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2017-04-11 06:22吴帮乐
社科纵横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民性鲁迅思想

吴帮乐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44)

浅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吴帮乐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44)

国民性批判和改造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基本课题,鲁迅一生不断思考、发展这一思想,通过大量作品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是希望“揭出苦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以达到“立人”的目的。当前继承和发展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从以“破”为主转到以“立”为主,以扬弃的态度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 国民性改造 思想文化建设

鲁迅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出于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希望通过文化自新、文化再造实现民族重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强国,但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等现象依然严重,鲁迅所揭示和批判的国民劣根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温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反省和改造中国人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健全的国民性格,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论述和观点

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有表述。1904年,鲁迅在东京看到幻灯片中,一群中国人冷漠地看着自己同胞被杀,“麻木的神情”与“强壮的身体”的强烈对照,使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希望广大人民从种种落后、愚昧、麻木、被动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在精神面貌上有个根本改变,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动机。二十多年后,1925年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早,全不行的”(《两地书·八》)。

鲁迅一生通过大量的小说、杂文,对奴性心理、看客心态、精神胜利法等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揭示。创作《阿Q正传》,就是为了“真正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的性格代表了近代国人普遍存在的精神病态——丧失了自尊和自信,用瞒和骗来掩饰并使自己安于落后与被奴役的现状,在想象中满足着、麻木着自己的灵魂。鲁迅借阿Q来批判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坟·论睁了眼看》)的劣根性。鲁迅《祝福》、《示众》、《复仇》、《铲共大观》等作品中刻画了形形色色冷漠麻木、丑恶卑猥的看客的形象,其特点是只要自己能够苟全于乱世,管他谁是谁非。因此哪怕是面对血腥和屠戮,他们也还是无动于衷,“只是看”而已。“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热风·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鲁迅把“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作为唤醒在“铁屋子”里“熟睡”和“闷死”的国民的主要武器,他的文章像一支支无可抵挡的匕首和投枪射向了“根深蒂固”、占据当时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揭露它吃人的真相。“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同时,也对维护这种反动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的具体人格代表——“执政”、“总长”和作为它们的帮凶帮忙的校长、教授、诗人、名流,进行了异常尖锐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他批判这古旧文明的态度是决绝的、彻底的,“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鲁迅是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最坚决、最勇敢、最彻底的叛逆者和批判者。

鲁迅批判病态的国民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目的是为了立人。“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国国民性的堕落……这是历久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两地书·北京(十)》)。他也有过“醒了无路可走”的困惑与彷徨,但并未丧失信心,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就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没有放弃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的希望”(《两地书·八》),他“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为的就是使下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

二、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鲁迅所处的时代,西方以其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沦落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政治家、革命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救亡方案,上下奔走。知识界则开展了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启蒙运动,许多仁人志士都对国民性改造做过研究和论述。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是较早系统地分析中国人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的著作。严复在《原强》、《辟韩》等论文中,最早对中国人民族特性的进行反思和论述。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指出:“经数千年之专制政治,自秦政以讫洪宪皇帝无不以利禄奔走天下,吾国民遂沉迷利禄而不自觉,卑鄙龌龊之国民性由此铸成”(陈独秀:《独秀文存》),是有据可查的最早提到“国民性”一词的人。梁启超讲到中国人“愚”、“弱”,提出“新民说”,希望靠每个人的意志力来涤荡自己头脑中积累的千年污垢。孙中山认为帝王思想浓厚是中国人的一个致命缺陷:“外国常有人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却是为皇帝一个问题”(孙中山:《孙中山选集》)。毛泽东在青年时期,认定只有彻底改造国民性,才能救中国。他说:“国人积弊太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概括之。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期深,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林语堂、梁漱溟等人也讲述到国民性问题。

