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2017-04-11 04:41杜松柏
社科纵横 2017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农民农村

杜松柏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 达州 645000)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杜松柏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 达州 645000)

本文从农民对文化需求的角度,分析现阶段乡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农民对这些服务满意的程度,探索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农民 文化需求 农村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需求是民众在消费物品与劳务过程中对精神满足的渴求。这种渴求一般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数量表现出来。文化需求体现消费者的审美趣味、情感追求和道德理想,并与消费者的知识积累、心理偏好以及文化传统、社会时尚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需求,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特征;[1]而文化需求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贯穿于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发展需求之中,比其他需求更具有多变性、个性化的特点。尤其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网络越来越发达,各种思潮、文化、时尚的交流、合成变得更加简单、顺畅,人们在学习、模仿甚至攀比中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呈现快速多变的特征。个性化是现代需求的基本特征。每个人都要吃穿住用行,但他们所追求的品位、情调、风格却迥然不同。文化需求的个性化对文化产品的供给形式及民众的参与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城乡一体化,推广现代科技,不断丰富文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一、农民的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

1.需求层次中东西部差异较大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层次性,每一层次需求都有对应的人群和相应的特征。根据需求对象的内容特征,文化需求一般分为初级需求、中级需求、高级需求三个层次。

初级需求指的是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最根本、最基础的需求,是大众化、共同性的需求,不论何人、何时、何地都具有的需要。比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电影、打牌上网、健身娱乐等。初级需求是“人们经常从事的、稳定的、不易随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而改变的、流变性较小的需求”。[2]初级需求,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只需要具备最一般的参与冲动和接受能力就可以了。但是,基本需求的人群数量大,分布广,欲望强烈,这是政府公共服务要全力保障的基本内容。中级需求是因人们主动参与而充分体验文化项目带来的精神享受的需求。比如大自然探险、文化旅游、业余书画、业余摄影、戏曲票友、自娱性戏台表演、真人秀、脱口秀、卡拉OK,等等。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参与者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不是人人共有的,是小众化的需求。而高级需求则是一种追求创造乐趣,展现个性魅力的需求,受众面最小,极具挑战性。包括欣赏独特的艺术作品、高雅的交响乐,观看实验戏剧、先锋电影、行为艺术等等。这种需求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因此,是极具个性特征、曲高和寡的高雅需求。

从我国人口目前的分布情况来看,中东部地区自然条件、经济交通、文化发展比较好,人们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城市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主要是个性化较强的中高级需求。中东部农村地区的基本条件比城镇差一些,但比西部农村好一些,其文化需求属于中级,或者接近中级。但是,西部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较差,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文化需求大部分属于基本型、“温饱型”,少部分属于中级需求。

2.农民不善表达文化需求和服务意愿

我国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中,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的决策都由政府全程包办,“自上而下”,非常彻底。农民扮演的角色则是文化服务的“被动消费者”和文化的“受教育者”,农民的文化消费意愿无法表达,文化诉求得不到尊重。[3]

参与性就是村民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表达诉求,体验快乐。各个村社成立了篮球队、耍龙队、舞狮队、锣鼓队等,把一些有兴趣的人组织起来,到各地表演,同时也吸纳新人加入,有声有色,受人欢迎。创造性就是一些有特长、有创意的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文化新产品,以新的形式,主动为村民服务。办博物馆、图书室,办文艺网站交流平台、舞蹈队、剧团、演唱队,甚至拍电影、电视剧、专题片,比比皆是。他们的激情和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现代村民的文化需求状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更多,层次更高,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文化需求的目标指向出现了新特征:

一是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参与形式上好转。当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不足时,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而文化需求则居次要地位,时有时无,可有可无。除了传统的民间游戏、娱乐之外,文化产品主要靠政府提供(如广播电视、巡回电影、送戏下乡等)。政府提供什么、提供多少、何时提供,有什么就接受(看、听)什么,村民几乎没有选择。当然他们也不知道怎样选择,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温饱解决之后,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被释放出来了,对文化产品类型、提供形式、参与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盛行的文化消费如教育培训、旅游健身、娱乐服务等软性消费在农村日渐兴起。农民的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意识更加强烈了,自发组织耍龙舞狮、锣鼓秧歌,自编自演戏剧节目、主办主题文艺晚会越来越多,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

二是由初级需要向高级需要,满足层次上提升。以前,农村的物质条件相当差,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也相当有限,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限制,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除了逢年过节耍龙舞狮、平时听听广播外,能看一场电影都是奢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民也开始享用较高层次类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开始学电脑、学技术,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农民文化需要的主题和内容日趋丰富,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农民在注重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能力的同时,也比较重视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在文化方面尽量提高水平,充分展示自己才华。

三是由低到高,服务频率上变化。频率高低是说一定时期内农民欣赏或参与文艺活动次数的多少。例如,传统的文化项目(如舞龙耍狮、观灯看戏等)供人娱乐消遣,深受群众欢迎,但是举办频率太低,逢年过节或重要活动时才会举行,平时很难看到。目前,在网络多媒体和移动设备平台的助推下,农民的文化需求迅速发展,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特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的村民,文化需求的差异很大。青少年以知识学习、游戏娱乐活动的需求为主,中青年在工作之余需要文体活动来放松身心,增长知识;老年人则喜欢听戏曲、看秧歌,希望参与表演,需要乐器、服装等基本设备以及文艺表演的指导。而一些高雅的文化娱乐项目如书画、戏剧、收藏、旅游健身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喜爱。

