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利敏(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理部 河南 洛阳 471002)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茹利敏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理部 河南 洛阳 471002)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均有显著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延伸护理;效果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属于心内科急症,患者一旦发病往往病情紧急,直接威胁生命,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与合理的护理,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具有积极作用[1-2]。本研究旨在观察给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延伸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21~78岁,平均(56.2±6.8)岁,病程2~5 a,平均(3.3±1.7)a;观察组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19~77岁,平均(55.8±6.1)岁,病程2~5 a,平均(3.2±1.9)a。主要诱因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主要包含:①患者取半卧位,按照患者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用氧装置,通常采用鼻导管给氧和面罩给氧两种方式,对氧流量合理调节,维持在2~4 L/min,如果患者出现重度缺氧症状,则可将氧流量加大;禁止家属及患者私自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如果患者合并有急性左心力衰竭,则氧流量需要调节至6~8 L/min,并在湿化瓶中加入20%~30%的酒精进行湿化,将床头升起,使患者保持双下肢下垂状态。②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对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③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水果及蔬菜,少食多餐。
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患病期间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因此要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对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通过询问寻找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及疗效,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使之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②团队护理。对护理团队进行专业的护理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即可上岗工作,如果考核没有通过,则继续学习,直至通过后才能上岗。③技能训练。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需要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学习,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住院期间需要进行的各项锻炼及注意事项都要知晓。④出院护理。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对健康教育知识再次进行讲解。⑤随访。出院后,定期以电话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针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解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心率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心率>50次/min,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心率异常,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3]。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2.1 相关护理指标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护理指标比较±s)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随着护理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整个临床治疗中,护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护理工作能否做好,不仅仅关系护理质量能否提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4]。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比较复杂,且病程长,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近年来,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被提倡应用,延伸护理就是其中之一,是对优质护理的拓展,属于健康管理的一种[5]。在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及预后的提升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均有显著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1] 王艳敏.探讨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19-220.
[2] 谭伟利.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海峡药学,2016,28(9):175-176.
[3] 邓敏,严义红.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延伸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46,148.
[4] 林晓华,杨平,杨倩云,等.护理风险措施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14-15.
[5] 杨桂菊,杨爱菊.临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445-446.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4.132
2016-06-14)