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
——兼论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战略意义

2017-04-11 06:26张威
社会工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语教育学原文

张威

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
——兼论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战略意义

张威

中国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其发展方向是什么?澄清这些问题,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任务。在思考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现状和问题的背景下,本文阐释了西方现有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内容和分类,以及“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核心思想,并提出中国大陆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学科构建 社会工作科学化社会工作学

张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博士(成都 610065)。

考察中国社会工作走过的30多年历程,与西方发展脉络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工作不是自下而上地生长出来——“先有实践、后有教育、再有理论”,而是被自上而下地推行出来,因而先有教育、后有实践、尚无理论。也就是说,如果观察一下社会工作的三大领域,即社会工作科学、理论、研究(或学科或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实务/服务、社会工作教育(教学或人才培养),其发展脉络与西方发达工业国迥然不同,这三大领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其共同的任务是应对社会问题,它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决定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状态。

在西方发达工业国,三大领域出现的顺序是: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理论。为了应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现代性和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实践和服务自下而上地形成;在妇女运动的背景下,又开始了人员培训(最初为妇女培训学校),由此形成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理论是在实践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回应各种现实问题以及将社会工作科学化应运而生的。三大领域相对均衡的发展又推动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三大领域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首先,社会工作是以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出现的,而且是在没有社会工作职业的情况下开始进入人才培养的(社会工作教育),这一开端方式既推动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也隐含了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实践在中国处于初始期和探索期,在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下,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矛盾;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理论则至今没有形成。三大领域的这一失衡状态,严重阻碍着社会工作在中国进入职业化。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这一领域最为薄弱,而它的缺失又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职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理论的缺失为中国社会工作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本土化”的讨论议题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文聚焦于社会工作理论,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背景分析:什么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为什么要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第二,作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之一的生活世界为本的理论背景分析;第三,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核心思想、贡献和局限;第四,构建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一、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背景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首先,社会工作理论的任务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对此,专业文献有不同阐述。从全球来看,目前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均来自西方发达工业国,东方文化和历史进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工作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将其挖掘和系统梳理出来。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英美国家,一个是欧洲大陆国家。前者对我国香港(包括台湾)影响较大,而对后者,大陆较为陌生。与此不同的是,英美国家的社会工作源自社会学,其主体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如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社会工作源自教育学,其主体学科是教育学(而教育学源自哲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教育学①社会教育学概念源于20世纪20年代,分离于教育学,最初被理解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张威2015)。当今,社会教育学已被作为社会工作的同义词使用,或两者被并列使用:“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概念并存,社会学和心理学被视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相关学科,而非主体学科。此外英美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和称呼既有交叉,也有不同(张威,2012)。

欧洲大陆国家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三类: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②德语原文是Universelle Theorien der Sozialen Arbeit。、特殊性社会工作理论③德语原文是Spezifische Theorien der Sozialen Arbeit。外延社会工作理论(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355~397)。第一类理论是:阐述社会问题如何形成、如何防止和解决社会问题,阐述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功能任务和目标,社会工作的专业质量和职业特征;此类理论主要形成和发展于欧洲大陆国家,来自社会工作本学科,因其具有普遍性特征,被欧洲大陆国家称为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类理论是:阐述和分析在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的预估(Assessment)和介入(Intervention)两个工作阶段,即观察—判断—行动的理论模式和观点。此类理论主要借用于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如认知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各种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理论流派等等。因为此类理论主要涉及社会工作行动层面,具有一定特殊性,被欧洲大陆国家称为特殊性社会工作理论。在欧洲大陆国家,此类理论在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范畴内研究和传授(而非社会工作理论),故此类理论被视为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或操作模式;第三类理论是在社会政策和神学范畴内阐述和分析社会问题如何形成、如何应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此类理论与前两类虽有诸多交叉,但因其处于社会工作范畴之外,被欧洲大陆国家称为外延社会工作理论。从内容看,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蕴含着特殊性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要素,它解释了社会工作是什么和往哪儿走的问题,因此是解释社会工作如何做的前提和基础。鉴于这种原因,笔者将前者称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将后者称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张威,2012)。

英美国家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主要为两种:为社会工作的理论①英语原文是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②英语原文是theory of social work。。前者分析阐述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后者分析阐述社会工作的本质、目标、特点与实践过程(Howe,1987),也被称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或实务理论③英语原文是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大多英文社会工作理论文献均以后者为论述对象(张威,2012)。

从欧洲大陆和英美国家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来看,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是实践理论的基础。此外,两者虽然都列出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在欧洲大陆国家,它不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理论,而被视为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模式。在英美国家将其视为社会工作理论并重点探讨。受英美影响,此类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也被中国大陆视为主要的社会工作理论。而对欧洲大陆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目前中国大陆较为陌生④自2011年起,笔者在四川大学开设以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为内容的社会工作理论课程,至今已有10轮教学过程(硕士生6轮、本科生4轮),引起学生较大反响,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获得了一种不同于本科阶段、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全新理解,这种来自社会工作自身学科的理论阐释,改变了他们以往对社会工作的片面、单一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也解开了他们心中对社会工作的很多疑惑。笔者的这一教学体验和收获也验证了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教学时,要兼顾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和特殊性社会工作理论,即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和社会工作实践理论(而国内大多高校只传授后者),前者阐释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阐明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律、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功能、社会工作的职业特征和所需能力,后者阐明社会工作实践操作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模式,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向学生传授这两种理论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反思性对待这些理论和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即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以促成学生形成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即避免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机械套用于服务对象的做法)。。这一现状值得中国社会工作领域高度关注。一方面,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作为一种行动理论,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操作和行动层面提供了必要和有利的理论依据,意义巨大。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的重要学科和职业领域,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行动和过程层面的思考和研究,更需要的是(在此之前的)解释问题、功能定位、职业特征、核心能力层面的思考和定位,而后者是前者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基础,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么,现有的西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又是如何分类的?从研究对象和论述内容来看,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工作理论前身、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和现代社会工作理论(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社会工作理论前身是指13—19世纪来自神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关于如何解释和应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它们对后来社会工作思想和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称为社会工作理论前身。以下理论家和政治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冯·阿奎(亦译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1224~1274)(意大利)、维韦斯(Juan Luis Vives)(1492~1540)(西班牙)、裴斯塔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瑞士)、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英国)、维希昂(Johann Hinrich Wichern)(1808-1881)(德国)、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德国)等。

传统社会工作理论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理论家观点,他们研究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解释当时历史背景下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的目标是什么。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中,以下理论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亚当斯(Jane Addams)(1860~1935)(美国)的“结构性社会工作”观点①其观点与Mary Richmond的治疗性社会工作观点截然不同。、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对“教育”的阐释、萨勒蒙(Alice Salomon)(1872~1948)(德国)的“社会福利服务”观点、波尔摩(Gertrud Bäumer)(1873~1954)(德国)对“社会教育学”的初步界定、诺尔(Herman Nohl)(1879~1960)(德国)的“社会教育学”与“教育关系纽带”理论、舍普讷(Hans Scherpner)(1898~1959)的“救助”理论观点(德国)等(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理论家观点,他们研究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解释当代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阐述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和任务、阐述社会工作的科学属性、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质量与职业能力、探讨社会工作的科学化。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以下理论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杰美因(Carel Bailey Germain)(1916~1995)与吉特曼(Alex Gitterman)(1938—)(美国)的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替尔施(Hans Thiersch)(1935—)(德国)的“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亦称图宾根学派)、斯陶普—蓓尔娜斯科尼(Silvia Staub-Bernasconi)(1936—)(瑞士)的“过程性、系统性社会工作理论”、德维(Bernd Dewe)(1950—)与奥托(Hans-Uwe Otto)(1940—)(德国)的“反思性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亦称比勒菲尔德学派)(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非同一性,即同一时代有多种理论并存。它们有着两种共同的根源:一是基督教理论与传统;二是哲学基础与传统。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系统理论”比较特殊,它既属于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即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也属于特殊性社会工作理论(即社会工作实践理论)(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406)。

本文分析的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由汉斯•替尔施(Hans Thiersch)提出,属于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中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对西方当代社会工作的学科和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今,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德国“图宾根学派”的论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最为著名的流派之一。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中国需要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吗?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角度出发: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三大领域以及职业化现状如何,在短暂的30多年里除了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之外,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本土化”的讨论议题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何关联?

