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在康区的文化活动相关学术资源研究

2017-04-12 04:13胡立耘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教士研究

胡立耘(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学术论坛

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在康区的文化活动相关学术资源研究

胡立耘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传教士进入康区,在他们以西方视角对康区进行多方位考察,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将西方的学术方法带入了中国,间接或直接地产生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客观上推动了中外学界对康藏文化的研究。在康藏文化研究深入开展的今天,有必要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专业化保存,以开发、利用这笔难得的文化遗产。

清末 民国 传教士 康区 康藏文化

康区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包括今四川省甘孜州、西藏昌都、青海省玉树州和云南省迪庆州等地,又称康藏地区。清末,《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烟台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为海外传教士自由进入藏区提供了依据,加之康区是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元文化交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薄弱,导致了康区从清末到民国,成为传教士设立教区的重点区域。传教士在该地区传播宗教、进行思想教化的同时,还勘探资源,收集情报,搜刮财富,拓展势力,意在为殖民计划打基础。但是,外来传教士也带来了西方学术理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他们在康区的文化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客观上对康区文化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清末民初传教士在康区的文化活动

在清末民初活动于康区的传教士中,不乏在文化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些还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巴黎亚洲研究学会会员、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有的具有探险经历,有的具有从医资格,有的具有博物学知识,因而在历史、考古、民俗研究,乃至地图测绘、田野调查、动植物观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准。

较早进入康区的传教士有:法国遣使会传教士古伯察(Evariste Régis Huc,1813-1860)与秦噶哔(Joseph Gabet)于1846年1月到达拉萨,被驻藏大臣琦善奉命逐出西藏,从四川解往广州、澳门,古伯察将其蒙古—西藏—打箭炉—广州的沿途经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其中包括康区的藏民信仰、生活方式及山川风貌、社会经济等。[1]巴黎外方传教会教士罗启桢(Renou,Charles Rene Alexis)1846年与萧法日(Jean-Char les Fage)首次进入滇藏边地,进抵巴塘、芒康、潜入昌都,受阻后被解送四川、回广东,后改名罗勒拿,入藏传教,1861年与萧法日等到巴塘、昌都、芒康等地活动,1862年初在盐井附近的博木噶建立教会,1864年4月退到四川边地巴塘,转向西藏东部边缘地带的藏区活动。此后,法国传教士在康区活动频繁。1952年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克里克(Nicolas Michel Krick,1819-1854)考察瓦弄和察隅等地,试图发现印度到川、滇康区的路线,1854年被杀,其著作《旅藏纪实》记载了他在康区的经历。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德格定(Auguste Desgodins,1826-1913)1855年入华,1860年抵达巴塘;在西康传教58年,多次在巴塘、昌都、芒康等地活动;1861年8月5日,与杜多明从芒康出发,取道察木多,前往拉萨被拒,被送回芒康;1862年6月与罗启祯从芒康出发前往拉萨,被藏方官员阻止,返回博木噶;他编制了藏-法-拉丁语词典、藏法字典、藏语文法等书,并绘有西藏的地图发表在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 géographie Aout(1879);其弟根据他的书信整理出版了《1855-1870 年的西藏传教区》,勾勒出期间巴黎外方会传教士的在藏活动,并从地理、政治与行政、人口、宗教、文学、工业与各类艺术、商业等方面对藏族地区的介绍,描述了巴塘传教点的情况;1913年的《通报》(T’oung Pao)列出了德格定的著作目录。法国天主教遣使会传教士让·皮尔埃·阿曼德·戴维(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 ,1826-1900,又名大卫、谭卫道)1862年赴中国收集动植标本及地质和古生物学方面的标本并运到巴黎,1869年开始在川藏收集了许多当时不为学界所知的动植物,尤其是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大熊猫,通过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新闻简报为西方所知;他曾在巴黎举办展览会,宣扬其成果。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倪德隆(Pierre-Philippe Giraudeau,1850-1941)1878年起在康定、泸定等地大量购置土地、修建教堂,创办拉丁学校和修道院,深入研究康藏历史、文化,开办了大量文化教育事业,曾任天主教康定教区主教(1901-1936),编撰了《拉丁语-藏语文法》《拉丁语-藏语词典》《法语-藏语口语词典》等词典。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华朗廷(Pierre-Sylvain Valentin,1880-1962)1905年到中国藏区传教,1926年被任命为打箭炉代牧区辅理主教,1930年兼任打箭炉代牧区云南铎区总司铎,驻扎云南省德钦县茨中教堂,曾任天主教康定教区主教(1936-1962),在康定开办教会印刷所,印行多种文种的资料,包括藏、拉丁、法、英等。出版藏文文法、藏文字典、藏文读本,及新旧约全书的藏文本,并创办了康化小学。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古纯仁(Francis Goré,一译古德诺)1907 年秋入藏,1936年9月起任打箭炉代牧区云南铎区总司铎,在康区传教30年,撰书概述藏地文化,其书较早地被我国学者翻译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加澳等西方国家传教士开始大批进入康区。如,英国内地会女传教士戴如意(Annie Royle Taylor,1855-1922)1886年到兰州传教,1889年9月进入青海,向拉萨方向行进,至西藏那曲时受阻,被迫折向打箭炉,1893年4月12日到达打箭炉,在当地法国传教士的协助下离开中国回到英国。加拿大基督会女传教士芮哈特(Susie C.Rijnhart,1868-1908,又名凌苏珊)1894年进入藏区,1904年3月至打箭炉传教。美国基督会传教士史德文(Albert Shelton,1875-1922)1904年3月至打箭炉传教,1908年6月进入巴塘,曾与浩格登牧师等在巴塘修建教堂、医院、孤儿院等,开展医疗及慈善活动,并大面积从美国引进苹果树。[2]他们都有文字记述了他们的康区经历。美国基督会传教士浩格登(James C.Ogden,1877-1929)1905年到达上海,经四个月的训练后到打箭炉,后与史文德医生夫妇至巴塘传教,深入了解了康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运用摄影的方法记录下了很多宝贵的关于康藏习俗的图片资料。[3]澳大利亚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James Huston Edgar,1872-1936)1902 年至1935年间,数次前往理塘、巴塘等地进行考古和民族调查,研究涉及嘉绒藏区、西藏的宗教观念比较、藏族僧侣、节庆、藏族照明材料、藏区地理白石崇拜信仰、华西语言变迁等各种主题,主导创办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并任荣誉主席;是多产的学者、权威的地理学家、探险家。英国内地会传教士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1896-1934年间曾在四川传教,调查和收集墓葬殉葬品,为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系统的收集奠定了基础;曾多次赴康巴藏区进行考古和民族调查,在宗教学、考古学、民族学,尤其是羌族研究方面作了深入探究 ,是“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4]美国浸礼会传教士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1961)1911年来华,在宜宾传教20年,后在华西协和大学教书至1948年退休;[5]他在四川及康藏地区,领导了14次探险,对羌族地区、嘉绒藏族地区、川南苗族进行了考察;研究领域包括苗族(川南)及藏、羌、彝族的人类学研究,考古、探险、博物收藏等;华西协和大学研究所曾以他的名字命名为David Crockett Graham Library;[6]1932-1941年任华西协和大学考古、艺术与民族学博物馆(the Museum of Archaeology,Art and Ethnology of the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馆长,在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博物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美国浸礼会传教士戴谦和(Daniel Sheets Dye,1884-1977)1906年入川,1910-1949年在华西协和大学任教; 1914在华西协和大学筹办博物部,为“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潜心寻访巴蜀古迹,发掘遗址、古墓,对华西的窗格设计及民族服饰等开展深入研究。*以上资料依据本文2.2.3中所提及的多篇论文整理。

