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临床检验课程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和技术性的综合课程,具备内容丰富、体系复杂、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学习临床检验课程的“源动力”,使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思考和练习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关键词】 学习兴趣 临床检验 教学改革
临床检验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为了实现高等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对临床检验学科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适应人才发展需求和岗位实践需求。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探讨如何推动临床检验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检验教学效率。
1 明确学科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认识不到临床检验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临床检验只是医学专业的入门学科,缺少技术性和发展性,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临床检验教学中增加绪论导入章节,全面介绍学科的主要内容、实际用途及发展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临床检验课程不仅是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更是基础课程,是学生开展医学实践的前提。通过绪论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临床检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例如,在绪论中针对临床检验中先进的检验仪器及检验技术进行介绍,并阐明通过这些仪器及技术能够为临床医学带来的启示与帮助,使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具体的内容与技术之前,就认识到临床检验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2 革新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
临床检验课程是一门更新速度很快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果教师诗中拘泥于教材内容,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则难免损伤学生学习的热情。相反,教师应该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临床检验课堂上了解临床检验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始终走在临床检验学科的发展前沿,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学科发展情况对学科内容进行调整,压缩血块收缩试验等临床实践效率低的教学时间,增加尿沉渣分析仪的操作原理及数据分析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最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 改革教学方法,调动积极性
传统教学检验教学中,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环节,教师都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挫伤和压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1 重视实践
学生学习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医学实践。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岗位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在动脑中动手,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临床检验学习的乐趣与意义。例如,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鼓励学生通过感官检查、化学检查、自动化仪器检查等手段进行病理分析,通过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重视启发
在临床检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操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临床检验教学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乐趣。例如,在“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获得报告结果之后,对于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重视互动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临床检验教学改革,重塑师生关系、重创课堂氛围是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使学生在轻松、宽容、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探索、沟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血小板检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血涂片上未见血小板聚集,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这一话题与学生展开课堂问题,在一问一答的和谐氛围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理清学习思路、探索学习规律,体会到临床检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4 革新教学手段,增加趣味性
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临床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声情并茂、图文并用、光影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性与生动性,从而提高临床检验教学的趣味性。例如,针对细胞形态辨认等比较难以掌握的内容,单凭学生一次或几次实验,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内涵和技术要领,而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开放实验室所带来的管理压力和资金压力又较大。针对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进“微课”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观摩视频的方式,进一步掌握重点知识和技术要领。同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flash游戏,让学生通过“找茬”、“排序”、“闯关”等游戏,在电脑上再次模拟实验场景,将实际操作、视频观摩与模拟操作结合起来,不仅降低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让学生体会到临床检验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是学生开展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前提和关键。考虑到临床检验课程内容多、难度高、更新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动临床检验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检验教学效率。希望本文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发广大教师对于临床检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的讨论,大家交流沟通,共同促进临床检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王元松,姜忠,等.《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
[2]全裔,龙艳,王丽兰,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实践教学革中的试行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2).
[3]邱冬,张慧,李敏霞.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廖新华,1981.10,男,汉族,湖南省衡山县,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主管技师,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