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飞,王新奇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8)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日益成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的重要参考。从2010至今,法学一直位列红牌专业。即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排名较低的专业。鉴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教学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出回应。社会需要有经验的法律人才,而学生仅仅带着理论知识走出校门,再通过毕业后的工作实践边干边学,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已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规律。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倡导企业参与办学方向的确定、专业设置方面的决策;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通过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国法学教育一直遵从大陆法系教育传统,故加强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法学教师也曾尝试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增设实践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业、自身实践活动有限的教师讲解的案例多限于为阐明某个知识点而条块分割的案例,知识点、各部门法之间很难形成联系。并且教师的分析偏重于法条的运用和理论的理解,并不能从某一方当事人的角度在法律框架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老师和学生通常都是站在公平正义的角度甚至是立法应然的角度分析案情,不十分务实,也难以形成如德国的请求权分析思维模式。而具备大量实践经验的律师走进课堂则能给学生带来接触真实案件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及应用能力。
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主要集中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企业法务这几类法律职业。法务的业务范围较窄,一般来说侧重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的相关内容,参与本科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毕业后成为居中裁判、以公平正义为终极目标的法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律师将成为更多学生的就业选择。退言之,即使将来从事法官职业,英美法系国家从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做法表明,律师的经验、技巧对于法官而言同样重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律师的培养是大陆法系国家近年来法学教育的重要变革。[1]已有高校加强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加大律师参与本科教学。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在盈科律师事务所设立了实习基地,并聘请盈科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为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兼职教师,开设《法律谈判技巧》等课程,指导学生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举办讲座,多角度全方位引入律师参加实践教学工作。
我国的律师有传帮带的传统,入行之初非常需要前辈的经验传授。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的同时,这种传承也为老律师的执业注入了新的知识、思想,律师亦可从新人的疑惑、问题中发现以往所忽略的问题而受益。环球律师事务所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同时从中选择优秀人才加入环球律师事务所。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并将优秀学生留在本所工作。律师在公益地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有机会重新温习相应的理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梳理总结自身经验,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并成功选任合作者。
长期以来,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专业教育体系中,律师参与到高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美国,法学院的目标明确定位于不仅是教授法律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像律师一样思考”。[2]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也在发生变革。德国联邦议会2002年发布了《法学教育改革法》,法学教育不再以培养法官为唯一目标,学习的内容考虑到司法、行政以及法律咨询实践。[3]现梳理英美法系代表国家律师参与法学教学的经验,以资借鉴。
英国早期的法学教育是“学徒”制,法律学徒通常通过担任法官或律师的助手、旁观法庭审理等方式,来获得执业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4]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优秀法律学徒可能被选拔为律师,优秀的律师可能被选拔为法官。这一制度的优点是可以使受教育者较快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但是它大大弱化了高等教育机构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导致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1967 年 12 月,欧姆罗德大法官主持成立了法学教育委员会。并且该委员会于1971年公布了著名的《欧姆罗德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英国法学教育中既要重视实践,又要重视理论。必须强化法律实务界与法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法学教育的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英国法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学院的授课。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法律知识与法律技巧,使学生获得法律从业者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第二阶段,法学院与律师学院联合开设法律技术训练课程,如调解、协商、辩护的技术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训练法律文书写作的课程。第三阶段,学生在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5]
美国的法学教育同样经历了从“学徒制”到“实用主义”的变革。目前美国的法学教育在世界上备受瞩目,究其原因,美国的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可谓是居功至伟,尤其是美国律师界的参与深入影响着美国高校法学专业教育。
美国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并非由教育部门决定,更多的是由美国律师协会及各州律师协会管理。各个律师协会根据所在州、所在法学院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课程。而且,各高校法学院的设立标准由美国律师协会设立的“法学教育和职业准入委员会”制定,全美各法学院都需要经该委员会依据该标准予以评估和认证。[6]目前,美国所有的州都有规定,只有毕业于经律师协会认证的法学院的学生才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
美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律师职业教育,但其同样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美国法学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学理论知识、法律技能及职业伦理。其中,法学理论知识主要由专职教师讲授,但教授的内容也并非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师会更加重视与实践的结合,比如,他们的教学材料中会收录大量经典判例。而法律技能与职业伦理两大模块主要由兼职教师教授,各法学院往往从律师和法官中外聘“教师”讲授法律技能和职业伦理方面的课程,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能够跟学生分享其工作经验。
