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彬 刘继同
□ 学界动态
全国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纪要
陈 彬 刘继同①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全面腾飞、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般的物质文化生活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已经不是大问题,而精神或心灵方面的需要则开始逐渐浮现。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2015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0部门制订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的颁布反映出国家也开始重视广大民众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全民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之保障,需要多个部门、多种学科、多科专业、多元方法的协调参与和共同努力。而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呈现出了对心灵、灵性、精神层面的关怀,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因为“灵性关怀”必然能有效解决当前中国民众的心理精神问题,“灵性关怀”也一定能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在此背景下,首届全国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于2017年3月18~19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会议室召开。该会议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联合承办,并得到爱佑基金会、亿方基金会、南都基金会、京都念慈庵总厂有限公司、春光集团的大力支持。
会议参与者包括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从事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也包括来自北京老年病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中心、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等从事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伙伴。还有来自于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亿方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心理与健康》杂志社、《社会工作》杂志社、鼎泰智信健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基金会负责人、项目总监、刊物编辑、企业代表受邀列席会议。
3月18日上午9点,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委季庆英主持,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专委会主任方树功,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刘继同与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先后致辞,他们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缘起与意义以及寄予此会议的若干期望等。在一天半的会议中,大家就灵性概念与灵性需要评估的探讨、灵性关怀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方法与模式、中国本土灵性关怀社会工作的专业行动策略与议程等方面开展“头脑风暴”式的热烈讨论。
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返灵性(spirituality)或灵性转向,既显示出社会工作专业在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也寓意着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重要转变。纵观宗教与社会工作发展之关系,从最初的宗教与社会工作共生,到后期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与宗教逐渐分离,到新时期社会工作重新关注宗教、重视灵性,与宗教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贯穿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始终。这点在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20世纪早期美国的社会服务慈善机构与基督教和犹太教慈善公益紧密相连,政府社会福利系统对宗教持开放态度。1920~1970年间,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和政府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社会工作与宗教逐渐分离,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逐步取代宗教成为社会工作的主导话语。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美国社会工作实践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非洲裔、墨西哥裔、亚裔等不同信仰与文化的大量移民,促使大家意识到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并非整齐划一的科学“标本”,以前只重“科学实证”的理性需要转变了,多元的文化与宗教的自由交流、互相包容成为“全球化”进程下又一股世界性潮流,它推动社会工作也朝着“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方向发展,并提出培养“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作为第一要务。①常海燕、焦桂花:《美国灵性社会工作经验及在中国的可行性初探》,《社会工作》2014(3)。当前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灵性敏感性社会工作”(Spiritually sensitive social work)开始成为时髦的口号。而要在中国推动与发展本土灵性社会工作,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与定义“灵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梁恒豪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对“灵性”一词在西方语境里的演绎过程予以解读,他认为“灵性”一词反映了西欧社会的变迁及其影响下宗教的发展和演变。在英国西欧社会,周末去教堂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许多富丽堂皇的教堂最终沦为游客光顾的地方,而信仰逐渐成为个人的事情。在过去,宗教既包含有组织的宗教部分又囊括个人宗教方面,而现在逐渐把宗教只分配给有组织的宗教方面,而“灵性”的概念逐渐被用来指代个人的宗教方面。英国社会学家格瑞斯·戴维教授针对英国和欧洲宗教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信仰而不归属”这一概念,即代表着不同于传统宗教的“灵性”层面。他从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出发将“灵性”定义为:个人在制度化宗教之外对神圣或超越的认知、经验和追求。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陈彬简单梳理了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灵性”定义。他认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灵性”都是被视作“全人”理论的一个维度。