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现象

2017-04-11 04:41田青华
社科纵横 2017年9期
关键词:空心化农民农村

田青华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 甘肃 张掖 734000)

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现象

田青华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 甘肃 张掖 734000)

在当前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下,乡村居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这就对主流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促使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时代特点和农村、农民的价值心理规律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精神文明 农村 空心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教育资源的聚集整合,使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或进城务工、经商、创业,大批中小学生进城上学,一些老人也随之进城陪读,农村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一现象在张掖市山丹县尤为突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弱化忽视甚至缺乏思想品德、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多元化的事实,这就对主流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促使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时代特点和农村、农民的价值心理规律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把先进的理想道德教育外化到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以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关的实际生活中去。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现象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问题的提出

张掖市山丹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地域差异大、自然条件较差、老工业改造升级乏力、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小、区位排名靠后,但劳务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等多种因素发力,城乡基础条件、社会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形成的落差较大,大批中小学生进城人学,大量农村青壮年向县城、乡镇、周边城市流动,有的甚至举家移居新疆、青海等地。在大量农村家庭流向城镇和就业地安家置业的同时,一大批自然村人口迅速减少,村落空心化、住宅空心化、劳动力空心化、基础设施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产业结构空心化日趋严重。据调查,山丹县8个乡镇、110个村、3.9万户农户中,长期外迁有固定住所的9715户,占25%,其中省外有固定住所783户、租房居住770户,省内有固定住所584户,租房居住461户,县城内有固定住所5420户、租房居住1697户。全县未外迁农户29285户,占75%,留守老人居住5027户,占17.2%。这就羁绊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人力资本缺失。人力资源空心化使新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和发展缺乏力量。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劳务基地聚集,造成农村人口素质的低水平及乡村建设乏力。高素质农民大量流失,留下来的普通农民多为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这部分人在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基础、参与热情等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不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山丹县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39%农村实际生活人口数量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接近50%,全县5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的比重接近80%,劳动力主体“去农村化”现象严重。二是发展能力薄弱。农村“空心化”引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同题,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是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农业生产已成为“妇女农业”“老人农业”。山丹县目前有留守儿童I.6万人、留守妇女2.8万人、留守老人0.74万人。“三留守”问题不仅导致农村自身发展能力薄弱,而且存在着老人赡养及精神照料、妇女劳动强度增大及心理健康、儿童亲子关系缺失及教育成长等诸多问题。三是基础保障难度加大。“空心化”现象造成农民居住地分散,村落分布面积过大,村庄基础建设战线过长,增加了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山丹县大马营乡圈沟村6个社、238户、1008人,现常住不足50户、100人,且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其中三社24户、85人,只有63岁的刘绪文1人留守,全村近10年没有修建住房的农户。

“空心化”制约了环境面貌的改善。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改善住房条件、进城安家置业的意愿和能力充分释放,原有住宅被逐渐废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比新农村建设要求更高,发展目标更全面,不但涉及到农村的产业发展、村容整洁、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更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丹县李桥乡东沟村是2004年灾后重建重点村,如今居民点已人去村空,全村202户有152户外迁居县城和新疆等地。目前,山丹县农村人口外流仍呈加快趋势。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成本,农村环境面貌短期难以改善。另一方面造成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公共服务活动难以开展。另外由于农村建设规划缺失、房屋布局随意交错、建新不拆旧现象普遍,造成人居环境不协调、资金投人浪费严重、村容村貌难以改善等问题,给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带来了很大制约。

“空心化”影响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山丹县霍城镇、大马营镇、陈户镇、李桥乡、老军乡地处沿山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大量外出务工,部分村社“空心化”现象严重,妇女、老人除照顾家务,还要就近务工赚钱,精神文化生活缺乏。“五星文明户”创评、最美家庭系列评选、文化“三下乡”、“快乐老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只能利用元旦、春节等农民工返乡期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不够广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部分村社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场所利用率不高,存在“有报无人读、有书无人看、有器械无人健身、有设施无人管护”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规模化流转加快,乡村对农民的束缚越来越弱,城市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农户举家迁移。

二是客观环境的现实选择。山丹县干旱缺水,尤其是沿山6个乡镇72个村,生态环境较差,交通条件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渠道不宽,群众生活相对贫困,“树挪死、人挪活”的思想导致群众离乡离土。

三是政策引发的连动效应。2010年,山丹县对农村教育布局进行了大范围整合,在加快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同时,农村很大一部分家庭进城安家置业,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现象。

四是主观因素的社会结果。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在长期外出务工的同时,生活理念、生存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去乡土化”,家乡只是“候鸟式”生活的一个休憩点,引发了一系列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的社会问题。

