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静
(1.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2.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200)
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维度解读
孙静静1,2
(1.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2.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200)
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互纠缠,构成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受现实矛盾和诸多问题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关系时出现了模糊化认识,产生了认同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二者关系的合理认同,达成价值共识,促进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全面发展。
物质追求;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物质追求”、“精神追求”与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直接相关,很多学者在研究或表述中甚至将二者作为同一概念使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对这两对概念进行整体分析,总是有意无意的交叉重叠使用,导致内涵和外延含混不清。从词义本身而言,“需要”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应该有或必须有,如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二是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如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追求”除了特指异性求爱之意,主要是指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1]可以这样说,“追求”根源于“需要”,“需要”蕴含着“追求”的内在动因,人的物质追求也好,精神追求也罢,都是主体的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自身的某种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而采取的积极行动及其实现的过程,是人主动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需要”(或“需求”)与“追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主体的人是否愿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积极、自觉和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去完成和实现。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层次高低之分,但即使是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愿去积极争取的,有人宁愿等待施舍,有人在基本需要满足后即不求进取。由此可见,“需要”虽然是“追求”的直接动因,但却不是唯一动因,有“需要”并不必然导致有“追求”。
物质和精神是哲学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立统一的基础性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虽然并没有直接定义精神和精神追求,但在多数场合下是将其与意识、思想、目的以及精神需求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的。如在分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时,马克思认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他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想’‘怪影’等等来消灭的。”[2]物质和精神是对应存在的一对范畴,如在对物质定义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置于与意识的关系下进行分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又如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论述中,马克思指出:“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4]“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从人的本质存在而言,即人既是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能够利用外部自然界通过自身存在引起自然界中的变化,而且人还能通过自己有目的有意识所做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来支配自然界。与此相对应,人即有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两种基本追求,其中,物质追求是人为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采取积极行动及其实现的活动过程,它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精神追求是人精神方面的追求,是人为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而采取积极行动及其实现的活动过程,它能够让人保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活力和状态,是人奋发进取的动力。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是无限发展的统一,人的需求是广泛的、无限的,人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二者紧密相连甚至有时还是重叠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人总是在过去的满足和追求实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继而进行新的追求活动,而人类的历史即是人不断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的历史,是主体的人为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采取积极行动及其实现的历史过程。
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现实统一体现在两个层面:从人的发展的层面而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是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人幸福生活的真谛;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而言,现代人为实现日益增长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实践活动必将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层面发展与精神层面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根本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人的自由发展内在的包含物质层面的发展和精神层面的发展两个方面。人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物质需要是基础,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是解决人生存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社会物质生活及其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的过程,人的物质生活状况也掣肘人的精神生活过程。物质需要满足后人自然就将目标转向精神需要的追逐。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所在。有没有精神情趣和追求直接拉开了人与动物的差距,有没有高雅的精神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又直接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现代社会在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的物质需要逐渐得到较为充裕的满足,物质生活不断实现新的增长,这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仅有物质层面的发展并不构成人的真正的发展,精神层面的成长才是人生存的真正的目的。在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时也要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不多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构成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现代人的幸福生活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