如前所述,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两大领域以及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工作理论的状态和质量密切相关,而中国大陆目前所关注和探讨的主要是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在理论层面单一关注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必然促使人们无论是在社会工作教育还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与职业行动中,将关注重心转向社会工作如何操作、方法和技巧,追求技术化、方法化应对社会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影响和决定社会工作行动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结构性因素被忽略,各种影响和决定社会工作专业行动方向和本质的基础性问题没有得以理论阐释和澄清,社会工作职业的整体结构和宏观框架没有得以理论分析和阐释。在缺乏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和职业的整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理论分析前提下,单一聚焦技术与方法的趋势和做法,极易导致社会工作学科和职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境。

首先,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社会工作理论课的专业内容基本以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为主,而实践理论中又以心理学理论为主(包括家庭治疗模式和各种心理疗法);在方法课中(如个案工作),借用于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又被作为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传授;在实务课中,这些借用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被再次传授(唯一不同的是,在理论模式之后多了案例)。理论课、方法课、实务课重叠在一起,界限模糊。三种课程的核心均为操作、方法和技术。其次,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被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当他们走上一线社会工作岗位时,也一样将眼光聚焦在操作、方法和技巧上。在实践工作中,他们热切地寻求着一个又一个方法,期望能拿这些方法和技巧在工作中使用。甚至一些非专业评估者询问社会工作者做了多少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这些只是社会工作的方法。这样做犹如问木匠:你用了多少次榔头、斧子和刨子?当方法不管用时,人们又急切地学习新的方法(如来自心理学或医学的心理疗法或操作模式),并尝试在实践中套用,比如自从我有了一个榔头,所有问题都变成了钉子。在不清楚社会工作功能和方向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这种“邯郸学步”的现象,而当先进方法不管用、“邯郸学步”失败时,人们便怀疑它的适应性、提出要“本土化”。或者,很多一线社会工作者只全力关注问题的解决,而对问题的微观和宏观性成因毫无意识,无视服务对象的需求,既不清楚自己的功能和工作边界,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因而将自己置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当解决问题失败时,他们便会处于一种极端的无助状态,甚至会怀疑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有一点已变得很清晰:无论在社会工作教育还是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如何操作和方法技巧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理论可以直接运用于实践的观点较为普遍,服务对象有何需求和愿望通常不被重视,单一聚集个体而忽略社会环境因素。这种线性单一、缺乏系统性结构性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将知识和能力绝对化,忽视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过程和环境因素的做法,在实践工作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难题。其根源是什么?难道只是来自国外的理论模式不管用这么简单?或者,问题的根源难道真的在“本土化”上吗?

如前所述,社会工作学科、教育、实践、职业所承担的共同任务是应对社会问题。而应对社会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发现、寻找、调查、解释、分析社会问题及其成因。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解释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通常从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角度进行,而环境又包含微观、中观、外部和宏观等不同层面(Bronfenbrenner)。社会工作者所要应对的不是问题的症状或表现,而是问题的成因。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是解释问题的能力,认清了问题成因,才能清晰确定社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功能。而方法和技巧无法解释问题,它们无法解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无法解释问题形成的原因,无法兼顾职业的整体结构。如何操作与方法和技巧只是应对问题成因和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和手段而已。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方法、技巧、操作模式等介入手段被当作理论的替代品使用了。其次,应对问题的过程不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主观、单向的工作过程,它自始至终都涉及服务对象自身。是否考虑到案主的需求和愿望,如何与其有效互动,社会工作者是否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也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在解释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哪些社会环境条件和宏观框架因素会影响或制约社会工作的效果?这一结构性和系统性宏观视角(包括社会政策视角)通常被一线社会工作者遗忘在角落里。

非常遗憾的是,在中国社会工作三大领域中,理论性、系统性解释社会问题,阐述社会工作功能,阐述社会工作职业特征和质量,阐释社会工作所需核心能力,分析社会工作职业整体结构这些关键环节被忽略了,人们把焦点更多放在了应对社会问题的过程上。因为缺乏系统性、结构性阐释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缺乏从各个层面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判断力,缺乏对社会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认识,缺乏关注服务对象需求的视角,社会工作者很难认清和解释所要处理问题的本质成因,无法清晰界定自己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楚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更不清楚社会工作者所需具备的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Thiersch,2002)。大多社会工作者只知道助人自助,而对社会工作监督社会风险因素的职能一无所知。在缺乏这些认识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很容易迷失方向,迷失在细枝末节和方法技巧的丛林中,陷入穷于应付表象问题的陷阱中,甚至无限放大自己的作用。假如这种情况成为常态,他们无法对服务对象产生任何影响,很容易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打击。

社会工作缺乏清晰的功能定位,只停留在方法层面应对问题症状,忽视服务对象需求直接导致社会工作领域出现各种困境与乱象,比如追求表面政绩,将社会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指标化、数字化的倾向。一线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充满失望和不满,一些社会工作机构演变成“项目包工头”,社会工作者沦为申请项目的行政工具,只要能申请到经费什么都做,项目结束后什么都不做。出于生存原因和对上述问题认识不清,很多社会工作机构将申请和承接项目视为核心任务。主观设计的项目被称为“作品”、“品牌”,百姓需求被弃之不顾,完成项目的过程沦为一种活动“作秀”和数字统计。因为与百姓需求脱节,很多社会工作者不得不用礼物“引诱”服务对象参加自己设计好的活动。它导致的结果很显然:老百姓不清楚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对社会工作毫无兴趣甚至对社会工作产生种种曲解。更谈不上让老百姓知道有问题该去哪个机构找谁。社会工作变成无所不能,似乎什么问题都可以插手,但似乎什么也做不了。显而易见,除了理论性解释问题和功能定位的缺失,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本身缺乏整体性、理论性思考和研究,也是导致这些乱象的根本性原因。

诚然,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它需要在中国特有的中央集中管理型国家模式下以及中国社会工作自上而下推行模式和职业化路径下分析和观察,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缺失,使得中国社会工作在没有澄清解释问题、功能定位、发展方向这些基础性问题的前提下就匆匆迈开了实施操作的步伐,如此一来,其发展道路阻碍重重就容易理解了。显然,为了确保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和职业领域的健康发展,澄清基础性问题、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已经迫在眉睫。以下本文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为例,分析和阐释西方现有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以期产出对中国的意义。

二、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背景分析

在分析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相关背景,即该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Hans Thiersch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对象及其对社会工作科学的理解。

(一)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出现的背景

“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①德语原文是lebensweltorientierte Soziale Arbeit。亦称“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理论”,是由汉斯•替尔施(Hans Thiersch)提出和发展出来的。在欧洲大陆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有三种理解:(1)社会教育学被视为社会工作②德语原文是Soziale Arbeit。该词为上位概念,涵盖Sozialpädagogik和Sozialarbeit两个概念。的分支领域,即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专业服务领域;(2)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被作为同义词使用;(3)将两者并列,即使用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③德语原文是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这一表述方式。本文将两者作为同义词使用。

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主要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历史社会发展背景有关:(1)在欧洲大陆国家尤其是德国,人们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批判和改革;(2)对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批判;(3)社会学领域中的实证主义争论。

德国大学层面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前,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主要在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高等专业学校①德语原文是Höhere Fachschulen für Sozialarbeit/Sozialpädagogik。进行。20世纪60年代之前,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进程基本上由那些在美国读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们主导,如席勒(Heinrich Schiller)、普法芬贝格(Hans Pfaffenberg)、米勒(C.W.Müller)等。一开始,美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教育方案和理念,在西德被大家广泛接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科学理论浪潮的冲击下,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理论构建发生了一个现实转折,传统的人文科学教育学②德语原文是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研究被经验性研究所代替:不是去确立价值观,而是去实证研究现实生活世界。

在这一背景下,1970年Thiersch成为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教授。也是在这一年德国开启了社会工作教育的新时代。原来高等专业学校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被移交给新成立的专科大学,专科大学开始开设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专业③德语原文是Studiengänge für Sozialarbeit,Sozialpädagogik beziehungsweise Sozialwesen。。当时全国共有大约50所专科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或者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社会教育学),每个专科大学的教学内容差异巨大。同时,在1969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学开始首次开设教育学专业,并将社会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一个学习方向,毕业学位为教育学硕士④德语原文是Diplom-Pädagoge。。Thiersch从一开始便积极参与了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学教育的专业构建和筹备工作。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大学生运动对社会工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西德和其他国家,许多年轻人提出了改革要求,代际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大学生运动从精神上提倡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让马克思进入大学)。他们的目标之一是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与工人一起对大学和社会进行革命。同一时期,德国高校中也充斥着社会工作的社会批判性观点和理论,其目的是构建解放性、反资本主义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学⑤德语原文是emanzipatorische und antikapitalistische Sozialarbeit und Sozialpädagogik。。这一思潮对社会工作教育影响很大,很多大学教师对传统社会工作发起猛烈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被运用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很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工作理论,如浩伦斯坦•满厚德(Hollstein/Meinhold)(1973)和凯拉(Khella),他们组建集体组织(红色帐篷),讨论和实施这一理论。针对这一状况,德国地方顶级福利联合会的联邦协会总理事会⑥德语原文是Der Gesamtvorstand der Bundesvereinigung der kommunalen Spitzenverbände。于1976年发布了一项决议,对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发起强烈干预。该决议对德国当时的社会工作教育现状提出猛烈批判,指出从专科大学毕业的社会工作毕业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他们所受教育太过理论化。他们总是以错误的想法和观点去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义务、态度、角色,在工作岗位中,他们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从大学毕业的教育学硕士生,对实践中的社会工作职业缺乏正确理解,在地方人员岗位设置中几乎没有适合他们的工作。从地方顶级福利联合会⑦德国的六大顶级福利联合会是:德国(天主教)慈善联合会(明爱)(Caritas)、德国新教服务联合会(Diakonie)、工人福利联合会(Arbeiterwohlfahrt)、德国平等福利联合会、德国红十字会、德国犹太人中央福利处。的角度看,根本没有必要在大学层面培养社会工作职业所需人才。