但是,学者们对于“全人”的看法与人类本质的观点并不统一,以至于“灵性”定义也变得多元。大致来说,“全人”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与四分法这三种。二分法即认为人由身体、心灵或精神两部分构成,而后者才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要素。只有人类才有心灵或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这里的心灵或精神大致等同于灵性。三分法即为身心灵的理论。香港学者陈丽云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提出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概念,“身”“心”“灵”三个字的字面意义分别是:“身”,指躯体;“心”,即心理,主要指情绪范畴;“灵”主要指精神与灵性状态,如人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人的生死观、苦乐观等。②陈丽云等:《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郑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第3页。还有一种三分法是指人的三种最基本能力的划分,即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与灵性能力,国内学者陈劲松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每个人都自然地、天生地禀赋着感性能力、理性能力与灵性能力这三种最基本能力。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那些感性、理性、灵性三者协调统一和完整的人。感性犹如人的手,理性犹如人的脚,灵性犹如人的翅膀。但是,感性能力或者理性能力的片面发展,并不是人的目的,潜能开发(自我实现)、至于幸福才是个体或者人之所为人的根本目的。个体的灵性能力,左持感性,右持理性,驱其为个体的幸福、完整服务。可以说,作为个体的一种能力,灵性是个体所具有的、比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更为基本的一种能力。 因此,他给出定义:灵性是指个体自我超越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超越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而达于“自由”并至于 “幸福”境地的能力。①陈劲松:《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第93页。四分法的代表是美国学者Canda。他将人分为身—心—社—灵四个面向,故灵性作为人之一个面向时,其定义为:灵性是一个人类生命与成长的过程,该过程关乎以下四个方面:1.专注于对意义、目的、道德和幸福的追寻;2.人与自身、他人、整个宇宙和终极实在(无论你是按照万灵论、有神论、多神论、无神论、非神论来理解这个终极实在)之间的关系;3.以核心重要的事务为导向;4.参与到某种超越感(即那种对灵魂深处、神圣或超个人的体验)之中。②Canda, E. R. & Furman, L. D. (2010) Spiritu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 heart of helping (2nd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5.由此,他得出两点认识:一是灵性的内涵十分广泛,可以包括一般的精神追求、普遍的心理需要、特殊的超个人体验、超越的宗教信仰等方面。具体来说,灵性的含义可以包括:内在潜能得到开发、对某个事物或工作的极度投入与爱好、找到了人生意义与价值、对某种神灵、超自然力量或某种观念的坚定信奉、某种高尚品格、摆脱世俗名利的束缚而趋向更高的自由、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高度和谐、高度利他主义精神。二是鉴于目前灵性定义的多元性与人类灵性的复杂性,给灵性下一个通用的具体性定义其实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将上述有关灵性的定义均当作“触引性概念”(sensitizing concept),以此增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灵性敏感度”,并在具体的社会工作情境中探索、发展适合的“灵性”定义。
从事灵性关怀社工实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所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故并不需要考虑服务对象的宗教层面;又由于他们从事针对肿瘤患者、临终老人、重病老人等的灵性关怀服务工作,故服务对象的灵性需要主要为如何正确面对死亡、怎样重塑人生意义。心灵呵护工作专委会主任方树功先生以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针对临终老人的心灵呵护事业为例,他认为对于重症的、临终的、失能失智的老人而言,他们内心中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恐惧的背后是孤独,而孤独的背后是对爱的渴望,因此对于这部分老人的灵性关怀就是通过爱与陪伴,让老人们自己会在爱中超越,在爱中回家,在喜乐宁静中走完生命最后的岁月。他也认为在中国社会文化处境下,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故这种灵性关怀不包括宗教关怀。而且在中国语境下,最好能使用中国民众能理解、不易产生歧义并能被政府接纳的本土化词汇,例如“心灵”这个词语就比“灵性”要接地气、要更适合。
由于社会工作实务中所面对的是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生命处境的服务对象,故在对他们开展灵性关怀之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具体的灵性需要予以评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的沈黎就灵性需要之内涵、评估模式与评估工具等内容介绍了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的赵芳也介绍了Christina Puchaiski结合精神病患者群体特点研制的FICA 灵性测量表,包含9条灵性问题:1.感到孤独及被遗弃;2.表示不被他人理解;3.质问苦难的意义;4.表示没有支持;5.憎恨自己或他人;6.表示生存没有意义;7.表示对前路感到彷徨;8.与他人隔离而情绪极度低落;9.没有希望的感觉。在讨论中,与会学者均表示尽管欧美在灵性需要的评估模式与评估工具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一套东西,但是毕竟由于中国具有不同于欧美的社会文化与现实处境,故我们需要开发出具有本土
文化特点、且切合中国民众需要的灵性评估模式与工具。
北京老年病医院的吴殷介绍了该医院针对老年病人的灵性关怀服务,她认为老年病人最大的一个心灵需求就是如何坦然、轻松地面对死亡问题,而中国教育一直缺少死亡教育,使得绝大部分中国人忌讳死亡话题而又不得不面对死亡问题。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心灵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晓红介绍了自2007年3月以来在医院实施的“临床心灵关怀”(Clinical Spiritual Care,简称CSC)项目情况,从临床心灵关怀服务背景、临床心灵关怀的内涵、临床心灵关怀实践、再到临床心灵关怀的科研与教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经过十年的发展,“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已经取得骄人成绩。来自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方树功、李赞、朱鹏程与杜婉灵分别介绍了十方缘的愿景与成长历程、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意义、十方缘十大心灵呵护技术、十方缘十大心灵呵护理论、十方缘十大义工管理技术、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网络、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服务标准等内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本土化的方法与技术,例如其核心价值观为“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他们提炼出十大心灵呵护技术:1.