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峰
[摘要]: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合理科学地设置作业才能有效提高作业的带来的检测效果,因此教师方面对教材要深入了解才能设置出高效的作业,作业的设置应该注重夯实基础、承前启后、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作业设置 研究教材 夯实基础 承前启后 注重差异
新课程明确规定,高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思维、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在我们大量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时候,我們也得思考如何有效的布置课后的作业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说,作业是学生与教师的一场对话,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作业解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学生的各种思维及能力。因此,对于如何设置作业笔者提几点的思考:
一、 教师必须对教材、教辅深入研究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的前后知识的关联才能明确作业的设置的方向。我们早就提出过数学要“精讲精练”,因此我在设计每一道数学作业题之前,都会深入研究教材,立足本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能力,做到教与练同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适当的思维量和思维强度训练为主轴,在翻阅大量的教辅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道题目。并且与其他数学教师展开讨论,相互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道题,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题目。通过商讨后,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一精心设计的作业,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达到能力训练的指标。
二、 作业的设置注重夯实基础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经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部分简单的基础性的作业,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进行强化,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否则学生失去“双基”,其他便无从谈起。同时,简单作业又能兼顾后进生,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当然即使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也需要不断的巩固基础。
三、作业的设置注重承前启后、滚动训练前一段知识
作业的设置以当日所学内容为主,当然不能忘记适当滚动前面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特别应该设置一些前后知识交汇的题目,既达到巩固的效果又能够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我经常针对近段学习的知识自主编一些题型,比如学完复数后一段时间学习了二项式定理,我就会把复数与二项式定理交汇的题目出几题让学生去做,再比如完函数与导数后学习定积分,我就会利用一些题型把各个知识交汇在一起出题,久而久之,我发现经过强化训练后的学生解题能力特别强。
四、 作业的这是要注重个体的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有很大的差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业应该分层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对作业难度的分层次设计,才能保证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提高。(1)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2)设计阶梯型题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难度循序渐进,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必做题”和“选做题”“附加题”。这样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作业时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可做,同时也使后进生缓解了原有的心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而优等生进能一步提高探求能力,获得成功感。
总之,“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作业设计能力。把富有创意的、形式新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理和增长才干的乐趣,这样我们一定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合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