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这一严厉批判,引发了一系列持续多年的有关社会工作教育及其目标的激烈辩论。同时,政策委员会和科学部①德语原文是politische Gremien und Wissenschaftsministerien。也尝试进行专业改革。受文化部部长会议(KMK)和高校校长会议(HRK)②德语原文是die Kulturministerkonferenz und die 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的委托,教育学或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专业改革委员会③德语原文是Studienreformkommission Pädagogik/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负责拟定多方希望的专业改革推荐方案。委员会的推荐方案,基于对当时社会工作教育现状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央格鲁萨克森国家(即英美国家)还是在德语国家,都需要一种发展趋势,即需要在社会工作科学化的基础上,发展普遍性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教育学实践,也需要发展社会工作研究。该委员会推荐在专科大学中开设独立的、统一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社会教育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将基于科学之上的实践培训定为教育重点,授予社会工作硕士毕业学位④德语原文是Diplom-Sozialarbeiter或Diplom-Sozialarbeiterin。。此外,专业改革委员会也声明,大学中的教育学专业(社会教育学作为学习方向之一)与专科大学中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专业,两者的学习目标相同,这些目标可以在两种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院校中以不同方式得以实现。这两种硕士专业并无从属关系,而是各自独立、分开设置。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德国,大学主要开设社会教育学专业,专科大学主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两个专业并存。当然,随着1999年的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今天很多高校已改用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⑤德语原文是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这一双重并列的专业名称。

除了社会工作教育的改革背景,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中,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的工作方式也受到猛烈抨击。战后几十年里,在德国,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领域。20世纪20年代初颁布的《帝国青少年福利法》(RJWG)对社会教育学工作领域,尤其是教育和社会领域的各种分支领域进行了初步法律规定,例如儿童与青少年寄宿教养机构⑥德语原文是Kinder-und Jugendheim。、社会精神病学服务、家庭教育咨询、妇女之家、瘾病工作、吸毒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欠债者咨询等。其中,受到最猛烈批判的是儿童与青少年寄宿教养机构(全日制)的工作方式。1968年,西德有95400个未成年人生活在儿童与青少年寄宿教养机构中,他们占在家庭之外成长的儿童与青少年的67%。此类机构面向那些身心健康成长和教育无法保障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父母健在的孩子),为其提供固定的院所式、全日制寄宿教养服务。因此,此类服务花销巨大。这些机构的财政状况和人员状况通常较差,大部分员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或培训,教育能力较低,也不具备专业教育理念,这些因素都受到猛烈抨击。最大的批判焦点在于把儿童与青少年集中起来封闭教养的这种工作方式,将受助者与世隔绝、孤立起来,使他们蒙受耻辱、被盖上受歧视的烙印,这种教育方式将青少年禁锢起来、使他们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人们对儿童与青少年寄宿教养方式的猛烈抨击推动了日后的改革和变化:非集中化、正常化、非特殊化、员工的职业化(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学领域中的实证主义争论⑦德语原文是Positivismusstreit。。所谓的实证主义争论将社会学者划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珀坡(Karl R.Popper)(1902—1994)和阿尔伯特(Hans Albert)(1921—)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即实证主义⑧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先提出,强调实证经验。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神学时代,相信上帝和神;形而上学时代,即哲学时代;科学时代,讲求实证精神,一切理论都要以实证为依据证实(李忠谦2011年,134页)。传统中的经验—分析性科学理论。另一方是以阿多诺(Theodor W.Adorno)(1903-1969)、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哈巴马斯(Jürgen Habermas)(出生于1929)为代表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即解放运动传统中的辩证—批判性科学理论。这是一场关于正确科学观的辩论,其出发点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科学的政治化,另一方面是对经验性科学研究方法的接受和扩展。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Habermas在批判理论中为现代性与理性辩护,他在“沟通行动理论”中提出,用沟通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在德国,实证主义争论也波及到教育学领域,导致20世纪70年代理论构建发生重大转折。20世纪上半叶以人文科学为本的教育学同时受到两个流派的质疑:批判理论和批判理性主义。例如布莱辛卡(Wolfgang Brezinka)(出生于1928)提出,教育学要以批判理性主义为基础,采用彻底的实证主义方法一元论。在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的争论中,解放成为社会批判性关键概念。人们开始寻求三种认识论之间的相连之处:诠释主义方法、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方法、批判性方法。

在以上背景下,1978年Thiersch发表论文《日常行动与社会教育学》,标志着新一轮社会教育学讨论的开始。在这篇论文中,针对地方顶级福利联合会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儿童青少年寄宿教养方式的批判,Thiersch也进行了分析。他的“以日常生活或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这些批判的回应。他的理论同样也是对其老师韦内格(Erich Weniger)的人文科学教育学传统以及舒茨(Alfred Schütz)的日常生活理论的一种传承和延续(Thiersch,1978;1996a)。

(二)Thiersch的研究兴趣及其对科学的理解

Thiersch的研究兴趣和工作重心是诠释主义(被其视为社会教育学或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科学基础)①德语原文是Hermeneutik als wissenschaftliche Grundlage der sozialpädagogischen/sozialarbeiterischen Theoriebildung。、偏差行为的界定问题、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咨询领域中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寄宿教养工作、青少年工作中的问题②德语原文是Probleme der Definition abweichenden Verhaltens,Probleme der Beratung,der Heimerziehung und der sozialpädagogischen Jugendarbeit。。对Thiersch来说,社会工作的关注对象是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生活世界),它也是社会政策改革的关注领域。此处的日常生活更多是指人们完成各种生活任务、应对各种生活问题的过程。因此,对Thiersch来说,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和学习问题③德语原文是die sozialen Probleme und Lernproblem。以及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回应方式,专门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干预(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0)。

Thiersch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沟通④德语原文是Verstehen als Verständigung。构成人类文化的基础(Thiersch,1986:198~215)。教育者想要理解人们,以便知道他能否帮助他们,如何帮助他们。人类的理解方式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科学理解,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即能对研究对象的错综复杂性进行分门别类。这种科学可以是一种诠释主义取向的科学,它可以明确其研究领域的独特性,确立和明晰其研究议题,阐释条件和结果之间的相互关联,验证其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确定其研究结论的有效范围。

他认为,即便科学并非无所不能,但它能呈现出有理有据的论点,而且这些论点必须经得起公开论证、反思和检验,因此从这点来讲,科学是有其贡献的。正因科学并非无所不能,因此只能立足于众多单个的论点,以便人们在反思、认识和操作中逐步赢得虽不完善但较可靠的行动策略。Thiersch强调,必须清晰认识到,对行动策略的理论阐释是有其局限性的。这一局限性要求理论构建放弃包罗万象和无所不能。只有清楚这一局限性,理论构建者之间才能自然而然地合作,相互参阅各自不同的行动策略观点(Thiersch,1986:206)。因此科学的任务是确立各种反思形式,只有具备了反思,才能使各种不同的理性层面、认识论观点及其所隐含的矛盾得以共存,并将其有效用于阐释和改善具体的社会现实中(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11)。由此,每一个社会工作理论都必须是反思性理论,其任务是,从不同层面阐释社会工作作为科学的可能性和局限性①德语原文是die Mö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Sozialen Arbeit als Wissenschaft。。Thiersch认为,他的科学观点有别于纯粹的诠释主义-实用主义科学观点,而是具有批判性、诠释主义、进步性、解放性②德语原文是kritsch,hermeneutisch,progressiv und emanzipativ。特征(Thiersch,1986:14)。

