有韵味的动作质感,表演会略带含蓄,其情节有崇拜、祭祀、生活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吕艺生.教育舞蹈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例如,在民间的传统民族舞蹈中有些非常古老的舞蹈,可能没有过多华丽的舞蹈语汇,但也有异于其他舞蹈的体态和肢体运动方式。这些民族舞蹈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当时的礼仪,反映着社会现实的文化,是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石。但是,在现代人的审美下,这些民族舞蹈被认为是守旧的、死板的、固化的、枯燥乏味的舞蹈。
民族舞蹈是中国舞蹈的根,它承载着人类舞蹈文化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几千年传承的经典印迹,是当代中国舞蹈肥沃的土壤。民间的少数民族舞蹈反映的是当时的人民日常生活的状况,因此,中国民族舞蹈也是中国百姓社会的生活本身,其喜怒哀乐与宫廷乐舞相差甚远。在中国历史上,民间歌舞被统治者称为“俗乐”“散乐”,其中也包括在民间的少数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又在人民中进行广泛传承,并且仍在继续流传着。正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它是一条永不干涸的舞蹈源泉。它不因时间而停止发展,也不因被宫廷吸收而改变其固有的乡土特色,始终以绚丽多彩的风格在民间广泛流传。民族舞蹈是学院派舞蹈艺术发展创新、吸收精华的主要素材来源。同时,民族舞蹈仍然应该在自己原有的范围之内独立发展,并且世世代代相传下去。从民族舞蹈的沿革来看,其传统表演程式上的变化相对缓慢,保存着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沉淀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因素。在历史上,它曾被统治阶级改编为宫廷舞蹈、舞台艺术舞蹈,有点像当今的学院派舞蹈。民族舞蹈既可以弘扬教义,也可以被其他艺术吸收和运用;与此同时,它也在广泛吸收其他艺术成分的经典融入到自己的舞蹈当中,使舞蹈具有了创新的元素,为学院派舞蹈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族舞蹈的内容有时是比较单一的。例如,一些祭祀舞蹈、仪式舞蹈、情绪舞蹈和自娱娱神的舞蹈等,都是表现为较单一的内容(祭祀动作、虔诚礼拜的动作),而且动作简单、易重复,所表达的内容简洁易懂。而受学院派影响,具有宗教色彩、育人的仪式展演舞蹈慢慢减少,这与政治、政策、人们的观念转变等也息息相关。转而出现了抒发情绪,用民族舞蹈语言叙事的舞蹈现象。而舞蹈作品以借古抒今的表现手段(用传统舞蹈动作的内容抒发现代人的思想),让舞蹈本身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与现代人紧密联系,使得传统作品也能够与时俱进。但是,一些非常古老的传统的舞蹈,应该继续保留和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消失或者完全被改编,将是人类的憾事之一。所以,我们应该有保护、传承民族舞蹈的意识,这样才能流传于世代子孙。
对于国家传媒来说,国家要积极引导舞蹈的发展方向,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传媒方式引起国人对文化非遗的足够重视,调动各民族本身保护传统舞蹈文化的热情。国家还应建设保护传统舞蹈文化的机构体系,其职能是帮助濒临消亡的一些舞种进行建设性恢复。对广大舞蹈从业者来说,应该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作品[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1-25.,使民族舞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焕发新的光彩!
(责编:欣然)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Folk Dance
Zhou Haiyun Hao Shiwen
Chinese folk danc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ach nation's history,culture and art.Starting with six feature of folk dance,this paper focused to the dance trait of some representative minorities.It analyzed the limit of folk dance in present social from aesthetic angle,discussed how to protect traditional dance sort on the levels of country and dancers,draw rich nutrition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reasury,and create diverse form of folk dance,combining with time characteristic and requirement.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dance Influence
周海韵(1989—),女,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舞蹈理论。郝世文(1968—),男,山西太原人,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