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安
(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白果中心学校 湖南衡山 421300)
摘 要:阅读训练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想要做好阅读教学,那么首先就应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另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用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最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训练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更是学习做人处事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不是为了不教”。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努力改变以前古老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下面浅谈几点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在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学的人本性特征,要求营造和谐、民主、发展的语文教学氛围,要营造这种氛围,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之間的关系,并做到尊重学生,倡导合作,发扬民主,激励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1.介绍好书好文章给学生阅读
推介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些文章应贴近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能够折射出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语言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等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3.开展多样活动,体验阅读乐趣
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学做读书笔记。培根说;“读书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还可以使人精明。”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学生练笔、写读书感的形式很多。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第一发现,赏识学生的初读感悟,并指导他们读书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其次,构建交流的平台,在阅读课堂中,努力创造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再次,我们要抓住交流机会,巩固阅读成果。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现代阅读理念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内容。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课文分析,忽视读书指导现象。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俗语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精读,就是指详细的读,反复的读,是一种研究性读书的方法,精读的目的在于对读物我综合理解,从读本到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略读,指用较快的速度略读:浏览,是以更快的速度读,略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默读,是指不动嘴,不出声的读,默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解和思考,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地,创造地,独立的阅读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能力的训练,应把“读”放在首位,用“读”激起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用“读”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入另一番天地。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关键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等等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写作和做人中去,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完善自己,在写作中提高自己,在读书中陶冶自己。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可以在上每篇课文前,都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