三、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核心思想

以日常生活为本或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③德语原文是alltags-und lebensweltorientierte Sozialpädagogik。理论思想由汉斯·替尔施(Hans Thiersch)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Thiersch的理论构建基于多种理论范式、认识论或理论观点之上:诠释主义、现象学、辩证唯物主义、批判辩证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公正理论观点④德语原文是hermeneutische,phänomenologische,dialektisch-materialistische,kritsch-dialektische und mordernisierungsund gerechtigkeitstheoretische Ansätze。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8—1939)的现象学⑤德语原文是Phänomenologie。、科西克(Karel Kosik)(1926—2003)的日常生活理论⑥德语原文是Alltagstheorie。、贝克(Ulrich Beck)(1944)与哈巴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的批判性现代化理论和批判理论⑦德语原文是kritische(Modernisierungs-)Theorien。、罗斯(John Rawls)(1921—2001)的公正理论⑧德语原文是Gerechtigkeitstheorie。、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⑨德语原文是strukturalistische Gesellschaftstheorie。、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的互动论社会学⑩德语原文是interaktionistische Soziologie。以及舒茨(Alfred Schütz)(1899-1959)与卢克曼(Thomas Luckmann)(1927)的现象社会学(Lambers,2013:108)。

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是Thiersch理论的核心。生活世界是Thiersch借用于Habermas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批判性社会理论中,Habermas将社会分为体系世界和生活世界11德语原文是Systemwelt und Lebenswelt。两大部分。体系世界代表借助权利、法律和金钱运行的巨大社会体系(政治体系、法律体系、经济体系、国家治理等)。这一世界中,“工具性沟通”12德语原文是instrumentelle Kommunikation。与“目的——理性”密切相连并占据主导地位。生活世界代表私人的、熟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世界中,“交流取向的沟通”13德语原文是verständigungsorientierte Kommunikation。与“价值——理性”密切相连并占据主导地位(Lambers,2013:106)。Thiersch将生活世界概念用于其理论中,他将生活世界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身处其中、感觉舒适和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这里,借助日常生活习惯、常规生活方式、日常自定规则,我们可以减轻行为难度,以此来确保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另一个生活世界是一种作为任务完成的生活世界:这一生活世界和生活现实具有两极特征: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世界多样化、生活方式个性化,个体拥有更多选择或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在人们拥有更多生活空间和自由的同时,传统的生活形式如居住、学习、共同生活、工作变得脆弱不堪和不稳定(当然这种不稳定也蕴含着新的机会),在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选择自由中,人们甚至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张威,2012)。因此,这种生活世界和生活现实既充满机遇和希望,也充满困难和挑战,有时甚至使人感到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对许多人来说,这种状况既意味着对个体发展产生促进和推动,也同时意味着负担重重、压力倍增、力不从心,甚至生活失去了清晰的秩序。显然,为了重新梳理自己的生活,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支持、协助和咨询。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由外来力量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协助人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人们创造社会生活空间已变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了(Thiersch,1993)。由此,Thiersch所说的“日常生活”更多是指人们解决生活问题、克服生活困难、完成生活任务的一种日常生活过程。

Thiersch提出的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观点,促使社会工作的功能领域转向日常生活①德语原文是Alltagswende。。与Otto和Dewe类似,Thiersch也反对将社会工作者专家化,技术化应对社会问题,但同时他也反对单纯聚焦于对社会体系进行批判②德语原文是gesellschaftliche Systemkritik。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针对社会工作理论构建中单一的政治性——解放性观点,他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社会工作应承担起协助人们较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③德语原文是Funktion als Beitrag zu einem„gelingenderen Alltag。的功能。然而,他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一种普遍有效的日常生活类型了。人类社会中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且社会变迁总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传统生活方式已无法通过代际传递延续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如上所述,现代社会中,人们拥有自我掌控生活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度的增加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自我决定、个体化、自由化的代价是,人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掌控日常生活世界,而这一过程中,人们独自应对问题的压力和负担也在增加,由此生活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风险化(Lambers,2013:105)。

因而,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总是呈现出错综复杂性、矛盾性、较难识别,它已经不像前现代时期那样清晰易懂了。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更多是看似清晰易懂④德语原文是pseudokonkret。。此外,个体总是从各自不同的生活世界角度感受和构建自己的日常生活。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任务在于,去理解个体的这种看似清晰易懂的日常生活,并促使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仅凭知识性诊断,无法实现这一理解过程。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在不同生活世界中积极行动着的个体进行对话。通过沟通达到理解,对话式的理解又促使社会工作者发现改变的可能性。而整个工作过程必须在主体完成其日常生活任务的框架之下进行,即必须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社会工作极其强调从主体利益的角度出发采取行动⑤德语原文是aus den Interessen des Subjekts her zu agieren。。协助主体较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的本质目的是自助、自主和增权⑥德语原文是Selbsthilfe,Selbsttätigkeit,Empowerment。。较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这一表述方式也同时显示出社会工作任务的界限和局限,它与成功完成日常生活任务的理想状态有所不同(Lambers,2013:104—106)。

Thiersch认为,社会工作理论涉及5个维度:批判性解读生活世界;参与政治性、政策性工作;社会工作机构需要非集中化和生活世界取向(贴近日常生活);通过对话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与其协商、谈判、达成一致目标;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实践为本的、批判性行动科学①德语原文是praxisbezogene,kritische Handlungswissenschaft。。

Thiersch提出,社会工作实践需要遵循以下行动准则:

(1)预防:作为一种社会政策的构建任务;

(2)以日常生活为本、以具体情境为本;

(3)批判性解读生活世界②德语原文是kritsiche Deutung der Lebenswelt。;

(4)融合:在平等的基础上,认可差异性;

(5)整体性从生活世界的全方位角度洞察服务对象;

(6)通过对话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与其协商、谈判、达成一致目标;

(7)服务对象有权参与工作过程、民主化、资源取向(发现和利用其已有资源);

(8)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利益的代言人作为一种专业基本观念;

(9)社会工作机构需要基层化、非集中化、社会生活空间取向(贴近百姓生活);

(10)参与政治性、政策性工作;

(11)网络化与合作;

(13)规划:作为一种对现有社会状况的批判性和自我批判性“持续反思”(Lambers,2013:107-108)。

Thiersch的理论着重于从内容层面解释: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什么?他的理论分两大部分:第一,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核心要素。第二,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特征(Schilling/Zeller,2007:166)。

(一)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核心要素

Thiersch于1986年发表专著《现实经验――以日常生活为本的社会教育学视角》,1992年发表专著《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社会转型的实践任务》。在德国的科学讨论背景下,1992年他选择使用“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这一表述,将“以日常生活为本”换成了“以生活世界为本”,将社会教育学概念换成了社会工作③德语原文是Soziale Arbeit。概念。Thiersch改换名称是在当时德国的整体发展趋势下进行的,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④德语原文是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这一双重并列概念被社会工作⑤德语原文是Soziale Arbeit。这一上位概念所替代。尽管如此,Thiersch仍将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视为两种不同的工作领域,但他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Thiersch 1992a:6;Thiersch,1996a/b)。

对Thiersch来说,上位概念社会工作涵盖了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这一双重任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衍生于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传统。历史上,社会教育学起源于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救助工作。社会工作起源于面向成人的救助工作。另一方面,这一双重任务也体现着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传统任务与当代新挑战的一种融合。Thiersch将“以日常生活为本”与“以生活世界为本”作为同义词使用。

那么,Thiersch如何理解社会教育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科学这些基本概念?Thiersch认为,社会工作①德语原文是Sozialarbeit。的关注领域是边缘化问题、缺乏物质资源问题,即贫困问题、以及帮助那些处于边缘地位和被社会排斥的人们。社会教育学②德语原文是Sozialpädagogik。则被理解为一种专门针对人们成长状态(Bernfeld)和成长问题的社会回应方式。尤其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状态和学习状态,社会教育学面向儿童青少年、准成年人及其家庭,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狭义教育和广义教育③德语原文是Hilfe-,Erziehungs-und Bildungsangebote für Kinder,Heranwachsende und ihre Familien。。自20世纪50年代起,社会工作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教育学议题,而社会教育学也开始接受社会工作的观点,从此两种传统脉络最终被连接在了一起(Thiersch,1996a:619)。

很长时间以来Thiersch将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④德语原文是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理论理解为一种教育学理论,当然它应是一种依托社会科学,具有社会理论和行动理论特征的教育学理论(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9)。