幸福是人在某种自我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自我需要得到越大程度的满足和实现,幸福感指数就越高;同时,越高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人的幸福体验就越真切和越长久。人的幸福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富裕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内容,精神富裕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内容。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自然会追逐物质富裕和发展,这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物质满足和物质生活日益充裕是现代人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衡量指标,直接影响人的幸福体验。幸福还具有崇高性;精神需求的高层次决定了精神生活的崇高地位,精神富裕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内容。物质上的富裕和满足是短暂的,它在给人带来暂时满足的同时还会刺激人陷入无限追求物欲享乐的风险和危机当中。当欲望无法实现或暂时受阻时会给人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体验,并进一步滋生各种社会问题。现代人的幸福生活必然包含精神幸福的内容在内,精神需要的满足具有崇高性和长久性,一个人的精神富裕,即使物质暂时匮乏也会奋发有为,而一个人一旦精神匮乏和空虚,即便有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会有缺憾,也会感到不幸。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在物质生产能力发展的条件下变得日益宽裕和丰富,人的趋利意识、利己主义甚嚣尘上,许多人将幸福简单的定义为物质享受,导致幸福物质化、庸俗化,给人的幸福生活带来精神危机,最终必然降低人的幸福感。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健全的人生应该是让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幸福的生活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机结合。
(三) 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是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文明强大的统一
近现代中国兴衰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其国力息息相关,既要有物质力量的积累和发展,又要有民族精神的依托和激励。“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8]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要以经济的巨大发展为根基,物质生产方式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人民的温饱问题已较好解决,全民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国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为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当然,想要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但要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还要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与国民精神素养与之相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这种发展理念内在蕴含了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模式和状态,提倡和培育高尚的精神追求、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是与加快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事业,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会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改善,精神追求引导和精神文明建设又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凝神聚力,更好的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与和谐进步。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经历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变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在享受和追逐物欲的潮流中渐渐迷失自我,对金钱、性和暴力的疯狂与贪婪充斥整个社会,人们陷于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相冲突造成的精神危机当中不可自拔,遭受着焦虑、惶恐、迷茫的精神折磨。物质文明发达背后的精神文明匮乏和衰落一度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深刻矛盾。我国在深化改革的社会历史阶段,在物质文明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也面临道德滑坡、精神文明匮乏的问题,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自人诞生伊始,物质与精神就纠缠不清,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而采取的积极自觉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充满矛盾纠葛的过程。这既根源于人的本性,又与时代发展的现实境遇密切相关。在现代性语境下,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物质消费甚嚣尘上,精神消费萎靡不振
消费本义是一经济学术语,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最终环节,是经济主体利用社会产品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它包含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消耗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生产消费,也包括利用产出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个人消费行为和过程。可见,个人的消费行为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消费包括物质消费并以物质消费为基础,但对一个有时空限制的人而言,他生活的物质需要也是有限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无限的占有和消费物质的东西。在满足一定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之后,物质的消费基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了,人的有意义的生存自然要转向精神的追求和提升,这是由人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却出现了享乐主义的倾向,消费已不再是简单的为了健康的生存,生存反而是为了消费,现代人在追逐物质消费的同时又陷入了精神消费匮乏的困境,物质消费甚嚣尘上而精神消费却萎靡不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拜物教”这一概念,指出人们错误地把市场、商品、消费、量化的生活标准等同于自己真正的物质利益,人的需要都被物化了。在消费行为中,人们将所有的需要都以物的形式加以满足,物质消费严重超越甚至取代精神消费成为人们消费活动的主要内容,精神文化消费的比例明显下降,这是人的异化现象在消费领域的表现,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物质消费本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必要手段,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物欲的追逐和对物质消费的痴迷,成为人们逃避现实困苦的一种手段和自我补偿,这与消费的本性异化和人的现实存在状态有深刻的联系。但把物质追求视为唯一目标,将物质消费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却实实在在使人在消费中迷失自我逐渐沦为物质消费的奴隶:人们在追逐感官刺激、无节制的时尚和奢靡生活的时候堕入物欲享乐的深渊,在享受物质消费带来的短暂快乐的时候又陷入精神匮乏的悲惨境遇。这种物质化的、庸俗化的表面幸福缺乏崇高性和长久性,它弱化了人的价值和尊严,降低了人的生活品味和幸福感,也给社会发展造成虚假的繁荣,容易滋生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物质发展观浓墨渲染,精神追求观风雨飘摇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一直把经济建设和物质发展作为国民生活的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坚持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国民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这与时代背景和国情民情有必然联系,是中国社会发展强大的目标动力。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搞活经济建设提升了综合国力,也切实改善了民生,让老百姓真实获益。不可否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经济快速发展与精神文化追求薄弱等现象客观存在。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硬实力与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些重大关系,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是新时期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在物质发展观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围绕着社会整体发展和进步,结合国情和建设实践,提出和倡导崇高的精神追求观尤为重要。