四是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实现途径上丰富。人们不但运用传统渠道参加文化活动,也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获得文化信息,如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移动多媒体、手机报刊等满足文化需要。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政府服务质量的提升,未来群众实现文化需要的途径会更多、更丰富。

二、农村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村是最薄弱环节。过去较长时间里,人们比较重视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忽略了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没有得到保证。因此,在新的时期,要高度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把握农民需求的特点,正面问题,抓住文化服务的重点,加快完善西部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

1.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总体不足,供不应求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存在着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足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政策逐步落实,西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户实现了脱贫,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农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地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有欠缺,政府用于农村改革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较低,很难满足各个地区农民的文化需求。有些地方还连图书馆、综合文化站、信息站、运动场等基础设施都不全,区域上不均衡,更谈不上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层次感和多样化了,分别针对青少年、老年、女性以及外来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不出来。

2.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民的视野扩大了,文化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总体上看,农民需要高质量的生产性公共文化服务,不太需要的非生产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从群体看,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知识量有限,喜欢参加一些简单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年轻人求知欲旺盛,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能够积极参加“知识性”文化活动。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有些人全家搬走了,剩下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而且居住分散。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主要是读书看报、广播电视宣讲等基本方式,所有乡镇、行政村整齐划一、单调雷同,缺少针对性和多样性,农民支持、参与的程度比较低,容易造成政府花钱购买的基本设施和文化产品闲置浪费,出现“相对过剩”,造成供需结构失衡。在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民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效果不理想。[4]

3.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质量难上台阶

近年来,随着一些大学生村官和公务员充实基层,农村管理干部文化素质、文化视野和管理能力有很大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知识不足,管理能力偏低,真正懂科技、农技、文化、音乐、舞蹈等专业知识,又能懂管理、善交际的业务人员很少。加之从事农村文化工作难度大,环境差、交通不便,待遇低,一些文化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服务质量难上新台阶。一般人看来,公共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文化活动就是娱乐、休闲。逢年过节搞一些耍龙舞狮,平时让大家跳跳“坝坝舞”而已。有些地方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有名无实,让农民做观众,流于走形式,让农民真正受益的很少。

4.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够明确。首先,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和文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有些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虽设有乡镇文化站,也有固定编制和人员,但往往安排非专职人员负责,专职人员被挪去干其他工作,存在部门虚设、管理缺位、阵地弱化的现象。其次,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管理体制职责不明、协调不畅,对文化设施的运行、文化产品的调配缺乏系统规划和综合利用。最后,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潜力挖掘不够,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较少,没有真正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决策和管理体制中去,无法形成合力,发挥有效监管,产生良好效果。

三、抓住问题重点,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强化需求导向意识,健全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实际,做好田野调查,真实地了解不同地区农民的生活生产、文化需求状况,经过仔细分析,找准原因,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政府要根据农民文化需求寻找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突破口,以农村现实现状为基础,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创造良好氛围,鼓励农民发展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建立健全畅通的农民诉求表达机制,完善表达渠道,为搞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献计献策,为农村大众服务,也为自己服务。

2.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全员参与的多元合作供给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政府应该扮演主要角色,但是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政府“单一供给”,商业组织和个人很少参与,导致政府负担重,经费筹措难,服务针对性较差,群众满意度不理想。政府主导,就是在政策法规、整体规划、发展方向、经费投入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在新的形势下,要更新思维,变“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从农民的意愿出发,制定公共文化供给政策,并督促落地落实。“需求导向”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农民的需求将成为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应该鼓励企业尤其是文化商业组织参与进来,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将公共文化的服务建设和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又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重视农民的参与热情和艺术创造力,激励推出文化产品,与人共享,让他们在参与中找到乐趣,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农民的这种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供给方式,可以有效扩大文化产品增量,更能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

3.积极培养引进文化专门人才,增强文化服务能力。文化人才是实现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力量。但是,农村文化人才奇缺,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和保障机制,培养本土文艺骨干,吸引优秀人才服务农村文化事业,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人才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解决好人员编制、经费和配套制度,建设一支由管理干部、专业骨干、民间艺人、文化团体组成的专兼职人员队伍以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更要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要转变农民的观念,必须对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丰富文化知识,发展兴趣特长,激发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促进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

4.构建农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评价国家有公共文化投入度、公众占有率、公众选择率、公众满意度、公众受益度等指标体系。[5]我国传统的评估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侧重于对可以量化的硬件的评估,评价者一般是上级机构、权威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公众的有效参与很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评价,农民应该占较大比例。除了评估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指标外,还应该考察农民对公共文化的满意程度,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6]

[1]傅华.文化需求论——消费者对物品与劳务的另一种购买动机[J].理论前沿,2001(23):14-15.

[2]李军,徐志先.群众文化需求层次与国家公益文化事业建设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9):27-30.

[3]张敏敏,黄晓丽.文化需求视角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东莞市长安镇实地调查数据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5):91-97.

[4]颜玉凡,叶南客.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困境解析——以H社区为例[J].艺术百家,2014(06):23-29.

[5]刘彦武.发展文化学:一门建设中的学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47.

[6]郑萍.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1):15-16.

F320

A

1007-9106(2017)09-0040-04

*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6SA0109)。

杜松柏(1965—),四川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