整体来看,清末民初康区西方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深入康区,有的居住长达近60年,融入本地生活,与本土民众交互密切,见证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当地产生了深刻而长久影响。

(2)以游记、日记、书信、报告、通讯、研究论文及照片等方式,以直观的田野考察的方法,形成了西方视点下的文化记录,涉及地貌、交通、山川、水文、气候、湖泊、物产、动植物资源、城镇、村落和政治制度和藏、彝、羌、苗、汉等民族的语言、族源、人种体质、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原始宗教与仪式、宗教特点及变迁、住宅建筑、集市贸易等多方面,在宗教研究、区域历史研究、民族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3)采集动植物标本、民族文献及民族生产生活实物、考古文物等,保留下珍贵的资料。

(4)组建探险队或为探险者进入康区提供支持,对山川地貌、河流源流、道路、城市、驻兵、矿产资源等进行了全面探测。

(5)在康区的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博物学、生物学、地质学、边疆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有些传教士将康区研究作为毕生的研究课题,在回国后还有后续研究成果出现。

(6)组建研究机构,引入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带动和引发了本土学者的研究,为20世纪上半叶的康区研究打下了基础。

(7)开展教育事业,开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各层次的学校,造就了一批本土知识分子,促进了康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8)兴建医院,引进西医,在破除迷信,改善不健康的卫生习惯、生育习俗,普及医疗知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2 清末民初康区传教士的学术影响

2.1 激发了康区本土对康藏文化的全面研究

除了传教士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20世纪上半叶,西部唯一的一所由基督新教创立的教会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的成立,吸引了大批海外学者,与本地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在叶长青、葛维汉、戴谦和、陶然士等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发起成立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发行英文刊物《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建立了考古与民俗博物馆等,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开启了华西学派,推动了西南地区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开辟西南考古学、西南民族学研究方面有奠基之功,为本土学者如任乃强、李安宅、闻宥、吕叔湘、谭其骧、谢国安、王文萱、刘恩兰、凌纯声、冯汉骥等开展民族学研究、语言学研究、边疆地理研究、考古研究等打下了基础。