三、对策措施

一是着眼大局发展,促进农民综合收入大幅增长。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之初就说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1]。这是文化、文明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规律,而经济的凋零也往往带来文化的凋零。所以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不平衡的实际,农村合作社异化严重,导致农民缺乏组织性,难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而农民利益经常被忽视甚至被侵害,就会导致农民对精神文明建设漠不关心甚至抵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目标,依托各乡镇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特色品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村、特色种植村和养殖村。利用和挖掘集体资源潜力,培育集体经济收入新来源,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广泛开展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收入不断由单纯依靠种植业向养殖业转变,由依靠“体能”向“技能”、“智能”转变,不断增加非农收入的比重,努力形成收入多元结构。

二是立足主体抓教育,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现代文化、文明通过内化为人的文化素质、市场经济观念、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从而成为决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首要因素和首要动力。所以要从更新观念入手,利用文化软力量参与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中。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工程,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推动、示范带动、服务助动等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努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利用双联行动、精准扶贫等各类工作组下乡驻村入户开展工作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央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增强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加快发展的信心。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采取集中宣传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图文展览展示、典型宣传引导、流动宣讲等多种教育形式,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从一言一行做起,一点一滴抓起,增强文明生活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增强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素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客观需要。

三是广辟渠道抓阵地,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实践能力固然离不开器物性文化,但更离不开精神文化。”[2]在当前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下,乡村居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农民政治认同和政治归属感下降,农民责任意识比较淡漠。文化是用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升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的。坚持把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广开投入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整合社会资源,以乡镇为依托、村社为重点,大力加强乡村舞台、道德讲堂、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村社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各种文化阵地建设,农家书屋是国家实现文化惠农的重大建设工程。它“在传播党和国家农业政策、普及农业科技信息、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文化阵地网络。同时,紧密结合地域特点,挖掘和弘扬地方特色优秀民间文化和乡土民族民俗文化,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利用各种节庆日、传统节日、农村集市和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自编自演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和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组织党团员、老干部、乡村教师等骨干力量,经常性地开展文艺汇演,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因为“文化是靠传播而分享的,是通过继承、学习、创新、回忆等得以延续的。”[4]。

四是创新形式抓载体,促进农村文明程度逐步提升。“如果我们要想找到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就只能从一般意义上寻求推动农民有效发展的运作机制”[5]。要把创建文明村镇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就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按照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镇建设规划、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有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有一个常年活动的精神文明活动场所、有一个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以户为抓手、以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龙头,不断深化拓展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和好公婆、好夫妻、好儿媳、当代孝子等群众性的创评活动,建起“文明之星”榜、孝道“红黑榜”,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加强群众自我教育。深入开展“三下乡”和“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倡导文明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促进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好起来美起来,既保留传统的田园风光与传统文化,又吸收现代文明和生态文明成果,适合人居,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中坚农民,为农村建设保留珍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开展各类道德风尚评议、移风易俗和环境整治活动,围绕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言行,查找存在的不良习俗,发现亮点及时弘扬,对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议,引导农民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

五是围绕项目抓建设,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把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农村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建好、管好、用好现有项目学校,从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方式,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文体科技、技能培训、道德实践、社会实践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活动项目,增强活动阵地的吸引力,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继续实施新建项目学校,降低申报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和学生人数标准,重点向贫困落后地区的乡镇中心教学点倾斜。进一步提高新建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经费额度和运转补助经费额度,缓解项目学校资金压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六是激发活力抓机制,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具体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作为社会动物,人们彼此共处需要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调节与制约。”[6]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到各部门单位、乡镇、村,切实解决条块之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对参加不积极主动、损害文明声誉、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文明乡镇、文明村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改、末位退出、撤消称号等处罚。

七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手工艺产业的水平,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带动文化与特色旅游业的有效结合,拓宽农村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扶持农村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因为“文化的特殊性在于,人在消费文化产品(服务)的同时,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文化消费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文化认知和认同的过程。”[7]所以培育壮大文化消费主体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农民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是其购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结果。所以要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包括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消费氛围。

总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和智力支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面对新机遇、新问题、新任务,只有把握特点、持之以恒,开拓创新、注重实效,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的和关键问题。一种价值观要想真正被人们所认同,必须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用需不觉得思想依据和行为规范。”[8]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空心化现象应对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营造正能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陈新汉.哲学视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J].哲学动态,2012(8):6-7.

[3]李天龙.农家书屋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6(6):223-224.

[4]陆树林.启蒙的文化哲学深思[J]哲学动态,2012(1):20-21.

[5]陆益龙.后乡村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J]甘肃社会科学,2015(1):116-123.

[6]甘绍平.道德规范起源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11(7):5-6.

[7]张森.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治理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7(2):199-200.

[8]任志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日常生活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6(12):86-87.

G02

A

1007-9106(2017)09-0057-05

田青华(1961—),女,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空心化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