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引用“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现状,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态势开始为人们所关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其背后凸显的产能过剩等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引领宏观调控新布局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科技发展新动力,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社会的新态势。同时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此需要明确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以引领宏观调控新布局。具体来说,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实现创新,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协调要求做到平衡发展,重点关注短板问题,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山”的呼吁;开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最终实现的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更加丰富宏观调控的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内涵,以适应宏观调控的新背景。
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要科学理解宏观调控新布局,“新”并不是新状态,而是结合历来宏观调控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广泛涉及的领域中有所侧重。“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不可动摇,要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立足国际宏观布局,明晰政府与市场界限,进而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新目标,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宏观调控新布局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体现在:其一,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宏观调控新布局来引领发展;其二,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需要宏观调控新布局。宏观调控新布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状态,它不是现在存在的一个明确概念,而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状态的指引,根据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对于宏观调控新布局的建设应给予重视。
一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的宏观政策有时会违背经济发展实际,在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同时,致使一部分企业利用资金过度生产,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钢铁、煤矿等产业产能过剩,结果却没有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结构性需求矛盾突出。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引领宏观调控新布局。
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经济实力的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原动力不足,致使后发优势得不到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上升空间较小。我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即在平稳中追求发展,短期内经济状况可以是平稳的,但就长期来看,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新布局,利用创新发挥后发优势的作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金融风险有所积聚,市场运行困难增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伴随着金融创新发展而来的是风险的多样化,而尚未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虚拟经济的大力发展也为风险的积聚创造了条件。所以,宏观调控需侧重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更好地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
宏观调控是一个概念,同时是一种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中没有直接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其中最为接近的是“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内涵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上将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狭义方面则仅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理解为宏观调控。此外还有特色论学者认为,宏观调控这个概念是对中国特色经济现象的理论反映和理论总结,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土化实践衍生而来的理论概念。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宏观调控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呈现出本土化的特色。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困境,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经济发展的动态性与复杂性需要对宏观调控进行新布局,顺利渡过经济转型的关键期。
1.经济增速放缓,追求高质量下的稳增长。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GDP增长率开始逐年下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直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注重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这一模式下,经济发展弊端逐渐暴露,第二产业趋于饱和,三大产业结构失衡,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此外,劳动生产率下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使得继续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所以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
2.扩大总需求,同时侧重供给。需求与供给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中不断讨论的问题,但是“供给”长期以来居于次要地位,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共同缺陷便是忽视供给侧的研究。西方理论中供给曲线的研究模型总是垂直的,认为供给几乎不能推动社会发展,相反,通过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便可发展经济,实际结果却是出现了“滞涨”。由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不到位,错误地认为需求是无限的,而供给是有限的,认为社会发展靠“需求”。但是,由于现阶段资源错配问题严重,我国逐渐意识到供给在影响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一系列成果后,我国将继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要想实现各产业协同发展,“补短板”要做到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得到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宏观调控有度监管,鼓励创新。
4.新旧动能转换期。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一种不稳定、不确定的趋势,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要想完成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种转换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宏观调控这一说法经历了由“宏观调节”到“宏观控制”再到“宏观调控”的阶段,根据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我国一般将宏观调控目标理解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但由于经济始终是动态发展的,并且现在我国正处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代,对宏观调控的目标需根据实际做出调整。
宏观调控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美好生活需求,解决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宏观调控既需要对高速增长后逐渐暴露的发展弊端进行调控,又需要保证中高速发展经济的质量。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析三大产业的结构,对产能过剩的产业继续进行整改,提高资源利用率。宏观调控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新目标,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促改革。促改革既是对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肯定,又是渡过转型攻坚期的必经之路。同时改革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加强监管,防范各类风险更是宏观调控的新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合理的机制配合。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局势,宏观调控的施策机制需要相应做出调整,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协调政策,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新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财政、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宏观调控主体,经验表明,新时代需要考虑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应的方向、力度、范围以及后果,然后协调配合,达到合理目标区间,增大政策弹性。此外,供给与需求调控为辅,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采取不同的侧重方案,在增速下滑、通胀上升时期要偏重供给。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调整结构性矛盾,尤其在深化改革时期,政策的调控不能只偏重总量,结构性问题也要解决,总量与结构不可被割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更多地引入了哲学的观念,弥补了我国简单依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宏观问题时大量忽视人文、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弊端。宏观调控施策机制需要具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的哲学品格,同时做到具体地区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正规的国家政策与非常规的社会道德约束措施协调起来,坚持宏观决策的基本取向不变,做到动静相宜,主动出击,政策协调灵活,政策目标区间化,最大化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不断被丰富,其实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需求的实际情况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提高供给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国家应该进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宏观政策的制定需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利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矫正资源错配,调存量促增量实现质量改革,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重点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力提高供给质量,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我国向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迈进。同时企业家需具有创新意识,自觉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而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供给。目前需要明确宏观调控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深入布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攻关期的实际情况导致金融风险更加多样化。经济增速转变,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不良贷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同时部分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低端产业的金融资产处理以及并购重组会产生新风险。“一带一路”等建设发展在推动我国全面开发新格局的同时,稳定外汇产生新风险。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依旧是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风险。此外,房地产业资产泡沫化、债务过高、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十九大要求,未来三年要重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宏观政策需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过度创新,同时防范杠杆化的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让金融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求平等共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支持,新时代保障改善民生更是经济工作的重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经济的发展目的是服务于民生,人民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体,一切政策均应从利民的角度出发。国家是一个整体,人民是组成整体的部分,国家要发展,实际应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亟须关注的是 “三农”问题,“三农”是社会发展的短板,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个贫困地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现如今,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都表明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宏观调控一直都在服务于“三农”,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布局需要认清现实,抓住关键,创新举措,而不是一味地探索。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全球思维”是宏观调控必须具备的思维,因此经济、金融的发展应该更具国际眼光。近期,我国的亚投行及“一带一路”等建设逐渐表明,我国对世界来说已经不再是价格接受者,其有能力对世界价格做出影响,所以在与沿线一些国家签订双边贸易以及投资协议时,通过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流动。国际化的战略行动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全球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同时,不仅要利用市场“走出去”,还要“引进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吸引人才,引进先进科技创新。中国需要树立一个负责的大国形象,宏观调控新布局需要具有全球精神、合作共赢思维,继续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宽市场,发现机遇。此外,也要关注外部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如当下美国“减税、加息、缩表”三大政策对我国经贸的影响不可小觑。社会各界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利用全球这个平台,借外力发展国力。立足国际会使宏观调控的手段更加复杂但也会更加成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历次调控中吸取经验,结合现阶段社会问题,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改进并完善宏观调控。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界限一直都很模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引发争议的话题。宏观调控需要有的放矢,它并不能“海纳百川”,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新时代的宏观调控来说,我们更需要找准重点,抓准关键,调控宏观范围。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宏观调控新布局中最难做好、做满意的部分,过度的宏观监管会对创新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放宽界限后,投机取巧、谋私谋利的行为则不可避免。“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那么宏观调控的范围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论,但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宏观调控需要实现国家经济平稳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布局、防范金融等各类风险、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众多目标,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看到的文字表面。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机遇众多,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际上,转型的关键在于真正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做到宏观调控统筹布局,微观调控更具活力,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袁海霞.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与调控方向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7(3).
[3]张 勇.宏观调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17(6).
[4]王春社.经济新常态下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
[5]张晓晶.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5(4).
[6]刘 诚.推进供给侧改革亟须创新宏观调控思路[J].中国国情国力,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