同时,西方的侵略与思想奴役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本土知识分子积极开展藏学研究和康区边疆史地研究。如西陲文化院对包括康区在内的藏族文化的研究和对西方藏区探险文献的翻译。[7]尤其是1946年任乃强先生在四川大学任教,组织并发起康藏研究社,自费主编出版了专业刊物《康藏研究》,该刊共出版了29期(1946年7月至1949年9月),发表文章65篇之多。[8]其中,翻译、学习西方传教士的研究成果,是本土研究发轫期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四川大学教授李思纯(即李哲生)翻译了古纯仁的《川滇之藏边》的大部分篇章,陆续发表于《康藏研究》(第15-23期,第26-29期,1947.12-1949.8),另有张镇国、杨华明翻译了古纯仁(即古德诺)的《旅居藏边三十年》连载于《康导月刊》第5卷第6-11期,第6卷第1期(1943.10-1944.7)。此外,芮哈特的《与西藏人同居记》也被翻译出版(王绶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2 为西方了解、研究康藏文化搭建了第一座桥梁

清末民初康区西方传教士的研究工作通过出版、报告会、巡展等多种形式,在西方社会广为传播,是当时西方了解康藏文化的主要途径,为西方了解、研究康藏文化搭建起第一座桥梁。

清末民初,到康区的传教士们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与康区有关的图书。如古伯察(Evariste Régis Huc)*Voyage au Tibet(Paris:Plon,1926)、Souvenirs d’un voyage au Thibet,1844-1846(Paris:Club des libraires de France ,1954),英文版Recollections of a journey through Tartary,Thibet,and China,during the years 1844,1845,and 1846(tr.by Mrs.Percy Sinnett.London:Longman,1852)、The Chinese empire:forming a sequel to the work entitled“Recollections of a journey through Tartary and Thibet”(tr.by J.Sinnett.London:Longman,Brown,Green and Longmans,1855)、Lamas of the Western heavens(London:Folio Society,1982)、Christianity in China,Tartary and Thibet(New York:D.& J.Sadler,1857.)、德格定(Auguste Desgodins)*La mission du Thibet de 1855 a 1870,comprenant l’expose des affaires religieuses,et divers documents sur ce pays,accompagnee d’une carte du Thibet;d’apres les lettres de m.l’abbe Desgodins(by C H Desgodins;Auguste Desgodins.Verdun,C.Laurent,1872)、Essai de grammaire Thibe taine:pour le langage parle avec alphabet et prononciation(Hong Kong:Imprimerie de Nazareth,1899)、Le Thibet d’apres la correspondance des missionnaires(by C H Desgodins;Auguste Desgodins.Paris,1885)、Dictionnaire Thibetain-Latin-Franc ais:par les missionnaires catholiques du Thibet(Hongkong:Imprimerie de la Société des Missions Etrangères,1899)、克里克(Nicolas Michel Krick)*Relation d’un voyage au Thibet en 1852 et d’un voyage chez les Abors en 1853(Paris:A.Vaton,1854)、Le chercheur d’or et le missionnaire:leurs aventures leurs epreuves et leurs succes(by Pierre Jalbaud;Krick,L’abbé.Lille:Maison Saint Joseph,1901)、戴维(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Journal d’un voyage dans le centre de la Chine et dans le Thibet oriental(Paris,1872-74)、Memoire presente au Congres scientifique international des catholiques tenu a Paris en 1888(La Faune chinoise,M.l’abbé Armand David.Paris:aux bureaux des“Annales de philosophie chrétienne,1889),Natural history of north China,with notices of that of the south,west,and north-east,and of Mongolia & Thibet(Shanghai,1873)、Abbe David’s diary:being an account of the French naturalist’s journeys and observations in China in the years 1866 to 1869(Tr.by Helen Morgenthau Fox.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Natural history of north China,with notices of that of the south,west,and north-east,and of Mongolia & Thibet(Shanghai,1873)、倪德隆(Pierre-Philippe Giraudeau)*Grammatica Latino-Thibetana ad usum alumnorum missionis Thibeti(Hongkong,Typis Societatis Missionum ad Exteros,1909)、Grammatica latino-thibetana(Hongkong:Societatis Missionum ad Exteros,1909)、Dictionarium Latino-Thibetanum ad usum alumnorum Missionis Thibeti(Hongkong: Typis Societatis Missionum ad Exteros,1916)、古纯仁(Francis Goré)*Notes sur les marches tibétaines du Sseu-Tch’ouan et du Yun-nan(Hanoi:s.n.,1923.)、 Trente ans aux portes du THibet interdit:1908-1938(Hong-Kong:Imprimerie de la Socieété des missions étrangeères,1939)等的法文版及英文版著作,戴如意(Annie Royle Taylor)的日记*My Experiences in Tibet(The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 Vol X,Jan 1894)、Pioneering in Tibet(London:Morgan and Scott,1898)、My diary in Tibet(in W.Carey;Annie R Taylor.Travel and adventure in Tibet,including the diary of Miss Annie R.Taylor’s remarkable journey from Tau-chau to Ta-chien-Lu through the heart of the Forbidden Land(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02)、芮哈特(Susie C.Rijnhart)的游记*With the Tibetans in Tent,and Temple(Chicago:Fleming H.Revell Co.,1902)、史德文(Albert Shelton)对在康区传教的记录*Pioneering in Tibet:Personal record of life and experience in mission fields(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mpany,1921)及其妻子(Flora Favia Beal Shelton)对他们在康区传教生活的描述*Albert L.Shelton:martyr missionary of Tibet(By Floyd L.Carr; Flora Favia Beal Shelton.New York:Baptist Board of Education,Dept.of Missionary Education,1929),等。浩格登(James C.Ogden)留下了大量照片,今存800多张反转片,为Jacqueline Darakjy 所发现,主题是记录康区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边远角落的人们的习惯、风俗、礼仪、行为,有戎装的官军、藏族僧侣,以及浩格登夫妇周围的朋友、家庭、同事和教众的照片,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照片不是一个他者的、旅行者的视角,而是怀着爱心与接纳的情感深入地结合了其自身和周围的人们的真实状态;[9]叶长青(James Huston Edgar)出版著作多种,*The Marches of the Mantze(London:M organ& Scott,Ltd.,1908)、The Land of Mystery,Tibet(Melbourne,Australia:China Inland Mission,ca.1930)、The Land of the Migrating Blacks(Chengtu,China:Canadian Mission Press,between 1930 and 1935)、English-Giarung Vocabulary(Chengdu,China,Harvard-Yenching Committee of the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1934)、The Marches of the Mantze(London:China InlandMission,1908)并发表学术论文、传教报道、评论、游记及诗歌共152篇;[10]陶然士(Thomas Torrance)出版了与康区历史与传教情况有关的著作,*China’s first missionaries,ancient Israelites(London,Thynne & Co.,1937)、The early history of Chengdu:from the Chou to the close of the Shuh Han dynasty(Chengtu,Szechwan:Canadian Methodist Mission Press,1916)、Conversion stories of Chinese christians:missionary of the gospel in Chengdu,Sichuan,China,1896-1935[Edinburgh:s.n.,19--]发表论文多篇;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的著作涉及对康区的民间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研究,*Songs and Stories of the Ch’uan Miao(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54)、Religion in Szechuan province,China(with twenty-five plates(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28)、Folk Religion in Southwest China(with 28 plates)(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61)、Ch’uan Miao studies(Bellingham,Wash.: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1978)、The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58)并发表了近百篇相关论文;戴谦和(Daniel Sheets Dye)除了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外,还著有研究民间窗楹装饰的专著。*A grammar of Chinese lat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后以Chinese lattice designs 为书名出版(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74)。

