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几点问题的思考

2017-04-12 20:05张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问题思考高中历史教学

张涛

【摘要】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但教材篇幅有限,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变迁,以及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背景历程,本文从上述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认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问题思考

【分类号】G633.5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光辉的一页。选官制度的得当关系着当朝的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本文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并结合相应的史料,从先秦选官制度的变迁,主要选官制度存在的疑惑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中国古代先秦选官制度的变迁

高中历史教材主要介绍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但对于先秦的选官制度表述的比较零散。对此这里简要述说一下古代先秦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像尧舜能够成为部落首领是通过禅让制的形式。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大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从而开始传子制,后来进一步演变成西周的宗法制,这实际上有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注重血缘关系的传承。

西周时期主要选拔官员方式是世卿世禄制,当然也有任贤,比如姜太公就是应为自己的贤能而被文王看中。此外周代还通过考试和推荐来选拔人才。《周礼·地官·乡大夫》载:“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礼记·射义》载:“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这种选官制度在当时不能成为气候,但对后代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期,由于多国并存,选官制度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春秋时期选贤任能制得到確立和发展,像晋、楚、齐、秦以及吴、越等大国的发展与选贤任能制是分不开的。如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秦穆公拜百里奚为相等。而在西周盛极一时的世卿世禄制正受到冲击。

秦朝建立后主要采取“推择为吏”,“考试取吏”、“征士”等选官制度,但秦王朝短暂,这些选官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几点问题思考

(一)察举制是否只看德行不看才华,是否只举荐不考试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汉代的察举制介绍的比较简单,同学们往往在学习了科举制之后对察举制的认识相对比较片面,认为察举制只看德行不重才华,只举荐不考试。这种认识其实是对察举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

察举制至汉文帝时才逐渐确立。察举制有四个基本特征:1.由皇帝不定期下诏令,根据所需人才,指定荐举科目。2.自丞相至地方郡国,按所指定科目察举人才。3.各地把所推荐的人才送集京都,由皇帝亲自对他们进行策问;4.据对策高下依次授官。察举之在文帝之前被察举者主要限于现任官职,至武帝时,吏民均可被察举。

汉代察举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以廉能而被征用的可分为两科:(一)贤良方正科。(二)孝廉科。第二,由郡国荐举的,可分为三科:(一)茂才异等。(二)孝弟力田。(三)荐举勇武之士。第三,由选举进身的,分四科:(一)博士弟子,文学掌故。(二)以明经进身者。(三)以明法进身者。(四)以学童进身者。

(二)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对当时人才选拔的积极意义

高中历史教材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重点阐述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对于其的产生和在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没有点明,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就是一种错误。

曹魏初期,立九品中正制只是因应东汉末年战乱,人口大量流动,原先的乡举里选制度难以进行这一特殊情况的权宜之计,后来遂成定制。初立九品中正制时,仍贯彻曹操的唯才是举方针,不看门第,对人物的评品随其言行道义而升降。到后来,大小中正多为士族所把持,变成不论贤愚,专凭门第(亦即本人及其先做官的官位)结品。衣冠士族,除非门第破落,照例是高品(二品);庶族寒门,即使德才兼备,照例只能是下品。品评的凝固化,也就完全失去对士人的劝励作用,变成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是应时而生,并且在初期也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知九品中正制也是曹魏处理中央与地方门阀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方法,只不过由于地方门阀势力的强大,最终选拔人才的权利由世家大族所操控,从而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暴露无遗。

(三)科举制走向衰落的原因及思考

高中教材中对科举制的介绍是仅仅围绕中央集权发展来谈的,即把选拔人才的权利从地方收归到中央,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有利于不同阶层的流动,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单就科举制为何会走向衰落,为何为阻碍社会的进步,没有做进一步说明。我认为学生对科举制为何走向衰落还是要有一定的了解.

科举制从其产生开始就伴随着种种弊端。首先,官僚政治的腐败是伴随科举制的重大弊端之一。唐朝科举制有种形式叫投卷,即在科举之前,文人自己要以自己的文章推荐自己,攀附达官贵人,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唐朝的科举制几乎不采取糊名法,所以容易作弊。宋朝虽采用糊名、誉录制度(誉录制度是指宋代为防止科举考试阅卷作弊,由誉录官依照原文誉录,再送复考官再定)从根本上铲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制残余,对防止主考官的“循情取舍”产生了很大作用。但宋朝的舞弊现象依然严重,如传递答案,调换考生试卷,涂改试卷编号,誉录时进行窜改等。这些现象都与当时政治腐败密不可分。明清时期,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更为严厉,典型的就是八股取仕和文字狱。

从科举的考试内容讲,也决定着科举制的衰落,并且严重阻碍社会发展。从唐朝的诗赋到明清的八股文,科举考试的内容比较狭隘,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并且考试内容以文科为主,轻视自然科学技术。除了数学因同历法有关偶有被提出,其他的自然科技方面的科目几乎被淹没了。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这中考试内容更不合时宜,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迎来了工业革命。这也预示着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科举制的命运自然也危在旦夕,最终在1905年被废。在科举制被废后,梁启超和孙中山都对科举制做出了评价。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认为:科举制不看门第,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比较公平的。它的取代九品中正制是我们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不足在于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归根结底还是制度赋予考试的意义的不同。

从上述对古代选官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我们更应该重视史料教学,让学生通过史料学习,能够全方位的去看待历史,认识历史,同时对学生史证意识的培养也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中学历史材料与解析——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问题思考高中历史教学
存疑?分析?对策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三权分置”下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思考
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人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