祥和注视;2.用心倾听;3.同频呼吸;4.经典诵读;5.抚触沟通;6.音乐沟通;7.动态沟通;8.“三不技术”;9.“零极限技术”;10.同频共振。他们还将对临终老人心灵呵护的理论、方法、工作指导、组织运营与行业标准等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并编撰成册,例如他们在总结多年服务实务经验基础上公开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临终关怀老人心灵呵护的培训教材《爱与陪伴——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个案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与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他们开展的临终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事业是一个较成功的灵性关怀社会工作本土化个案,为将来中国本土灵性关怀社会工作的理论提升、方法总结与模式推广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基础。还有来自南京爱德基金会的王园园、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的黄国寅与郑伟、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的杨雅、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孙玥等分别就各自开展的相关社会服务工作与大家做了交流。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陈彬提出,目前为止我国的社工数量才76万人(其中持证社工近30万人),距离2012年4月印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中组发〔2012〕7号)中提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 145万人的目标总数尚有不小差距。同时,社会工作职业又面临着较高的离职率、转岗率等流失现象,这对于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社会工作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资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低、晋升空间有限、压力过大、身心劳累、同情心疲倦、职业倦怠等。因此,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得到适当的灵性照顾、接受适当的灵性支持,以维持其工作热情、减缓其职业压力、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因此,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要有计划地增加适当有关灵性支持方法与观念的内容,鼓励社会工作者通过坚持练习某种方法、尝试改变一些观念来获得灵性方面的成长,从而能更有效地完成社工实务工作。有鉴于此,他正在为湖南师范大学的MSW学生开设一门《灵性社会工作》课程。但在拟定课程大纲与备课收集资料过程中,他觉得困难重重,故希望能尽快组织一批社工研究者与灵性关怀社工实务工作者一起编写一本通用性的《灵性社会工作》教材,既可用于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硕学生授课,也可用于对正在从事各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进行培训,于此,可以大大推进灵性关怀社工实务。鼎泰智信健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耿乐提出,针对绝大部分中国民众并无特定宗教信仰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将各种宗教信仰的共同内核哲学化,并结合已有的中西哲学观念加以整合,形成一套适合中国人心理与文化、比较本土化的生命教育理论,以此作为对中国民众进行灵性关怀的本土化资源。在热烈而自由的讨论之中,与会代表均认为中国社会文化处境中的灵性关怀最主要的是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意义教育,帮助中国人在面对重大人生转折(如离婚、重疾、临终等)之际能重拾生活信心、建构生命意义并坦然面对死亡。而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工作之一便是挖掘、整理中国本土文化中已有的非常丰富的灵性资源,如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缘分与命运的人生观、庄子的内圣境界、孔子的人生哲学、禅修等,并将本土灵性资源上升为指导理论、转化为实务方法,从而促进本土化灵性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刘继同在会议闭幕致辞中说:“本次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全国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这个题目本身就很有意义。会议的动机就是为了把我们本土化的东西总结出来。一天半的会议都在思考:我们怎么行动,我们走向何方,这是最紧迫的问题。”他提出,今后需要大家一起推动下列五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政策性问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没有政策只能叫倡导,需要我们通过专业协会、专业组织、社团来引领;第二类问题是实务性问题,例如灵性需要评估流程,医院、社区临终关怀人员配置标准,生命意义的非语言测量工具,临终关怀服务成本(这是最重要的,政府购买服务才有标准);第三类问题是专业人员问题,在职人员、专业学生,学生人员怎么教育培训,在职人员怎么进行专业和岗位培训,还有志愿者的专业培训;第四类问题是服务组织,形成研究网络、学术的共同体,相互的支持;第五类问题是实务性研究议题,列出议题去做研究,现在最重要最需要的就是实务性手册,把关键的东西抓出来。
在会议闭幕式上,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树功致辞说:“感恩全国的专家学者和践行的组织聚集在一起,推动灵性关怀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致辞的还有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她说:“临终关怀服务,需要综合性的团队,专业的服务。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应该担当起责任。而灵性关怀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人走得心安。把灵性关怀社会工作做好、普及,让老百姓受益,任重道远。一天半会议中,无论是专家的学术研究、还是真正做实务、从事基层工作的志愿者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生命关怀协会愿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政府沟通、专家资源、社会平台,也相信大家通过这第一次的里程碑式的会议,希望以后定期的交流总结,把工作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向前推进。”在致辞中,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刘继同表示,这次会议由于时间紧迫,大家准备会议时间较短,都来不及提交完整的会议论文,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大家利用这次集中会议充分讨论、开发出了若干议题,这就为下次会议作了预备工作。我们打算以后将定期召开此类会议,每次会议将提前几个月发布会议征文通知,希望大家在这个领域里好好做研究、开展实务,齐心合力推动中国本土化灵性关怀社会工作的发展。
(责任编辑:卫小将)
陈彬,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学、灵性社会工作,(长沙,410081)。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北京,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