传教士们在The Chinese Recorder(《教务杂志》)、Journal asiatique(《亚洲学报》,巴黎亚洲学会会刊)、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 Géographie(《地理学会会刊》)、Revue Indochinioise(《印度支那集》)、The Geographical Journal(《地理杂志》)、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杂志》)、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苏格兰地理杂志》)、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以英文为主,德、法等文次之)、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史密森学会杂编》,由美国国立博物馆,即史密森学会出版)等刊物中,留下了许多有关康藏文化的研究论文、报告和图片资料。尤其是1922年发行的Journal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到1946年结束,共16卷20册,刊载论文300多篇,涉及西南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生物学等方面,许多成果与康藏地区有关。其中,叶长青、葛维汉、陶然士、戴谦和等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发表了大量文章。《传信会年鉴》(Annales de la propagation de la foi)、《遣使会年鉴》(Annales de la congrégation de La Mission)、《西藏主教年度报告》(Rapport annuelle des eveques de Thibét)、《天主教传教会周刊》(Les mission catholiques)、《华西教会月报》(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康区外国教会办的法文版《西藏回声报》《崇真报》等教会出版物也刊有康区风俗、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文献涉及康区地貌、交通、气候、物产、资源、城镇、村落,以及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为西方了解康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传教士在回国过程中还常举行报告会、展览会,在汇报传教活动的同时,从地理、政治、人口、宗教、文学、艺术、工业、商业等方面介绍所在地区,增进了西方对康藏文化的了解。同时,传教士们编辑、印行了多部藏语词典和语法书,包括拉丁语、英语、法语等语种与藏语的双语字典,为西方的藏学研究打下基础。

传教士们的研究成果得到西方社会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探险者、学者赴康区探险和研究,这些探险者和学者在康区的活动,也得到了传教士的有力帮助。例如,古伯察的《鞑靼西藏旅行纪》被译成多国文字,得到普遍关注,俄、法、英、德、比、美、日等国的探险家和传教士据此探访其曾到过的路线。[11]1868年4月英国探险家库柏(Thomas Thornville Cooper,1839-1878)进入康区,是第一个从四川试图进入西藏的欧洲人,尽管并没有成功入藏,但对川滇藏交汇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川藏边茶贸易等进行了考察,其考察曾得到在当地的法国传教士的热情接待与帮助,所出版的著作*Journal of an overland journey from China towards India:the plains of Hoopeh(Calcutta: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1869)、Travels of a pioneer of commerce in pigtail and petticoats,or,An overland journey from China towards India(London:John Murray,1871)、The Mishmee Hills;an account of a journey made in an attempt to penetrate Thibet from Assam to open new routes for commerce(New Delhi:Mittal Pub.,1873)可与传教士古伯察的研究相映证。1877年,吉尔(William John Gill,1843—1882)考察四川、西藏,出版的作品中记载了考察经历及当时传教士在藏区的活动情况。*The River of Golden Sand: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and Eastern Tibet to Burma(Condensed by Edward Colborne Baber.London :John Murray,1880)吉尔也曾与在康藏地区的天主教传教士交流并得到资金及信息等多方面的资助。