因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观点和日常生活取向都是以具体情境中的行动⑤德语原文是das Handeln in konkreten Situationen。为目的,所以对Thiersch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融合了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不同传统、以实践为本的、批判性的行动科学⑥德语原文是eine praxisbezogene,kritische Handlungswissenschaft。。“社会工作必须以教育概念和教育学为导向”的这一论断,在Thiersch看来已经过时,它只是教育学领域中曾经被讨论过的一个主题(Thiersch,1996a:620)。他今天的社会工作学科构建立场以及关于社会工作与教育学关系的观点,已经发生改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这一点。在一篇后期发表的论文中,他这样总结道:“重塑上个世纪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的科学史,可以看出,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之间的辩论,只不过是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社会伦理、教育学、社会治疗之间寻求自我定位、漫长的、多学科交叉进程的一个阶段而已。”(Thiersch,2002)。对他来说,社会工作理论只能是一种基于社会科学之上的行动科学理论。当然,历史性和哲学性论点也必须融入其中(Thiersch,1996a:621)。他认为,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是社会理论,其任务是阐释社会问题和学习问题如何形成、如何界定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回应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社会工作的社会定位⑦德语原文是der gesellschaftliche Ort。和社会功能。

鉴于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繁杂多样、缺乏系统性和概览性的现状,Thiersch提出了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5大核心要素: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⑧德语原文是die Lebenswelt sozialpädagogischer AdressatInnen。;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⑨德语原文是die gesellschaftliche Funktion der Sozialen Arbeit。;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机构化⑩德语原文是die Institutionalisierung der Sozialen Arbeit。;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专业行动能力/职业化11德语原文是die sozialpädagogische Handlungskompetenz/Professionalisierung。;社会工作的科学属性和科学体系(Thiersch,1996a:618)。

11..关于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

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必须了解:它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存在哪些困难。Thiersch认为,首先应以日常生活的正常化为出发点,其次才是个人所遇到的困难。

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是,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对Thiersch来说,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是助人自助①德语原文是Hilfe zur Selbsthilfe。专业服务的出发点,通过专业服务可以协助人们发现更多的生活可能性或改变环境条件,以促使其过上一种更人性、更自由、更能自我掌控的生活(Thiersch,1986)。Thiersch所说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指充斥着各种矛盾、经受着各种失望与希望破灭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既有现实的一个方面,像所有现实一样,它也需要人们去理解。Thiersch在阐释如何理解和看待日常生活时,参考了捷克人科西克(Karel Kosik)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究②德语原文是die Problematik des Menschen und der Welt。观点(题为《具体辩证法》)(Kosik,1967)。

对Thiersch来说,下列因素影响和决定着日常生活世界的社会、时间和空间可控制性:人们作为主体发挥自己的经验并履行自己的任务;人们处于一种社会环境中;人们必须有序或同时完成多种不同的任务;完成任务本身具有实用性且无需说明理由;人们只有通过松缓规则和惯例才可能完成各种任务(Thiersch,1986:16)。

Thiersch将日常性③德语原文是Alltäglichkeit。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模式和行动模式(Thiersch,1986:10-14)。日常生活世界是体现日常性的具体生活领域。日常性是一种只能去理解的社会行为。但是,日常生活作为一种五彩斑斓但充满矛盾的混合体,不能单从其本身去理解,而是要将其放在影响和决定其状态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每一个人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都生动地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具体的社会现实映射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性。在完成日常生活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资源,而培育这些不同资源的土壤则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状况(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436)。

解放运动曾试图消除这种不平等,但被某些条件制止了。此外,借助技术性—科学性组织结构和行动结构,现代理性④德语原文是moderne Rationalität。决定着当今日常生活世界的框架条件和具体过程。当今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困难和挑战,是人们对自己理解模式和行动模式⑤德语原文是Verstehens-und Handlungsmuster。不确定所造成的结果,而培育这一现象的土壤是由于时间、地点、信息和责任上的可控性,加之民主化进程,所有日常生活任务被分配给或移交给个体。这种既开放又矛盾的状况,导致人们出现各种反应:感觉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抗拒、抗争、吃力、压力重重。这种状况驱使着人们去寻求能够为其指引方向的解释模式(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

(a)用以解读日常生活的保守论点,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统治机制和惩戒机制,它们均用于解释痛苦的生活状况。按照这种机制,人们应该屈服于所谓的强制措施,并放弃争取自己的权利。“赤裸裸社会利益的这只狼,必须披上日常生活可信度的羊皮,才能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Thiersch,1986:31)。

(b)相反,关于日常生活的解放性论点,将日常生活理解为一种可用的潜力。该论点提倡,利用日常生活中所隐含的矛盾,并在其中寻找和赢得机遇,以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生活。Thiersch与Kosik将日常生活理解为假象与真相之间的冲突性情境,因此日常生活是伪具体⑥德语原文是pseudo-konkret。的(Thiersch,1986:35)。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既能显现出来也能隐藏起来。因此需要打破假象、增强和扶持真相。社会工作首先要关注和询问服务对象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解释模式,但之后也要推动服务对象正视和处理隐藏在伪具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失败、破灭的希望。

尽管原则性区分对与错非常困难,但Thiersch认为不能放弃这种责任(Thiersch,1986:54)。这种区分很有必要,它展示出社会工作启迪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服务对象获得教育和专业服务的权利。从询问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模式和解释模式角度出发,还可以确定专业社会工作的任务和局限性(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2)。

社会工作的目标不是确保成功的日常生活,而是较为顺利的日常生活①德语原文是nicht der gelungene,sondern der gelingendere Alltag。。日常生活实践是一种实现当前愿望与憧憬未来希望的辩证②德语原文是Dialektik von Erfüllung und Perspektive。结果,因此关于日常生活的论点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确保较为顺利的日常生活是一种任务,而实现成功的日常生活则是一种尽善尽美了(Engelke/ Spatscheck/Borrmann,2009:437)。

2.关于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

Thiersch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工作机构及其介入工作具有哪些社会功能?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分析社会工作在社会中承担何种功能的社会理论。对Thiersch来说,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深受以下两方面根本矛盾的影响:一方面接受国家委托,维护现有政体、尽可能少花钱和悄然无息地化解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为所有人的生活权利代言,尤其代表那些无助者、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利用这一矛盾,寻找实际可行的行动空间,尤其是寻找和扩展社会工作机构的行动空间意味着一场艰辛的战斗(Thiersch1986:43)。在此,Thiersch提出社会工作助人与监督③德语原文是Hilfe und Kontrolle。的双重职能(或双重委托)④德语原文是Doppelte Mandat。概念。监督是指接受国家委托,通过处理社会矛盾,监督社会风险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助人是指面向主体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协助其日常生活能较为顺利地进行。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在两种职能之间进行权衡,尤其是当助人与监督职能相冲突的情况下(张威,2012)。此外,Thiersch批判道,社会工作太少关注和介入涉及公众利益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事务,而只是在无力地执行着当政者的委托(Thiersch/Rauschbach,1987:1004)。

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旨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自助⑤德语原文是Hilfe zur Selbsthilfe。的服务,即协助服务对象能够实现较为顺利的日常生活(Thiersch,1986:42)。然而,Thiersch强调这一目标只有在一种前提下才能实现,即社会工作也必须尝试,协助服务对象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贫困、无助、烦扰,协助服务对象解除狭隘日常生活实用主义的痛苦与盲目,同时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Thiersch,1986:43)。以生活世界为本观点中的助人自助,体现出专业性—机构性服务与日常生活自主责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⑥德语原文是das Zusammenspiel von professionell-institutionellen Angeboten und von Alltagszuständigkeit。。为此,Thiersch沿用了劳申巴赫(Rauschenbach)于1997年提出的概念“新社会文化”(Thiersch,2002)。

因此,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不是在国家性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而是在生活领域,它从个人生活领域的角度,协助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但正因如此,社会工作没有自主性,并受福利国家机制的制约(Schilling/Zeller,2007:166)。

3.关于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机构化

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与机构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作之间,以一种较难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只有做到了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批判社会工作机构,反过来,社会工作机构也能够批判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才可能成功。为此,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已经形成了哪些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是为何目的形成的?需要关注的,一方面是社会工作机构的惩戒性、压制性、标签性机制,另一方面是它所提供的专门服务。20世纪60-70年代对社会工作机构的批判以及实践领域的发展,推动社会工作机构朝着新的非集中化、直观化、低门槛化、日常化方向发展,尤其在支持和推动服务对象自主行动和能力建设方面(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438-439)①在德国,社会工作服务朝着小型化、非正式化、非集中化、推动和支持服务对象自主行动和能力建设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家庭社会工作、街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咨询机构、小型儿童青少年寄宿教养机构、寄养家庭等领域(Thiersch/ Rauschenbach 1987,1006页)。。

4.关于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专业行动能力(职业化)

Thiersch认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是工业化带来的结果。对他来说,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社会工作的机构化是同步进行的。他提出以下问题:在一个显然不需要完全职业化、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的工作领域中,到底应该达到何种程度的职业化?职业化需要构建负责任、可验证、有质量的工作形式,因此形成了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语言模式②德语原文是eigene Handlungs-und Sprachmuster。。同时,社会工作也与服务对象之间产生一定距离,并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操控。因此,Thiersch提出一个棘手的问题: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活任务本应由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掌控和自我调节,也就是说,人们凭借自我经验和自我能力完成这些任务,那么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究竟要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到何种程度?或者说将其“殖民”到何种程度?(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7)因此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需要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这种反思和批判能力也应属于社会教育学专业行动能力(Schilling/Zeller,2007:167)。

