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

2017-04-11 18:59徐杰
市场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煤化工发展

◇徐杰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

◇徐杰

世界煤化工产业历史悠久,今天的新型煤化工技术更是发展迅速,我国资源总量有限、分布不均;借鉴国际化工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国情,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出力,将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必选之路。本文就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煤化工产业;新型煤化工技术;转型;发展

10.13999/j.cnki.scyj.2017.03.03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深入,西部地区的发展成就斐然,部分西部省市的经济已经直逼中东部地区,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河南作为中部地区少有的资源大省,在该战略实施过程中将起着基础支持作用。

煤炭作为传统动力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主要来源之一,在国家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有着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天然优势,加强煤炭清洁转化,将是煤炭开采企业及现有煤化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从煤化工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向给予分析:

一、世界煤化工发展历程

煤作为化学工业原料加以利用并逐步形成工业体系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后,在初期主要是钢铁炼焦和煤气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煤化工技术取得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随后由于大量廉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飞速发展,而煤化工产业则陷入低谷,煤化工的发展进程经历了高峰、低谷和再发展时期,但总的来说,煤化工技术长期来看,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从早期的炼焦工艺、煤炭气化技术到炼焦副产品加工,再到今天的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传统煤化工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将不再是煤化工发展的方向,相反,煤直接液化生产烯烃和汽、柴油,以及煤气化生产天然气或煤间接合成烯烃等新型煤化工将是世界煤炭资源丰富国家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

新型煤化工具有生产技术先进、转化效率高、生产过程环保、系统管理优化、产品品质优良等特点,工艺选择上,继续探索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同时大量推行煤炭气化再液化的间接液化路线,产业布局将按照煤、电、气、化一体化产业集聚区模式,我们可以从世界煤化工发展较好的国家的行业发展总结一些经验,并予以借鉴。

从跨国公司成长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大型化工企业发展趋势呈以下特点:①产业集中,世界化工企业前四强巴斯夫、拜耳、陶氏和杜邦的年销售收入都在400亿美元以上②生产装置布局集中,欧美企业无论在本土还是在他国,都将生产区建在产业集中的化工园区(巴斯夫、拜耳中国工厂建在上海化工园区)③单装置规模最大化,实现规模效应(巴斯夫重庆MDI一体化项目设计年产值达500亿人民币),④生产精益、环境友好,⑤研发支持、技术保障。

二、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煤化工发展较早,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传统煤化工产品生产国,焦炭、电石、合成氨产能分别占世界产能的60%、90%、32%,由于大部分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重复建设严重,受下游需求不景气影响,传统煤化工产品不同程度处于产品过剩的局面,未来需要经历漫长的整合和落后产能淘汰的过程。

新型煤化工产品包括烯烃、天然气、甲醇、乙二醇和油,由于我国原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这些化工原料多数依赖进口,理论上国内新型煤化工产品有望实现进口替代,需求空间大,发展前景良好。

“十一五”期间,国家本着“规范发展煤制甲醇,鼓励发展二甲醚,控制发展醋酸,积极发展煤制烯烃,慎重发展煤制油”的原则,开工建设和投产的35个大型煤化工项目中,30个位于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等西部省份,占到总项目数的86%;河南3个、山东贵州各1个。“十二五”煤炭化工规划示范项目15个,其中西部地区占11个,云、贵、豫、皖各1个,西部地区仍然占73%。

三、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必然性

1.能源呈“富煤贫油少气”的结构特点。中国能源蕴藏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能源消耗和生产居世界第二位,自然资源的构成决定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较大(占70%),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我国新型煤化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储量下降,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量持续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保持高位(石油进口依存度61%),采用新型煤化工技术实现煤到油和化工产品的转换,将煤炭替换部分石油新增需求,是确保国家能源供应战略安全的保障措施。

3.国际原油价格受地区安全、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油价总体呈上涨趋势。煤炭价格受新能源利用和页岩气开发影响,价格近年有下降趋势,煤制油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新型煤化工将有利可图。