2.3 引发了当代对传教士与康藏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

William Carey的著作Travel and Adventures in Tibet(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02)中,指出传教士是西方开展藏族文化研究的最早的学者,尤其提到了罗勒拿和德格定的贡献。国内最早研究包括传教士在内的西方人士对康藏地区的考察的文章之一是徐尔灏的《青康藏新西人考察史略》(国立中央大学理科研究所地理学部丛刊,第八号,1945)。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后,在20至21世纪之交,中外学界开始重新评价和认识其贡献,康区西方传教士与康藏文化的关系研究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2.3.1 西方的相关研究

在西方,介绍藏区和研究藏区的西方文献如 Alex Mckay的TibetandtheBritishRaj:thefrontiercadre,1904-1947(Richmond,Surrey:Curzon,1997)、HistoryofTibet(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2003),都有专门讨论传教士在康藏地区的相关研究,Steven J 的ContemporaryTibetanliterarystudies:PIATS2003:Tibetanstudie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 Studies,Seminar),Derrek J.Waller的Thepundits:BritishExplorationofTibetandCentralAsia(Lexington,Ky.: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0)等也涉及相关内容。还有学者对康藏文化有关的传教士进行了相关专题研究,如L.Petech 的China and the European Travelers to Tibet,1860-1880(T’oung Pao,1976,62(4-5),中译本见:伯戴克著.曾毓敏译,李有义校,中国与去西藏的欧洲旅行者(1860-1880).民族研究译文集,第九辑)、Jacqueline Thevenet的Lelamad’occident:EvaristeHuc,1813-1860:deFranceenTartarieetduTibetenChine(Paris:Seghers,1989,中译本为:雅克玲·泰夫奈著.耿昇译.西来的喇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并且出现了对某个传教士进行专门研究的书籍。如Gaston Gratuze的Unpionnierdelamissiontibétaine:LepéreAugusteDesgodins(1826-1913).(Paris:Apostolat deséd.,1968)对德格定的研究和资料整理、Hartmut Walravens的DavidCrockettGraham(1884-1961)aszoologicalcollectorandanthropologistinChina(Alexander Wetmore Wiesbaden:Harrassowitz,2006)对葛维汉在中国的动物收集和人类学研究进行介绍,Valrae Reynolds的JourneytoTibet:oneman’sexperience,1904-1922:photographsfromtheDrAlbertL.Sheltonarchive(In:The museum-New ser.,vol.24,nos.2 & 3(spring-summer 1972).p.11-59)对史德文医生档案中照片的整理与研究; Douglas A.Wissing的PioneerinTiet:thelifeandperilsofDr.AlbertSheltoon(New:Palgrave Macmillan 2004)对史德文医生在康区生活的研究,Juliette Buzelin的Tibet,terrepromise:lejournaldevoyagedeNicolasKrick,missionnaireetexplorateur:(1851-1852)(Paris:Églises d’Asie,DL,2001)对克里克在康藏的经历的研究,等。Nicolas Standaert主编的HandbookofChristianityinChina:1800tothepresent(Leiden,NL:Brill,2010)为了解1800至今基督教在中国的状况提供了全面指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及晚清与民国时期康区的传教士情况的资源。

2.3.2 相关成果的翻译

在中国,一些传教士的游记和相关研究成果被陆续翻译出版。例如,戴如意的《藏中行:一个女基督徒的日记》(孙子和译.台北:台湾商务,1989)、古伯察的《鞑靼西藏旅行记》(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成都:巴蜀书社,2004)、徐维理(William G Sewell)的《龙骨: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等。

2.3.3 国内相关研究论文

在研究论文方面,以往多从清算传教士罪行的角度出发,如《美帝国主义传教士在西康巴塘的侵略活动》(传方,辛可.人民日报,1951.08.14)、《帝国主义对藏区的文化侵略述评》(朱解琳.西北民族研究,1986 年创刊号)、《帝国主义在康区的侵略活动》(林俊华.西藏研究,1992(3))等。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重新梳理传教士在康区的活动。研究论文有《外国传教士在巴塘》(陈乃加初.巴塘志苑,1984(4))、《天主教“西康教区”述论》(冉光荣.康定师专学报,1987(2))、《康区外国教会览析》(刘君.西藏研究(汉文版),1991(1))、《近代外国传教士在巴塘的活动》(国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十九世纪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在我国藏区的活动》(任真等.甘肃民族研究,1992(4))等。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研究内容更为多元,既有对康区的外来教会的研究,如《试论清末至民国康区外国教会》(邓前程.民国档案,2006(3))、《盐井天主教史略》(保罗、泽拥.西藏研究,2000(3))、《在羌族地区的外国传教士》(耿静.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也有对不同地域的外来宗教的传播研究,如《基督教在四川藏族地区的传播》(杨健吾.宗教学研究,2004(3))、《近代天主教在康区的传播探析》(徐君.史林,2004(3));同时,开始对特定的传教士个人的行为及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如《古伯察及其〈鞑靼西藏旅行纪〉》(耿昇.西北民族研究,1989(2))、《法国传教士倪德隆在四川藏区活动考述》(胡晓.宗教学研究,2011(2))、《近代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与川边社会》(冯宪华.西藏研究,2110(6))、《叶长青康区宗教文化研究探析》(申晓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叶长青康藏民族学研究综述》(申晓虎、陈建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法国传教士古纯仁〈川滇之藏边〉之史料价值——兼论〈康藏研究月刊〉所载外国人对康区的记载》(赵艾东、石硕、姚乐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法国传教士戴维在雅安的科学考察(陈焱.中国天主教,2010(5))等。

