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涛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胡锡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有着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氛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作用。但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融资难成为了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在我国凸显,在其他国家中也普遍存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现状,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及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寻找其解决的办法。
近些年来,山西经济由于煤炭价格低迷,非煤产业发展落后,政治生态恶化等原因,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2017年上半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6577.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与全国同步,经过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13个季度后,首次步入合理区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加快、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山西,由于煤炭市场前些年的火爆,使得其他产业的发展没有受到重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较差,而这其中突出的体现就是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造成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的无风险利率目前处于历史高位,全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我国,无风险利率主要由国债利率来决定。山西省政府于2016年6月27日发行的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3.08%,每年支付2次利息,每百元面值债券可获利息1.54元,可见目前国债利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这样的高无风险利率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流通性变差,融资成本升高,从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据调查估算,山西省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大致在年利率9%左右。
二是我国市场上金融配置失衡,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占有相当大的金融资源,而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明显不足。而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更加愿意选择那些风险较小,贷款数量较大的国企或大型企业,以山西省为例,仅山西省的省属七大煤企,负债就已过万亿,且大量的负债转为了中长期贷款。而这些支柱企业多从事煤炭、钢铁等行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且很多该退出的企业没有退出成为了僵尸企业,占用了宝贵的信贷资源。相比于大型国企的贷款“优待”,银行对风险性较大的中小企业在贷款上有种各式各样的“歧视”,山西省2016年有15万家中小微企业,但能够从银行贷到款只有10%的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只占全部贷款总量的16%,由于达不到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大部分小微企业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项。银行在对待中小企业与大型国企之间的巨大差别使得中小企业想要从银行融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寻找担保十分困难。在山西,政策性的担保公司过少,民间资本的介入量也远远不足。而企业间的互相联保也因为山西整个经济形势下行,企业利润减少,债务违约现象增加而被破坏,多数企业不愿意给别的企业进行担保。
四是民间借贷价格高昂,且极不稳定,缺乏监管,潜在风险大。由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因为银行的高门槛、高要求,只得选择民间借贷。根据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十二五”规划》,山西民间资本达上万亿元,而如此庞大的民间资本,使地下民间借贷行为非常活跃。数据显示,在2015年,尽管借贷利率略有降低,但山西民间各借贷监测点仍发生借贷7.3亿元,加权平均利率高达25%。这样的高利率使得企业很难承受,但由于没有其它更加适合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家不得已选择民间借贷的道路,而又由于经营环境的恶劣,使得很多企业家不能获得理想的利润,而越欠越多,形成“利滚利”现象,造成大量的债务违约。而这些债务违约又反过来使企业家们的贷款环境越来越恶劣,形成恶性循环。
五是社会信用体系受损严重,制约了其获得的金融支持。受山西金融风险事件及政治生态环境影响,一些金融机构总部对山西信贷需求“另眼相看”,在分配贷款规模、项目审批方面“冷落”山西。这样导致了山西整体融资环境的恶劣,融资的难度加大。
中小企业的发展助推了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十分重视,主要采用了两种策略:
1.成立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定机构,包括“基础银行,第二基础银行,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结合金库,劳工金库”等 (local banks, the second local banks, credit bursary, credit combination and labor bursary)依托这些机构,日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财政支持系统,并运用政府财政通过这个系统向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服务。
2.政府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贷款,并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增信”措施增加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引导社会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从而一方面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一方面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1.德国会对中小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决定提供财政补贴的多少。对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企业,德国政府会重点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支持。
2.有很多的德国企业与地区银行建立了直接的关系。德国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体主要为地区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这些银行在其所在地网店密集,服务便利,且可以掌握该地区的最新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从而降低企业违约的风险。
韩国也是由政府主导成立了韩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其下属各行业组织897个,拥有会员企业300多万家,占韩国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99.8%。而通过这个组织平衡各个行业,各个集体的贷款和利益。并通过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SBC)具体操作对每个项目的贷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三个国家的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去克服市场调节的不足。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的是根据国情的不同,三个国家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也启示了我们国家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而是应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措施。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的扶植政策,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健全相关的服务机构,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补贴等手段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各个部门应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逐步壮大创造良好的环境。山西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省内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成立相应的政府增信企业,培育政策性的担保性公司。如山西最近拟参照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组建“山西版”信用增进投资公司,这将是全国省级层面第一家开展CDS交易的企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政府增信的手段,也可以提高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增强山西企业的社会信誉。
山西要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及风险分散机制,出台担保机构风险分散办法,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合作,同时,一定要明确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问题,改善担保公司的环境,重视担保公司,使企业寻找担保的难度得到缓解。借鉴德国经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创新性的组合反担保资源,对客户的约束力必须增强,重视担保风险的有效控制,真正发挥反担保措施的分散风险作用。
山西也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成立相应的商会统筹整个省内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政府直接支持商会的发展,而商会对政府负责,成立下属机构对每个项目进行具体的考察落实。最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贷款或间接贷款的方式减低企业融资的难度。
针对山西特殊的政治生态和金融状况,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应尽早接入征信系统。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能在全省企业信用查询平台和评价体系中得到查询,这样可以及时掌握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实现信息共享,让相关的金融机构,大企业详细了解其潜在投资对象的信用状况,让信用不良的企业和个人寸步难行,增强企业、个人的失信成本,增强企业的守信守约意识。中小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经营状况,诚信经营,提高自身的信用。
民间借贷组织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上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但需要适时恰当的引导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使部分符合规范的民间借贷机构合法化,引导其规范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责任编辑:魏笑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