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3)
针药结合治疗对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ENK调节作用研究
何 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3)
目的:观察加减归肾方结合针刺治疗对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ENK(脑啡肽)的调节作用。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各36例。两组均予加减归肾方,针药组结合针刺双侧次髎、关元俞、肝俞、肾俞、太冲及三阴交。比较两组血清AsAb转阴率、ENK水平变化、妊娠率。结果:两组AsAb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前后ENK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NK指标改善针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妊娠率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可显著降低ENK水平,提高受孕机率。
抗精子抗体(AsAb);不孕症;中药;针刺
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育龄妇女中不孕者约占10%左右,其中20%的不孕症属免疫性不孕[1],免疫性不孕研究最多的是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不孕。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学说的出现使生殖医学取得了新的进展。实验证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重要的信息物质基础,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双向调节,在该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神经调节角度出发,进行临床观察,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sAb、脑腓肽(ENK)的变化以及最后妊娠的情况,观察加减归肾方结合针刺治疗对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ENK的调节作用,报道如下。
共72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AsAb阳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各36例。中药组年龄24~40岁,平均(30.78±4.65)岁;原发性不孕13例,继发性不孕23例。针药组年龄24~40岁,平均(31.69±4.41)岁;原发性不孕17例,继发性不孕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免疫性不孕症的标准制订。①妇女结婚1年以上,或已有婚育史,继而间隔1年以上,夫妇同居,未避孕而未孕者;②用ELISA检测方法证实血清内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③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不孕。
两组均内服加减归肾方。药用熟地黄30g,菟丝子30g,枸杞子20g,制何首乌20g,桑寄生20g,女贞子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淫羊藿10g。阴虚明显加桑椹子20g、白芍15g,阳虚偏重加巴戟天15g、杜仲15g,气虚加党参l5g、黄芪30g,气滞加柴胡10g、制香附10g、路路通15g,血瘀加三七l5g、丹参30g,湿热加蒲公英30g、车前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期停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针药组加用针刺。主穴选次髎、关元俞、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等。1周治疗2次,经期停止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两组血清AsAb转阴率、ENK水平的变化、妊娠率。
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AsAb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AsAb指标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ENK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NK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NK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
两组受孕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受孕情况比较 例(%)
加减归肾方源自古方归肾丸,由熟地黄、菟丝子、桑寄生、淫羊藿、枸杞子、制何首乌、山茱萸、山药、女贞子组成。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肾养阴,菟丝子、淫羊藿、桑寄生补肾益气,制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养血滋阴,山药健脾益气。诸药合用,滋补肾中阴阳,填精养血,补而不燥。对血清AsAb阳性SD大鼠用加减归肾方灌胃给药,结果具有抑制AsAb的作用[2]。也有研究证明归肾丸结合针刺能降低精浆IL-6水平、改善酸性磷酸酶水平、提高精浆中免疫抑制因子的含量等,抑制AsAb的产生,提高临床疗效[3]。因此,加减归肾方能消除病因,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消除AsAb,抑制新的AsAb的产生,为受孕创建良好的内环境,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有效方剂。
研究证实,针刺可能通过内源性阿片肽、副交感神经系统等途径介导对免疫功能的正性调节,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通路介导对免疫功能的负性调节,从而对免疫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4]。有研究表明,俞募配穴埋线疗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可以降低血清β-EP水平,调节紊乱的免疫状态,降低血清AsAb水平,提高受孕机会[5]。次髎、关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等诸穴合用,能够滋养先天,补益肾气,扶正培元,提高机体的免疫平衡能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神经免疫调节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可以相互调节,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介导而实现,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重要的信息物质基础,在该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内源性阿片肽是全面参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这三大系统调节功能的重要因素,它不但可以调节,而且可作为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脑腓肽(ENK)是内源性阿片肽的主要成分之一,机体免疫细胞表面广泛存在ENK的受体,ENK通过与体内的阿片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Shan等[6]研究发现ENK是树突细胞与CD4+T细胞之间的通路上的一种正性免疫调节剂,结果发现ENK可以显著诱导树突细胞的成熟。
损伤、炎症等原因导致机体产生AsAb,AsAb可介导补体、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的免疫细胞合成并释放阿片肽。能够与阿片肽结合的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中,阿片肽通过与这些细胞表面的受体作用,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连接初始性和适应性免疫。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离开外周组织,迁移到引流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而这些细胞因子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反过来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产生AsAb。两者相互诱导、促进,共同引起、增强对精子抗原的免疫反应,最终影响生殖过程,导致不孕。治疗后,中药组和针药组血清AsAb水平均下降,其机理可能在于下调了机体细胞因子的水平,使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弱。针药组ENK水平下降明显,概由于针刺能够使下丘脑减少ENK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使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弱甚至消除,从而使抗体水平下降。
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中药和针药结合治疗对ENK均有影响,但针药结合治疗对ENK的影响更显著,且针药结合治疗对ENK的降低优于单纯中药治疗。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都可以有效的降低AsAb水平,但针药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受孕率。因此,单纯的中药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对AsAb转阴都有效,但针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ENK的水平,从而提高受孕机率。
[1] 张摇燕,杨摇菁,毛宗福.不孕症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生殖与避孕,2005,25 (9):570-575.
[2] 何燕萍,唐纯志,梁国珍,等.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2):140-143.
[3] 何燕萍,宋阳,张小洪,等.归肾丸结合针刺对免疫性不育的临床作用及对精浆酸性磷酸酶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5):359-360.
[4] 周雄元,王跃华.针刺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7):55-56.
[5] 谢元平,吴湘,伦新,等.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及对β-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87.
[6] SHAN F,XIA Y,WANG N, et al.Functional dulation of the pathway between dendrtice cells (DC40) and CD+T cells by the neuropeptide: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J].Peptides,2011,32(5):929-937.
R256.561.6
B
1004-2814(2017)02-0120-02
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