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先秉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设计
平先秉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要保证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良好有序运行,必须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与内涵,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之上,要借鉴国内外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协调机构与适宜的现代学徒制日常管理制度,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相对独立的质控标准与体系,确保整个现代学徒制良好运行,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运行机制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师傅带徒弟式的学徒培训,也不是纯粹高职学校教育制度,而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以合同形式展开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在这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下,通过“师生关系、师徒关系”的有效转换。达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效融通,既可以完成学校理论知识的传授需要,又能解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能解决学生就业的困惑。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
1.现代性与传统性有效对接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有效对接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学徒制延续了传统学徒制技能传授的精髓。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已将学生视为社会公共的人力资本,而不是作为与其经济投入相对应的私有资源,这将更有效体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师傅只关注短期的技能培训,但缺乏相应理论的支持,导致学徒“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则有助于促使传统学徒制由传统的非正规、短期培训转换为正规教育,实现学生终身教育。因此,现代学徒制教育实现了技能传授与理论讲解的结合,做到了学徒制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有机结合。
2.政府支持下校企深层合作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表明,现代学徒制的运行与实施的途径是由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在整个现代学徒制教育组织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分析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数量以及相应规格要求。然后共同编制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师资、场地、交替时间等资源。这样才能既完成了学历教育的毕业要求,也能够达到技能水平鉴定的水平。政府部门通过技能水平鉴定对毕业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企业出具培训证明,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等学历、学位相关证书,只有在政府主导的情况,只要学生达到了学历教育的要求和技能鉴定的水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与企业证明,就可以颁布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不仅达到了“双证融通”教育的效果,而且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也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
3.师生与师徒关系的融合
在现代学徒制教育制度中,最突出特点是“师父”带“徒弟”的教育教学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师傅之间以“师生”和“师徒”关系或称谓来体现。这种关系成为在整个教育过程的联系纽带,它将在校职业教育与在厂企业技能培训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关系的存在与有效融合会促使校企双方更加深入展开合作,使得现代学徒制这种教育制度成为校企双方寻求共赢的重要渠道之一。
4.权利与义务对等
现代学徒制教育制度要求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要签订合同,共同保障教育培训过程的顺利完成。学生与企业需签订学徒合同,明确规定学徒在培训期间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工资待遇,而企业对学生也有教育和培训的义务,并要按时、保质地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在设计教育教学环节时,企业需要和学校以合同的形式订立详细条款,内容包括共同制定实训内容、明确教育和培训任务,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和企业培训认证。
5.学历与职业资格教育相融通
在现代学徒制教育组织过程中,既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在学历教育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突出了教育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和履行劳动制度的必要性。在整个现代学徒制教育制度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领“学徒”参与实际生产过程时,他们将资格考试的内容与规范以操作训练的方式传授给“学徒”,从而省略了“学徒”继续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再教育的环节,真正做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通。
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整体框架,不仅要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或特点,也应当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具体来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整体框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主体与客体。借鉴国内外学徒制发展的实践,要想使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顺利有效开展,必须首先确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体与客体。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体应当为企业、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客体应当为学生或称为“学徒”。毫无疑义,企业和高职院校是整个学徒制培养过程的主体,二者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结合行业的影响力构建深度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实现“双主体”育人、学生与“学徒”以及教师与“师傅”双重身份的转换。由于行业协会能够提供学生职业资格开始的快捷通道,从而能帮助学生或“学徒”完成学历与职业资格培训教育,实现二者的融通。
(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制定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制定必须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融合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职院校的培养实际,由多方共同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能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未来岗位与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作为公民基本素养形成的公共素养模块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其次,作为专业基础模块的通识课程,满足专业进一步学习所必须开设的相关课程。再次,“学徒”岗位核心技能模块课程,主要是指根据学徒岗位的特定要求而专门设置的岗位课程,特别是对于生源为企业员工的“学徒”岗位能力课程要更加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最后,构建适合学生各自职业发展的拓展课程,可以是未来职业拓展所需,也可以是实施学徒制企业的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等。
