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可
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后现代性分析
□程 可
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网络综艺节目已然摒弃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立足网络探索出新的出路。由马东团队制作的《奇葩说》节目以其极具后现代性特征的“奇葩”风格成为近几年互联网中的现象级节目,本文试以《奇葩说》为例探讨网络综艺节目的后现代性特征。
网络综艺节目;后现代性;《奇葩说》
(一)现场的空间安排
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带有的反传统的特质十分明显,其一反电视媒体的保守与严肃,具备强烈的后现代表征。《奇葩说》作为新兴媒体的自制节目,其自身具有许多互联网特征,首先在节目现场的空间安排上就与传统的电视节目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电视节目,如《鲁豫有约》《实话实说》等,都秉持着风格统一的节目现场空间安排。其空间的安排上,主持人和嘉宾坐在舞台上,观众坐在与之相对的位置,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我们的视觉和注意力的主体都在主持人和嘉宾身上,主持人的表现力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与关键,而且传统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肢体语言很少,基本是坐在沙发或椅子上静态地进行交谈,虽然观众与主持人嘉宾的距离在逐渐拉近,但明显缺乏更多的互动,此时的观众只是作为节目的观看者与现场气氛的营造者而存在。
《奇葩说》的舞台不同于传统的电视节目舞台,它的重心已由主持人和嘉宾转移到了那些“奇葩”选手身上,舞台成半开放式,他们可以在节目现场的空间里自由随意地走动,打破了相对封闭的空间,与主持人嘉宾以及受众进行互动。《奇葩说》节目的主体已经不再是主持人,甚至无法分辨谁是主持人,马东作为节目的把控者,其主持人的身份不断被弱化,和每季的队长及嘉宾一起成为了观众,舞台交由选手们随行发挥,舞台倒错的特征在《奇葩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色彩丰富的服装
《奇葩说》现已制作到第四季,一直保持着“奇葩”的风格。除去在选拔选手时宣扬的“奇葩”宗旨外,每个选手在参与节目时的服装也表现出这个节目的特别之处,并与布景相呼应。选手服装的搭配其实不仅仅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其真正的用心是演化成了选手身份的一种符号和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节目包容这种多元化的个性,这也是后现代性的突出特征。范湉湉的蝴蝶结、颜如晶的西装领结、马薇薇的眼镜、肖骁的裙装,这些都成为他们“奇葩”特质的一部分,在这个节目里,每个选手都是本真的自我,肆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身上丰富的色彩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三)“孩童化”的风格
波普艺术在20世纪初的时候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奇葩艺术”,波普将通俗文化与艺术相联系,与《奇葩说》容纳不同的价值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奇葩说》的现场布景拥有着波普艺术的风格,迷幻丰富的色彩、炫目的灯光、卡通的形象与选手、主持人以及嘉宾的服装都相得益彰,仿佛身处一个幼儿园的教室之中。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语言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孩纸”“宝宝”“棒棒哒”等这种儿童化的语境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普及与应用,节目中选手大量运用这些“网化”的儿童话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仿佛回到了孩子“童言无忌”的时光。《奇葩说》中不论从场景的设计上还是参与者的服装与语言都呈现出“孩童化”的风格,反传统、反权威的后现代性表征在节目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去程式化的开场
与传统的电视节目不同,《奇葩说》中马东那些逗趣的语言和花式念广告的开场很深入人心。《奇葩说》节目把马东塑造成了一个“奉承金主”却不惹人反感的可爱形象,与他在央视的正统主持人形象大相径庭,他不再以主持的功力来迎合受众,而是以自嘲的语言和喜感的花式广告口播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奇葩说》开场总是在几位嘉宾的调侃中拉开帷幕,高晓松的“颜值”、马东的“眼袋和体重”,甚至还不放过每期请来的男神与女神嘉宾,“马晓康”组合总能用夹杂着风趣语言的开场瞬间点燃观众。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等的自黑恰恰适应于网络的大环境,正是因为这种风格,才使得观众在他们的嬉笑中以娱乐的态度欣然接受广告的植入与选手和嘉宾的“奇葩”。
除了第三季中的“穿衣用有范,争取不犯二”、第四季中的“脑子进水,不如脸上不睡,欧莱雅清润补水精华”这些与节目风格相契合的广告词外,马东时而简单粗暴,时而使用故弄玄虚的花式播报方法,让广告也成为节目特色的一部分。马东就是以这种大家心知肚明的方法告诉观众,我在读广告,我就是为了挣钱,不仅不让人生厌反而博得满堂彩,同时选手也会在辩论的过程中加入广告词,达到有趣的节目效果。
(二)去规范化的辩论过程
我们总能听到马东在节目中说“这是一场严肃的辩论”,然而通常这句话之后就是大家的哄堂大笑。《奇葩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辩论,它利用辩论的外衣,实则核心要达到游戏与娱乐的效果,所以在《奇葩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专业辩手的马薇薇、颜如晶等人,并没有把辩论场上的技能都带入到节目中,而是通过许多风趣的行为和语言,传达给受众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受众在选手和嘉宾的思维碰撞中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已经制作到第四季的《奇葩说》在辩论规则上不断地改进,没有一味地遵循传统辩论场上的规则,不论是新老奇葩的对决还是加入“奇袭”的环节,都让这个节目具有娱乐性和可看性。
(三)去原则性的选拔机制
