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海 杨保仲
【摘 要】 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待产的孕妇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3例。观察组临产后进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临产后不进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度(1.02±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5±1.1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80.12±7.56)次/min低于对照组(89.71±8.32)次/min,观察剖宫产率(2例,4.65%),对照组剖宫产率(11例,25.5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进行椎管神经组织麻醉分娩镇痛法能有效地减轻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椎管神经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要面对很大产痛,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会让产妇产生一些应激性的反应,从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1]。我国大多数产妇因为害怕产痛所以选择剖宫产。在近些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疗模式改变,现代产科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大多数人对分娩镇痛缺少足够的认识,害怕其会对产程与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目前没有在医学领域广泛推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待产分娩的产妇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3例。在对照组中,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4.50)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40.12±1.82)周。观察组中,平均年龄(27.5±4.39)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41.12±1.79)周。所有患者在临产前进行B超、骨盆外测量以及阴道检查等,医院与产妇家属进行充分地沟通并签订相关的无痛分娩志愿书,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椎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观察组产妇进行观察,当产妇难以忍受产痛并要求镇痛分娩时,让医院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针进行硬膜外腔后头侧置管4cm处,抽取脑脊液,对导管进行固定并注入3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观察大约5min,无蛛网膜下腔阻滞以及局部麻药中度症状产生后,给予1.5%的3—5ml利多卡因作为首次冲击的量,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在硬膜外接电子镇痛泵,用事先调制好的混合液。在进行药剂控制时要将剂量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孕妇宫缩时基本感觉不到疼痛便好。护理人员全程进行护理,随时测试孕妇的镇痛平面、疼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级别并对孕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对孕妇的胎心进行监护,多鼓励孕妇下床互动,有利于产程顺利。在产后,对产妇观察2h,离开产房时将硬膜外的导管拔出。
1.3 产程的观察指标
在孕妇生产过程中,用心电监护仪器对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持续观察孕妇的胎心和宫缩情况,随时观察与记录产妇的疼痛状况、自觉症状以及生产的时间,对两组产妇的助娩方式和产后的出血量进行详细记录。采用VAS评分对孕妇的疼痛度进行评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度越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各项用药前宫缩疼痛与各项监护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度评分为(1.02±0.92)分,对照组产妇的疼痛度评分为(9.25±1.19)分,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80.12±7.56)次/min低于对照组(89.71±8.3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的时间分别为(415.0±171.30)min,(432.1±170.30)min,第一产程时间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有所延长,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为(273.13±149.02)ml,对照组产妇出血量为(275.02±147.02)ml,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剖宫产率(2例,4.65%),對照组剖宫产率(11例,25.5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为子宫的牵拉以及产道的挤压或者扩张使得产妇产生疼痛的情况。生活质量提高,产妇要求更舒适的分娩方式,由于产妇对产痛的恐惧便放弃了阴道分娩,选择剖宫产的形式,使得我国的剖宫产的人数不断增加[2]。另一方面,因为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情绪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的状态,这更加使得产妇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大约90%的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极易感到剧烈的疼痛。研究表明,采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患者缓解患者产程疼痛,减少剖宫产的概率,有利于进行引导分娩,同时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度(1.02±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5±1.1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80.12±7.56)次/min低于对照组(89.71±8.32)次/min,观察剖宫产率(2例,4.65%),对照组剖宫产率(11例,25.58%)。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利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使得剖宫产的产妇减少,更多产妇进行阴道分娩。
综上所述,利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芳.牛秀敏.韩凌霄.等.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 27(24):37—39.
[2]李成秀.椎管神经阻滞麻醉施行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14,19(1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