精神追求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实践和活动过程中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人生价值理想、人生意义状态等精神追求方面的基本立场、观点、态度和理论,外在的表现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精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在多元价值观念冲击下,难免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贪图享乐的态度和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物质发展观念浓墨渲染甚至扭曲变形,而精神追求观念则备受冷落和懈怠,人们日益淡化甚至不懈思考和追问理想信仰、价值意义、人的尊严态度等精神追求问题,信仰缺失、精神动力不足、道德滑坡等现象接踵而至,精神懈怠危险已成为束缚个人、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和前进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生存境遇瞬息万变,精神危机初现端倪。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现代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极度繁荣和物质财富积聚的背后隐藏着人生存境遇急剧变化的风险和压力。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人将面临诸多选择的困扰和生活的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坚强的精神支撑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危机。一方面是社会的极度繁荣和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人精神追求的急剧消解,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冲击着理想信念的绝对权威。失去乌托邦式崇高精神追求的现代人把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自己的精神信仰,瓦解了内心最强大的精神支柱,空虚、迷茫、失落和孤独成为现代人的经常性体验,生活的目标和精神动力严重不足,让人失去了可供依靠的精神寄托,也严重削弱了依托社会共同体而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是物欲的膨胀和生存的现实压力,一方面是自我心理建设不足。在多种价值观和陈腐思想的冲击下,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灵困顿相伴而生,自卑、自负、怠惰、嫉妒、仇富等不良情绪体验在得不到有效疏解和释放的情况下容易触发心理危机,引起行为失控,滋生社会问题,诸如轻生自杀这一社会现象近年来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既是外部生活压力积聚下的行为失控,又是人们心理危机的极端的行为表现,造成人生的悲剧,也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悲剧。一方面是先进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文化现象的复杂多变。封建文化沉渣泛起、庸俗文化大行其道、精神文化消费层次不高,都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和生存境界,破坏人们的内心和谐,引发人们的各种心灵和精神危机,危害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良好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现代人因精神危机、精神匮乏引发的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现有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很难形成对社会成员有效的约束和控制。有些人面对道德义务麻木不仁、消极不作为,有些人甚至没有道德原则的底线,他们尊崇社会的反道德现象,没有最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和评判标准,将权钱交易、惟利是图、为富不仁等违背道德的行为定义为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为其进行无原则的宽容和辩护,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转折期,在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观念的影响下,当下中国人在认识和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关系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同差异和危机,表现为二者关系的模糊化认识和价值行为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教育实践帮助人们达成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关系的合理认同和价值共识,提高人的追求境界和生活品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关系的价值认同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单一性社会向现代的多样性社会转变。在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当下中国人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应该具有的合理关系产生了模糊化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纠正过去几十年高调谈“精神”低调论“物质”的过程中,人们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对人的物质追求的意识膨胀、对人的精神追求的漠视、压制、回避甚至刻意贬低,在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时,出现以物质追求为价值取向而轻视精神追求的价值认识偏差。其二,虽然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有价值共识,但在二者的发展时序问题上有认识偏差,即认为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具有不同步性,现代人在实现物质追求之后再考虑精神追求问题,把精神追求看成是独立于、外在于人们的现实活动之上的存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成了两张皮。实际上,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实现二者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对于提升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社会转型的价值目标,亦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
在今天中国这个多样性社会中,人们是被允许也更易于接受多样性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但个体要融入社会生活并从容的应对各种生存境况又必须适应和遵循社会的整体道德框架,为个体行为提供相对稳定的价值依托和选择参考。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过去传统的道德框架和价值模式在某些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形势的发展要求,在新的社会整体道德框架还没完全确立的情况下,现代人行为失范的发生率不断增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和说服人的工作,在如何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认识框架方面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目前,如何在异质的个体物质追求取向彰显的情况下达成社会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统一的价值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的合理物质追求与崇高精神追求的教育原则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实现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合理性物质追求引导和高尚精神追求培育的基本立场。
一是坚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一元主导与尊重包容价值多元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普遍交往基础之上,实现个体认知、情感、行为与社会价值同构的活动过程。每个人都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需求和价值评判,而在普遍交往的社会环境下,异质的个体间存在复杂的利益纠葛,需要了解彼此的需要并遵循社会共同的交往规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实践活动既要尊重个体的需求差异,又要有意识建构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的指导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整体的辩证思维认识和处理问题,摆脱唯“物质”和唯“精神”两级对立的思维框架,充分肯定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差异和统一,既尊重人们实现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又充分肯定人们追求精神世界丰裕的现实。通过这种一元的思想指导整合现代人四分五裂的道德框架,避免认识绝对化和对立化导致严重的思想混乱,从而给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其他庸俗思想泛滥留下隐患。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尊重和保证各种思想认识和价值观的自由讨论,充分调动人们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避免造成教育的专制化,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价值的自由讨论过程中逐渐认识人们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达成关系认同和价值共识的作用。