《奇葩说》的辩论机制更加网络化与娱乐化,现场的观众是比赛输赢的决策者,此节目的结果由现场观众投票的“跑票”数来决定,也就是说即使哪位选手的支持票数很高也不见得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因为观众在选手辩论的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投票,最后和开始的选择可以随意更改,他们的标准可以说“毫无原则”。他们更多地以哪个选手辩论得有趣或能感同身受来进行判断,这个决策完全没有依据可循,只由观众当下的心情来决定。选手们也无所不用其极地发挥自己幽默且有理有据的辩论能力来得到观众的认可。
(四)拼贴式的后期剪辑
一个完整的节目,节目内容作为核心不可忽视,但节目的后期剪辑却也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首先,《奇葩说》节目奉行“剪脏字不剪观点”的原则,节目中让选手肆意发挥,包括“说脏话”等情绪的展现,之后用效果来掩饰这些脏字,一方面正确引导受众,另一方面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方法也为节目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同时,纯网综艺网络元素的加入是必然。字幕上网络流行语的应用、选手和嘉宾辩论时表情包的使用,以及加入许多因为网络而再次爆红的影视素材,都以拼贴的方式运用在节目中,给观众以强调的直观感受,使得节目极具个性化与游戏性。
(一)性别宽容
在《奇葩说》中一反我们传统对性别的定式认知,可以看到果敢、思维敏捷的马薇薇,在辩论场上的她堪称“女汉子”,完全没有女孩较弱的样子,金句频频,很多尖锐的观点都透露出女权主义的立场,“女汉子”的标签在现代社会频繁地被使用,也说明现代女性不断强大、不断中性化的特征。
中国社会还没有像国外一样对同性恋的容忍那样开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然对这一群体多了一些包容。《奇葩说》在选手的选拔上并没有歧视任何一个群体,只要你会说话,有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是“奇葩”中的一员,随着几季节目的播出,肖骁、姜思达等也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这种对性别的宽容使节目吸纳了不同人群的观点,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出许多精彩的瞬间和火花,这也与网络时代多元化的特征如出一辙。
(二)身份消解
身份,指出身和地位,也指身价或本领行为。一个人的身份包含着许多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都能浅显地描绘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身份时总是从一些标签上来寻找答案,如金钱、职位等。《奇葩说》在选拔选手时并没有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范围,其旨在“寻找最会说话的人”,也就是说,只要你勇于表达且表达得还可圈可点,《奇葩说》就会给你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
通过几季节目,可以看到,有许多熟悉的选手在舞台之外有许多头衔,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如大学教授陈铭、英语老师艾力、演员范湉湉、职业辩手马薇薇等,但在《奇葩说》的舞台上,他们这些身份都已经被消解,没有人在意他们的真实身份,反而更多的人喜欢舞台上的他们,而他们也在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中获得快乐。范湉湉的少女心和嘻哈风、马薇薇的复古眼镜女汉子形象、颜如晶的锅盖头学生气都成为他们各自的标签,或者说这些形象体现了他们真正的内心和面貌。《奇葩说》营造的那种追求自我、畅所欲言的氛围,让观众体验到现场的真实和鲜活的个性。
(一)话题生活化
《奇葩说》的核心是“说”,也就是辩论的过程是节目的重心所在,而每期话题的选择就至关重要。正式的辩论场上的话题通常都是“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等这些关乎哲学思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主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很远,而且辩论的技巧和语气都有固定的程式和规范。《奇葩说》话题的选择有明显的去工具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话题去热点化,从未设置过与当下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相关的话题;其次是话题去重要性,《奇葩说》话题的选择不关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最后话题去时效性,这和前两点息息相关,既不涉及热点,固然也就不存在时效性一说。“分手后还能不能做朋友”“要不要选择做单亲妈妈”这些话题都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这些话题通过各大平台进行传播,呈现出“反传统”且具有争议性的特质,人们在这些话题中都可以反观自身,有所感触和共鸣,因此更加易于传播和讨论。
(二)Show大于Talk
Talk Show翻译为脱口秀,发展于美国,如今网络的普及,更是在网络节目中遍地开花,《奇葩说》也可称为脱口秀节目。脱口秀节目由Talk和Show组成,在我们熟悉的节目中,大部分的重心在于前者,也就是说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更为重要,而“Show”只作为配角。但是《奇葩说》打破了这种传统配比,使得Show大于Talk,从开场马东与两位议长以及嘉宾的相互调侃,到花式广告的无缝插入和幽默植入,再到选手在辩论过程中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最后拼贴网化的包装剪辑,我们看到一档画风有趣、色彩绚丽的节目。整个节目都为了Show而乐在其中,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狂欢化、游戏性的富有后现代性特征的网络自制节目。
《奇葩说》在空间安排、程序设定、人物选择、内容选取上都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特征,打破传统娱乐节目的程式,顺应了网络环境的发展,成为极有话题性和影响力的网络自制节目,为研究更多的网络自制节目提供了范本,同时也为网络自制节目今后的发展与制作提供了参考。
1.高旭.《奇葩说》的网络文化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刘姝君,孙晓.“奇葩”说广告,浅析口播广告的另类读法[J].科技传播,2015(11):68.
3.谢择月.后现代美学视阈下《奇葩说》的网络文化特征[J].视听,2016(06):40-41.
4.郝玉佳,何春耕.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J].新闻世界,2016(10):72-74.
5.唐英,尚冰靓.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以《奇葩说》为例[J].新闻界,2016(06):49-52.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