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不可译性与音译

2017-04-12 21:49丁燕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音译传统文化

【摘要】翻译的不可译性在翻译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历来都是受到各国翻译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这一问题产生于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即词汇缺失,歇后语,谜语和字谜来探讨不可译性的存在,阐释了音译作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翻译时的有效方法及其不同使用场景,从而肯定音译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不可译性 音译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沟通行为。翻译过程既是话语交流的过程,又是不同社会特征所体现的文化交流过程。可译性是基于文化的常识而不可译性是基于其自身的个性。一种语言的某些词汇可以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意义相同的词。例如,当我们谈论汉语和英语时,翻译这些词汇没有问题:山—mountain, 河—river, 水—water, 太阳—sun等等。我们人类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也不尽相同。每个民族的物质文明的创造也会有诸多差异,尤其表现在话语特征和表达感情的方式,这些差异在文化交流中造成障碍。虽然译者是双语言者和跨文化人士,但是相比其他文化,他们中的大部分对自己的文化更为了解。

二、传统文化的特性

文化是社会生活土壤中的一种思想形态,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但是,每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形成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的物质生活方式以及各国以各种形式组建的社会组织。跨文化沟通当中,我们会面对可译和不可译的诸多问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他们的文化在政治、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和风俗等方面有许多差异。例如,“罗汉”作为一个佛教的词是音译的“arhat”,来自梵文。在许多英语词典找不到“arhat”这个单词。但在一本宗教辞典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释义,“已经达到佛教生活目标的人,即:已经洞察了事物本质的人。”当源文化和目标文化存在冲突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翻译障碍。

三、不可译性的历史存在

1.国外学者对不可译性的描述。事实上,可译或不可译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英国语言学家兼翻译John Cartford看来,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确实存在。前者主要是因为没有目标语言的同义词,但后者的主因是无法将功能性的相关特性引进到译语文本的语境意义。就语言的不可译性而言,功能性的相关特性包括那些源文语言的形式特征,如果译文没有形式对应的特征、文本、或项目,那么相对不可译。虽然我们有遵守有些明显和直观的方法,来区分语言和文化的不可译性,但是这种区分最终是否必要可能会受到质疑。谈到“文化的不可译性”或许是换一种方式谈论搭配的不可译性:无法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等意搭配词,这也是一种语言不可译性。

2.中国学者对不可译性的描述。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邱茂琳教授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没有哪两种语言能用相同的系统将语言符号做出有意义的表达”。在邱教授看来,“源于许多复杂原因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形式。两种语言之间的差距大部分可以用翻译来填补,然而有些语言太难弥合。在这些情形下,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些翻译单位或语言现象具有不可译性。”语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翻译。翻译不仅仅是克服语言障碍也需要克服文化上的痛点。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不能弥合,不可译性便出现了。

3.不可译性的有关细节。

(1)词汇缺失。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同时该语言也服务于该民族。词汇应反映国家的社会现实。它受制于民族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伦理价值、政治观念和传统文化。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对等词。即我们所说的“词汇缺失”。在谭载喜教授看来,两种语言之间缺失的词汇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生活经验的差异导致词汇的缺失;第二类,不同的风俗习惯导致词汇的缺失;第三类、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词汇的缺失;第四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可能导致词汇的缺失;第五类,语言和文化的原因导致词汇的缺失。

(2)有关歇后语的不可译性。歇后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一种积极的隐喻,后部分则是对原文意义的阐释、解释或指导。如果歇后语本身没有双关意义,那么译文也没有双关的意思。虽然这两个部分都可以翻译。例如:“你真是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这里“掸子”是同音双关的“胆子”。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分别翻译成“你像根绑鸡毛的旗杆”和“一根真正的大鸡毛掸子!”那么就无法表达这个歇后语“你敢!”的真正的意思。

(3)谜语的不可译性。谜语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它可分为两种形式:描述性谜语和双关谜语。英语和汉语都存在描写性的谜语。当语言间的翻译没有太多的文化差异的时候,也就是说,是可译。但基本上双关谜语是不可译的。双关谜语的基础是双关语。经过翻译以后,因大多双关语不可译,所以会大量遗失。有两支–同音异义词,如“本周最强的一天是哪天?答案是:“星期日,因为所有其他的日子是工作日。”(有同音字“周”和“弱”。)谜语,来自多义双关,通常是同音词的结果。