还有从文化交互与影响的角度展开研究,如《法国传教士与法国早期藏族文化研究》(泽拥.中国藏学,2009(2))、《近代早期来华法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风貌》(何岩巍.文史知识,2006(9))、《近代天主教在川滇藏交界地区的传播——以“藏彝走廊”为视角》(秦和平、张晓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从西方文献看19 世纪下半叶中国内地会在康区的活动及与康藏社会的互动》(赵艾东.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9世纪40-60年代中期法国传教士“独占”康区的活动及其影响》(向玉成、肖萍.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等。

2.3.4 相关图书

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康区传教士研究的专著,散见于以下几类图书中:

各地县志,如《民国盐井县志》(刘赞廷.成都:巴蜀书社,1995)、《康定县志》(四川省康定县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巴塘县志》(四川省巴塘县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民国汶川县志》(祝世德.成都:巴蜀书社,1992)、《汶川县志》(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道孚县志》(四川省道孚县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丹巴县志》(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甘孜州志》(甘孜州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理县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德钦县志》(德钦县志编纂委员会.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等。

宗教研究著作,如《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中国基督教百年史》(汤清.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方豪.北京:中华书局,1988)、《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徐宗泽.上海书店,1990)、《中国天主教编年史》(顾卫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中国基督教史纲》(王治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顾长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云南天主教》(刘鼎寅、韩军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云南宗教史》(杨学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云南基督教》(冉耀辉、熊国才.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伍昆明.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四川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教会侵略》(王家楼.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出版社,1987)、《四川天主教》(刘杰熙.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四川基督敎》(刘吉西.成都:巴蜀书社,1992)、《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秦和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秦和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东人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王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等。

相关资料汇编,如:《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赵心愚、秦和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赵心愚、秦和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四川基督教资料辑要》(秦和平,申晓虎.成都:巴蜀书社,2008)、《清代藏事辑要》(张其勤原稿;吴丰培增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清代藏事辑要续编》(吴丰培,张其勤.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四川近代史稿》(何一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清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教务教案档》(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1981)、《清末教案(第四册)》(陈增辉主编;耿昇,杨佩纯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史料与视界·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张先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中国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辑要》(张先清,赵蕊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以及《甘孜州文史资料》(政协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编印)、《道孚文史资料选辑》(四川省道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四川文史资料选辑》(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等。

此外,一些翻译著作也值得重视,如:《基督教在华传教史》(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香港:道风书社,2009)、《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法]荣振华,[法]方立中,[法]热拉尔·穆赛,[法]布里吉特·阿帕乌著;耿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等。

3 传教士与康区文化研究相关学术资源的保存问题

由上可知,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在康区的文化活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外学术界对康藏文化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是一笔难得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这些资源产生于文化多样性、环境多样性极为复杂的地区,涉及众多语言、民族,且散佚各地,迫切需要系统整理和专业化保存。

3.1 系统调研传教士与康区文化的资料分布并形成目录

3.1.1 开发档案馆、图书馆馆藏联合目录

清末民初康区西方传教士的档案包括通信、手稿、报告、已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后续的研究成果、相关主题的原始资料等,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状况的种种反映。由于传教士所属的国家、教会不一,加之来华服务的地点变化不定,使其档案呈多国家、多地区的分布的状态。有的在其家乡或母校、或祖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有的在其生活过的康区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有的则可能在研究机构或宗教机构收藏。欧美各国的大学、政府和教会图书馆,我国成都、香港等地的大学档案馆以及国家、省、市各级档案馆等均能发现他们留下的记录,其中,四川省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收藏较多,例如,四川省档案馆藏有天主教川南教区全宗;华西协和大学的档案收藏时间范围为1892-1953年,传教士们在此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献、图片档案,以及政治人物、教徒、学生对传教士的回忆的口碑材料等,广泛地分布在行政、教学、机构、医疗、宗教等卷宗里,这批记录传教士活动的档案、具有特殊价值的人文档案,现已成为四川大学的特藏档案。目前馆藏照片有一千三百余张,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12]这些文字和图片,除记录下他们个人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历史记载,如四川政坛变化,西南边疆民族的民风民情等。康区各地的档案馆中或多或少地藏有相关档案,阿坝州汶川县档案馆有陶然士的关于羌族的研究原稿。在四川省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也藏有民国时期出版或刊印的康区研究及康区的相关地方志等丰富的文献资料。

