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2017-04-11 03:28阚宗兰
社科纵横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阚宗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当前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阚宗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基于学习兴趣和方法的理论水准不高而出现的信仰缺乏科学认知基础,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非协调性对立认识导致对信仰缺乏辩证系统定位,这是当前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而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某些腐败分子的负面影响是深层次原因,而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以及时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即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高校与博物馆、纪念馆的协同创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强化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

马克思主义信仰 表现 原因 对策

内含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四信”与每一个大学生息息相关,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内容,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对党中央的信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其中信仰是核心。对于信仰内涵,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信仰是行为主体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主体对某种客观存在真理的无限虔诚,是知、行、情、志等方面综合而成的最终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执着坚持的理想理念和前进方向,作为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学习生活,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上呈现出滑坡趋势。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两大主要表现

(一)割裂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认知和自觉行为的统一,使信仰缺乏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蕴含着丰富的大智慧,其缜密的思辨,严谨的推理,生动的语言,翔实的佐证,科学的预见无不展示出理论的魅力,真理的光辉。实践证明,阅读钻研原著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方法,掌握理论精髓实质的最佳途径。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却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有的大学生见原著晦涩难懂便望而却步,利用一些二手资料从表面上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原著知之甚少,对一些经典理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一些独创性的论断浮于表面,不求甚解。笔者对南京某高校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发现,将近90%的学生没有认真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多是初、高中课本介绍的简单知识。

10%学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多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文献的学习超半数不是自愿行为,是为了应付学习考试的不得以举动。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疏远,就不能理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脉络,就不能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精髓,就不能体会理论内在的逻辑,就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能区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就不能理解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在实际的学习中,必然缺乏宏大的理论视野,必然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部分缺失。

(二)割裂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人目的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统一,仅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实现自己私利的工具手段

根据《辞海》的界定,信仰是认为对某种宗教抑或是主义的极度推崇,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行为自觉。这就要求信仰者一方面以之为工具实现自己的某种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以之为准则调整自己的实践行为,符合其要求并推动信仰的价值理性的实现。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个人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体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深信不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懈追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经验化、神圣化,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指导依据,将马克思主义一整套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信奉的真理和开展行为活动的准则目标,根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具体、适时地调整、改变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绝不是仅仅为少数人服务、为信仰者造福的,否则就偏离了理论的要义。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敷衍了事的形式主义,他们在公共场合,高谈社会主义建设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不断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私下里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招牌,将马克思主义功利化。这部分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向党组织靠拢,也并不是本真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热爱,而是具体生活学习语境下的经验告诉他们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全体共识,信奉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出路选择,才能在未来的就业求职中增加决胜的筹码,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身份和地位的肯定,才能获得额外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红利。

笔者在对南京某高校一百名大学生随机取样调查,发现65%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缺乏必要的认识,这65%的学生中有30%的大学生是中共党员。这部分学生在接受党组织考察,向党组织思想汇报的内容都是借鉴了网络上已有的资料,而自己对其中的理论并不清楚。他们在入党动机上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父母要求才加入党组织的,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入党是为了能争取学期评优、毕业报考职位需要,尤其是为了满足公务员招考中共党员的条件标准。

这样仅把或主要着眼于个人利益来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必然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而容易放弃信仰。在调查中,有70%的学生对“你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会实现”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宛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是马克思认为幻想出一个人类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是脱离现实的空想主义。还有10%的学生虽然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是对于“社会主义能否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这样的问题便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他们无法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法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清主次,无法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看待前进中的曲折和矛盾。他们把社会主义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作为否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足理由,将资本主义短时间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政治上局部利益调整作为标榜资本主义深的重要依据。这部分学生带有很强的崇洋媚外心理,他们尊崇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上取得的成绩,忽视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武断否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嘲笑那些树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忠诚战士。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三大主要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想目标的落差

社会主义在经历上个世纪中叶从一国到多国的辉煌之后,因为多种原因经历了挫折,陷入了困境。特别是上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难逃“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瞬间崩溃瓦解,世界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运动质疑声不断,大学生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产生了质疑和困惑,思想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混乱。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避免激化,调整了局部的生产关系,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未能预言到的新情况,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黄金阶段,共产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的理想信念受到重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大道,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弊端,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突出明显,上学、住房、教育、养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教育改革进程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基础实施不足,教育制度的滞后与僵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以及教育发展畸形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只能在方法论层面提供一般性指导,不能直接作用具体实践,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不能及时破解,当代大学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大学生不能直接受益于马克思主义引导下的教育改革创新,大学生便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产生质疑。

(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在文化技术优势上的侵扰和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在经济双赢,政治互信,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呈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几年中国先后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深入开展文化年交流活动,中国大学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合作交流,中国大学融入世界大学体系,使得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相互渗透,各地区大学间的兼容与互补,为大学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确立,东西方大学的密切交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气节、优良风尚、传统观念激烈碰撞,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和更新,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看待事物不够透彻,解决问题缺乏理性。西方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渗透进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日渐模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扭曲,马克思主义信仰日渐动摇,国家和民族的概念的渐渐异化,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慢慢淡化。