从本义上分析,国民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主要的精神特征、民族特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按照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来分析,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独特的生存条件、生产方式,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在这种结构形态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相对固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它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对这个国家民族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国民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固定的特质,改造国民性,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更新,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完成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改造国民性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属于思想启蒙、思想革命的范畴,往往需要付出比政治革命更持久、更坚韧的努力,才能完成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的完整的革新。否则,就有可能像鲁迅所担忧的,如果不对“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进行思想启蒙,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则这革命即等于沙上建塔,顷刻倒坏”(《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对各种以新形式出现的旧事物,或附在新事物上的旧的幽灵,总剥其画皮,示其真相,向它作持久和韧性的战斗,以免它们贻害人民。他提出改造国民性,以最终在“立人”的基础上建立“人国”。早期,他提倡介绍“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不取媚于群而随顺旧俗”、“抗伪弊习以成诗”的“摩罗诗力”(《摩罗诗力说》),希望用拜伦、雪莱、莱蒙托夫之类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唤醒人民,但这种浪漫主义思想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用它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答案,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的总结,与统治集团的直接斗争使鲁迅切身感受到,能彻底打垮反动派的并不是笔、而是枪,不是文字、而是武力。“我现在愈加相信说话和弄笔的都是不中用的人,无论你说话如何有理,文章如何动人,都是空的”(《两地书·二二》),“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两地书·十》。辛亥革命特别是二次革命的失败,让鲁迅看到国民性问题并没有解决,革命倒证明了鲁迅早年的看法,办工业兴实业,“黄金黑铁”,固然不能解决问题,去皇帝改共和,也仍然不能使中国兴起。上层是一幕又一幕的政治丑剧,下层却永远沉沦在麻木、“平静”、不觉悟和被宰割的悲惨境地中,“到街上去了一遍,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朝花夕拾·范爱农》)。

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坚持改造国民性,但他“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科学史教篇》)的“立人”思想,“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的理想,在有生之年,并未实现。另一方面,鲁迅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对如何改造国民性,对如何“立人”,如何“致人性于全”,则缺少系统的理论阐述。可以说,鲁迅这一代人在揭露批判旧文化的“疮疤”、打烂一个旧世界上完成了“破”的历史使命,而建立一个新世界、完成“立”的任务则有待后来者继续努力。

三、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外国列强被赶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画上了句号。中国完成了救亡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人的尊严、价值、人格、自由等得到保障。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无疑与中国人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刚健进取、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优秀品质密不可分。但从当前现实生活中国民性的表现来看,鲁迅所批判的国民弱点,依然随处可见。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国民性改造这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学习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继续致力于改造国民性中的弱点,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人的现代化推进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要以正确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第二,要树立全民共同的精神信仰。要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宣传贯彻,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坚持用优秀文化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点,吸纳一切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营造全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让全社会成员做到精神上有依托、心灵上有归宿。

第三,要培育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手段维护社会公共价值、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第四,要让法制精神真正深入人心。要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法制化进程,解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社会成员真正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使人们由遇事找关系改变到遇事找法律,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养成依法行事、依规则办事的行为方式。

第五,要加强人格养成教育。要把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娃娃抓起,培育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坚持社会正义,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第六,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持续推进,久久为功,让中国这一世界文明古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1]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周震豪.鲁迅植根于民间艺术的“国民性改造”[N].中国教育报,2006-11-19.

[5]邵伯周.对鲁迅国民性研究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03).

[6]李正秀.论《阿Q正传》中人物的国民劣根性[EB/OL].重庆大足县龙西中学网站,2009-3-26.

[7]王明科.鲁迅国民性批判源于传教士?[J].甘肃社会科学,2002(06).

[8]程致中.鲁迅对国民奴隶根性的反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9]郑欣淼.国民性再思[J].鲁迅研究月刊,2002(05).

[10]鲍晶编.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Z].2014(10).

[12]刘云山,刘奇葆在全国宣传部长会上的讲话[Z].2017(1).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1).

I201.96

A

1007-9106(2017)05-0151-04

猜你喜欢
国民性鲁迅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