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备考策略探究

2017-04-12 14:52朱传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高考

朱传弟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咸阳 712082)

摘 要:高考中要组织有效的复习和备考资料,才能有效提升知识点的落实情况,而小说中的独特艺术也受到了高考命题人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答题情况,从高考出题组以及解题技巧的角度分析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的相关题目。本文从阅读技巧、题目分析技巧、答题技巧等角度,对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备考策略进行了集中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高考 文学类文本小说 备考策略

一、从阅读技巧角度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备考策略

1.要建立多元化阅读技巧

在对文学类文本小说内容进行备考的过程中,要针对小说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对形象、环境、主题和情节有较为细化的认知。

第一,要细化阅读,以保证对小说中的形象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在文学类文本小说中,要借助人物的塑造了解小说的中心内容,作家利用文学类修饰方法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集中描述和阐释,正是借助小说人物实现了情绪和情感表达。也就是说,小说的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借助小说人物表达出来,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故事思想以及人物脉络。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深度分析人物特征,并且针对具体情节建构系统化的事件连接模型。

第二,要细化分析,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深度解构和信息整合,确保能有效的了解到小说的内容和写作目的。在小说事件叙述过程中,要结合小说情节的变化进行事件的铺设,以保证相关特征变化得以有效延续。并且,高考中有一些省份会直接进行语篇的考核,题目也是围绕片段化情节展开,从而形成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模型,正是基于其情节的变化,才形成了有效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处理结构。

第三,要仔细揣摩,对小说开展的环境进行着重分析和处理,不同的人物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差异化表现,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环境要素对相关题目进行着重分析,并且充分考量相应环境参数产生的影响。另外,在环境描述过程中,往往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性格特征,对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描述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

第四,要仔细审题,并对小说的主题有明确的理解和认知,从而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也正是小说最大的价值以及意义[1]。在小说阅读以及备考过程中,只有掌握主题才能进一步开展细化阅读,并且在大背景下对相应的人物和情节进行细化分析和综合归类,确保能更好的了解材料描述形式,建立切合实际的数据分析,从而建立一种客观认知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高考中较为常见的考点,出题人往往将小说的主题作为题目,对学生进行集中考核,利用主题探究题进行多元化测试。

第五,要充分掌握技巧,作者会利用不同的情感表述方式,借助隐晦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述以及结构安排。情节的生动程度以及曲折效果都是影响小说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也要从不同视角分析故事情节。学生只有保证答题技巧应用得当,才能真正提高答题效率和答题效果,从而获取更高的分数。

2.要深度分析题目要求

学生要结合不同题目要求进行仔细分析,对题目的具体要求和取向进行数据和信息整合,确保答案和题目相符。在高考中一些阅读题目评分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相一致,需要其中关键词的相同或者相似,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能结合自身的阅读信息酌情答题,落实深度分析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对题目进行仔细辨析[2]。

二、从答题技巧角度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备考策略

1.要强化日常积累

文科类考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日常积累,学生若是日常知识缺失,就会导致无法顺利答题的问题[3]。因此,日常积累文学作品阅读心得十分重要。小说的相关知识都能借助自主描述有效的呈现出来。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对小说的修辞方法进行有效分析,也要结合日常积累对表達方式进行定位。前者能辅助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选取,并且能了解整个小说的基本情况。后者能保证学生了解整个文章的基调,并且能更好的建构有效的答题策略[4]。

2.要利用多元化答题技巧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要确保知识积累和答题技巧的实效性,尽管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却觉得题目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技巧。其一,要进行迁移推理,利用同类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并且在答题过程中从设问角度进行迁移推理,确保迅速寻找到答题切入点,从而保证题目和文章之间的契合度。其二,是根据答案的特点进行迁移推导,在高考试题答案建立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集中处理,一般选取形容词和动词,因此,学生在答题时,就可以利用相应的题目关键词组织答案[5]。

3.要优化答题语言

往往良好的表述方式才能更好的获取高分,因此,在实际答案组织过程中,学生要明确题目中该答的问题和不该答的问题,保证句意理解程度和情感表达程度的完整度。并且要按照答题要点有序答题,确保利用概括性以及分析性答题技巧进行回答,也能顺利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答题过程中,要对答案字数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也要对题目和分数匹配度进行细化处理,确保能针对相应分值的题目书写相应的字数,借助平时的训练提高精简答案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进行备考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并且保证平时的积累效果,也要进一步提高题目分析能力,并且利用日常练习提高答题完整度和速率,也能在优化组织答案的同时,真正落实策略优化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宁鸽.如何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人称的作用题型[J].考试周刊,2014,15(74):2-2,3.

[2] 包建梅.海南省课标卷中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题型及阅读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3] 董玉叶,吴建兴.悲歌爱情·持续关注·不断突破——2014年江苏及全国高考文学类文本命题评价[J].语文知识,2014,30(09):75-78.

[4] 曹芳贵.小说阅读备考的文本意识必不可少——以2015年高考课标1卷文学类文本选考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8(04):70-71.

[5] 钟立红.继承有余创新不足--2014年高考广东文学类文本试题评析[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4,17(07):16-17.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高考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关于如何备战高考物理的几点思考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