(三)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贪污腐化的恶劣影响

近年来,党内腐败案件频发,一些高官背离党性,脱离马克思主义轨道,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给广大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很多党员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共产主义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如大贪官胡长清就曾对旅居外国的儿子说过“‘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为此,胡长清全家都办了化名身份证和因私出国的护照,准备一有风吹草动时就开溜国外。”[1]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曾坚信“在地球爆炸之前,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1]

这些贪官污吏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贪污腐化,沉迷权色交易之中,不务正业,过着纸醉金迷,奢侈糜烂的生活。这些腐败案件曝光后,难免会给大学生带来深层次的反思,对能否实现共产主义产生困惑,甚而会感觉共产主义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追求。

一些干部不用马克思的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实际,背离马克思主义,抛弃共产主义信仰,轻信谗言,否定科学,相信迷信,走向唯心主义的深渊。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为了升官发财,到寺庙算命,当算命先生说他会节节高升,“一是当省长,二是当省委书记,三是升到国务院,他就信以为真。他不仅烧香拜佛,皈依了佛门并取法号‘妙全’,在家摆设佛堂,每天打坐、供佛、念佛、烧香、拜佛,还大肆索贿,为寺庙捐款,送给寺庙住持一部轿车,在车上印着‘河北三宝弟子妙全供养’。”[1]过于迷信的思想,思想观念腐朽变质,断送美好的前程,在一条不归之路上走向生命的尽头。这些党员干部私底下对封建思想的膜拜,对神灵的敬奉,对唯心主义认同,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产生思想信仰上的缺失。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提升的对策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时代命题,随后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指明了路径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旗帜和标杆,从思想道德层面具体规范了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要求,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广大大学生提出了提升理论水平、增强政治修养、塑造高尚情操的行为准则。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又有能动的反作用。概言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向广大大学生渗透,使之内化为行为自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接收,又能推进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理论信仰和政治水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路径指南,构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学校要以思想理论课教育为平台,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对广大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做坚决斗争,摒弃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认识和学习,增强中国共产党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与拥护,培育广大大学生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对社会主义产生情感共鸣。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一体的社会形态,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树,还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通过军事理论教学、组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增强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深对“八荣八耻”的内涵的消化吸收,培养大学生知荣明耻,扬荣弃耻,褒荣贬耻的高尚情操,提高大学生分清是非,辨明良莠,区分美丑,甄别善恶的社会能力,培养科学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内化为行为自觉。

(二)加强高校与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协同创新

2011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规定自2012年起,大力推进全国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组建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型模式。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要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高校要加强与博物馆和纪念馆的协同创新合作,高校加强对教育场馆社会功能的开发和探索,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共同服务于教育事业。博物馆和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和传播人类思想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传统文明,创新时代理念的理论阵地,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西方将博物馆和纪念馆的社会功能概括为“EDUCATE、ENTERTAIN、ENRICH”即教育可以实现教育、娱乐、充实自我三位一体。通过组建高校与博物馆、纪念馆的协同创新,引导学生走出第一课堂,加强与社会的接触,通过具体呈现,向广大大学生传承悠久历史,普及基本文化知识,传播灿烂的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通过协同创新,陶冶大学生的高尚品格,增添大学生生活的情趣,激发内在的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意识,加深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理解,实现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认同,塑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

(三)重视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3](P10)即就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引下,将长期在实践中积累、沉淀下来的独特的人文资源、精神作风、思想传统不断提炼、总结、概括,并作用于文化主体,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成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标杆。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校园文化联系起来,以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思想文明为导向,建成为符合时代特征、反映校园精神风貌的校园文化;要以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内涵,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塑造人、养育人、感召人、激励人的育人功效;以新形势下,时尚文明为动力,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协调互补,形成体系完善、力量整合的清新校园文化。

(四)借鉴传播媒介,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

要想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将传统的理论传播媒介和新型的传媒想结合。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与教育,除了依托传统课堂思想理论的教育外,还需要借鉴传播媒介,强化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灌输。高校可以以学报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塑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载体。各学校可以结合各自办学特点,联系学生思想理论的现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启发学生多关注时事,培养学生对国家、对集体的感情。理论传播不是单方向的,思想理论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双向的互动,校报可以开辟思想讨论专栏,针对大家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学校的广播电台也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休息、吃饭的时间在校园范围内播送时事政治,宣传先进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传播媒介在学生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4]学生可以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传媒,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由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如在学校主页、各学院网站开设思想理论专栏,丰富学习资源,扩大知识涵盖,辅助影视视频,加深学生对思想理论知识的了解。

[1]邵道生.高官腐败与信仰危机[EB].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6/2180220.html),2003-11-1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4]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的讲话[EB].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com.cn/OB/1024/7408514,html,2008-6-20.

G641

A

1007-9106(2017)011-0170-05

阚宗兰(1976—),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