Thiersch的“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思想,尝试消除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两面性③德语原文是Doppelgesichtigkeit。。这种两面性也被称为社会工作的“雅努斯面孔”,它是指社会工作关注可教者、排斥不可教者(Peukert,1986:307)。这一议题也被人们在“生活世界的殖民化”④德语原文是Kolonialisierung der Lebenswelt。观点下讨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概念由社会哲学家约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他认为,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导致社会体系与生活世界之间越来越发生分离。如前所述Habermas在批判性社会理论中将社会分为体系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部分。体系世界中工具性沟通与目的——理性占主导。生活世界中交流取向的沟通与价值—理性占主导。Habermas批判道:“社会体系借助自身的控制媒介(如金钱和权利),越来越多地侵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而生活世界的构建原本是掌控在个体手中的。由此,人们的生活世界被摧毁,因为它已无法以沟通的方式在社会体系与生活世界之间权衡了”(Habermas,1985:189)。Habermas将社会体系对生活世界的侵犯称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Habermas,1981:1985)。当然“殖民化”只是一种象征性表述,它是指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法律体系和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体系等社会体系对人们生活世界的影响、冲击、控制、操纵甚至是统治。在社会工作历史中,也曾有社会工作者以专家身份强行侵入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对此Habermas批评道,这是一种专家官僚化、治疗官僚化⑤德语原文是Expertokratie und Therapeutokratie。的扩散,它与社会工作所宣称的重建案主自主性的目标是相违背的(Lambers,2013:106)。同时,Habermas在一次与社会工作教授的讨论中指出,社会工作职业的难度恰恰在于,一方面,生活世界受体系世界的制约和控制,要改变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机制本身(如社会工作机构)也属于体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没有自主性,并受其制约(Otto/张威,2017)。

Thiersch认为,与殖民行为相反的是,社会工作行动应该协助人们较为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也就是说,要挖掘和激发服务对象已有能力和生活经验,并从他自身的建设可能性出发,推动其(自我)学习进程,以促使他学会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改善日常生活。因此,一方面,这种相处方式要求双方(即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不能处于专制——等级关系,而是一种可逆转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关系状态①德语原文是ein reversibler Umgang wechselseitigen Lernens und Helfens。;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应同时协助服务对象澄清问题、获得新的体验,并协助其建立起自主应对问题,完成生活任务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受助者必须能够体验到他作为主体能够自我决定②德语原文是sich als Subjekt selbst zu bestimmen。、能够发挥自身能力(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8)。Thiersch认为,实现社会工作专业行动能力的前提条件是科学反思性以及共同进行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反思意识(Thiersch/Rauschenbach,1987:1009)。

通过构建对话式沟通原则,Thiersch希望对Habermas在批判性社会理论中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论点予以回应。他强调,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必须避免对主体的生活世界进行操纵和控制,要防止社会工作走向将服务对象严律化、病理化、屈辱化的倾向③德语原文是die disziplinierenden,pathologisierenden,stigmatisierenden Tendenzen Sozialer Arbeit。。相反,要发展出伙伴式、以沟通为取向的助人形式和战略,以达到保护生活世界的目的,而不是对其造成伤害、或者对其进行操控。因此,社会工作必须持续关注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政策、社会结构层面,社会工作必须能看到制造社会不平等的环境性因素;另一个是个体层面,社会工作必须将应对社会问题④德语原文是Bearbeitung sozialer Probleme。理解为一种主体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不带任何排斥意图。由此,社会环境和生活过程共同构成社会工作的情境,只有在两种情境和框架之下,社会工作才能协助人们完成各种成长任务和生活任务(Lambers,2013:106-107)。

5.关于社会工作的科学属性和科学体系

对Thiersch来说,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以下两方面问题:缺乏物质资源即贫困问题(物质需求);在有困难、有压力、有负担、受排斥的生活状况下缺少支持与帮助(包括精神诉求)。社会工作是针对这两种问题与需求所作出的一种回应:在儿童、青少年、成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Thiersch认为,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的主体科学是教育学,但必须依托社会科学,成为应用性、批判性行动科学(Schilling/Zeller,2007:168)。他认为,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是社会理论:社会理论界定社会问题、阐述社会问题为何产生、以及作为社会回应方式如何介入这些问题。

Thiersch也阐释了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和作为学科两者分离的问题。但与其他理论家不同的是(如Klaus Mollenhauer、Bernd Dewe和Hans-Uwe Otto),他认为,原则上社会工作学科和职业的相互贯连性是无法消除的(Thiersch,2002)。对此,模棱豪尔(Mollenhauer)指出,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观点,从职业的角度讲很丰富,而理论上却很单薄,因此对实践很有效,但这样不利于学科构建。但Thiersch认为,社会工作科学即社会工作学科,必须是一种对实践反思的产物。学科不应该只承担独立观察者的角色,它也是其周围社会环境所塑造出的一部分结果。因此,单凭科学前提条件本身,无法决定其研究对象(Engelke/Spatscheck/Borrmann,2009:440)。

除了上述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五大核心要素,Thiersch也针对社会工作的道德取向进行了以下阐述。Thiersch认为,人们的生活状况越来越不平等、经济越来越占据优先地位,生活规则日益开放化但也变得脆弱不堪和混乱无序。在当前这种背景下,有理由将道德议题提上日程。暴力、腐败、竞争中的尔虞我诈、排斥弱势群体、排挤外来者,都迫使人们高度关注道德、平等和公正议题(Thiersch,1995:7)。这些议题直接关系到专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工作,也涉及到体制、机构和福利国家所体现出的道德。Thiersch认为,思考道德议题既要从其本身出发,也要思考与其相连的结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对Thiersch来说,借助已有的传统价值观,已无法回应以上这些新的道德问题。

Thiersch认为,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所倡导的激进主义并没有在现实中得以充分践行。为了使社会工作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激进主义要求社会工作重新理解自助,重新看待当前充满矛盾和脆弱不堪的生活环境、重新构建组织结构和行动结构(Thiersch,1995:8)。

高度工业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为人们带来各种心理社会负担和冲击,技术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一现象导致很多人陷入“失去方向的危机”,并严重威胁着他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恰恰在此处隐含着社会工作的机遇。社会工作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协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改变,同时也尝试改变那些妨碍人们实现人性化日常生活的社会环境。这种调停、协商和谈判过程是一场辛苦而艰难的战斗,但这场战斗充满希望和远景(Thiersch,1986:53)。在此Thiersch引用诺尔(Nohl)说过的一句话:“日常生活,就是一种转化成了顽强工作的梦想”(Thiersch/ Rauschenbach,1987:1013)。Thiersch认为,在谈到“社会工作是人们尝试构建社会公正的一部分”时,他也借用这句话形容社会工作的特点(Thiersch,2002)。Thiersch认为,布洛赫(Ernst Bloch)哲学思想中的“社会公正”虽然被具体化,但并没有得以实现,至今,它依然是一个尚待完成的任务(Thiersch,2002:409)。此外,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理论观点必须在专业行动中被具体化。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目标已局部得以实现,比如在德国的青少年专业工作规划①德语原文是Jugendhilfeplaung。中,但这一进程仍需继续。

(二)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特征

Thiersch理论的第二部分是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②德语原文是Lebensweltorientierte 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Thiersch认为,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具有五大特征:

(1)尊重工作对象的生活世界,尤其注意发现其拥有的资源和社会网络,并将它利用在工作中;

(2)工作性质界于“既顺其自然、又力求改变”两者之间;

(3)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针对解决办法的一个商谈和合作过程,而不是单方(尤其是社会工作者)一厢情愿的过程;

(4)工作目的是努力创造稳定可靠、清晰有序的生活空间;

(5)工作难点在于在尊重与改变之间找到平衡点(Schilling/Zeller,2007:169)。

Hans Thiersch用以下五个行为准则将以上理论进一步具体化(Thiersch,2002:169-171):

预防。以前总是等到孩子掉井里了,才启动青少年专业工作。现在的目标是以预防为主。Thiersch提出三级预防概念。初级预防是指,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避免出现矛盾与危机;二级预防是指,在有可能产生危机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提供专业工作、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发生后的紧急处理工作属于三级工作,排在最后,但它同样必要和重要。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预防性措施,即辅助、支持、补充家庭功能的流动型措施,相反,要缩减替代家庭功能的固定型、院所型措施。这是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变革性结构改造。