4.中国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国家要发展中部经济、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利用当地矿产资源有利条件,将开发的矿产进行高附加值转化,而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选择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将是国家的战略选择。

四、现阶段影响新型煤化工的制约因素

1.水资源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煤炭资源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格局,富煤地区缺水而富水地区少煤,中西部的大部分产煤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1/2,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6~1/8,而现代大型煤化工无一例外都是高水耗项目,一个年产3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一年用水量在6000万吨,相当于十几万人口水资源占有量,“十一五”西部煤化工项目规划用水量在3亿吨/每年,而“十二五”煤化工项目规划用水指标达6.5亿吨/年,未来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发展大型煤化工无异于与民争保命水,必须量水而行。

2.环境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生物物种相对单一,生态环境脆弱,一旦出现污染,环境自我恢复将需要很长时间,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渐严格的未来,西部煤化工项目受环保容量控制政策影响将越发明显。

3.人力资源因素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新型煤化工产业是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型高技术行业,对资金和人才都有较高要求,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相对集中但煤资源贫乏,而煤炭丰富的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而人才紧缺,并且,人力资源流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像资本一样无障碍流动,导致西部地区人才稀缺。

五、关于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建议

1.转变大型煤化工项目建在原料所在地的传统思维定式,走出在中部或中东部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新路子。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降雨量偏少的年份“人畜饮水都困难”,“十一五”和“十二五”上马的煤化工项目80%落户在西部地区,西部煤化工项目最多省份——内蒙,2011年实际用水量184亿吨,有10亿吨的缺口,预计未来十年缺口将达30亿吨,新建煤化工项目每吨产品耗水量在10~20吨之间,每个项目年耗水上千万吨,不久的将来,西部地区机器与人争水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当人正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时,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

西部地区大部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破坏后恢复难度很大,现代煤化工项目即便管理很好,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西部环境的特殊性质决定其治理成本大大超出中东部地区,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日趋严厉,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政策将促使西部煤炭异地清洁转化,中东部条件适合地区将是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合适选地。

将现在运行的煤化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煤化工已经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经过计算50万吨甲醇装置,河南运营成本与内蒙相当),将原料异地转化在中部建设煤化工项目,经济上是可行的。

2.充分利用灵活的股权机制,将技术、资本和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生产技术先进、资本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的股份制现代大型煤化工企业。西部地区“十一五”、“十二五”建设和批准建设的煤化工项目,呈现出地域分散、规模偏小的特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企业各自为战和地方部门利益,结局就是同样规模、相同工艺、同一地区“拷贝式”建设,没有规模优势、资本优势、研发实力,企业只能艰难度日甚至成为“烂尾工程”。

大唐煤化工项目就是西部地区煤化工跃进式建设的缩影,谋求转型的传统发电企业——大唐发电,在2007年进入煤化工行业,建设46万吨聚丙烯项目,由于资金(预算严重超预期)、人才(隔行管理)和技术(昂贵的技术转让费)等因素影响,多伦聚丙烯项目到2012年底开始试生产,如今陷入生产即亏损的泥潭。

现代煤化具有资本和技术聚集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萨索经验,建立大型股份公司,打破地域限制和企业组织屏障将几个煤化工项目组建成产业集聚区,发挥规模、技术和范围经济优势,形成系统集群效应,真正建成有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3.树立环保理念、打造绿色产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企业产品环保情况将直接决定着效益,企业环保工作也必须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而煤化工企业则必须做到工艺环保、设备环保、控制环保和产品环保,才能够将绿色企业文化附加在产品价值之中,实现环境友好的健康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伴而行的,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在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政策环境下,新型煤化工产业,秉承科技、环保、节能、高效、大型化的理念,将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煤化工发展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探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双碳”形势下 煤化工如何转型走工艺低碳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煤化工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探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