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远离大陆、孤悬海外的琼崖革命为什么能够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坚持系统的组织领导,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同时运用灵活的理论宣传手段,坚持不懈地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总结和继承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海南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推动海南社会的不断改革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琼崖地方党组织 海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过程,也包含着在群众实践基础上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群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中共琼崖特别支部于1926年2月成立以后,琼崖全社会在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的带领下,进入了决定海南人民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在北京成立,随着解放战争进一步深入,次年海南地区解放。二十三年的琼崖革命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奇迹,如“孤岛奋战”、“红色娘子军”、“木船打军舰”等等,还有冯白驹等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琼崖地方党组织的先进历史人物。产生这些奇迹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共琼崖地方党組织坚持不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广泛传播是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世界史进入新纪元,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传播却是在1921年才开始的。1921年4月7日,激进民主主义者徐成章等在海口创办了《琼崖旬报》,“以介绍新潮流的文化”。①同年12月,罗汉、鲁易等在海外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回国,先后来到海南开展工作,他们通过《琼崖旬报》,宣传当时在欧洲广泛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想。
1922年秋,在进步县长王大鹏的大力支持下,罗汉等人在嘉积创建了一所新型的工学结合的学校——嘉积农工职业学校,1924年正式开始招收学员(1926年改为仲恺农工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并在政治理论课中开设了《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等,②为海南培养了大批干部。同时在外求学的海南学子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后,自筹经费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然后寄回海南进行宣传。当时,他们创办的刊物有:1923年留穗青年创办了《琼声周刊》和《觉觉年刊》,同年留沪青年出版《海南潮旬刊》。这些刊物的共同点是“讨论社会问题的文章很多”,“但对于现今政治的态度没有一定方针。”③1924年至1925年间,在广州有徐成章、杨善集、徐天炳、洪剑雄、李爱春等创办的《新琼崖评论》,陈垂斌等人在上海创办了《琼崖新青年》,莫孔融、柯嘉宁等在北京创办了《琼岛魂》;留京的海南先进青年也创办了《琼崖青年》。
1926年初,穗、沪、京等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海南籍青年和其他进步青年,纷纷随国民革命军南征回到海南岛。他们一方面建立海南各级的党、团组织,开展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等;另一方面,他们还创办各种报刊、书社大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1926年至1927年初,他们在海南创办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报刊有:《琼崖民国日报》、《琼崖青年》、《现代青年》、《扫把旬刊》和《路灯半月刊》等。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琼崖学联出版《琼崖学生》,琼东中学进步师生出版《琼东中学校刊》等。此外,许多人还以演讲的方式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从1921年到1926年,徐成章等海南先进青年还在海口、府城、文昌县城等地创办书社,购买进步刊物、报纸供青年们阅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海南的广泛深入的传播,为在1926年以后海南各级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工人阶级结合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可以依靠的对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中,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同样也是不可能取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胜利的。
二、广泛的政治动员是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方式
中共琼崖特别支部成立后,琼崖共产党人迅速建立起各类工、农、青、妇群众团体,开展群众运动。国民党的琼崖特委成立之后,特支为了巩固“国民的联合战线”,以国民党的名义成立了琼崖农工商学各界联合会,便于开展工作。2月,琼崖总工会恢复。4月,海口市总工会成立。同时还建立一批基层工会,主要有旅店、泥水、汽车、屠业、茶居、织造、驳载、木工、鞋业、烧灰、纸料、内河船、熔炼、海员、钢铁机器、皮革、药材、理发、打货、店员、管店、什业、印刷、米谷、起卸等各行各业的工会,会员达六七千人。④到1926年秋,琼崖总工会正式成立。海口以外的其他地区,也纷纷筹建起工人、农民、妇女、学生等群众团体,革命形势愈来愈好。
中共琼崖地委一经成立,便开始积极开展工作,琼崖各族各地区人民在琼崖地委的领导下,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在琼崖地区广泛的开展起来。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琼崖工人阶级积极声援工人们的正义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琼崖的工人运动也不断走向高潮。地委在在琼崖总工会恢复以后,分别于海口、文昌、三亚等地区也建立起了总工会或者筹备处,相应地还成立了基层工会。工会还出版了《琼崖工人》等一批先进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们进行罢工斗争和工人运动;为了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加强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总工会还创办了各式各样的讲习所和训练班。为了把工人从经济斗争引导成为政治斗争,琼崖总工会也做了大量工作。
中共琼崖地委为了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发表了农民运动的宣言。为了进一步宣传革命和发动农民大众,从而建立农民协会,地委派遣了一批进步学生组织回乡工作团。1926年8月,农民协会在海口宣告成立。随后,地委又动员工人和学生,深入到农村地区进行宣传。到1926年底,全琼崖地区除了感恩县以外,农民协会在各地区都普遍建立起来,会员发展达到20余万人,能直接领导近100万工农群众,农民运动形成前所未有的高潮。
中共琼崖党组织也非常关注青年学生的工作。早在党、团地委成立之前,就派出了一批党的领导干部到学校开展工作,在学校建立了党团基层组织。杨善集、王文明等人,时常在学校进行革命形势的分析探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委还举办了各种培训班,以期提高青年党团员的政治觉悟。地委还决定重新开办公学以发现更多的人才。琼崖公学招生100余人,邀请陈公仁、林基、柯嘉予、冯骥等作为教员,并请来张难先等人到校讲授政治课。在学校中建立了党、团支部,组织同学学习党团知识,提高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
地委还不断加强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党组织不仅举办了社会工作训练班,同时还派出了一批女共产党员和进步女青年创办女子学校,专门招收女青年入学读书,在海口、府城、文昌、澄迈、万宁、陵水等地创办了一批女子职业学校和妇校。仲恺农工学校还设立了妇女班。这些学校针对革命形势,对女子学员开展了新文化教育、革命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工作。这些学校大多数都建立起了党团支部,先进的女学生积极入党、入团,不少学生后来成长为革命运动的骨干。
不断在海南工农青妇群众运动中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是琼崖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及立场保障。在新的时期,大规模的群眾运动虽然已不必要,但是同样需要海南地方党组织坚持开展群众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贴近群众实际生活,将马克思主义真正运用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为广大群众谋福祉。