通过分析英美国家律师参与法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英美法学教育十分重视发挥律师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但也同样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这也是英美法学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基础知识扎实且具有职业性特征的人才的重要原因。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借鉴英美经验——既要重视理论,也要注重法律实务技能,加强我国法学教育界与律师界之间的联系。但我们在借鉴英美法系律师参与法学教育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我国实际,注意把握律师参与法学教育的限度。
现有的律师参与本科教学一般是通过做专题讲座、指导模拟法庭、开设律师实务类课程。参与度有限并且缺乏实务知识传授的综合化、体系化。
加强高校与律师事务所的常态化、全流程合作有助于职业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首先课程设置应避免高校闭门造车,多听取律师建议。当前各学校开设的实务课程多是纸上谈兵,讲的也是实务中的理论问题。例如律师实务课程注重讲解律师工作的内容、阶段和职业道德等,只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律师工作。至于律师究竟应如何执业,学完本门课程后学生仍是充满疑惑。由于法学实践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群,实践教学还处于自我研究、自我实施、各自为政的初级阶段。[7]法律实践实训课程主要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8]律师参与课程设置和评估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从自身职业角度反思课程设置结构及内容,有利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法律人才。
法律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建立起体系性,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9]压缩单门课程的学时,让学生在大三之前学完全部的核心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将后两年的教学时间留给综合实训课。通过律师实训的方式在实战中深化对基础理论体系的掌握、理解,提高实务能力。在大三、大四阶段,应开始强调理论整合应用于实务的能力,即由律师进行跨课程的综合实训教学。有助于弥补单课程划分所造成的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和不完整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树,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将实务技能培养放在综合性的案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利益主体出发分析案件,提高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律师参与综合实训课程主要集中于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分析方法与思维能力。授课可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应加强示范式教学,通过与学生一起处理未经加工的原始案例,能够使学生通过观察、领会、模仿获取技能,并在实战中渗透律师执业规范的内容。
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制度建立在制定法适用之上。大陆法系国家法学教育并未以案例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而是直接通过讲授法来讲授法学理论。[10]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实务教育才有意义。[11]即使是以案例教学著称的英美法系代表国家,也是一种通过案例学习法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即通过经验、系列案例“离析”出法律规则、原理。[12]简言之,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法学教育均未忽视法学理论。我国大学法学教育目标定位及现行司法考试内容和模式决定了我国的法学教育仍应以理论构架为主。但只讲授事实清楚、经过加工的假想案例已不能满足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应注意在本科教学中平衡二者关系。在本科阶段,法学教育应侧重于职业导向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13]本科阶段不必过多关注律师执业中与法律本身关系较远、很容易通过现实执业过程中习得的技能、技巧,这些要在结束大学教育之后完成。例如:业务推广技巧,业务咨询与报价收费的技巧,与法官、检察官沟通技巧等。在本科教学阶段,应注重从法律关系入手去繁存简的方法;把握案件的本质和关键点的方法;诉讼及仲裁程序中证据收集、分析及质证的技巧。即通过进行符合法律程序的诉讼或仲裁,强化对实体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加强分析解决案件的法律思维能力。
优秀的律师是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即通过律师和高校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职业导向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律师讲座、指导模拟法庭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因为这只是律师较为随意的经验分享,欠缺体系化,学生无法从中受益。如何选任优秀律师、规范律师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建立律师的选聘、考核平台,建立起一支符合高校法学教育需要的律师教学队伍。通过必要的选聘和考核机制选任律师导师,以增强其教育责任感及荣誉感。有了制度规范总结和评价机制,才能使高校与律师的合作实践教学规范化、长期化。
为了保证指导律师的充足,需制定法学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激励规范,用制度鼓励律师参与高校法律人才培养,鼓励律师注重授课经验的总结与能力提升,将指导活动规范化。律师属于社会自由职业者,律师协会每年要对律师进行考核,其中包括培训任务的完成、法律援助案件的承担等。虽然律师可公益性地参与本科教学、为培养法学人才贡献力量,但如果能以此折抵考核任务,对参与的律师有积极鼓励作用。也可弥补学校经费不足、聘任优秀律师存在一定困难的窘境,对于建立较为稳定的参与教学的优秀律师队伍也大有裨益。
在我国成立有律师参与组成的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强化律师参与法学教育的权威性。由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法学教育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参与课程体系设定,进行本科教育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学教育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点。
[1] 刘英明.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初探——兼谈对我院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之初步设想[J/O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648d6f790100q7h1. html.
[2] Matthew J.Wilson. U.S. Leg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I-deals: Application to the Japanese and Korean Systems.[J].CardozoJournalof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Law.Spring,2010(18).
[3]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4).
[4] ROSE J.The Legal Profession in Medieval England: A History of Regulation [J].SyracuseLawReview. 1998(48).
[5] 刘临庆,杨胜林.论律师参与法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5(4).
[6] 胡晓进.美国律师协会的法学院设置标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6).
[7] 王建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深化路径[J].行政与法,2014(4).
[8] 肖立梅.法律实践实训课程的基本类别与体系化研究——以山东政法学院法律实践实训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4).
[9] 季红明,蒋毅,查云飞.实践指向的法律人教育与案例分析——比较、反思、行动[J].北航法律评论,2015(6).
[10] 蒋志如.试论法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教授的基本内容[J].河北法学,2017(2).
[11] 吴香香.德国法学教育镜鉴[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2).
[12] 蒋志如.试论法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教授的基本内容[J].河北法学,2017(2).
[13] 吴汉东.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为契机全面推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J].法学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