美国的惠特曼学院收藏有21盒葛维汉的档案,其中包括约400张有关川边风景、民俗,以及羌族、苗族、藏族和彝族等民族生活的珍贵照片(反转片),还有包括原始记录、收集的原始资料、资料参考、论文与专著四大类的文字资料,其中包括少数民族的经文、冥币、符咒等。[13]在美国斯密森学会的档案馆中,收藏了葛维汉的信件、日记、手绘地图和许多照片。[14]1968年,美国基督教教会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of Christ in the U.S.A)启动了中国档案项目(The China Records Project),旨在保护赴华传教士的个人档案及相关资料,并建设一个赴华传教士资料的存储中心,使这些资料可为历史学者所利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于1969年被选为存储中心,集中保存和接受与中国有关的传教士的资料。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的Record Group No.16中收藏了陶然士的多种文献,包括手稿、通讯、作品评价、发表论文的底稿等,还有与羌族研究、在中国的基督教徒等内容相关的原始资料,他的妻子Annie Torrance从1883年到1927年的回忆录也收藏其中,该回忆录记录了陶然士在内地会传教工作及他们的婚后的经历。[15]Record Group No.22中,收藏了戴谦和的信件、出版的文献和未出版的笔记、草稿、随笔、照片和幻灯片等,其中有戴谦和与其助手所收集的中国西部几百种窗格、腰带和陶瓷图案的图样,以及他对这些图样进行分类、研究、阐释图案的起源和符号意义的手稿;还包括了其妻子(传教士Jane Balderston Dye)在华西从事教育、鸟类研究和旅游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许多照片和幻灯片真实地再现了华西的风景、艺术、服饰和建筑。[16]此外,该图书馆的Record Group No.82收藏了反映多个在中国的传教士家庭的情况的信件、作品、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其中二十世纪初有关四川的照片尤为珍贵。在 Record Group No.11中,还有关于华西联合大学的档案材料。此外,英国爱丁堡大学非西方国家基督教研究中心、巴黎遣使会档案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也有丰富的相关收藏。在一些图书馆里还收藏有各种相关出版物,但是这些书刊年代久远,版本不一,收藏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Crouch,Archie R.,Peter Mitchell & Louis C.Wallard.China Mission Documents:A Global Review(In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sianStudies,Asian Research Service,1983)总结了世界各地档案馆和图书馆、研究所保存的赴华教士档案。此外,Archie R.Crouch编辑出版了Scholars’guidetoChinamissionresourcesinthelibrariesandarchivesoftheUnitedStates(Princeton,N.J.: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以及Xiaoxin Wu编辑的第二版ChristianityinChina:ascholars’guidetoresourcesinthelibrariesandarchivesoftheUnitedStates(Armonk,N.Y.:M.E.Sharpe,2009)为查找美国各图书馆和档案馆所藏的赴华传教士档案(既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口述档案)提供了详细目录;AguidetothearchivesandrecordsofProtestantChristianmissionsfromtheBritishIslestoChina:1796-1914(Leslie Ronald Marchant.Nedlands,W.A.: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Press ,1966)则提供了从不列颠群岛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相关档案的指引。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也在积极收集整理来华传教士的资源。

为了系统开发利用康区传教士的档案及相关材料等宝贵的学术资源,应设计相关项目,通过国内外联手、档案馆与图书馆联合,系统整理这些资源,构建书目数据库,编制联合目录,以全面反映这些资源的收藏分布、获取方式,并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收藏机构开展馆际互借。

3.1.2 整理出版物目录及文献题录

目前,康区文化研究方面尚未有专门的研究目录,尤其是西方传教士的出版物,由于年代久远,语言多种,出版地分散,一直未得到系统梳理。相关论文或通讯也分散在国际上各种期刊中。目前已有的文献题录只揭示了这些文献的极小一部分目录,如法国汉学家考狄埃(Henri Cordier)编制了《汉学书目》,即:Bibliotheca Sinica.Dictionn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l’Empire chinoise.(3 vols,1893-1895;rev.ed.4 vols.,Paris:E.Guilmoto,1904-1908;repr.,a supplementary vol.5,Paris:P.Geuthner,1922-1942,以及1953年由东亚图书馆及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编印的这五卷本的作者索引(East Asiatic Library,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New York,1953);Tongli Yuan(袁同礼,曾任北平图书馆馆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亚图书部编目员)在该书的基础上对藏于各地的与中国有关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出版了《西方文献中之中国:考狄埃汉学书目续编》,即: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New Haven,Far Eastern Publications,Yale University,1958);Julie G.Marshall的BritainandTibet1765-1947:aselectannotatedbibliographyofBritishrelationswithTibetandtheHimalayanstatesincludingNepal,SikkimandBhutan(London;New York:RoutledgeCurzon,2005)列出了英国与西藏关系的资源目录;ABibliographyofJ.H.EdgarWritings(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1936,8:23)统计了叶长青发表的主要的期刊论文题录; Kathleen Lodwick的TheChineseRecorderIndex:aGuidetoChristianMissionsinAsia,1867-1941(Scholarly Resources Inc,1986)列出了《教务杂志》上传教士的书信及文章等;周蜀蓉译编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目录》[17]、石硕的《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列出了1949年以前“藏彝走廊”研究论文索引;[18]等。这些目录有些是针对个人著述的,有的是针对特定期刊的目录,不够全面系统。因此,有必要利用大型书目数据库如Worldcat,及Jstor、Muse等进行系统检索,套录相关书目数据,并注意未正式出版的报刊中相关文献的搜寻与著录。