二是坚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教育和高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个性张扬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底线教育和高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加以新阐释,唤醒人们关注社会共同的底线价值和追求目标,在这个大的规范框架下允许个性价值追求的多样化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教育特指在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统一的基础上要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要有思想警惕意识,自觉教育和引导人们与自由化思想、庸俗观念和低俗言论划清界限,遵守起码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借鉴木桶理论,及时发现和处理人们思想行为的最短板,把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中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最坏结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谋划设计中,真正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然而,底线教育不等于低俗、庸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堕入俗套,必须在坚持底线原则的基础上培育人高尚的精神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尚教育即在坚持社会基本的价值准则的基础上,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高尚的价值追求,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用超越的创新精神教育鼓舞人、用积极的心灵关怀教育帮助人、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塑造人。
三是坚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功能和精神培育功能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功能内在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关系协调,一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利益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培育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角度来讲,此处强调的利益协调功能侧重于协调利益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协调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追求的不同利益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在内的一种利益与另一种利益的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是影响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协调这种利益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和促使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在涉及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方面体现出来的利益协调功能主要是通过追求和优化利益客体结构的合理化发挥出来,人的利益追求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以分为相应的追求层次,如果把人的利益客体结构做合理化安排,以满足人的低级需要的物质利益追求是起点,政治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和生态利益围绕着物质利益追求而展开和不断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不断为满足更高层次精神需要的利益追求创造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如能适时适势加以引导和协调,会推动人的追求层次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培育功能从主体思想引导和精神素造的角度始终渗透在这种利益客体结构合理化引导和协调过程中,并以人的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作为落脚点,促成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
四是坚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奖励方法和精神激励方法相配合的原则。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奖励方法和精神激励方法有利于引导和规范人的思想行为,挖掘人的发展潜能,提升人的追求层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奖励方法和精神激励方法的运用中明显存在两张皮、方法简单化、内容和形式不匹配、重外部施加的激励轻内在自我激励等问题,因此坚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奖励方法和精神激励方法势在必行。人的需求是人的追求的直接动因,以需求为基点改进激励方法是引导人的追求的直接路径,要根据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探索和改进具体的激励方法:遵循需求多样性规律探索人最核心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内容重点激励,遵循需求层次性规律探索人独特的阶段性需求内容及时激励,遵循需求发展性规律探索人潜在的发展性需求内容抢先激励。在改进物质奖励方法和精神激励方法的过程中抓重点、抓关键、重时效、重潜能,不搞一刀切,不搞两张皮,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特点,发挥激励方法引导人追求的最大效能。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286.
[2][4][5][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161,151,159,42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9.
[8]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InterpretationofHuman'sMaterialPursuitandSpiritualPursuitontheDimens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SUN Jing-jing1,2
( 1.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2. Qilu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201, China )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material pursuit and spiritual pursuit of people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which has the inherent unity. But in the current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alistic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in dealing with material pursuit and spiritual relations appeared blurry and produced with devi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help people form the reasonabl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reach the value consensu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pursuit and spiritual pursuit of human beings.
Material pursuit; Spiritual pursuit;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inking
G410
A
1008-7605(2017)06-0066-06
2017-07-10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期大学生精神追求培育研究”(16CSZJ07)
孙静静(1981-),女,山东青岛人,博士在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孙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