非集中化(地区化)。对青少年专业工作机构化的批判揭示出如果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过于集中化,服务对象难以获得这些服务。因此,必须在服务对象所能达到和知晓的地点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必须转向基层。

接近日常生活。机构化和专业化使社会工作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相反,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力求接近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直接在其身边提供服务,并贴近其日常生活内容。

服务项目的正常化。社会工作既然以预防为主,就不应对有问题和无问题人群区分对待,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应面向所有人(包括无问题者),成为正常化的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的参与权。服务对象拥有参与权,具体体现在他们拥有自愿权、发言权、自助权。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视为合作伙伴,争取他们的主动性和协作配合。

(三)讨论:贡献与局限

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观点决定了以下两点:首先,社会工作总是要干预的,这种干预被理解为进攻式的,比如在社会政策、劳动市场政策、学校政策、住房政策、家庭政策等方面,其目的是代表服务对象在生活世界方面的各种要求和权利。第二,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高度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安全性。

Thiersch强调,他的理论不代表社会工作理论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部分。作为撰写1990年德国《第八部青少年报告》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他将自己的理论也贯穿于具体的政策层面。归纳起来,Thiersch认为,社会工作以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为本,协助处理社会矛盾。确保服务对象实现较为顺利的日常生活是社会工作的目的。这是一种专业化的预防性工作。服务项目是面向所有年龄段服务对象的正常化服务项目,而且是一种网络化、地区化的服务项目。以生活世界为本意味着个人具有自愿权、发言权和自助权。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从服务对象角度出发的必要性干预和进攻式干预。其理论的意义在于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和配合,发现其资源并将其利用于工作中(Thiersch,2002:165-171)。

自1970年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领域尝试理论阐释以来,Thiersch的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对理论构建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贡献。同时,他的理论也受到一些批判。在此仅举例说明。诺尔曼(Sascha Neumann)和桑德曼(Philipp Sandermann)提出,Thiersch的理论存在一个矛盾点:一方面,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试图与专业实践行动之间保持一种批判反思性距离,但同时又试图直接为社会工作行动提供一种实践指导(Neumann/Sandermann,2006:20)。一方面,它关注“(现实状况)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给出较为含蓄的答案。

针对Thiersch所说的社会工作“转向日常生活”,模棱豪尔(Klaus Mollenhauer)和温克勒(Michael Winkler)指出日常生活取向使得社会工作倾向于单一关注如何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Winkler也指出,该理论对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缺乏科学系统性阐释。而且难点在于,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对日常生活概念进行理论性和科学性阐释,如此一来,此概念就成了一个空壳子。换言之,日常生活作为一种由在实践中行动着的主体所直接创造出来的现实,具有一定的科学节制性(Winkler,1986:70)。此外,Thiersch没有澄清他的理论是一种认识论①德语原文是Erkenntnistheorie。还是一种方法论②德语原文是Methodenlehre。。模棱豪尔(Klaus Mollenhauer)和乌伦多尔夫(Uwe Uhlendorff)指出,该理论指向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错综复杂、万象交织的“热带丛林”,因此无法体现出教育学的独特性。尼迈尔(Christian Niemeyer)也指出,该理论无法借助口号或公式确定其学科身份(Lambers,2013:108-109)。

针对Thiersch的“整体性”概念,瓦尔(Wolfgang Wahl)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提出人们既无法观察“整体性”,也无法构建“整体性”。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理论观点无法向社会工作科学提供所需工具。很显然,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观解读模式不能被绝对化。而且问题还在于,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主观解读模式保持批判性距离,并幻想社会工作者达到一种“整体性”,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的话,社会工作者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Lambers,2013)。Thiersch将其理论理解为对教育科学的一种贡献,并认为,社会工作具有一种面向所有人服务的普遍性功能①德语原文是generalisierte Funktion Sozialer Arbeit als ein„Leistungsangebot für alle“。。波莫斯(Michael Bommes)和赛尔(Albert Scherr)从社会学和系统理论角度提出异议。他们不认为协助所有个体克服现代社会中社会化进程的困难这一功能应由社会工作来承担。从个体化理论②德语原文是Individualisierungstheorie。观点出发,社会结构正在日益松散化,社会工作更应承担起推动社会结构回归的任务(Bommes/Scherr,2012:36-41)。此外,他们从系统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角度提出,Thiersch借用于Habermas的对体系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区分存在分类错误。生活世界不单单只是家庭、邻居以及各种自由组合的结果,而是参与各种社会功能体系和机制,与其打交道和与其沟通的结果。此外,何种程度、何种状态表明个体的自主性得以确保或者对话式沟通得以有效进行,如果从这一问题出发,社会工作很难按照某一固定标准确定服务需求(Bommes/Scherr,2012:55-56)。奥托(Hans-Uwe Otto)非常认同Thiersch对主体和结构双重层面的阐释,但他指出,社会工作既然以日常生活或生活世界为本,那么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涉及到如何将系统性科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知识的问题,对于这一转化过程以及它为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带来的影响,Thiersch的理论没有进行反思(Otto/张威,2017)。

正如Thiersch本人所说,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其局限性,而且他明确表态他的理论只代表社会工作理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种科学反思性态度使得他能够与其他理论家很好地合作、共同推动理论构建的发展,比如他与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创立者Otto有着常年的合作经历。今天,“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已成为一个固定概念。非集中化、地区化、资源取向、社会生活空间取向,已成为当今社会工作普遍接受的结构准则。在与服务对象合作协商的过程中,对话式原则③德语原文是das dialogische Prinzip。在西方很多国家得以普遍运用。服务对象的参与原则不仅贯穿于社会工作实践,也被明确纳入德国的《社会法典》第八部(《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Lambers,2013:111)。在过去的30多年里,Thiersch在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理论构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深远,尤其是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当前他已被毫无争议地列为社会教育学(社会工作)思想家(Niemeyer,1998),以Thiersch为中心,已形成著名的“图宾根学派”④德语原文是Tübinger Schule。(Schilling/Zeller,2007)。

(四)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实意义

Thiersch的“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首先,对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职业。第一,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社会工作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促使人们站在辩证的角度重新理解社会工作的功能特征。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将社会工作置于结构与主体或国家与个体之间的第三者位置,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这一辩证的功能理解,一方面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社会工作只是助人自助的片面理解,而将社会工作机构置于国家和百姓之间的位置;另一方面当面向个体的助人自助职能与面向国家的监督社会风险职能之间发生冲突时,它提醒社会工作者不能由于某种原因偏颇一方。助人与监督的双重职能对于防止两种极端倾向意义重大,一种极端是在中国社会工作尚未成为职业,社会工作机构尚为生存而挣扎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为了谋求生存依附于体制,沦为行政工具,逐渐走向异化;另一种极端是只面向个体工作,“修理个人脑袋”。第二,个体与环境双重视角。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的核心虽然是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但协助服务对象实现较为顺利的日常生活这一目的,或者说助人自助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结构(环境)的改变,比如社会工作需要在社会政策、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劳动市场政策等领域进行干预,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和政策条件。因此,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兼顾个体与环境双重视角,强调导致社会问题的社会性原因,与单一面向个体的社会工作治疗化倾向完全不同。第三,预防。将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定位于预防,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工作都始于救火功能,但西方国家针对社会问题的近百年救火历程已显示出花费大、效果差的结果,在走过了很长一段弯路后,他们才将社会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车之鉴。因此,未来中国社会工作需要将工作原则调整为以预防为主、以干预为辅,这也意味着将社会工作正常化、日常化,换言之,社会工作不只是面向弱势群体和问题群体工作,而是面向全民服务。这一定位对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第四,合作与对话。在与服务对象工作时,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强调工作过程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合作和协商的过程,强调在尊重与改变之间进行权衡,通过对话的方式推动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这一工作方式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处于合作式的工作关系,也对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意识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它与将方法和技术置于核心地位,技术化方法化应对社会问题的倾向完全不同。

其次,对社会工作科学(理论、研究或学科)构建的意义更为重大,它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科学和社会工作理论。除了研究西方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也亟待发展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尤其是从理论层面澄清中国社会工作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等基础性问题,即构建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四、构建中国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紧迫性和战略内涵

如前文所述,普遍性社会工作理论(即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任务是从理论层面系统性、结构性地解释社会问题,阐释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分析社会工作职业整体结构及其框架。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存在与否,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只有做出清晰的基础性论证和理论阐释,才能产生清晰有效、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才能培养既有解释问题能力又有行动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健康发展。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不仅为其他领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社会工作的科学化和学科构建也意义重大。

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和职业,其任务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首先,作为一种职业,中国社会工作不是在应对西方工业国的社会问题,而是要应对中国自身问题。因此,除了关注方法和操作,首先要进行的是基础性、结构性分析和思考。比如,在中国社会工作领域,以下问题是否已从理论层面得以研究、论述和澄清。什么是和谐社会?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哪些因素会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最急需应对的社会问题有哪些?这些社会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如何从社会理论和行动理论的角度解释这些问题?应对这些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有多大?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承担着怎样的社会功能和任务?它与社会政策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相辅相成?中国特殊的国家模式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对社会工作产生哪些影响?在现有社会体制下,社会工作实际可行的发展路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有哪些宏观框架条件在制约着社会工作的实施和操作?或者它们为社会工作创造了哪些独特的发展条件?社会工作的预期效果受制于哪些影响因素?中国转型期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和社会化过程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的家庭化过程有何不同?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对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互动过程有何影响?中国自上而下推行社会工作的方式对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有哪些影响?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在中国有哪些结构性特征?它对社会工作者提出哪些能力要求?构建社会工作职业专业性和质量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一职业何以区分于其他职业?其次,作为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社会工作有何独特之处?它如何区分于其他学科?社会工作能否被称为“社会工作学”?它的科学属性是什么?