3.2 构建研究中心或专题数据库以便相关资料的返还或虚拟返还

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在康区所收集的大量动植物标本、少数民族物质文化、考古文物等收藏在世界各地,如戴维在中国西南地区收集了大熊猫、金丝猴、爬行动物、无尾两栖动物和鱼类、昆虫等动物标本及杜鹃花、报春花、珙桐等植物标本,收藏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巴黎植物园等;[19]美国学者查培(W.R.Zappey)曾四次深入川藏,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有358种和亚种共3135个标本保存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20]葛维汉曾在四川和川藏、川滇交界收集了40万件标本,包括哺乳类动物、昆虫和蛇类等,还收集了藏、彝、羌和苗族等川边少数民族的一些日用品和手工艺品,这些藏品收藏在美国国立博物馆——史密森学会,[21]其中一次送抵的藏品中就有宜宾附近地区所采集的373个鱼类标本、53个软体动物标本和一个青蛙标本。[22]因此,应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收藏机构,依据文物追索条例,通过与相关收藏单位协商,对属于文物范畴的要追索返还,对于照片和文献,应尽量获取复制件的返还,同时,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争取以数字资源的形式虚拟返还这些资源的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变迁和藏、英、法等多语翻译中存在的不一致,导致康区各地的地名、传教士的人名、少数民族的称谓及族名等均存在各种说法,在数据库建设中,应注意建立和逐步完善主题词表,对地名、人名和族名等进行名称规范,以提高检索效率。

3.3 对西方传教士的相关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选择与评价

西方传教士在康区传教的同时,所开展的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具有片面性,有些包含偏见,有些是道听途说,有些甚至以讹传讹,且某些内容陈旧或结论欠妥,在肯定其学术开创性与历史价值的同时,应注意发现和指正其观点、材料和内容上的错误之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而言具有文化敏感的、不恰当的内容和措辞,应给出特别标注。

〔1〕〔11〕 耿昇.古伯察及其《鞑靼西藏旅行纪》[J].西北民族研究,1989(2):224-246

〔2〕 赵艾东.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史德文在康区打箭炉的医疗活动[J].中国藏学,2008(3):115-146

〔3〕 1932-The End of the Batang Tibetan Christian Mission[EB/OL].[2015-07-06].http://www.lextheo.edu/wp-content/uploads/2011/04/Lexington-Theological-Quarterly-43-138-51-ch-28.pdf

〔4〕 Te-k’un C.Archeaological studies in Szechwa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7:139

〔5〕 Shavit D.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a historical dictionary[M].New York;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90:620

〔6〕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graphy.World biography[M].New York,N.Y.: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graphy,1948:2043

〔7〕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活动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8(2):179-184

〔8〕 王尧,王启龙,邓小咏.中国藏学史 1949年前[M].北京:民族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5-256

〔9〕 White S.SCENE/SEEN-Symmetry between Eugene ATGET and James OGDEN[EB/OL].[2015-07-06].http://www.womeninphotography.org/archive05-Jan01/gallery/f2/gallery.html

〔10〕 冯宪华.近代内地会传教士叶长青与川边社会——以《教务杂志》 史料为中心的介绍探讨[J].西藏研究,2010(6):57-70

〔12〕 张丽萍.四川传教士档案[J].四川档案,2004(1):12-13

〔13〕 耿静.惠特曼学院馆藏资料看葛维汉的人类学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5(1):17-22

〔14〕 Graham D C,Walravens H.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1961)as zoological collector and anthropologist in China[M].Wiesbaden Harrassowitz,2006:9

〔15〕 Duffy J R,Smalley M L.Guide to the Thomas T.Torrance Papers(Record Group No.16).[EB/OL].http://drs.library.yale.edu:8083/fedora/get/divinity:016/PDF

〔16〕 Price N H,Smalley M L.Guide to the Daniel S.and Jane Balderston Dye Papers(Record Group No.22)[EB/OL].[2015-07- 06].http://drs.library.yale.edu:8083/fedora/get/divinity:022 /PDF

〔17〕 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C].成都:巴蜀书社,2004:265-344

〔18〕 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355-470

〔19〕 阿尔芒·戴维德——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书[EB/OL].[2015-07-06].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8%BF%E5%B0%94%E8%8A%92%C2%B7%E6%88%B4%E7%BB%B4%E5%BE%

〔20〕 Archive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Wilson,Ernest Henry,1876-1930.Papers of Ernest Henry Wilson,1896-1952:Guide[EB/OL].[2015-07-06].http://oasis.lib.harvard.edu/oasis/deliver/~ajp00047

〔21〕 耿静.惠特曼学院馆藏资料看葛维汉的人类学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5(1):17-22

〔22〕 Graham D C,Walravens H.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1961)as zoological collector and anthropologist in China[M].Wiesbaden Harrassowitz,2006:32

Research Resources about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Kha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Hu Liyu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re were a lot of missionaries coming to Kham, who observed and studied Tibetan culture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he missionaries brought western academic methods into China, produced a number of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d promoted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ibetan culture. There needs a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relat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so as to utilize the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ate Qing Dynasty;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Missionary; Kham; Tibetan culture

G253.1

A

胡立耘(1966-),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传教士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