(4)论字谜的不可译性。字谜是一类利用字的特点编的游戏。类似于猜英文单词里的字母,如“水中间有什么?”答案是“T”。“什么东西在时尚的前头,但总是过时?”答案是“F”。在汉语中,字谜不甚枚举。说到汉字 “一”有“李字去了木,不作了字猜”;“伐”有“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些谜语都充满了文化的潜台词,几乎有堵不可译的传统之墙。换句话说,这是不可译性。

四、音译

1.关于音译的解释。音译是一种以语音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原文读音的翻译方法,它强调原文的语言效率。一方面,源语符号只有在其自身的符号系统中才有意义。另一方面,语言符号系统不是封闭的,它会吸收一些外在的符号,即外来词。我们可以用音译的方式避免直译和意译带来的误解和误读。例如翻译成汉语的“卡拉OK”(karaoke), “吉他”(guitar), “席夢思”(Simmons), “阿司匹林”(aspirin)等。音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汉语拼音的直接拼写。如Baozi,Qipao,等;另一种是造词,它们的拼写类似英文或中文单词但发音和源语言一致,例如,我们把Kodak译成“柯达”,vitamin译成“维他命”。

2.传统文化翻译中的音译。

(1)人名的音译。翻译人名时需遵循音译的原则。约二三十年前不难发现一些像“二狗子,柱子”这类名字,这些在中国农村贫困县最受欢迎,接地气而又充满传统特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头几年,许多夫妇为孩子取名为“国庆”(国家的欢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了“独生子女政策”。这使得中国一些贫穷村庄的人们非常渴望生儿子,仍然怀抱多子多福的想法,他们会给女儿取名为“盼娣”、“招娣”、“等娣”直到生下儿子。外国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些名字象征的意义,需要再做后续解释。

(2)关于对传统称谓的音译。对于自古以来且具有深厚的传统影响的一些称谓,也可采用音译。在封建时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年轻的一代和下层人应该对贵族和长者表示极大的尊重。在“Moment in Peking”里我们看到一些词的汉语拼音为“NAINAI”“TAITAI” “LAOYEH”、“ YATOU”等。虽然我们用它们来称呼长辈,但是会根据高贵或卑微进行分类。

(3)传统特征的音译。在音译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特征相关的一些特殊名词进行了翻译。英译中,我们将“Sauna” 译成 “桑拿浴”,“Poseido” “波塞多”(希臘神话中的海

神) “Pandoras box ” “潘朵拉的盒子”(同样来自于希腊神话)。这些都是基于西方的文化,有自己的语境意义,我们不应转达,只需音译。在中到英的翻译中,有“气功”译成“Qigong”再备注:一套深呼吸运动的系统;“清明”译成 “Qingming”备注:一种中国传统节日,在晚春纪念已故的人。

(4)品牌的音译。品牌的音译也很普遍。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且成功的案例就是“Coca cola”的中文翻译“可口可乐”,“可口”是 “味觉”体验,“可乐”则是在喝了以后的“感受”。美国有一个化妆品品牌“Revlon”,很多中国人可能知道“露华浓”这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唐朝著名诗人的一首诗。诗人用这样的诗词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美人杨玉环——唐朝皇帝唐明皇的宠妃。因此,当现代女性购买化妆品时,当她们看到这个牌子便会不由地想起这位宠妃,更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美丽。

五、结论

总的来说,我们获知不可译性有两个原因。第一,两国语言之间的“语言遗失”,第二,则是我们不能将“原义”翻译得“尽如其意”。这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太大差异。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音译”是保护各国特点的最好的翻译方式。另一个我们需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是“不可译性”并不是要将“翻译”带入歧途,也并不是当我们遇到“不可译词汇”的最好解决方式。一些学者认为“音译”并不属于“翻译”,他们认为“音译”仍然保持了翻译文章中的原始表达及发音,那些是用另一种语言创造出来的词语。严格来说,音译只是将原文的读音转换为译文,这是翻译一些专有名词的唯一方法,它是翻译的补充。音译与意译和直译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虽然有不可译的词汇,我们仍然会尽力去翻译。我们也知道“不可译性”仍然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想要克服不可译的问题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音译”来解决,而有些则不能。但是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培养更高效的翻译技巧,这是每一代译者的重要任务。

References: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邹涛.为什么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67.

作者简介:丁燕,女,苗族,湖南人,大学本科,吉首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

猜你喜欢
音译传统文化
阐释学角度分析音译词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