中国能否从理论层面澄清这些问题,即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这又直接影响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两大领域以及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显然,截止目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至今在中国处于缺失的状态。如前文所述,这一缺失状态为中国社会工作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社会工作缺乏清晰的功能定位,对社会问题成因缺乏清晰阐释,社会工作的职能范畴模糊不清,这些现状不仅导致社会工作只停留在方法层面应对问题症状,无视服务对象需求,更存在着社会工作为了谋求生存依附于体制、沦为行政工具、偏离社会工作本质、逐渐走向异化的风险。正因为中国社会工作三大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框架条件不同于西方,中国有着独特的中央集中管理型国家模式以及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才更急迫地需要从理论层面论证。中国社会工作的框架条件和功能定位,究竟与西方国家有何本质不同?又有哪些共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职业的大厦,都必须立足于这个稳固的基石之上才能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对中国大陆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已成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1]李忠谦,2011,《图解哲学》,台北:台北市易博士文化、城邦文化出版社。

[2]张威,2017,《社会工作能否标准化和指标化—兼论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与科学属性》,《社会工作》第1期。

[3]张威,2016a,《社会工作理论》,自编教学讲义(尚未出版)。

[4]张威,2016b,《德语世界中“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脉络与相互关系——兼论社会工作的教育学取向》,《社会工作》第6期。

[5]张威,2012,《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探究——一个学科构建的新视角》,《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缉。

[6]Otto,Hans-Uwe与张威:在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Otto与笔者面对面对话与交流讨论记录(尚未发表)。2017年5月17日至5月23日。

[7]Bommes,Michael/Scherr,Albert:Soziologie der Sozialen Arbeit.Eine Einführung in Formen und Funktionen organisierter Hilfe.2.überarbeitete Auflage.Weinheim und Basel.2012.

[8]Engelke,Ernst:Theorien der Sozialen Arbeit.Eine Einführung.Lambertus-Verlag,Freiburg im Breisgau 1998.

[9]Engelke,Ernst/Spatscheck,Christian/Borrmann,Stefan:Die Wissenschaft Soziale Arbeit.Werdegang und Grundlagen.3.Auflage.Lambertus 2009.

[10]Gängler,Hans:Einführung in die Theorien der Sozialen Arbeit(Vorlesungsskript).1999.

[11]Habermas,Jürgen: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Frankfurt am Main.1981.

[12]Habermas,Jürgen:Die neue Unübersichtlichkeit.Frankfurt am Main.1985.[5]Howe,David: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Wildwood House.1987.

[13]Kosik,Karel:Die Dialektik des Konkreten.Eine Studie zur Problematik des Menschen und der Welt.Frankfurt a.M.1967.

[14]Kreft,Dieter/Mielenz,Ingrid:Wörterbuch Soziale Arbeit.Aufgaben,Praxisfelder,Begriffe und Methoden der Sozialarbeit und Sozialpädagogik.5.vollständig überarbeitete und ergänzte Auflage 2005.Juventa Verlag Weinheim und München.

[15]Lambers,Helmut:Theorien der Sozialen Arbeit.Ein Kompendium und Vergleich.2013.

[16]Neumann,Sascha/Sandermann,Philipp:Hellsichtige Blindheit.Zur vermeintlichen sozialwissenschaftlichen Wende der sozialpädagogischen Theorie.In:Widersprüche.Zeitschrift für sozialistische Politik im Bildungs-,Gesundheits-und Sozialbereich.Bielefeld 2006,S.11-30.

[17]Niemeyer,Christian:Klassiker der Sozialpädagogik.Einführung in die Theoriegeschichte einer Wissenschaft. Weinheim,München,1998.

[18]Otto,Hans-Uwe/Thiersch,Hans:Handbuch Soziale Arbeit.5.erweiterte Auflage.2015.

[19]Payne,Malcolm: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1991.

[20]Peukert,Detlv J.K.:Grenzen der Sozialdisziplinierung.Aufstieg und Krise der deutschen Jugendfürsorge 1878-1932.Köln 1986.

[21]Schilling,J/Zeller,S.:Soziale Arbeit.Geschichte–Theorie–Profession.Ernst Reinhardt Verlag München Basel 2007.

[22]Thiersch,Hans:Alltagshandeln und Sozialpädgogik.Neu abgedruckt 1995 in:neue Praxis 3(25),S.215-234. 1978

[23]Thiersch,Hans:Die Erfahrung der Wirklichkeit.Perspektiven einer alltagsorienitierten Sozialpädagogik.Weinheim und München.1986.

[24]Thiersch,Hans:Lebensweltorientierte Soziale Arbeit.Aufgaben der Praxis im sozialen Wandel.Weinheim und München.1992a.

[25]Thiersch,Hans:Das sozialpädagogische Jahrhundert.In:Rauschenbach,Thomas/Gängler,Hans(Hg.):Soziale Arbeit und Erziehung in der Risikogesellschaft.Neuwied,Kriftel,Berlin.1992b.

[26]Thiersch,Hans:Alltag.In:Deutscher Verein für öffentliche und private Fürsorge(Hg.):Fachlexikon der Sozialen Arbeit.Frankfurt a.M.S.17-19.1993.

[27]Thiersch,Hans:Lebenswelt und Moral.Beiträge zur moralischen Orientierung Sozialer Arbeit.Weinheim und München.1995.

[28]Thiersch,Hans:Theorie der Sozialarbeit/Sozialpädagogik.In:Kreft,Dieter/Mielnez,Ingrid(Hg.):Wörterbuch Soziale Arbeit.Aufgaben,Praxisfelder,Begriffe und Methoden der Sozialarbeit/Sozialpädagogik.Weinheim,Basel 4.vollständig überarbeitete und erweiterte Aufl.S.618-623.1996a.

[29]Thiersch,Hans:Sozialarbeitswissenschaft:Neue Herausforderung oder Altbekanntes?In:Merten,Roland/Sommerfeld,Peter/Koditek,Thomas(Hg.):Sozialarbeitswissenschaft–Kontroversen udn Perspektiven.Neuwied,Kriftel,Berln,S.1-19.1996b.

[30]Thiersch,Hans:Biografieforschung und Sozialpädagogik.In:Kraul,Margret/Marozki,Winfried(Hrsg.):Biographische Arbeit.Perspektiven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r Biographieforschung.Opladen 2002,S.142-156.

[31]Thiersch,Hans/Grunwald,Klaus/Koengeter,Stefan:Lebensweltorientierte Soziale Arbeit.In:Thole,Werner(Hrsg.):Grundriss Soziale Arbeit.Ein einfuehrendes Handbuch.Leske+Budrich,Opladen 2002,S.161-178.

[32]Thiersch,Hans/Rauschenbach,Thomas:Sozialpädagogik/Sozialarbeit:Theorie und Entwicklung.In:Eyferth,Hanns/Otto,Hans-Uwe/Thiersch,Hans(Hg.):Handbuch zur Sozialarbeit/Sozialpädagogik.Studienausgabe.Neuwied,Darmstadt.S.984-1016.1987.

[33]Thole,Werner(Hrsg.):Grundriss Soziale Arbeit.Ein einfuehrendes Handbuch.Leske+Budrich,Opladen 2002.

[34]Winkler,Michael:Einzelbesprechung zu:Hans Thiersch:Die Erfahrung der Wirklichkeit.Perspektiven einer alltagsorientierten Sozialarbeit.In:Sozialwissenschaftliche Literatur Rundschau.SLR 13,Bielefeld 1986,S.67-70.

编辑/程激清

C916

A

1672-4828(2017)04-0003-23

10.3969/j.issn.1672-4828.2017.04.001

猜你喜欢
德语教育学原文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