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体系转化”的基本路径探索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7-04-11 13:14杨红英
社科纵横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系思想大学生

杨红英

(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教育改革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体系转化”的基本路径探索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杨红英

(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探讨了实现思政课“体系转化”(即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基本路径:教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培育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以“中国梦”教育为契机,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采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进而真正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的信仰体系转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系转化 主体性 中国梦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的改革,但是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学的空间需要进一步转化与提升。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也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把握“基础”课的育人目标,实现两个“体系转化”

近些年来,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少时候只重视远大理想、宏伟目标等大道理的教育,而忽视做人的基础教育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重要途径。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其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公民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德智兼备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学会关心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既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又关爱自己。作为一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从思想到行动提出系统的规范要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现两个“体系转化”,即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教学体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教材为依托,构建的一套包含教学环节各要素在内的体系。教学体系的功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并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仰体系,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真心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信仰体系的功能在于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使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并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可见,教学体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信仰体系则侧重于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对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充满着期待抑或怀疑的矛盾心理,倘若教不得法,他们会怀疑是否仍是中学政治课应试教育的延续,甚至影响到后续三门思政课的学习。该课程使用的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发、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教材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很大:既包含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又有法学和伦理学等内容。单凭有限的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面面俱到的讲授方式可能会使这门原本有着丰富理论内容和完整科学理论框架的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素质和信仰。为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须创新性审视及运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改革,将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知识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基础”课教师一定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充分利用教学和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个系统、动态、立体的转换体系,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和“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教师须深入研究授课对象,吃透教材,努力探索“基础”课实现两个“体系转化”的途径,真正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体系,把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进而实现本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认识结构中的一种主体定势作用,是相对于客体的被动型、消极性而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头脑并非像容器那样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而是在原有思想基础上能动地、有分析有选择地接受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从而构成系统的内在思想道德自律体系。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将科学灌输与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相结合,把人自身的积极性和智慧宝藏发掘出来,否则灌输的理论就很难被其理解和接受。对受教育者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仅仅具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所谓主体能力,就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品德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在道德生活中,主体能力主要体现在道德思维能力(主要指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履能力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在于大胆地列举各种不良观点,帮助受教育者分析其中谬误之所在,然后逐渐过渡到受教育者自我分析为主,使其养成分析辨别习惯,形成正确的选择与辨别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就是完成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景化、信息化,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是要培养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感受道德的意识和实践道德的能力。因此“基础”课的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它所“遵循的内在的逻辑是个体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基础”课提出和回答了处于成长转折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唤醒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能动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和增强人的主体性,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首先应该具有理论性,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引导;其次要具有教育性,关注教学研究;再次要具有实践性,重视实践育人;最后应具有时代性,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具体组成,紧密联系现实。“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为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课程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又要尊重、关心和帮助学生,坚持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从为学生服务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因学生而动,因情景而动,从而捕捉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释疑解惑。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气质魅力、人格魅力和才学魅力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3]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及学生论坛、演讲、辩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二是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互动网站,把课堂延伸到网络,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三是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方法。这样,形成“立体”式课堂,使课堂活起来,在此过程中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大学生们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掌握理论知识以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从而顺利实现“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三、以“中国梦”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为契机,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信仰体系转化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14】16号)指出,要对大学生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4]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激励大学生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使大学生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和引路人。为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信仰体系转化,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基础”课的课程教学设计,把“中国梦”主题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互相融会,相得益彰,使青年大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中国梦”的理论渊源及其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将中国梦融入“基础”课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着力讲清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倡导个人梦想与民族的“中国梦”相统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要承担起自己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必须要胸怀大志、敢于有梦,正确处理小梦与大梦的辩证关系,只有把实现民族振兴的大梦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要着重阐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相统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中国社会的“中国梦”相联系,使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必须与大学生个人的梦想、个人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这样才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要用中国梦激发与凝聚大学生的精神与力量;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道德素质:只有树立高尚道德,弘扬中国精神,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持久永恒的驱动力;只有形成完备的道德建设体系,提升全社会的道德素质,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本校以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为契机,着力探讨课堂、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起到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校内实践主要通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读书讨论活动,提倡校内勤工俭学、公益募捐献爱心行动,并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读书活动、公益活动、自选活动(与思政课相关)调查报告或调研论文各项内容,由任课教师集中评阅后作为“基础”课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此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建立中国梦教育信息库和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中国梦”主题互动和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博客、微信、手机等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发挥理论学会、社团活动的作用,开展征文、摄影、歌唱比赛,结合重要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校园文艺展演和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书籍推荐、歌曲传唱等活动。校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红色之旅”学习参观,调查国情、民情和乡情,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例如,本校思政课部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参观本市博物馆及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伐战争纪念馆和粤北省委旧址;有的教师利用暑期带领学生赴周边企业、乡村考察等。目睹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伟大创举,享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并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因而,他们大都对马克思主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坚信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信心。事实证明,以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契机,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采取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进而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学体系向学生的信仰体系转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项任务艰巨而又崇高的育人工程。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达到此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创新,这种探索应兼顾课程的理论深度、价值高度和生活厚度,让师生共同收获思维训练、价值引导和生活智慧,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一门课程,进而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1]姜清明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初步探讨[J].前沿,2007(3):9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123.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4-8-26.

G641

A

1007-9106(2017)04-0152-04

*本文为广东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转化’探索(546)”;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研究项目“青少年公德意识养成与核心价值观引导策略研究”(2016JKDY07);韶关学院第十六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YJY20151676);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2016014)的阶段性成果。

杨红英,女,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体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