(四)培养方式与手段。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在培养方式上必须做到以“师傅”带“徒弟”,这是基本原则,不能动摇。诚然,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实现这一基本方式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双元制”、“三元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以及“学中做”、“做中学”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根据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而定。毫无疑义,这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要充分体现以技能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也要求学校或企业均能够充分提供实训场地与条件,也需要加大师傅的理论教育与教师的技能或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质量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要将静态学历、考证考级类教育与动态的学徒交替教学组织管理有机结合,要通过行业协会的介入,将“学徒”的考证考级结果纳入考核体系。第二,要设计闭环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全新体系,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师傅互通共享的闭环结构,充分体现多角色、自主性、动态性与实时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指的是在现代学徒制教育这种有规律的教育活动中,影响这种教育活动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要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以及相应运行方式。因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协调机构
现代学徒制工作负责、协调难度大,设计的主客体较多,基本上即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利益于一体。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协调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成立学体制管理领导小组的机构,协调企业与学生的利益关系;其次,作为学校、企业也应当各自成立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机构和具体从事学徒制推进工作的办公室;最后,校企双方联合成立现代学徒制管理中心与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当然,这些机构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负责政府、校企以及行业的相互协调;第二,具体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形成相应的会议制度,定期反馈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遇到重大事项时,可以及时提交到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做到既能够及时有效协调和解决推进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也能够及时总结经验,优化运行环节,形成相应的阶段性成果。
(二)建立适宜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日常管理制度
适宜的现代学徒制日常管理制度,一定要突出所指定的日常管理制度的适用性与灵活性。借鉴国外学徒制管理中心的经验。我国高职院校适宜的现代学徒制日常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所招收“学徒”的学徒制标准,在标准制定之后,有校企双方联合进行招生,制定《校企联合招生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工作内容、招生录取方式并与学生或学徒签订现代学徒制办学协议。其次,加强学生或学徒的教学与工作管理,在协议中明确要求学生或学徒,在企业实训期间严格依照并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员工平等接受企业岗位考核;在校学习期间也一样要遵守校纪校规,接受学校日程教学管理规定或制度,并接受教师的成绩测评或考核。再次,强化“校企教学团队”管理。现代性学徒制实行的双导师制度,这就要求校企教学团队不仅要精通课程理论,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在强化“校企教学团队”管理时,首先制定校企教学团队选拔的基本条件与任职资格,同时要形成校企互聘的长效机制。复次,要建立完善的校企教学团队考核方案与激励措施,解决双导师的待遇与发展问题。最后,要建立具有弹性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弹性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改变教学组织模式与教学进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在厂(企)技能培训成果的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结果与在校学业成绩互换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厂实训期间获得了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在相应的学业成绩也可以认定相应的等级或分数。
(三)建立校企双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之所以目前校企合作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怪相,其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双方利益分配不均衡。所以,要想使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必须要建立校企双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纵观现有学徒制试点院校的实际,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资金或利润主要来之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源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财政拨款;第二,来源于学校的学费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投入;第三,来源于学生在企所创造的价值。对于上述的资金或利润,一定要在校企合作双方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二次分配。比如,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可以用于学校和企业实训设备设施的投入,对于学生或学徒可以作为相应的津补贴,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保险。学校的收入,除了上述的二次分配项目外,可以用于学徒制相关课题与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关资金。而对于学生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作为校企双方吸引更多学徒制学生的专项资金,也可以用于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学生在厂期间的津补贴与技能提升的资金。
(四)建立独立质控标准与体系
作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独立的质控标准与体系,不仅能保证整个现代学徒制框架的完整,而且能够对整个学徒制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改进,共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质控标准的建立必须做到动态与静态有效结合,而且要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师傅互通共享的闭环结构,充分体现多角色、自主性、动态性与实时性相结合。除此之外,要遵循校企共同管理,多方评价的基本原则,标准的制定要融合企业、学校、行业以及学生的意见与认知,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由第三方俩独立完成,要做到真个评价过程的独立性。
[1]胡延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7).
[2]王聪田,谢海琼.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制度保障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3).
[3]耿俊梅,李春光.关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制度保障[J].职业教育研究,2011(9).
[4]金友鹏.五年制高职校企合作下的运行保障制度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
[5]孙小进,胡志.高职“双元制”校企合作交易成本的制度保障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
[6]郭全洲,谭立群.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7]龚方红,周桂瑾,俞林.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架构及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6(9).
[8]张志.以良好的校内运行机制推进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
G712
A
1007-9106(2017)04-0156-04
*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与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XJK015CZY098)。
平先秉(1976—),男,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