三、灵活的理论宣传手段是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身为中共党员的罗文淹担任了《琼崖民国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他通过日报大造革命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革命报刊《向导》《中国青年》《少年先锋》《犁头》等也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大发行;同时,琼崖共产党人还创办了《路灯》《扫把·旬刊》《群众》《环球报》和《现代青年》周刊等。此外,党组织还组织人员刊印了《共产主义问答》《马克思主义入门》《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这些革命报刊和图书,对于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对于动员工农群众投身革命,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抗战时期,琼崖特委在海口开办了“大众书店”作为一个秘密联络点。特委通过书店传播《新华日报》、《大众哲学》等多种进步书刊,以及美国著名红色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大众书店不仅负责接送上级党组织派来指导工作的革命同志,还负责解答一些进步人士的咨询问题。马白山等人还在昌江县开办了“时代书报社”,吴绍荣等人在儋县开办了“大众书店”,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推销中共抗日救亡书报。
同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与影响下,府海地区的赴穗求学的琼籍学生,联合当地中小学校的爱国师生,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剧团,利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林耀簇、林施均等琼籍学生,带领学生回乡工作团,在海口演出反映东北游击队抗日的话剧和歌咏等节目,鼓励人民群众联合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他们还协助中共海口特支创办了《国光旬刊》,为宣传抗日而写作文稿。海口特支的李雨枫和高仁融等人创办了“琼崖剧社”,在海口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剧社成员吴毅以国民党的名义,通过晚会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爱国剧目。
解放战争时期,琼崖地方党组织还大力发展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宣传教育方面,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将抗日时期创办的《抗日新闻》更名为《新民主报》,并创办了《建党》杂志和《建军报》。东、南、西、北区等四地委,分别出版了《群众报》《前进报》《先锋报》和《人民报》。这些报刊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报道了解放战争的形势,鼓舞了党政军民的斗志;1949年新华社琼崖分社成立以后,琼崖解放战争的最新进展和情况,通过分社电报,不断传播给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琼崖纵队政治部还成立歌剧团、文工团和青年剧团等文艺团体,通过巡回慰问演出,丰富活跃了解放区文化生活。
革命年代,琼崖地方党组织通过出书籍、办刊物、演话剧等等多种灵活的宣传方式宣传革命思想,推动了海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宣传手段更加多样化的今天,海南各级党组织应该不断学习掌握各种宣传方式,利用好各种宣传手段,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四、系统的组织领导是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海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
中共琼崖特支成立后,在广泛组织民族革命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的斗争中,认真贯彻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作用。琼崖地方党组织极其重视党团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琼崖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不断深入各县机关和学生团体,发动群众、学生,开展革命运动,在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入团,壮大革命队伍。随后,一批党的基层组织相继建立起来。
抗战时期,独立队扩编为独立总队。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工作,总队开办了随营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工水平。1939年秋,琼文根据地创办了东路党校。次年,美合根据地创办了西路党校,同时还附设了马列主义学习班。冯白驹、李明等琼崖特委领导人还亲自为两所党校的学员讲课。内容主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游击战的战术、党的建设理论、中国革命史等。通过加强对党员的培养,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增强了党的战斗力。1940年7月,在继续办好随营军政训练班和党校的同时,中共琼崖特委还效仿“抗日军政大学”,在美合地区创办了琼崖抗日公学。
解放战争时期黎、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区文化状况十分落后,为了加强群众文化教育,琼崖地方党委和民主政府便开办了一大批夜校、识字班和小学等教育机构,对群众进行扫盲教育和普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为了加强干部教育,1948年至1949年,五指山解放区的党政机关还通过开办琼崖公学、军政干部学校等方式,招收了大批干部进行政治、军事、文化学习。各地党政组织也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等形式,为琼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造就和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实践证明,只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并且引导党的事业走向成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学习琼崖地方党组织在革命年代在组织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把党的组织建设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有把海南的各级党组织建设好了,才能把海南的事情办好,同时真正实现海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历史是不会忘记琼崖共产党人的。正如朱德同志所言,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的琼崖共产党人,对海南解放和全国解放“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对琼崖地方党组织卓越贡献的最高评价,同时也肯定了琼崖地方党组织的历史地位。发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琼崖革命,是琼崖共产党人为了解放海南的社会生产力而做出社会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中共,对于当前加强海南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对于推动海南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義。琼崖地方党组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是海南地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及全体海南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注释:
①见一九二二年四月出版的《琼崖旬报》三十六期上发表徐成章的《琼崖旬报略历》一文,和《新琼崖评论》29期徐成章写的《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成立和琼侨》一文。
②见一九五九年海南师专编写的《海南现代革命史》(未发表)。
③见《新琼崖评论》第五期发表的善哉写的《对于一九二三年琼崖出版界之评论》。
④《海口革命斗争史》,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参考文献:
[1]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王朝赞,符世贤.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早期传播[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
[3]邢谷宜,陈泰义.知识分子在琼崖早期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
[4]苏盾.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海南大众化的路径[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
[5]赵康太.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的执政经验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J].新东方,2011,(04).
[6]李广东.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葛子龙,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