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薇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
——以上海踩踏事件为例
□孟 薇
突发性灾难事件频发,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和反思力度,新闻媒体的媒体策略对塑造公众认知的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踩踏事件为例,探索传统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本文认为传统媒体在报道上利用图文的报道方式,深度解析事件全过程,并且在报道平台上,打破传统媒体原有的单一传播途径,巧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实时跟进事件发展情况。
媒介融合;灾难事件;新闻报道策略;上海踩踏
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突发性灾难事件频发。从中国九寨沟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到西班牙巴塞罗那恐怖袭击等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公众正处在一个跌宕起伏的风险世界。媒介作为人的延伸,新媒体让任何一种突发事件都能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完整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也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关于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也正在发生改变。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及时、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是其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针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优秀新闻报道能打造媒体品牌,提升公信力。本文选取上海踩踏事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探索传统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受害人员多数为学生。上海市连夜成立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海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宣布此次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干部都受到处分。
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新旧媒体合力,共同完成了此次上海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
首先是踩踏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2015年1月1日01:25,@头条新闻发布消息:网友@小铁炼钢ing微博称上海外滩跨年活动现场发生踩踏,多名游客躺在地上,正接受急救。02:56,@新民晚报发布消息,确认外滩发生踩踏,有数十人受伤被分别送往多家医院,第一人民医院至少收治了20余人。04:01,“上海发布”再次确认了踩踏事故,同时称“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新浪微博在此次新闻事件报道中率先发声,随后传统媒体开始转发微博,开展一系列的伤员救助、问责报道。
其次是踩踏事件发生的第二阶段。事故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伤员、家属的心理援助工作启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发布36位遇难者名单。另一方面,政府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北京日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第三是踩踏事件发生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集中于对踩踏事件的反思、质疑和追问,新京报在网络平台发表《不该横亘在跨年路上的悲伤》,财新网发表《此秀非彼秀外滩缘何不封路》的评论文章,进一步质疑政府的节假日管理。
(一)报道方式——图文结合,深度解析事件全过程
在此次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大部分的媒体实时更新新闻报道,派出大量记者赴第一线进行采访报道,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踩踏事件的发展实况。新闻报道涉及现场还原、全力救治伤员、彻查事件原因、后期控制城市流量、一系列的问责等多个方面,涉及面较广,报道详尽。
在报道方式上,新闻媒体多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报道方式。和文字相比,图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例如,在2015年1月1号的头版,《新民晚报》左边将事发场景用数字图片的形式再现,右边则放置了一张医务人员忙于救人的图片,4版则投放了三张在医院内医护人员忙于救人的图片和一张事发现场的抢救图片。1月2日的头版为一张市民祭奠事件中逝去生命的鲜花的图片,2版是护士救人的照片,3版是市民、游客夜晚烛光祭奠生命的远景图。到了1月3日后,除了头版的护士照顾伤者的照片,其余都是通过文字报道该事件。
(二)报道平台——巧用新媒体,实时跟进事件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首的新媒体开始占据新闻传播领域的一角。传统纸媒不仅仅在报刊上深度报道新闻事件,而且还利用新媒体实时滚动播放新闻消息。例如,《解放日报》官方微博实时跟进事件发展情况,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得信息。2015年1月1日,《解放日报》官方微博陆续发布了6条有关上海拥挤踩踏事件的微博——5:07,第一时间发布事故现场以及伤亡人员情况,并配有8张现场图,真实还原上海拥挤踩踏事件现场;5:27发布医生救治现场,并配有2张医生现场紧急救治的图片;6:07发布上海领导部署救治工作;7:08发布最新的伤亡人数;9:01默哀;12:50发布善后情况,公布服务专线。2015年1月2日,《解放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两条微博,核实遇难者身份。1月5日到6日该微博发布两条关于受伤人员康复的信息,1月21日发布四条问责微博,1月25日发布人大代表关注“特大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微博。《解放日报》在新媒体平台上有卓越的表现,实时滚动报道弥补了当天报刊发表新闻的不足。
微博的实时更新再一次诠释了新媒体的强大。但是过多的碎片化信息并不能引起公众的深层次思考。在此次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传统媒体不仅发挥了自身的内容优势,而且还利用新媒体,滚动播放新闻,实时向受众传达事件发展情况。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已然开始拥抱新媒体,针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传统媒体第一时间抢占新闻热点,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声,抢占舆论制高点,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传统媒体善于利用微博滚动播报新闻事件,这既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不足,也发挥了新媒体的优势,将新闻传播效率实现了最大化。但是,对于这类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传统媒体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更好地传播信息。传统媒体不仅仅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起到环境监测的作用,而且还应该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后都要有所作为。
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预测性新闻。对于此次踩踏事件,新闻媒体完全可以提前预警,在收到上海地段人流最拥挤的信息时,理应第一时间发布预警,提醒市民注意出行。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也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历年来数据,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进行即时预测。
其次,积极引导舆论。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积极负责地应对,挖掘并发布最新的进展信息,杜绝谣言,积极引导舆论导向。
最后,时刻坚持发挥媒体自身的信息发布权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快速准确地对突发性事件做出反应。
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这本书里说:“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正处于一个风险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及时的新闻报道不仅在于守望社会,更在于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决策信息,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并且有助于形成社会动员,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灾难。因此,新闻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挖掘自身的内容优势和品牌公信力,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出彩,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里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的个性品牌,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1.陈俊.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3).
2.樊晓奇,刘牧.试论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以上海“11·15火灾”报道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1(06).
3.范·哈克,米歇尔·帕克斯,曼纽尔·卡斯特.新闻业的未来[J].国际新闻界,2013(01).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